第128章
二人正说着,外间传来沈浚求见的通报。
沈浚刚一回到军营,瞧见那些士兵手中人手一本的春宫图,立刻猜出是魏青涯的杰作。
这满朝文武,也就这位户部尚书能干出这种缺德事,连军饷都要变着法子赚回去!
顾怀玉正心情大好,笑吟吟地问:“沈大人有何事?”
沈浚目光在魏青涯身上一扫,又瞥见案上那叠银票,忽然露出个令人脊背发凉的笑容:“下官有一计。”
顾怀玉眉尖微挑,轻轻“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
沈浚缓步上前,声音压低了几分,“既然魏大人的春宫图在军中如此受欢迎,不如让东辽人也开开眼界?”
魏青涯闻言略一皱眉:“那岂非是便宜了蛮子?”
沈浚唇角一勾,温俊面容下笑意更添几分阴沉诡谲,“魏大人多虑了,送入东辽军中的春宫图,当然不能是普通货色。”
他指尖蘸了茶水,在案上画了一道横线,“这春宫图要分批次投放,第一批就画些寻常的男欢女爱,让东辽人放松警惕。”
“第二批开始,就要加入些'特别'的内容,比如人鬼交/合,让那些蛮子看了就脊背发凉。”
“第三批可以画人/兽相/奸,再配上些血腥场景……比如一边交合一边啃食人肉的画面?”
“最关键的是……”
沈浚压低声音,透亮的目光盯着顾怀玉,“所有人物都要照着东辽贵族的样子画,特别是耶律迟那几个心腹将领的模样……”
魏青涯沉默,一直以为自己已是“顾党”里最不择手段,今日方知什么叫天外有天。
顾怀玉点头准许,顺手收起桌案的银票,对魏青涯赞许地点头:“青涯真乃本相之邓通也。”
沈浚仍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似在期待什么。
顾怀玉略一沉吟,雨露均沾地道:“至于沈浚,本相之贾诩也。”
沈浚唇边浮起一抹浅笑,似是颇为受用这个评价。
但随即他话锋一转:“那裴都统呢?是相爷的什么人?”
顾怀玉一怔。
魏青涯也不知哪根筋搭错,立刻跟着起哄:“是啊,相爷,裴都统算您什么人?”
顾怀玉竟被问住了,他眉头微蹙,忽然意识到——
裴靖逸不是他的“什么人”,不是能用某个名臣典故轻易概括的。
这个念头一起,他心头突然重重一跳,像是无意间触到了什么不该碰的秘密。
裴靖逸……就只是裴靖逸。
第95章 服了,命都给你。……
战火将至, 整个并州城的气氛骤然紧绷起来。
东辽的皇庭军已在城外几十里外虎视眈眈,兵锋直指并州。
眼下并州城内,三支军队齐聚一堂:远道奔波而来的州府厢军, 风格迥异的异族蕃兵,以及素有铁血之名的本土镇北军。
三支军队, 各有统帅,各有风格。
三军大元帅之位, 顾怀玉迟迟未有定夺, 但军中上下却早已悄然掀起了暗潮涌动的猜测。
论资历,并州节度使韩鼎最受众望, 老成稳重,声望威严, 治军严谨,威名远扬, 足以统领百万雄师。
韩鼎之外,军中亦不乏经验老到的将领, 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战功卓著。
虽说大宸自立国以来, 从未设过三军大元帅一职,但纵观历史,凡执掌帅印、统领百万大军的, 几乎无一不是年过半百、资历厚重的老将。
元帅一职,不单靠勇武, 更需有运筹帷幄、坐镇后方的智慧与果决。
百万雄师兵锋所指, 攸关大宸国运,岂可儿戏?
正因如此,军中上下, 甚至并州百姓心中,早已有了心照不宣的答案。
众望所归,非韩鼎莫属。
至于其他将领,虽也有一定呼声,但毕竟军威军望,皆不能与韩鼎相提并论。
东辽人的倒钩箭头着实狠毒。
纵然裴靖逸有九黎血护体,寻常伤势隔一日便能愈合。
这次却伤及筋骨,回并州养了一整日,伤口才勉强结痂,动作稍大仍会崩裂渗血。
好在眼前正有件大事能让他分神,如今三军皆在并州,战力悬殊,职责各异。
守城、攻坚、策应,顾怀玉想要调度这百万雄师,可不是件易事。
裴靖逸斜倚在矮榻上,面前案几洒满各色干果。
他正推演得兴起,捏着颗松子要往杏仁堆里放,忽见家仆匆匆引了人进来——
顾怀玉立在门边,目光在他身上细细扫过,“裴都统可好些了?”
裴靖逸顿时坐起身来,顺手将指间捏碎的松子抛入口中,露齿一笑:“方才不好,此刻大好。”
顾怀玉轻哧一声,撩袍落座,仆役奉上热茶。
他举杯时袖口掩了掩鼻尖,目光落在满桌干果上,好奇问道:“这是?”
裴靖逸听他这么一问,指尖点着那堆饱满的红枣,“这是咱们镇北军五万精锐。”
随即他又指向旁边的核桃,“这些是东辽三万皇庭军。”
说着他将几颗核桃推入山谷状的杏仁堆中,“此刻两军正在落鹰峡对峙,我军以多敌少……”
顾怀玉本是随口一问,听着听着眉尖微蹙。
按裴靖逸的推演,五万镇北军要全歼三万皇庭军,竟也要付出惨重代价。
他指尖轻点红枣:“为何?”
明明在东辽所见的皇庭军,实力并不比镇北军强横。
裴靖逸趁机一把握住他的手指,任何时候都不亏待自己,轻轻地把玩着他清秀的指节,“论单兵实力确实旗鼓相当。”
“但东辽人守,我们攻,况且身后这两万厢军……”
他另只手一划后面的的松子,“从未与东辽人正面交锋,我还得专门分兵维持阵型,以防他们自乱阵脚。”
顾怀玉抽回手,战场调度非他所长,也不再多问。
裴靖逸大袖一挥将满桌干果扫到一旁,单手支起下颚直直望向他:“相爷是专程来探望我,还是顺道过问军务?”
他早已习惯顾怀玉的疏离冷淡,却不想顾怀玉忽然别过脸,轻声道:“……来看你的。”
裴靖逸难得怔住。
见他不应,顾怀玉倏地转回脸,眼眸微眯:“怎么?本相亲自来探视,裴都统倒不乐意了?”
裴靖逸哪是不乐意,简直欣喜若狂。
他霍然起身,三步并作两步绕过桌案,双臂一展便将人牢牢锁进怀中:“相爷且听——”
他将顾怀玉的脸按在自己胸膛,“听听我有多乐意。”
顾怀玉被迫贴在他心口,只觉那心跳如战鼓擂动,震得耳膜发颤,他面上冷色收敛,拍了拍那结实的的手臂:“松手,吵得头疼”
裴靖逸松开怀抱,却又不安分地捧起他下颚,宽大的掌心几乎将那张雪色的脸整个托住,就这么近距离地盯着。
顾怀玉一抬眼便撞进这目光里,漆黑沉静眸子里倒映着一个小小的他,仿佛天地间再容不下第二人。
这般专注的凝视持续了许久,久到顾怀玉要恼火,裴靖逸才忽然笑了。
与平日里散漫无谓的笑意完全不同,眉眼低垂,竟有几分铁汉柔情的温柔。
顾怀玉偏头避开他的视线,站起身就要离开,“本相还有军务……”
话音未落,裴靖逸手臂一揽扣住他的腰身,顺势往后一坐,叫他稳稳坐在了自己大腿上。
“相爷不是专程来看我的?”
他歪头去瞧那冷若冰霜的侧脸,一点一点地往前凑近,“光看脸就满足了?不打算看看我身子?”
顾怀玉干脆不挣扎,就这么冷着脸坐着,“你的身子,本相早看腻了。”
也不知是谁整日变着法子在他面前卖弄风/骚。
裴靖逸轻“啧”一声,再往前凑了凑,嘴唇几乎挨到他耳畔,似在告知秘密般神秘:“那相爷想不想看个新鲜的?”
顾怀玉正要反唇相讥,忽地意识到他指的是什么,脸色顿时更冷:“不看,晦气。”
裴靖逸鼻尖蹭蹭他冰凉的耳垂,气息温热,“可它想见相爷想得紧,憋了好些日子,不如唤它出来给相爷请个安?”
顾怀玉耳尖烫得要烧起来,冷着脸斥道:“闭嘴。”
裴靖逸顺杆子往上爬的本事炉火纯青,声音更低的道:“相爷若真想让我闭嘴,不如用你的嘴堵住我的嘴?”
顾怀玉抬手一耳光扇在让脸颊,“做梦呢?”
裴靖逸将他搂的更紧,挨了耳光更是浑身舒坦,神清气爽,“能梦见相爷这般待我,怕是神仙也要羡煞。”
顾怀玉被他勒得气息微乱,却反常地没有挣脱,忽然问道:“依你之见,三军大元帅谁最合适?”
裴靖逸呼吸一滞。
“相爷若信得过……”他嗅着顾怀玉发间的清香,“不如亲自执掌帅印?”
顾怀玉倒是想,虽然他贪恋权柄,从不干外行指导内行的事。
打仗不是他的行当,外行不插手内行的活,这点分寸他分得清。
沈浚刚一回到军营,瞧见那些士兵手中人手一本的春宫图,立刻猜出是魏青涯的杰作。
这满朝文武,也就这位户部尚书能干出这种缺德事,连军饷都要变着法子赚回去!
顾怀玉正心情大好,笑吟吟地问:“沈大人有何事?”
沈浚目光在魏青涯身上一扫,又瞥见案上那叠银票,忽然露出个令人脊背发凉的笑容:“下官有一计。”
顾怀玉眉尖微挑,轻轻“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
沈浚缓步上前,声音压低了几分,“既然魏大人的春宫图在军中如此受欢迎,不如让东辽人也开开眼界?”
魏青涯闻言略一皱眉:“那岂非是便宜了蛮子?”
沈浚唇角一勾,温俊面容下笑意更添几分阴沉诡谲,“魏大人多虑了,送入东辽军中的春宫图,当然不能是普通货色。”
他指尖蘸了茶水,在案上画了一道横线,“这春宫图要分批次投放,第一批就画些寻常的男欢女爱,让东辽人放松警惕。”
“第二批开始,就要加入些'特别'的内容,比如人鬼交/合,让那些蛮子看了就脊背发凉。”
“第三批可以画人/兽相/奸,再配上些血腥场景……比如一边交合一边啃食人肉的画面?”
“最关键的是……”
沈浚压低声音,透亮的目光盯着顾怀玉,“所有人物都要照着东辽贵族的样子画,特别是耶律迟那几个心腹将领的模样……”
魏青涯沉默,一直以为自己已是“顾党”里最不择手段,今日方知什么叫天外有天。
顾怀玉点头准许,顺手收起桌案的银票,对魏青涯赞许地点头:“青涯真乃本相之邓通也。”
沈浚仍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似在期待什么。
顾怀玉略一沉吟,雨露均沾地道:“至于沈浚,本相之贾诩也。”
沈浚唇边浮起一抹浅笑,似是颇为受用这个评价。
但随即他话锋一转:“那裴都统呢?是相爷的什么人?”
顾怀玉一怔。
魏青涯也不知哪根筋搭错,立刻跟着起哄:“是啊,相爷,裴都统算您什么人?”
顾怀玉竟被问住了,他眉头微蹙,忽然意识到——
裴靖逸不是他的“什么人”,不是能用某个名臣典故轻易概括的。
这个念头一起,他心头突然重重一跳,像是无意间触到了什么不该碰的秘密。
裴靖逸……就只是裴靖逸。
第95章 服了,命都给你。……
战火将至, 整个并州城的气氛骤然紧绷起来。
东辽的皇庭军已在城外几十里外虎视眈眈,兵锋直指并州。
眼下并州城内,三支军队齐聚一堂:远道奔波而来的州府厢军, 风格迥异的异族蕃兵,以及素有铁血之名的本土镇北军。
三支军队, 各有统帅,各有风格。
三军大元帅之位, 顾怀玉迟迟未有定夺, 但军中上下却早已悄然掀起了暗潮涌动的猜测。
论资历,并州节度使韩鼎最受众望, 老成稳重,声望威严, 治军严谨,威名远扬, 足以统领百万雄师。
韩鼎之外,军中亦不乏经验老到的将领, 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战功卓著。
虽说大宸自立国以来, 从未设过三军大元帅一职,但纵观历史,凡执掌帅印、统领百万大军的, 几乎无一不是年过半百、资历厚重的老将。
元帅一职,不单靠勇武, 更需有运筹帷幄、坐镇后方的智慧与果决。
百万雄师兵锋所指, 攸关大宸国运,岂可儿戏?
正因如此,军中上下, 甚至并州百姓心中,早已有了心照不宣的答案。
众望所归,非韩鼎莫属。
至于其他将领,虽也有一定呼声,但毕竟军威军望,皆不能与韩鼎相提并论。
东辽人的倒钩箭头着实狠毒。
纵然裴靖逸有九黎血护体,寻常伤势隔一日便能愈合。
这次却伤及筋骨,回并州养了一整日,伤口才勉强结痂,动作稍大仍会崩裂渗血。
好在眼前正有件大事能让他分神,如今三军皆在并州,战力悬殊,职责各异。
守城、攻坚、策应,顾怀玉想要调度这百万雄师,可不是件易事。
裴靖逸斜倚在矮榻上,面前案几洒满各色干果。
他正推演得兴起,捏着颗松子要往杏仁堆里放,忽见家仆匆匆引了人进来——
顾怀玉立在门边,目光在他身上细细扫过,“裴都统可好些了?”
裴靖逸顿时坐起身来,顺手将指间捏碎的松子抛入口中,露齿一笑:“方才不好,此刻大好。”
顾怀玉轻哧一声,撩袍落座,仆役奉上热茶。
他举杯时袖口掩了掩鼻尖,目光落在满桌干果上,好奇问道:“这是?”
裴靖逸听他这么一问,指尖点着那堆饱满的红枣,“这是咱们镇北军五万精锐。”
随即他又指向旁边的核桃,“这些是东辽三万皇庭军。”
说着他将几颗核桃推入山谷状的杏仁堆中,“此刻两军正在落鹰峡对峙,我军以多敌少……”
顾怀玉本是随口一问,听着听着眉尖微蹙。
按裴靖逸的推演,五万镇北军要全歼三万皇庭军,竟也要付出惨重代价。
他指尖轻点红枣:“为何?”
明明在东辽所见的皇庭军,实力并不比镇北军强横。
裴靖逸趁机一把握住他的手指,任何时候都不亏待自己,轻轻地把玩着他清秀的指节,“论单兵实力确实旗鼓相当。”
“但东辽人守,我们攻,况且身后这两万厢军……”
他另只手一划后面的的松子,“从未与东辽人正面交锋,我还得专门分兵维持阵型,以防他们自乱阵脚。”
顾怀玉抽回手,战场调度非他所长,也不再多问。
裴靖逸大袖一挥将满桌干果扫到一旁,单手支起下颚直直望向他:“相爷是专程来探望我,还是顺道过问军务?”
他早已习惯顾怀玉的疏离冷淡,却不想顾怀玉忽然别过脸,轻声道:“……来看你的。”
裴靖逸难得怔住。
见他不应,顾怀玉倏地转回脸,眼眸微眯:“怎么?本相亲自来探视,裴都统倒不乐意了?”
裴靖逸哪是不乐意,简直欣喜若狂。
他霍然起身,三步并作两步绕过桌案,双臂一展便将人牢牢锁进怀中:“相爷且听——”
他将顾怀玉的脸按在自己胸膛,“听听我有多乐意。”
顾怀玉被迫贴在他心口,只觉那心跳如战鼓擂动,震得耳膜发颤,他面上冷色收敛,拍了拍那结实的的手臂:“松手,吵得头疼”
裴靖逸松开怀抱,却又不安分地捧起他下颚,宽大的掌心几乎将那张雪色的脸整个托住,就这么近距离地盯着。
顾怀玉一抬眼便撞进这目光里,漆黑沉静眸子里倒映着一个小小的他,仿佛天地间再容不下第二人。
这般专注的凝视持续了许久,久到顾怀玉要恼火,裴靖逸才忽然笑了。
与平日里散漫无谓的笑意完全不同,眉眼低垂,竟有几分铁汉柔情的温柔。
顾怀玉偏头避开他的视线,站起身就要离开,“本相还有军务……”
话音未落,裴靖逸手臂一揽扣住他的腰身,顺势往后一坐,叫他稳稳坐在了自己大腿上。
“相爷不是专程来看我的?”
他歪头去瞧那冷若冰霜的侧脸,一点一点地往前凑近,“光看脸就满足了?不打算看看我身子?”
顾怀玉干脆不挣扎,就这么冷着脸坐着,“你的身子,本相早看腻了。”
也不知是谁整日变着法子在他面前卖弄风/骚。
裴靖逸轻“啧”一声,再往前凑了凑,嘴唇几乎挨到他耳畔,似在告知秘密般神秘:“那相爷想不想看个新鲜的?”
顾怀玉正要反唇相讥,忽地意识到他指的是什么,脸色顿时更冷:“不看,晦气。”
裴靖逸鼻尖蹭蹭他冰凉的耳垂,气息温热,“可它想见相爷想得紧,憋了好些日子,不如唤它出来给相爷请个安?”
顾怀玉耳尖烫得要烧起来,冷着脸斥道:“闭嘴。”
裴靖逸顺杆子往上爬的本事炉火纯青,声音更低的道:“相爷若真想让我闭嘴,不如用你的嘴堵住我的嘴?”
顾怀玉抬手一耳光扇在让脸颊,“做梦呢?”
裴靖逸将他搂的更紧,挨了耳光更是浑身舒坦,神清气爽,“能梦见相爷这般待我,怕是神仙也要羡煞。”
顾怀玉被他勒得气息微乱,却反常地没有挣脱,忽然问道:“依你之见,三军大元帅谁最合适?”
裴靖逸呼吸一滞。
“相爷若信得过……”他嗅着顾怀玉发间的清香,“不如亲自执掌帅印?”
顾怀玉倒是想,虽然他贪恋权柄,从不干外行指导内行的事。
打仗不是他的行当,外行不插手内行的活,这点分寸他分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