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相爷这一离开,京城可有好戏看了。”
裴靖逸忽然开口,说话间已自然而然地伸手握住顾怀玉搭在榻上的手。
他的掌心温热干燥,就这么理所当然地将那微凉的指尖摁在掌心里暖着,“可惜相爷看不到这出大戏。”
这些时日他跟在顾怀玉身边,眼看这位宰执日理万机、调兵遣将,什么六部运转、户部财务、人事任免,桩桩件件,都绕不开这位宰执。
如今他一甩袖子走了,那些文官们怕是得吵成一锅粥,清流党一个个上窜下跳,户部的账烂回来不出十日,兵部也没人压得住将军们的火气……
啧,真是热闹啊!
顾怀玉由着他暖手,懒懒睨他一眼,只问道:“今日人人都在拦我,裴将军为何不拦我?”
裴靖逸指腹轻轻摩挲着他凸起的腕骨,不由地低笑,“我若真拦,相爷觉得自己还能走得了么?”
话音未落,他手臂忽一用力,玄色窄袖下瞬间绷起流畅的肌肉线条,将衣料撑出充满力量感的弧度。
顾怀玉垂下眼睫,不看他卖弄风骚,“裴将军倒是聪明。”
裴靖逸立刻得寸进尺地往前凑,下巴又往桌案里蹭进几分,几乎要碰到顾怀玉的衣袖,“我身上的优点可多着呢,相爷日后会慢慢发现的。”
顾怀玉合上手中的书,随手搁在一旁,“在这就不必喊相爷了,我如今也不是宰执。”
裴靖逸喉结明显地滚动了一下,试探性地轻唤:“怀玉?”
顾怀玉面色倏然冷下来,半点温情不见,当真是给点颜色就想开染坊?
裴靖逸就着这个姿势又往前凑了凑,忽然压低嗓音,刻意带着几分沙哑的气声唤道:“小玉?”
见顾怀玉神色更冷,他竟又得寸进尺地换了个更亲昵的称呼:“……玉玉?”
顾怀玉被这声“玉玉”腻味的心里发寒,冷声打断:“称我的字。”
裴靖逸眼睛一亮,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怀玉……怀玉……”
叫魂呢?
顾怀玉忍无可忍,撑着软榻坐起身来,“裴将军来我房里,所为何事?”
裴靖逸当即站起身,蹙眉正儿八经的模样,“这山里不比相府,为着您的安全,我自然要亲自守夜。”
说着就大步往外走,不一会儿竟真抱了床锦被回来,二话不说就在床榻边铺开。
“您不必管我。”他单膝跪地麻利地铺着被褥,抬头冲顾怀玉露齿一笑,“我睡这儿就行。”
然后他又压低声音补了句:“夜里还能伺候相爷起夜……倒夜香什么的……”
顾怀玉挑起眉尖,有床不睡偏要打地铺,还像是得了什么天大的便宜。
真傻还是假傻啊?
这一日,元琢几乎跑遍了整座京城,凡是顾怀玉可能落脚的地方,他一个不落地找了遍,始终不见那人踪影。
直到夜色深沉,他才筋疲力尽地回到宫中。
刚走到崇政殿外,值守的小太监便匆匆上前禀报:“陛下,中书令沈大人已在殿内等候多时,说是下午便来了。”
若是旁人,元琢此刻根本无心接见。
但沈浚是顾怀玉一手提拔的心腹,或许……他眸色微沉,挥袖道:“宣。”
不多时,沈浚入殿行礼,神色平静得近乎漠然:“禀陛下,相爷离府后,各地奏折无人批阅,臣等不敢擅专,特将积压的折子送来。”
元琢眼下心力交瘁,实无精力处置政务,但仍强打精神,抬手示意:“呈上来吧。”
沈浚侧身一让,几名太监挑着扁担颤巍巍地进来,六个大竹筐“咚”地落地,堆成小山的奏折哗啦啦倾泻而出。
徐公公倒吸一口凉气,“这、这也太多了些吧……”
元琢盯着瞬间铺满半间殿宇的奏本,一点一点地眯起眼眸。
沈浚垂首道:“各地每日送抵相府的奏本约有三百余件,由相爷亲自过目筛选,大半相爷会亲批,少数挑出的才送进宫由陛下御览。”
他顿了顿,语气不动声色:“如今相爷不在,臣等实在分不清何为要务,唯有照旧,全数呈上。”
元琢低下头半响未语,绷紧肩膀微微发颤,声音很轻道:“难怪他的病一直好不了……”
“是我太没用了。”
第71章 “你喜欢我?”
顾怀玉辞官的第二日。
太阳还是照样升起。
六街三坊的馄饨摊照旧炊烟袅袅, 百官依旧踩着卯时的更鼓匆匆赶赴衙门。
朱雀大街上车马如流,仿佛昨日文德殿那场风波从未发生过,日子依旧滴答向前。
可细细一品, 似乎又有那么些细枝末节,不太对劲。
运河上冷冷清清, 两岸站满不知所措的苦力。
往常这时候,漕运的粮船能排到三里外的闸口, 船夫叫号、肩夫吆喝, 扛包的活计从清晨干到黄昏都接不完。
可今晨河面上空荡荡的,只有几艘渔船随波摇晃。
枢密院几日前还因东辽战事忙得人仰马翻, 如今却全员干坐着,一个个干瞪眼。
桌案上堆满军报、奏折、兵符调令, 无人敢动。
户部里更是暗流涌动,崔尚书本就是一条三不沾的老狐狸。
先前连镇北军的抚恤金都得顾怀玉亲自拍板, 有人担责,他才肯动一根指头。
国库穷得叮当响, 账上不光是个空,还倒欠一屁股债, 早就发不出来俸禄,全靠顾怀玉扛住责任,逼着老狐狸拆东墙补西墙。
如今顾怀玉一走, 这老狐狸干脆一屁股坐死,任你急得跳脚, 他自岿然不动。
拖得了一天是一天, 俸银断档、地方催款,都权当没听见,反正饿肚子的又不是他。
秦子衿昨日被一个莽夫打。
被一个莽夫当众打。
被一个莽夫在朝会当着满朝文武和皇帝的面给打了。
他少年成名, 天下士子无人不知他的《治国论》,以文采冠绝天下。
年纪轻轻便成为鸿胪寺少卿,进出朝堂皆是温润姿态,何曾受过这等屈辱?
本想今日朝会顶着鼻青脸肿,狠狠地参严峥一本,哪知天子根本没上朝!
秦子衿也不含糊,便往御史台杀去。
弹一个是弹,弹两个也是弹!
哪怕顾怀玉已辞官,他也要告这帮顾党余孽,目无尊长,欺辱朝纲!
哪知他一到御史台大门,就先吃了个闭门羹,所有御史不约而同,全都告病在家休养。
值守小吏皮笑肉不笑地告诉他:“秦大人有所不知,咱们御史台的弹章,自来是要先送去相府核验的,相爷批了,才敢呈给天子御览。”
“如今相爷辞官了,这流程……自然也就断了。”
“中丞大人哪里敢自作主张?要是贸然把弹章往上递,万一被人参一本‘擅专独断’,那可不是挨一拳就能了事的。”
谁都听得出那话外之音:你被顾怀玉的人打了,但真能为你做主的,也只有顾怀玉。
如今你一纸弹章把他参走了,倒好,这天底下,连能给你撑腰的人也没了。
你被打了,也只能是白挨。
谁让你事多呢?
秦子衿面色青红交错,喉头突然涌上腥甜,这才发现自己的后槽牙已咬出了血。
却也无可奈何,顾怀玉不在,这桩烂事涉及党政,谁来管?谁敢管?
他愤然转身离开御史台,可刚回到自家府邸门前,就听见一阵喧哗。
——严峥带着亲兵,就堵在他家门口。
京中像严峥这样“带兵堵门”的,不止一个。
董太师与清流党家门口都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武官哪个没受过相爷的恩惠?
这些武夫大多粗鄙不通文墨,不会写奏折弹章,可他们的刀,他们的尊严,是顾怀玉给的。
顾怀玉在朝中镇着,他们规矩听话,知进退识礼数——
可如今顾怀玉被逼辞官了,他们的靠山没了,恩人没了。
与此同时拴着猛兽的锁链也断了。
他们便要用最擅长的方式讨个说法。
你写弹章,他们便亮兵刃。
你动口舌,他们便动真格。
风声鹤唳,山雨欲来风满楼。
帝都暗流汹涌的时刻,卧龙山的别苑内,却是一派清静安宁。
顾怀玉这一觉睡得极沉,直到日上三竿才醒。
他已经记不起上一次这般酣睡是什么时候了,自从谢少陵、董丹虞这些帮手入朝后,他肩上的担子虽轻了些,心里却总惦记着政务,常常半夜惊醒。
晨光透过纱帐,在锦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顾怀玉懒洋洋地翻了个身,裴靖逸的铺盖和人都不见踪影。
“相爷醒了?”
云娘捧着铜盆进来,笑吟吟地掀开帐子,“裴将军在外头练弓射箭呢,大家都去看,我刚也去看了,真威风啊……”
顾怀玉闭着眼任她伺候洗漱,心想这死狗又孔雀开屏了。
裴靖逸忽然开口,说话间已自然而然地伸手握住顾怀玉搭在榻上的手。
他的掌心温热干燥,就这么理所当然地将那微凉的指尖摁在掌心里暖着,“可惜相爷看不到这出大戏。”
这些时日他跟在顾怀玉身边,眼看这位宰执日理万机、调兵遣将,什么六部运转、户部财务、人事任免,桩桩件件,都绕不开这位宰执。
如今他一甩袖子走了,那些文官们怕是得吵成一锅粥,清流党一个个上窜下跳,户部的账烂回来不出十日,兵部也没人压得住将军们的火气……
啧,真是热闹啊!
顾怀玉由着他暖手,懒懒睨他一眼,只问道:“今日人人都在拦我,裴将军为何不拦我?”
裴靖逸指腹轻轻摩挲着他凸起的腕骨,不由地低笑,“我若真拦,相爷觉得自己还能走得了么?”
话音未落,他手臂忽一用力,玄色窄袖下瞬间绷起流畅的肌肉线条,将衣料撑出充满力量感的弧度。
顾怀玉垂下眼睫,不看他卖弄风骚,“裴将军倒是聪明。”
裴靖逸立刻得寸进尺地往前凑,下巴又往桌案里蹭进几分,几乎要碰到顾怀玉的衣袖,“我身上的优点可多着呢,相爷日后会慢慢发现的。”
顾怀玉合上手中的书,随手搁在一旁,“在这就不必喊相爷了,我如今也不是宰执。”
裴靖逸喉结明显地滚动了一下,试探性地轻唤:“怀玉?”
顾怀玉面色倏然冷下来,半点温情不见,当真是给点颜色就想开染坊?
裴靖逸就着这个姿势又往前凑了凑,忽然压低嗓音,刻意带着几分沙哑的气声唤道:“小玉?”
见顾怀玉神色更冷,他竟又得寸进尺地换了个更亲昵的称呼:“……玉玉?”
顾怀玉被这声“玉玉”腻味的心里发寒,冷声打断:“称我的字。”
裴靖逸眼睛一亮,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怀玉……怀玉……”
叫魂呢?
顾怀玉忍无可忍,撑着软榻坐起身来,“裴将军来我房里,所为何事?”
裴靖逸当即站起身,蹙眉正儿八经的模样,“这山里不比相府,为着您的安全,我自然要亲自守夜。”
说着就大步往外走,不一会儿竟真抱了床锦被回来,二话不说就在床榻边铺开。
“您不必管我。”他单膝跪地麻利地铺着被褥,抬头冲顾怀玉露齿一笑,“我睡这儿就行。”
然后他又压低声音补了句:“夜里还能伺候相爷起夜……倒夜香什么的……”
顾怀玉挑起眉尖,有床不睡偏要打地铺,还像是得了什么天大的便宜。
真傻还是假傻啊?
这一日,元琢几乎跑遍了整座京城,凡是顾怀玉可能落脚的地方,他一个不落地找了遍,始终不见那人踪影。
直到夜色深沉,他才筋疲力尽地回到宫中。
刚走到崇政殿外,值守的小太监便匆匆上前禀报:“陛下,中书令沈大人已在殿内等候多时,说是下午便来了。”
若是旁人,元琢此刻根本无心接见。
但沈浚是顾怀玉一手提拔的心腹,或许……他眸色微沉,挥袖道:“宣。”
不多时,沈浚入殿行礼,神色平静得近乎漠然:“禀陛下,相爷离府后,各地奏折无人批阅,臣等不敢擅专,特将积压的折子送来。”
元琢眼下心力交瘁,实无精力处置政务,但仍强打精神,抬手示意:“呈上来吧。”
沈浚侧身一让,几名太监挑着扁担颤巍巍地进来,六个大竹筐“咚”地落地,堆成小山的奏折哗啦啦倾泻而出。
徐公公倒吸一口凉气,“这、这也太多了些吧……”
元琢盯着瞬间铺满半间殿宇的奏本,一点一点地眯起眼眸。
沈浚垂首道:“各地每日送抵相府的奏本约有三百余件,由相爷亲自过目筛选,大半相爷会亲批,少数挑出的才送进宫由陛下御览。”
他顿了顿,语气不动声色:“如今相爷不在,臣等实在分不清何为要务,唯有照旧,全数呈上。”
元琢低下头半响未语,绷紧肩膀微微发颤,声音很轻道:“难怪他的病一直好不了……”
“是我太没用了。”
第71章 “你喜欢我?”
顾怀玉辞官的第二日。
太阳还是照样升起。
六街三坊的馄饨摊照旧炊烟袅袅, 百官依旧踩着卯时的更鼓匆匆赶赴衙门。
朱雀大街上车马如流,仿佛昨日文德殿那场风波从未发生过,日子依旧滴答向前。
可细细一品, 似乎又有那么些细枝末节,不太对劲。
运河上冷冷清清, 两岸站满不知所措的苦力。
往常这时候,漕运的粮船能排到三里外的闸口, 船夫叫号、肩夫吆喝, 扛包的活计从清晨干到黄昏都接不完。
可今晨河面上空荡荡的,只有几艘渔船随波摇晃。
枢密院几日前还因东辽战事忙得人仰马翻, 如今却全员干坐着,一个个干瞪眼。
桌案上堆满军报、奏折、兵符调令, 无人敢动。
户部里更是暗流涌动,崔尚书本就是一条三不沾的老狐狸。
先前连镇北军的抚恤金都得顾怀玉亲自拍板, 有人担责,他才肯动一根指头。
国库穷得叮当响, 账上不光是个空,还倒欠一屁股债, 早就发不出来俸禄,全靠顾怀玉扛住责任,逼着老狐狸拆东墙补西墙。
如今顾怀玉一走, 这老狐狸干脆一屁股坐死,任你急得跳脚, 他自岿然不动。
拖得了一天是一天, 俸银断档、地方催款,都权当没听见,反正饿肚子的又不是他。
秦子衿昨日被一个莽夫打。
被一个莽夫当众打。
被一个莽夫在朝会当着满朝文武和皇帝的面给打了。
他少年成名, 天下士子无人不知他的《治国论》,以文采冠绝天下。
年纪轻轻便成为鸿胪寺少卿,进出朝堂皆是温润姿态,何曾受过这等屈辱?
本想今日朝会顶着鼻青脸肿,狠狠地参严峥一本,哪知天子根本没上朝!
秦子衿也不含糊,便往御史台杀去。
弹一个是弹,弹两个也是弹!
哪怕顾怀玉已辞官,他也要告这帮顾党余孽,目无尊长,欺辱朝纲!
哪知他一到御史台大门,就先吃了个闭门羹,所有御史不约而同,全都告病在家休养。
值守小吏皮笑肉不笑地告诉他:“秦大人有所不知,咱们御史台的弹章,自来是要先送去相府核验的,相爷批了,才敢呈给天子御览。”
“如今相爷辞官了,这流程……自然也就断了。”
“中丞大人哪里敢自作主张?要是贸然把弹章往上递,万一被人参一本‘擅专独断’,那可不是挨一拳就能了事的。”
谁都听得出那话外之音:你被顾怀玉的人打了,但真能为你做主的,也只有顾怀玉。
如今你一纸弹章把他参走了,倒好,这天底下,连能给你撑腰的人也没了。
你被打了,也只能是白挨。
谁让你事多呢?
秦子衿面色青红交错,喉头突然涌上腥甜,这才发现自己的后槽牙已咬出了血。
却也无可奈何,顾怀玉不在,这桩烂事涉及党政,谁来管?谁敢管?
他愤然转身离开御史台,可刚回到自家府邸门前,就听见一阵喧哗。
——严峥带着亲兵,就堵在他家门口。
京中像严峥这样“带兵堵门”的,不止一个。
董太师与清流党家门口都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武官哪个没受过相爷的恩惠?
这些武夫大多粗鄙不通文墨,不会写奏折弹章,可他们的刀,他们的尊严,是顾怀玉给的。
顾怀玉在朝中镇着,他们规矩听话,知进退识礼数——
可如今顾怀玉被逼辞官了,他们的靠山没了,恩人没了。
与此同时拴着猛兽的锁链也断了。
他们便要用最擅长的方式讨个说法。
你写弹章,他们便亮兵刃。
你动口舌,他们便动真格。
风声鹤唳,山雨欲来风满楼。
帝都暗流汹涌的时刻,卧龙山的别苑内,却是一派清静安宁。
顾怀玉这一觉睡得极沉,直到日上三竿才醒。
他已经记不起上一次这般酣睡是什么时候了,自从谢少陵、董丹虞这些帮手入朝后,他肩上的担子虽轻了些,心里却总惦记着政务,常常半夜惊醒。
晨光透过纱帐,在锦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顾怀玉懒洋洋地翻了个身,裴靖逸的铺盖和人都不见踪影。
“相爷醒了?”
云娘捧着铜盆进来,笑吟吟地掀开帐子,“裴将军在外头练弓射箭呢,大家都去看,我刚也去看了,真威风啊……”
顾怀玉闭着眼任她伺候洗漱,心想这死狗又孔雀开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