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顾怀玉握着纸条的手微微一顿,不愧是小说男主,尽惹一些难缠的角色。
“耶律迟与其他东辽人不同。”
裴靖逸从怀里取出帕子,随意地擦擦手上的墨痕,说得信手拈来,“东辽被大宸喂了那么多年岁币,他们朝中文武官早都丧失战意,只想过舒适安稳日子。”
烛光爆出一星火花,衬得裴靖逸眉骨下的阴影越发深邃,“唯独耶律迟,他是东辽唯一的主战派,他的胃口很大,想一口吞下整个大宸。”
顾怀玉不惊不惧,反倒有几分玩味的笑意,“胃口如此好,他就不怕撑破肚皮么?”
裴靖逸盯着他,唇角情不自禁微微一勾。
如此镇定从容,若顾怀玉这副身子能硬朗些,兴许真能披甲上阵,指挥千军,做他裴靖逸愿意鞍前马后、并肩杀敌的那种人。
可惜了。
夜已深,更漏滴尽三更,顾怀玉又困又累,薄弱身子熬不住了,再着急的事情,也得一样一样地办。
云娘早就命人温好汤池,摆好软巾香膏,正等在外间。
顾怀玉不爱在旁人面前赤身裸/体,哪怕是跟了几年的云娘,也只允她送至屏风之外。
他这副身躯没什么好看的,清瘦单薄得不像样,连那个地方都秀气素净,与这副病弱身子倒是相称。
倒是替他省了娶妻生子的麻烦。
顾怀玉披着素白寝衣从汤池出来,赤足踩在冰凉的地砖上,他环顾四周,软缎睡鞋不知被搁到何处去了。
寝房里静悄悄的,炭火烧得噼啪作响,裴靖逸正拨弄着炭盆里银丝炭。
顾怀玉困得眼皮直打架,语气却依旧吊着一股懒倦,“裴将军这是要给本相守夜?”
裴靖逸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地摆弄炭火,“我怕炭火不旺,一会冻着相爷。”
顾怀玉眯了眯眼睛,困得发晕,索性赤着脚往床榻走,白玉似的足尖刚触到冰凉的地砖,就听见裴靖逸那散漫的声音,“相爷千金之体,着凉了可怎么好?”
裴靖逸三两步上前,弯腰一抄,手臂穿过膝弯,轻轻松松就将人打横抱起。
顾怀玉挣都没挣,只觉他身上的温烫恰到好处,反倒往那热源处靠了靠,他慵懒抬眸,“裴将军今日真教本相意外。”
裴靖逸臂弯里的躯体轻得惊人,单薄得仿佛一碰就会碎。
他不动声色地收着力道,连呼吸都放轻几分,“相爷有所不知,我不混账的时候,倒是挺招人喜欢的。”
顾怀玉轻轻“嗯?”一声,明知故问:“照你这么说……先前都是故意混账咯?”
裴靖逸脚步一顿,难得无话可说,他将人轻轻放在床榻上,正欲抽身离去,忽觉头皮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裴将军终于认清自己的地位了?”
顾怀玉修长的手指死死绞着他的一缕头发,在指节上缠了三圈,像在勒紧狗绳,低声赞赏道:“会做狗了。”
狗来狗去,没完了是吧?
裴靖逸骤然眸色发沉,额角青筋隐隐跳动,他猛地扯过锦被,将那副嚣张的病骨架子整个兜头盖住,语气不善:“粗手粗脚,照顾不周,还请相爷见谅。”
可那根发丝仍在顾怀玉指节,死活不放开。
被下那人没急着掀被子,反倒笑出声来,声音带着困意,又透着温柔:“叫两声,本相就放你走。”
怎么叫?
狗还能怎么叫?
裴靖逸后槽牙咬得咯咯作响,盯着他白皙如玉手指上缠绕的头发,心里一个念头劈头盖脸地冒出来——
这还是白日那个手腕毒辣、济世安民的顾怀玉?
妈的,真叫人受不了。
第27章 到底是谁?好难猜啊!……
这一夜不止裴靖逸因顾怀玉没睡好, 整座京城里,亦有不少人为了这位相爷,彻夜未寐。
灯火通明的遇仙楼。
太师府长年包下一整层, 七八间包厢门牌皆被取下,只剩一块金漆红底的木匾高悬:“正言斋”。
此处清流聚议之所, 平日里谈学论文,实则齐聚斥奸。
这个“奸”是谁, 无须明言, 众人心知肚明。
今夜却不同。
往日喧闹的正言斋,此刻竟静得可怕。
满座书生, 无人开口。
平日早已习惯左一句“顾猫”,右一句“奸贼”, 今夜想说点不同的,众人竟无从开口。
董丹虞作为东道主, 轻咳一声打破沉默,“今日倒是好天气, 城南腊梅绽了。”
此话无关风月,也不算雅致, 偏偏一语落地,竟有人顺着接句:“梅花乃是花中君子,今年开得这么早, 我看是有真君子在京城里。”
屋中气氛微变,众人面面相觑。
谢少陵并未入席, 他斜靠在窗前, 垂目一动不动,楼下是酒楼后院,几个穿着赈灾棉衣的人有说有笑, 正在干杂活。
“说得有理!”
有人接过话茬,意味深长地道:“古语有云,君子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
另一人当即附和:“舜不过一介耕夫,终登帝位,可见用人贵在贤能,岂可拘泥于出身?”
室内再度沉寂。
众人原只想拐着夸夸那位的才干,没想到这就有人连那位“靠裙带上位”的老账也一笔勾销了。
“所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汉朝卫青也是外戚出身,靠着姐姐飞黄腾达,但谁敢说卫青无才无能?史记都赞他虽古名将不过也。”
“说得是啊!”
突然,一直沉默的许鹤声蓦然站起来:“我受够了!”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茶盏发颤,“许某直说了吧,顾相这事干得是真的好!”
“江州灾民现在有衣穿,有粥喝,从上到下安排得妥妥当当,你们谁有这个本事?谁有这个心?”
他环视众人,眼中一片清明,压在心头的那口气终于吐了出来: “我们天天在这儿骂人,人家却在实实在在救人,咱们还要端着清名,再挑人家出身?”
话音落下,满堂寂静。
谢少陵握着折扇的手指发僵,本该是春风得意的状元郎,少年意气、锋芒毕露。
可此刻却面无表情,独自站在窗前,听着满堂对那位“大奸臣”的褒奖。
席间一人战战兢兢地道:“前些日子少陵授意我们,聚众拦堵顾相的车架,质问那二十万斤棉花的下落……”
“当时顾相连轿帘都没掀。”另一人也接了话,声音低得几不可闻,“我们……我们还骂他心虚,言辞极重。”
“现在想来……那不是心虚。”
“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不与我等书生计较。”
“若换作旁人,诬告一位宰执,早该抄家问罪,我们却连一纸责令都没收过,这气度还叫睚眦必报?”
董丹虞手指用力捏着茶盏,指节泛白,那位顾相何止轻饶他们这帮书生……
说到这里,众人神色越发钦佩。
“荒唐!”
突然有人厉喝一声,正是太师门下最得力的清流谋士,他面色涨红,脖颈上青筋暴起,“做一件好事就能洗白?顾猫这些年结党营私、把持朝政的罪状还少吗?”
满座寂然,只听得炭盆里火星噼啪炸响。
“东辽和议是谁主张的?诏狱里多少忠良冤魂?”他越说越激动,手指几乎要戳到对面书生的脸上,“就因为他施舍几件棉衣,你们就要跪地称颂了?”
众人低头不语,谢少陵却在这时缓缓转身,屈指轻敲扇骨,声音不疾不徐,“诸位,夜深了。”
这句话像一道无形的分水岭,方才还面红耳赤的谋士突然噤声。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起身告辞。
谢少陵仍站在窗边,望着窗下忙碌的江州工,眸底暗流汹涌。
等人散尽,董丹虞才缓步走近,俩人年纪相当,皆是京中少年才子,算得上相熟。
董丹虞不拖泥带水,开门见山说:“少陵,顾相点我做的探花郞。”
谢少陵指尖的折扇“咔”地一顿,他缓缓地转头,惊诧不可置信,“他点你?”
董丹虞自嘲地一笑,“陛下本不愿取我,是顾相力保我。”
谢少陵目光上下打量他一遍,如坠入云雾里,大惑不解。
若说赈灾,那本是顾怀玉贪污招来的祸,亲自善后,无非是自我补漏,谈不上什么高尚。
可这事不同。
点董太师的儿子为探花?
人尽皆知,董太师张口闭口就是奸臣、佞臣,将顾怀玉贬得一文不值,做梦都想扳倒顾怀玉,澄清朝堂。
点这样一个人的儿子当探花郎?岂不是自找不痛快?
谢少陵忽然觉得荒唐想笑,可还未笑出声,便硬生生冻在喉间。
他脑海里闪过一线清明,如同云遮雾罩里被雷火劈开,骤然透出一道亮光。
除非这位实际坐拥大宸江山的权相,眼里看到的,从来不是个人恩怨,不是党派倾轧,不是谁骂过他、谁跟他不对付。
“耶律迟与其他东辽人不同。”
裴靖逸从怀里取出帕子,随意地擦擦手上的墨痕,说得信手拈来,“东辽被大宸喂了那么多年岁币,他们朝中文武官早都丧失战意,只想过舒适安稳日子。”
烛光爆出一星火花,衬得裴靖逸眉骨下的阴影越发深邃,“唯独耶律迟,他是东辽唯一的主战派,他的胃口很大,想一口吞下整个大宸。”
顾怀玉不惊不惧,反倒有几分玩味的笑意,“胃口如此好,他就不怕撑破肚皮么?”
裴靖逸盯着他,唇角情不自禁微微一勾。
如此镇定从容,若顾怀玉这副身子能硬朗些,兴许真能披甲上阵,指挥千军,做他裴靖逸愿意鞍前马后、并肩杀敌的那种人。
可惜了。
夜已深,更漏滴尽三更,顾怀玉又困又累,薄弱身子熬不住了,再着急的事情,也得一样一样地办。
云娘早就命人温好汤池,摆好软巾香膏,正等在外间。
顾怀玉不爱在旁人面前赤身裸/体,哪怕是跟了几年的云娘,也只允她送至屏风之外。
他这副身躯没什么好看的,清瘦单薄得不像样,连那个地方都秀气素净,与这副病弱身子倒是相称。
倒是替他省了娶妻生子的麻烦。
顾怀玉披着素白寝衣从汤池出来,赤足踩在冰凉的地砖上,他环顾四周,软缎睡鞋不知被搁到何处去了。
寝房里静悄悄的,炭火烧得噼啪作响,裴靖逸正拨弄着炭盆里银丝炭。
顾怀玉困得眼皮直打架,语气却依旧吊着一股懒倦,“裴将军这是要给本相守夜?”
裴靖逸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地摆弄炭火,“我怕炭火不旺,一会冻着相爷。”
顾怀玉眯了眯眼睛,困得发晕,索性赤着脚往床榻走,白玉似的足尖刚触到冰凉的地砖,就听见裴靖逸那散漫的声音,“相爷千金之体,着凉了可怎么好?”
裴靖逸三两步上前,弯腰一抄,手臂穿过膝弯,轻轻松松就将人打横抱起。
顾怀玉挣都没挣,只觉他身上的温烫恰到好处,反倒往那热源处靠了靠,他慵懒抬眸,“裴将军今日真教本相意外。”
裴靖逸臂弯里的躯体轻得惊人,单薄得仿佛一碰就会碎。
他不动声色地收着力道,连呼吸都放轻几分,“相爷有所不知,我不混账的时候,倒是挺招人喜欢的。”
顾怀玉轻轻“嗯?”一声,明知故问:“照你这么说……先前都是故意混账咯?”
裴靖逸脚步一顿,难得无话可说,他将人轻轻放在床榻上,正欲抽身离去,忽觉头皮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裴将军终于认清自己的地位了?”
顾怀玉修长的手指死死绞着他的一缕头发,在指节上缠了三圈,像在勒紧狗绳,低声赞赏道:“会做狗了。”
狗来狗去,没完了是吧?
裴靖逸骤然眸色发沉,额角青筋隐隐跳动,他猛地扯过锦被,将那副嚣张的病骨架子整个兜头盖住,语气不善:“粗手粗脚,照顾不周,还请相爷见谅。”
可那根发丝仍在顾怀玉指节,死活不放开。
被下那人没急着掀被子,反倒笑出声来,声音带着困意,又透着温柔:“叫两声,本相就放你走。”
怎么叫?
狗还能怎么叫?
裴靖逸后槽牙咬得咯咯作响,盯着他白皙如玉手指上缠绕的头发,心里一个念头劈头盖脸地冒出来——
这还是白日那个手腕毒辣、济世安民的顾怀玉?
妈的,真叫人受不了。
第27章 到底是谁?好难猜啊!……
这一夜不止裴靖逸因顾怀玉没睡好, 整座京城里,亦有不少人为了这位相爷,彻夜未寐。
灯火通明的遇仙楼。
太师府长年包下一整层, 七八间包厢门牌皆被取下,只剩一块金漆红底的木匾高悬:“正言斋”。
此处清流聚议之所, 平日里谈学论文,实则齐聚斥奸。
这个“奸”是谁, 无须明言, 众人心知肚明。
今夜却不同。
往日喧闹的正言斋,此刻竟静得可怕。
满座书生, 无人开口。
平日早已习惯左一句“顾猫”,右一句“奸贼”, 今夜想说点不同的,众人竟无从开口。
董丹虞作为东道主, 轻咳一声打破沉默,“今日倒是好天气, 城南腊梅绽了。”
此话无关风月,也不算雅致, 偏偏一语落地,竟有人顺着接句:“梅花乃是花中君子,今年开得这么早, 我看是有真君子在京城里。”
屋中气氛微变,众人面面相觑。
谢少陵并未入席, 他斜靠在窗前, 垂目一动不动,楼下是酒楼后院,几个穿着赈灾棉衣的人有说有笑, 正在干杂活。
“说得有理!”
有人接过话茬,意味深长地道:“古语有云,君子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
另一人当即附和:“舜不过一介耕夫,终登帝位,可见用人贵在贤能,岂可拘泥于出身?”
室内再度沉寂。
众人原只想拐着夸夸那位的才干,没想到这就有人连那位“靠裙带上位”的老账也一笔勾销了。
“所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汉朝卫青也是外戚出身,靠着姐姐飞黄腾达,但谁敢说卫青无才无能?史记都赞他虽古名将不过也。”
“说得是啊!”
突然,一直沉默的许鹤声蓦然站起来:“我受够了!”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茶盏发颤,“许某直说了吧,顾相这事干得是真的好!”
“江州灾民现在有衣穿,有粥喝,从上到下安排得妥妥当当,你们谁有这个本事?谁有这个心?”
他环视众人,眼中一片清明,压在心头的那口气终于吐了出来: “我们天天在这儿骂人,人家却在实实在在救人,咱们还要端着清名,再挑人家出身?”
话音落下,满堂寂静。
谢少陵握着折扇的手指发僵,本该是春风得意的状元郎,少年意气、锋芒毕露。
可此刻却面无表情,独自站在窗前,听着满堂对那位“大奸臣”的褒奖。
席间一人战战兢兢地道:“前些日子少陵授意我们,聚众拦堵顾相的车架,质问那二十万斤棉花的下落……”
“当时顾相连轿帘都没掀。”另一人也接了话,声音低得几不可闻,“我们……我们还骂他心虚,言辞极重。”
“现在想来……那不是心虚。”
“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不与我等书生计较。”
“若换作旁人,诬告一位宰执,早该抄家问罪,我们却连一纸责令都没收过,这气度还叫睚眦必报?”
董丹虞手指用力捏着茶盏,指节泛白,那位顾相何止轻饶他们这帮书生……
说到这里,众人神色越发钦佩。
“荒唐!”
突然有人厉喝一声,正是太师门下最得力的清流谋士,他面色涨红,脖颈上青筋暴起,“做一件好事就能洗白?顾猫这些年结党营私、把持朝政的罪状还少吗?”
满座寂然,只听得炭盆里火星噼啪炸响。
“东辽和议是谁主张的?诏狱里多少忠良冤魂?”他越说越激动,手指几乎要戳到对面书生的脸上,“就因为他施舍几件棉衣,你们就要跪地称颂了?”
众人低头不语,谢少陵却在这时缓缓转身,屈指轻敲扇骨,声音不疾不徐,“诸位,夜深了。”
这句话像一道无形的分水岭,方才还面红耳赤的谋士突然噤声。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起身告辞。
谢少陵仍站在窗边,望着窗下忙碌的江州工,眸底暗流汹涌。
等人散尽,董丹虞才缓步走近,俩人年纪相当,皆是京中少年才子,算得上相熟。
董丹虞不拖泥带水,开门见山说:“少陵,顾相点我做的探花郞。”
谢少陵指尖的折扇“咔”地一顿,他缓缓地转头,惊诧不可置信,“他点你?”
董丹虞自嘲地一笑,“陛下本不愿取我,是顾相力保我。”
谢少陵目光上下打量他一遍,如坠入云雾里,大惑不解。
若说赈灾,那本是顾怀玉贪污招来的祸,亲自善后,无非是自我补漏,谈不上什么高尚。
可这事不同。
点董太师的儿子为探花?
人尽皆知,董太师张口闭口就是奸臣、佞臣,将顾怀玉贬得一文不值,做梦都想扳倒顾怀玉,澄清朝堂。
点这样一个人的儿子当探花郎?岂不是自找不痛快?
谢少陵忽然觉得荒唐想笑,可还未笑出声,便硬生生冻在喉间。
他脑海里闪过一线清明,如同云遮雾罩里被雷火劈开,骤然透出一道亮光。
除非这位实际坐拥大宸江山的权相,眼里看到的,从来不是个人恩怨,不是党派倾轧,不是谁骂过他、谁跟他不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