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马书荣歉然的呵呵一笑,重新缩了回去。
  褚博瞻见事定,当即断然总结道:“此事既已议定,待陛下中馈旨出,就是西关侯爵尽而入燕京之时!”
  西关郡。
  刘子晔在与杜晖、靳劼等人议定之后,已经决定要亲自带兵,往西关边境而去,接引池牧大军。
  然而,当刘子晔踏上她自己的汽车,前脚刚刚离开虞城。
  坐镇虞城的杜晖就收到了侯府私卫的探查队,就自大周境内探查传递而来的消息。
  送消息的人是张善。
  张善也是侯府私卫的元老之一,经过这些年的历练,这些年主责暗探,杜晖自认他是算稳的。
  然而,张善在疾驰着送来这个消息时,满面惊惶,停驻在侯府门前时,险些自车上跌落在地。
  众人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张善却谁也不理,只问:“小侯爷……小侯爷和靳卫长在不在府上?”
  府门的门房管事跟着他小跑着进府:“小侯爷晌午前才跟靳卫长出城了哇!”
  张善脚步一顿,面色变幻了一瞬,似乎在纠结要不要调头去追。
  片刻后又问:“杜先生可在府中?”
  “杜先生在的!”
  “那好,我去见杜先生!”
  须臾,杜晖将正在考校学问的扶余庆暂时遣回了自己房中,留下张善,闭锁了他的那间办事书房。
  张善这才把憋了一路的话,仓皇的说出口:“先生,大事不好了啊!”
  杜晖在张善冲进院子之时,就已经料到,必然是张善负责的外郡暗探查到了什么消息。
  他稳住心神问:“出了什么事?”
  张善:“咱们在燕京的暗探疾驰回报,说燕京圣上下了旨,要削去咱们小侯爷的爵禄,并且要将小侯爷自西关郡索拿去燕京!”
  杜晖神色凛然,问:“为何?”
  “因为……”
  张善突然开始了磕巴,双眉拧成一团大疙瘩:“因为燕京圣上说,咱们小侯爷……小侯爷其实并非是西关王爷世子,而是、而是西关王爷的女儿!小侯爷他、她其实是女子之身!”
  听到张善这番话,杜晖猛地看了过来,目光如刀一般紧紧刮向着张善。
  紧接着,杜晖站起身,打开房门向院子方向喊话:“庆儿!”
  对面厢房的扶余庆闻声走出来:“先生,何事吩咐庆儿。”
  “去将管家刘伯请到我的院子,告诉他,现在就过来,我有要事找他!”
  “好,庆儿这就去!”
  第92章
  院中扶余庆小跑着出去的声音,渐渐远去。杜晖重新回到书房,他看了看惶然的张善,两人似乎心中都装了太多情绪,一时无言。
  张善不由得回想过去。
  跟着西关小侯爷这几年,他们这些曾经在王府时期就在府中的老私卫们,从来都不在乎他们小侯爷是不是肤柔骨脆,是不是有许多的纨绔生活习性,是不是不善弓马骑射……
  他们都不在乎。
  小侯爷就是小侯爷,他们接受他们目中所见的小侯爷所自成一派的气度。
  过去的几年之间,他们又同西关小侯爷一道,经历和改变了太多。
  骤然听到这样的消息,直如五雷轰顶一般。
  片刻后,张善只觉双眼已经拉满了血丝,忍不住想要滚落热泪。
  杜晖仍然寸步不让的盯着他,观察张善神色在这转瞬之间的变化,他问:“小侯爷是男子抑或女子,在你看来,有什么区别?”
  “我、我……”
  张善被杜晖这么一问,才终于从过分惊愕与激动的情绪当中,强迫自己稍稍冷静。
  “若要我说……小侯爷,她就是小侯爷。只是,我担心的是,燕京圣上要拿小侯爷去燕京问欺君之罪!”
  杜晖听他如此说,情绪稍缓。
  “是了。无论如何,小侯爷仍然还是小侯爷,还是那个我自小看着她长大,又看着她在这几年之中,一步步自西关绝境当中走到今天。小侯爷是无可取代的,无论她是否真如燕京所称,都改变不了这些事实。”
  “问题只在于,假如果真被燕京拿到了小侯爷身份的把柄,却是无论如何不能奉命让小侯爷去往燕京的。”
  门外,刘表被扶余庆请来。
  刘表这两年因为府上新招纳的人多,又有刘丙等人分担,总算能消停消停好好保养,加上小侯爷请了医师,还给他讲了不少养护关节的法子,如今走路反倒不需要用拐杖了。
  扶余庆知道杜先生要谈事,把人接到,就告辞回了自己房中,继续温习功课。
  杜晖一脸凝重:“刘管家请坐。”
  刘表见了杜晖与张善两人形容,也知怕是有什么不同一般的大事。
  可是,若事情真的大到了连杜先生都如临大敌的境地,又怎么会叫他这个几乎不怎么问事的内宅管家
  谁不知道,他刘表基本就一件事无论何时都没有卸下过。
  那就是事无巨细的照管小侯爷的生活日常。
  刘表刚刚走到座位,正准备坐下去时,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浑身一紧,又是心虚又是探查的来回看着杜晖与张善二人。
  杜晖一见刘表模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长叹一声:“刘管家啊刘管家,难为你这些年,把上上下下瞒的这般严密了!”
  然而,局势当前,没有什么留给他感慨的余地。
  他冷静了下来,转过身在书房之中快速踱步,片刻后骤然停下,转身道:“张善,吩咐所有知道了这个消息的人,不得将消息泄露给任何人,都给我在肚子里憋紧了。”
  “可是,燕京的消息,早晚会传到西关,我们无论如何,也拦不住哇!”
  杜晖却道:“无妨,我们只需要瞒住半个月便可。”
  他走到书房桌案前,凝眉思虑片刻,提笔在案上书写。片刻后,杜晖收起毛笔,手执刚刚书就的一张纸,吹干上面的墨迹。
  走过来交给张善:“叫咱们的暗探,苻族长、苻小族长还有扶余族长的族人,以及他们各自所掌的外郡商路人手……从今天开始,私底下在西关郡以及西关郡外,找人传唱。”
  张善接过来,先看了一遍:“这是一首民谣?”
  “没错。”
  杜晖颔首:“你这就去安排,速速!”
  西关郡燕塞山边界隘口,支起了一片营帐。
  西关侯府的侦查兵入大帐回报:“禀小侯爷,禀靳卫长,燕塞山西北边线几大营寨,大半已空。中军的刘姓将旗也已撤下,据属下们从各个营寨所探情形,除了还有少量驻守营地的常备驻军,大周军队已经悉数班师离边。”
  另一个负责境内探查的营长补充:“大周的军队,分了两路,分别沿着函谷两条行军路,已经到了咱们西关郡中部,半个月之内就会离境地。”
  听了侦察兵的回禀,刘子晔与靳劼互视一眼。
  到现在,他们可以确认的一个事实是——大周的军队,这是明摆着要弃池牧于不顾了!
  可是,池牧所率之部,总也有十万之众。
  他们又是怎么敢,这样公然的弃自己军队于不顾,而毅然班师回朝的?
  十万将士,哪怕有几千余部,返回大周,将此事揭露曝光,朝野汹汹之议,能做到公然弃置于脚下吗?
  虽然池牧从来都与自己不是一条壕沟上的将,甚至还是她的竞争对手刘子陵的人。但刘子晔仍然为他的境遇,而隐隐不快。
  靳劼的目光从她微微拧起的眉心转开,问侦查兵:“羌族与池牧的对战,如何了?”
  “自从池大将军所部,突发变故之后,池大将军的兵马在渡沼泽和追击之时,兵马失散大半,至于大将军的行踪,咱们的人也一时失了消息。羌族姚参,联合了鲜卑吐谷浑等四部,在八部草原四处搜寻围堵,扬言势要将池牧活捉。”
  啧。
  刘子晔不耐烦的哼了一声。
  这个姚参,上辈子就热衷于活捉圣祖血脉,再当众虐杀。
  到了现在,照旧是狗改不了吃屎的毛病。
  靳劼对侦查兵道:“行,你们先去,加派人手,潜入八部,务必尽快找出池将军的最新动向。”
  几人退下后,刘子晔问靳劼:“池牧的行踪,你怎么看?”
  靳劼毫不犹豫的道:“池牧心系大周,又身系太子安危,势必不会向草原西北方向过度深入,迂回退出草原回到大周的境内,是他的不二之选。”
  刘子晔也思忖着说:“不光你我这般想,只恐怕姚参等也能洞察这一点。封锁回到大周的路径,将池牧困在草原不得回境,恐怕正是他打得算盘。”
  “不错。若池牧所部元气大伤,不足以与姚参正面相扛,长久相抗,也难谈回到大周。”靳劼颔首。
  他又看着刘子晔明显不很爽快的神情,问:“小侯爷,若要营救池牧,我愿请缨出兵,即日出境入草原。”
  刘子晔也回视过来:“可是池牧现在行踪不明,深陷草原失了踪迹,就算你亲自带队去,我们的人还是对八部地形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