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平日安静的楼栋今天竟人来人往,有住户搬家,忙得不可开交。
欧扬帆擦着工人的后背挤进楼,两级并一级,层层旋转而上。
阳光明媚,她家的大门敞开着,像在欢迎他,可门内却是一名陌生的女主人,指挥人运送桌椅、沙发、茶几,一件件往里搬,她疑惑地朝门口张望一眼,问他:“找谁?”
欧扬帆不语,转身时碰到某样东西。
楼道的转角处,一个纸箱翻覆在地,他一脚踩在散落发黄的打印纸上,红色印章异常醒目,欧鸿文的签字就写在旁边。
“喂,让一下,别挡路!”后方的工人扛着大件家具催促,欧扬帆侧过身匆匆下楼。
他茫然看着四周,想到什么,慌忙翻手机,这才记起,他连李桢桢的联系方式都没有。
又是夏季,他出了一身的汗,兜来兜去,循环往复,她再一次,悄无声息地走到他找不到的地方去。
第53章 ☆、53lepetitprince
早上起床,路璐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但并没有感冒的迹象,可能有点粉尘过敏,或者换季导致的。
直到她洗漱完,贺芳才拎着买好的早饭匆匆返家,说是和邻居聊了一会儿,差点忘记。
路璐有些意外,她居然会和邻舍攀谈,放以前是很稀奇的事。
吃完饭,她赶赴汪老板处。
推开一楼小院的铁门,汪老板的太太正坐在小板凳上侍弄她种的小番茄,见路璐进门,忙叫道:“小路快来扶我一把。”
路璐赶紧上前搀起她:“孙姨,真是满满的中国人基因,别人都种花,你种菜。”
“花不当吃不当用,还不如种菜呢。”
路璐笑笑,不禁想到自己那个唯独喜爱鲜花的妈,但自己已经是个“种菜”之人,也许不切实际的母亲更容易养出“实用主义”的孩子,人不能单单靠着开心过活。
汪建荣此时也迎出来,汪太太说去厨房准备点心就走开了,留他们坐在面积不足三十平的小院里聊房子的事。
汪建荣对金奕在中环区域的合院别墅颐山墅颇有兴趣,远离闹市,看得到山景,并且周边配套成熟,合院的形式很对他胃口。
不过,他迟迟没有明确过购买意向。
颐山墅的房子动工到二分之一就已开售,那时便卖出了五六栋,之后陆陆续续不断有人购买。
汪建荣这单她跟了好几个月,她自认为对方已经考虑得差不多了,海州这次的合院楼盘应该百分百符合他的购房需求,实在没理由不拿下。虽然他嘴上没说,但路璐大致摸清了心理,他们做商人的讲究眼见为实,恐怕得等到主体结构全面竣工,看过房子以后才会松口。
反正她不急,便慢慢和他耗着,时不时刷刷存在感跟进。
汪建荣让保姆泡了茶送过来,一口进去味道苦涩,路璐瞪大眼,压住了下意识想蹙起的眉头,赞道:“这茶好,醇厚。”
汪老板哈哈笑道:“小年轻喝得惯这茶?不见得,你就装吧。”
结果保姆紧跟着就端来果汁,显然是早准备好的,根本没打算给她喝那苦茶水。
路璐咋舌,眼睛倒是毒。
“房子要竣工验收了?”他问。
“对,下个月。”
“到时候带我去看看。”
果然。
路璐暗喜。
汪建荣喝进一口茶:“老房子有念想,但到底落后了,哪儿哪儿都不方便。”
他和汪太太现在住的是其父母还在世时他们孝敬给二老的房子,地方就在原来拆掉的祖宅附近,整体干净宽敞,但设施都有些旧了。
得知汪建荣老家就在本地纯属意外,刚搬来时路璐还什么眉目都没有,汪建荣突然联系她,开口就问路璐,替他留意的房子寻觅到没有。
彼时她焦头烂额、一堆破事,就算圆谎也圆不起来,不如老实坦白,说自己已经去了海州的分公司,没想到汪建荣很惊讶,因为他本人就是从海州小镇一步步走出去的。
如今他半退休,产业交给女儿女婿打理,一个月有一半时间都待在老房,年纪大了就是希望告老还乡。
聊到一半,汪建荣接到个电话,推门出去接听。
汪太太端着刚做好的茶点过来:“咦,人呢?”
“在打电话。”
“那咱们先吃,趁热。”
汪太太手艺不错,能文能武,和汪建荣一起闯下这番事业,又能把家照顾妥当,路璐很佩服她。
茶点入口味道绝佳。
“太好吃了!怎么做的?”路璐说。
赞美总没有错,谁不爱听。
“你要学吗,我可以教你。”
她尴尬:“我连菜都不会烧。”
“所以才要学嘛,自己吃或者做给别人吃,多一项技能总有用处。”汪太太忽然抬头看她,“没有男朋友吗?”
路璐摇头:“没。”
“需不需要介绍?”
她推辞:“不用,工作都来不及忙。”
“这样啊,那算了。”
路璐诧异,居然放弃了?这倒有点出乎意料。
“你不拉着我牵线搭桥么?”
“为什么?”汪太太疑惑。
“我好多客户都这样。”
她朗声笑起来:“可你不需要啊。”
她抿了口丈夫喝过的那杯茶水,说:“女人最好的状态是不刻意,不必为了有事业而干事业,为了结婚而结婚,当下想做才最重要。”
“很多时候不是自己想做,是责任在推着你。”
“责任固然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全部,放轻松点。”
外面汪建荣的电话
已进入尾声,似乎快挂断了,汪太太压低声音说:“告诉你件开心事,不出意外,我们会买颐山墅的房子。”
“真的!?”路璐几乎尖叫。
汪太太微笑收声,点到即止。
两夫妻确实是很好的客户,几乎没有让销售当牛做马的要求,路璐更感激汪建荣在付思衡这件事上的提醒,说明他是个有底线、有原则的人。
下午,她去找陈羽薇问竣工具体时间,打算早做安排,尽快成交。
一套合院别墅的提成金额可观,陈羽薇感叹:“早叫你过来,这里发展快,房子不愁卖,幸好你没待在原地死磕,不然得饿死。”
“对对对,薇姐英明。”路璐笑嘻嘻地给她捏肩。
是,她没有饿死,而是咬着牙熬过了艰难时刻,仅仅几个月,她感到自己的心已经老去许多,愈发能屈能伸、任人捏扁搓圆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和陈羽薇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不单是同事、上下级,亦师亦友,无话不谈。
因此陈羽薇升职加薪的事第一时间告诉了路璐,她如今任职杭州分公司销售部副经理,薪资跃升一大个台阶。
陈羽薇说:“我买了个蛋糕,下班后请你吃加薪饭。”
“行啊,你什么时候提拔提拔我。”
“指日可待。”
路璐举双手欢呼,还待庆祝,办公室门被叩开,陈羽薇见到来人笑道:“小姚,不对,该叫姚主管了,恭喜升职啊。”
办公室门口的人回她:“同喜,同喜。”
陈羽薇把他请进来介绍,是一个样貌周正的年轻人,三十多岁。
“邮件收到了吧,姚嘉源,现在是工程部主管,正好负责颐山墅项目。”
同在一个公司,但路璐和姚嘉源还是头一次打照面,二人点点头,笑一笑。
姚嘉源过来正是说颐山墅的事,验收在即,以后沟通合作的地方多,彼此打个招呼熟悉一下。
路璐打趣道:“升了职这种事还要亲自交代么。”
姚嘉源说:“我是劳碌命,还没学会当领导。”
路璐笑起来:“当领导还不简单,人人都会,做摊烂泥,只动嘴不动手就好了。”
陈羽薇作势要打她:“你把我也骂进去是不是?”
三人笑作一团。
聊不了几句就有工程部的电话召人回去,姚嘉源退出陈羽薇办公室,脚下迈了几步,忽然又折返回来。
门再次推开,他抓抓后脑勺,问:“今天晚上我请了手底下几个员工吃饭,你们要不要一起?”
两人对看一眼,陈羽薇忽然想起来,两手一拍说:“正好,我买的蛋糕够七八人分的,吃完省得我拎回去了。”
两桌并一桌,一举两得。
预订的餐厅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包间里一屋子都是年轻人,工程部男多于女,吃饭时对陈、路两人都很照顾,气氛轻松融洽。
吃到后半程,因为喝了点酒,路璐觉得有些闷,便出去透透气。
餐厅是沿街店面,外面即是海州繁华地段的夜景。
她长吁出口气,眼前一切不疾不徐,有序展开,她很久没有感觉这么轻松过了,好像所有不快都已揭去,人生换个地方重新来过。
“你怎么出来了?”
姚嘉源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一旁。
欧扬帆擦着工人的后背挤进楼,两级并一级,层层旋转而上。
阳光明媚,她家的大门敞开着,像在欢迎他,可门内却是一名陌生的女主人,指挥人运送桌椅、沙发、茶几,一件件往里搬,她疑惑地朝门口张望一眼,问他:“找谁?”
欧扬帆不语,转身时碰到某样东西。
楼道的转角处,一个纸箱翻覆在地,他一脚踩在散落发黄的打印纸上,红色印章异常醒目,欧鸿文的签字就写在旁边。
“喂,让一下,别挡路!”后方的工人扛着大件家具催促,欧扬帆侧过身匆匆下楼。
他茫然看着四周,想到什么,慌忙翻手机,这才记起,他连李桢桢的联系方式都没有。
又是夏季,他出了一身的汗,兜来兜去,循环往复,她再一次,悄无声息地走到他找不到的地方去。
第53章 ☆、53lepetitprince
早上起床,路璐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但并没有感冒的迹象,可能有点粉尘过敏,或者换季导致的。
直到她洗漱完,贺芳才拎着买好的早饭匆匆返家,说是和邻居聊了一会儿,差点忘记。
路璐有些意外,她居然会和邻舍攀谈,放以前是很稀奇的事。
吃完饭,她赶赴汪老板处。
推开一楼小院的铁门,汪老板的太太正坐在小板凳上侍弄她种的小番茄,见路璐进门,忙叫道:“小路快来扶我一把。”
路璐赶紧上前搀起她:“孙姨,真是满满的中国人基因,别人都种花,你种菜。”
“花不当吃不当用,还不如种菜呢。”
路璐笑笑,不禁想到自己那个唯独喜爱鲜花的妈,但自己已经是个“种菜”之人,也许不切实际的母亲更容易养出“实用主义”的孩子,人不能单单靠着开心过活。
汪建荣此时也迎出来,汪太太说去厨房准备点心就走开了,留他们坐在面积不足三十平的小院里聊房子的事。
汪建荣对金奕在中环区域的合院别墅颐山墅颇有兴趣,远离闹市,看得到山景,并且周边配套成熟,合院的形式很对他胃口。
不过,他迟迟没有明确过购买意向。
颐山墅的房子动工到二分之一就已开售,那时便卖出了五六栋,之后陆陆续续不断有人购买。
汪建荣这单她跟了好几个月,她自认为对方已经考虑得差不多了,海州这次的合院楼盘应该百分百符合他的购房需求,实在没理由不拿下。虽然他嘴上没说,但路璐大致摸清了心理,他们做商人的讲究眼见为实,恐怕得等到主体结构全面竣工,看过房子以后才会松口。
反正她不急,便慢慢和他耗着,时不时刷刷存在感跟进。
汪建荣让保姆泡了茶送过来,一口进去味道苦涩,路璐瞪大眼,压住了下意识想蹙起的眉头,赞道:“这茶好,醇厚。”
汪老板哈哈笑道:“小年轻喝得惯这茶?不见得,你就装吧。”
结果保姆紧跟着就端来果汁,显然是早准备好的,根本没打算给她喝那苦茶水。
路璐咋舌,眼睛倒是毒。
“房子要竣工验收了?”他问。
“对,下个月。”
“到时候带我去看看。”
果然。
路璐暗喜。
汪建荣喝进一口茶:“老房子有念想,但到底落后了,哪儿哪儿都不方便。”
他和汪太太现在住的是其父母还在世时他们孝敬给二老的房子,地方就在原来拆掉的祖宅附近,整体干净宽敞,但设施都有些旧了。
得知汪建荣老家就在本地纯属意外,刚搬来时路璐还什么眉目都没有,汪建荣突然联系她,开口就问路璐,替他留意的房子寻觅到没有。
彼时她焦头烂额、一堆破事,就算圆谎也圆不起来,不如老实坦白,说自己已经去了海州的分公司,没想到汪建荣很惊讶,因为他本人就是从海州小镇一步步走出去的。
如今他半退休,产业交给女儿女婿打理,一个月有一半时间都待在老房,年纪大了就是希望告老还乡。
聊到一半,汪建荣接到个电话,推门出去接听。
汪太太端着刚做好的茶点过来:“咦,人呢?”
“在打电话。”
“那咱们先吃,趁热。”
汪太太手艺不错,能文能武,和汪建荣一起闯下这番事业,又能把家照顾妥当,路璐很佩服她。
茶点入口味道绝佳。
“太好吃了!怎么做的?”路璐说。
赞美总没有错,谁不爱听。
“你要学吗,我可以教你。”
她尴尬:“我连菜都不会烧。”
“所以才要学嘛,自己吃或者做给别人吃,多一项技能总有用处。”汪太太忽然抬头看她,“没有男朋友吗?”
路璐摇头:“没。”
“需不需要介绍?”
她推辞:“不用,工作都来不及忙。”
“这样啊,那算了。”
路璐诧异,居然放弃了?这倒有点出乎意料。
“你不拉着我牵线搭桥么?”
“为什么?”汪太太疑惑。
“我好多客户都这样。”
她朗声笑起来:“可你不需要啊。”
她抿了口丈夫喝过的那杯茶水,说:“女人最好的状态是不刻意,不必为了有事业而干事业,为了结婚而结婚,当下想做才最重要。”
“很多时候不是自己想做,是责任在推着你。”
“责任固然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全部,放轻松点。”
外面汪建荣的电话
已进入尾声,似乎快挂断了,汪太太压低声音说:“告诉你件开心事,不出意外,我们会买颐山墅的房子。”
“真的!?”路璐几乎尖叫。
汪太太微笑收声,点到即止。
两夫妻确实是很好的客户,几乎没有让销售当牛做马的要求,路璐更感激汪建荣在付思衡这件事上的提醒,说明他是个有底线、有原则的人。
下午,她去找陈羽薇问竣工具体时间,打算早做安排,尽快成交。
一套合院别墅的提成金额可观,陈羽薇感叹:“早叫你过来,这里发展快,房子不愁卖,幸好你没待在原地死磕,不然得饿死。”
“对对对,薇姐英明。”路璐笑嘻嘻地给她捏肩。
是,她没有饿死,而是咬着牙熬过了艰难时刻,仅仅几个月,她感到自己的心已经老去许多,愈发能屈能伸、任人捏扁搓圆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和陈羽薇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不单是同事、上下级,亦师亦友,无话不谈。
因此陈羽薇升职加薪的事第一时间告诉了路璐,她如今任职杭州分公司销售部副经理,薪资跃升一大个台阶。
陈羽薇说:“我买了个蛋糕,下班后请你吃加薪饭。”
“行啊,你什么时候提拔提拔我。”
“指日可待。”
路璐举双手欢呼,还待庆祝,办公室门被叩开,陈羽薇见到来人笑道:“小姚,不对,该叫姚主管了,恭喜升职啊。”
办公室门口的人回她:“同喜,同喜。”
陈羽薇把他请进来介绍,是一个样貌周正的年轻人,三十多岁。
“邮件收到了吧,姚嘉源,现在是工程部主管,正好负责颐山墅项目。”
同在一个公司,但路璐和姚嘉源还是头一次打照面,二人点点头,笑一笑。
姚嘉源过来正是说颐山墅的事,验收在即,以后沟通合作的地方多,彼此打个招呼熟悉一下。
路璐打趣道:“升了职这种事还要亲自交代么。”
姚嘉源说:“我是劳碌命,还没学会当领导。”
路璐笑起来:“当领导还不简单,人人都会,做摊烂泥,只动嘴不动手就好了。”
陈羽薇作势要打她:“你把我也骂进去是不是?”
三人笑作一团。
聊不了几句就有工程部的电话召人回去,姚嘉源退出陈羽薇办公室,脚下迈了几步,忽然又折返回来。
门再次推开,他抓抓后脑勺,问:“今天晚上我请了手底下几个员工吃饭,你们要不要一起?”
两人对看一眼,陈羽薇忽然想起来,两手一拍说:“正好,我买的蛋糕够七八人分的,吃完省得我拎回去了。”
两桌并一桌,一举两得。
预订的餐厅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包间里一屋子都是年轻人,工程部男多于女,吃饭时对陈、路两人都很照顾,气氛轻松融洽。
吃到后半程,因为喝了点酒,路璐觉得有些闷,便出去透透气。
餐厅是沿街店面,外面即是海州繁华地段的夜景。
她长吁出口气,眼前一切不疾不徐,有序展开,她很久没有感觉这么轻松过了,好像所有不快都已揭去,人生换个地方重新来过。
“你怎么出来了?”
姚嘉源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