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怎么办?去东宫还是去寿安殿?
  皇后的记忆闪回十八年前。
  当时章天师要拿小公主祭天,她痛哭无力,皇帝的默许下,她更是敢怒不敢言,眼睁睁看着好好的孩子被摔……
  今日安相又来威胁她,两个孩子,该怎么选?先去救谁?
  皇后啃咬指甲上的暗红丹寇,试图平复不安宁的心绪。“召回……召回一半人!”她心急如焚,双手握拳砸在桌上,高声呼喊。
  这支队伍有百来人,一股脑冲去东宫,中途又被喊回来三十人。
  希望还来得及。皇后闭上眼,热泪滚滚而下。
  寿安殿发出巨大响动后,这三十人刚刚折返,一时间面面相窥,刚才的巨响是天雷吗?众人迅速聚拢,兵器交错地站位,以破军之阵向寿安殿挺进。
  “公主在那里!”
  焦土之上,九思一袭白袍立在台阶中央,与周围惨烈景象格格不入。公主看见他们,明显有些意外。
  “太子安好?”九思知晓这支队伍的存在,程霄对她知无不言。
  为
  首的一人双手握锤,上身前倾回答公主:"尚不知晓,我等还未走到东宫便被唤回,赶来支援殿下。"
  "那速速随本宫去东宫!"九思容色如玉,负手一站更显气度威仪,当真是皇家公主,足具风范。
  空气中的焦糊血腥味令人胸口滞闷,九思却没有慌乱,虽然此刻确实有慌乱的理由。
  难道安相是故意围堵她在此?真正的杀招在东宫?胡彬在哪里?要是胡彬去刺杀太子,唐相布置的那些人到底有没有能力护住程霄?
  有时候豪赌的胜利,不取决于布置周全,而是赌另一方的愚蠢。不能乱,九思在去往东宫的路上迅速厘清思绪。
  安相这些年都没有对太子下手,一来是准备不充分,时机未到,杀了太子引起大魏震荡,没有后手不如按兵不动;二来是前几年知晓程兆非亲子,对扶持程兆上位的决心冷淡下来,发现拼死拼活半辈子,原来所有努力都在为他人做嫁衣。
  他怎能不恨!
  很难说清楚,安相究竟恨哪边更多一些。
  如果她是安相会怎么办?
  发动兵变后自己当皇帝,然后出兵三十六寨,让弟弟亲眼看清楚,谁才是父亲最优秀的孩子。即便父亲为你扫平障碍,精心铺路,免去兄弟相争,一心一意扶你上位……但是委身曲附多年的辛苦成果,岂容坐享其成之人摘得?
  这些年,皇帝早已成为傀儡,当朝没有越轨的外戚,没有反叛的驻军将领,只有安相一个僭越的权臣。一个独揽大权的权臣,他为什么还不篡位?他的危机是什么?
  缺了天意。
  手中没有合法性皇子,名不正言不顺,篡位会招至天下人质疑并起义。
  大魏不同于草原和三十六寨,不能用纯武力的野蛮方式占领,安相在大魏多年,深知需要一套仁义、道德的高尚理由或者说政教伦理才能平稳过渡坐上皇位,他没有找到篡位的合法性,所以才一直按兵不动。
  他相信圣女谶图,信天人感应,但另一方面,他又感到受伤害陷入虚无,精神状态极其不稳定。
  九思的归来算是打破了“平稳”的局面,安相仓促迎击的后果就是会犯错。
  九思率领众人疾行至东华门,发现门口无人值守,里面烟雾四起。她正准备潜入进去,忽然,几枚乌黑的箭羽“咻咻”破空而来,身后有几人倒下,其余人立刻四散开来,躲避弩箭。
  一轮箭羽稍歇,九思立刻跃起,撞进院子。
  院子里堆满尸体,死状惨烈,这里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看来,安相和胡彬是分开堵杀她和程霄。不至于啊,唐相不是说皇家私军也被派来保护太子吗?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她向前滑到一具尸体旁,发现有数处剑伤。
  弩箭破空之声再度袭来,九思躲在水缸后不敢轻举妄动,程霄在哪里?胡彬会不会伤了他?只要能救下程霄……突然之间,弩箭停歇,想必是箭支已经用尽,她粗略扫视一周,发现带来的人折损大半。
  看准时机,九思冲进正厅,结果一个踉跄止住脚步。
  正厅里胡彬提着滴血的长剑,怔怔地站在那里。
  怎么回事?九思有些犹豫,不确定程霄是否安全。正厅里杀气腾腾,只有胡彬一个活人。
  九思觉得浑身冰凉,这回真是进退无路了。
  奇怪的是,胡彬疑惑地看着跑进来的九思,脱口问道:“相爷呢?”
  九思没有动,现在的形势,犯错就是死,胡彬这句话什么意思?她大脑飞速运转,他是不是还没有找到太子?以为相爷去寿安殿截杀自己,他来堵杀太子?
  “本宫能出现在此,自然是相爷败了。”九思稳住心神,摆出一副装模作样的姿态。
  胡彬射出目光,因犹豫不决而表情扭曲,好长一段时间里,他举着剑,一动不动。九思也没敢动,她再怎么快也不会有胡彬的剑快,那些小手段用来对付真正的高手一点用没有。
  沉默了相同工夫,九思开口说话,她必须让胡彬以为安相败了:“胡彬,你是终于相爷还是忠于三十六寨?没有相爷,我们也可以谈谈。”
  如果他忠于三十六寨就好办,程兆是当今寨主的儿子,用程兆做筹码,换胡彬不要大开杀戒。
  若他忠于相爷……
  胡彬的表情垮了,什么也没说,脸上闪过一丝决绝:“相爷在哪里?”
  他果然忠于安相这个人。
  “回相府了,毕竟他在大魏也、有、家、人。”九思说得缓和且突出重点。她要传递给胡彬的信息是:安相还有儿子,胡彬如果忠于主人,也会想保护小主人。
  胡彬仍旧直挺挺地站着,心里在消化这个信息。
  九思试图通过他脸上的表情搜索此间的答案:太子应该不在东宫,只是不知道是唐相的诱敌之计?还是临时逃脱了?
  胡彬挑起剑尖,脸上挂着对九思的不信任:“你跟我回相府。”没抓到太子,他总要抓一个人质回去,圣女谶图虽然毁了,但胡彬清楚的知道,相爷要朝云公主死。
  九思望着滴血的剑尖,压制住恐慌,就算要逃,也跑不了多远,还会惹怒胡彬发疯。
  有那么一刻,她期待陈均绎就在身边。
  第65章 ☆、65:覆手为雨
  安相果真回到相府,枯坐在石屋前。
  石头房承载他儿时的回忆,随着年岁增长,回忆逐渐修正。
  三十六寨依山势而建,房屋与院墙尽是石头堆砌,家家户户的院子里种着瓜果蔬菜。鸡犬相闻中,孩童攀墙摘果,大人串门闲话,夜晚有萤火虫飞舞,无需凤灯恒辉。
  回不去了。
  诸多回忆在他心头闪过,仿佛身前就悬绕着无数萤火虫,诸天星斗落入眼底。
  思绪一道道被串起,经过心念拨动,在胡世元心中噼啪作响,最终燃烧出无数片裂痕,每片裂痕都在叫嚣着"毁灭"。
  "相爷!"
  胡彬劫持着九思赶回相府,看到的就是气绝希望的胡世元。
  胡世元抬起头,声音平淡麻木:"文林啊,你也赔上大半辈子跟我来此,后悔吗?"如果留在三
  十六寨,胡彬会过上有妻有子的正常生活。不像现在,孤魂野鬼一样。
  "咣当!"长剑落地,胡彬痛哭着跪地:"不后悔,属下跟着相爷,永远都不后悔。"最初来大魏那几年,胡彬担惊受怕,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怕保护不好胡世元,连做梦都规训自己不要讲梦话。
  九思用余光瞥了眼地上的长剑,计算着很快捡起来……不行,那也不可能是胡彬的对手。他们主仆情绪很不稳定,九思脑中蹦出三种可能。
  胡世元信念崩塌,胡彬护着他逃离大魏,潜回三十六寨夺回寨主之位。
  九思仔细观察胡世元,他没有了一往无前的愤怒,应该不想回三十六寨。此路不通。
  胡世元嘴角下弯,神情疲惫不耐,九思又想,他可能会让胡彬马上杀了自己,再找机会刺杀太子,然后扶持傀儡程兆篡位。日后立自己的儿子安书逸为太子。
  四周沉寂,胡世元空洞的目光开始转向九思。
  还有最坏的一种可能,同归于尽。
  九思僵住,胡世元这种细微转变的神情告诉她,不对劲,事情朝着最坏的结果滑去。她要赶紧想办法自救。
  "你杀贵妃的时候,为何要在她身上贴符咒?搞章益阳那一套?"
  说话,管他说什么,先分散胡世元的注意力,让他从玉石俱焚的心态中拔出来。
  胡世元再度向九思展露不自然的微笑:"那是我的心声,天下大乱,谁也别想好过。杀了那个蠢女人,借着天意的诅咒,我要让天下人知晓,皇宫里有祥瑞,自然也有灾难。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反正鬼魂不灭。"
  贵妃知晓胡世元进退维谷的境地,他想篡位,必须得有程兆这个皇子。她居然异想天开,要挟胡世元听命于胡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