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距离他们落脚点不远处,在一大丛三角梅后,有个不明显的豁口。
哑女想,在楼上很容易发现这里,估计水姐是从这边进去拿的的衣服。
“饮料是从那栋买的。”皮拉吨指着一栋介绍说。“看你睡得沉,水姐说先别喊你。”
那里面俨然是个小型仓库,烂尾楼的住户有不少来采买临期食品。
三人一猴坐上双条车,准备找个繁华的大路口下车。
早上六点半,双条车塞满了人。
放眼望去,尽是学生。
一车的乘客中,坐着的是少数,多数人站着,挂着,吊着,卡着……
皮拉吨站在车尾,把水姐和哑女用力一推。
他自己充当人肉门板,站在加固板上,一只手抓着栏杆,一只手抓着吊环,半个身子被挤在车外。
他大吼一身:“叔叔,开车吧!”颇有些豪迈。
可是下一秒,车身颠簸,人群晃荡。
皮拉吨“嘭”的一下被弹开,像皮球一样被拍在了地面上。
双条车呼啸而去,只落下一脸无奈的哑女和水姐,还有嘿嘿傻笑的皮拉吨。
坐嘟嘟车吧,哑女打着手势。
她怕早高峰过去,车流量会大大减少。
路过鲜花市场,水姐喊司机停车,又去批发了一袋茉莉花。
等下自己在天桥下坐着,可以串串茉莉花串。
很多司机不想买饮料做慈善,但他们喜欢在车上挂茉莉花串。
一来清新空气,二来可以供奉佛像。
哑女两条油光黑亮的麻花辫,和一双澄澈的眼睛,比她身上的校服更有说服力。
她双手合十,把饮料递上,就那么看着司机们,很多人就乖乖掏钱。
谁都想当善人,帮助可怜人是人们获取心理安慰的一种方式。
尤其是看着在大太阳下跑来跑去的学生,只要100铢,就能展示自己的慈悲,还能获得一大袋饮料,何乐而不为呢?
另一边的皮拉吨,走的是喜剧路线。
他跑来颠去,穿梭在车流中,捧着茉莉花串,双手合十,圆滚滚的笑脸咧张大嘴,大喊一声:“祝您发财!”
司机们也都乐呵呵掏钱,毕竟,有人不在乎慈悲,可没人不在乎金杯。
一天下来,两人贡献了无数次笑脸,以至于脸都发酸。
皮拉吨扯扯自己的脸颊,把两只手圈起来放在眼前,像眼镜一样。
他边逡巡四周,边提议:“要是有种笑脸面具就好了!就不用那么累了呀!”
哑女飞快地打了个手势,打完咯咯笑。
皮拉吨不懂,追着水姐要解释。
水姐笑得直不起腰:“她说你是懒人多忧思,不着边际!”
皮拉吨一手拉着哑女,一手装出狠狠的表情,指着哑女:“你你你!怎么打手语也这么厉害的嘴!再这样!我就不跟你玩了!亏我还把你当好朋友!哼!”
哑女手上讨着饶,表示绝不再犯。
水姐也打圆场,指着不远处路上,一座显眼的寺庙,藏经阁上镶嵌着的金箔、彩色玻璃、镜子碎片、彩色陶瓷片……流光溢彩,就像佛法光辉的具象化。
“咱们多久没去寺庙了?”水姐扭头问两个人。
“得有个十来天了吧?”哑女打着手语。
“哎哟,那是够久了!平时路上碰到佛龛也没机会拜一拜,失了诚心了都。”
这座村里的寺庙,比起大庙来,算不上有特色。
但是作为整个村庄最金碧辉煌的建筑,被周围晒得墙体褪色的板房一衬,更加恢弘高大了许多。
本地人每年去寺庙的次数可以周计,除了节假日、平时的周末、生日、葬礼,甚至有的集市,都在寺庙里过。
信仰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跟吃饭喝水呼吸一样自然。
哑女把露出膝盖的短裙往下拉了拉,看起来刚好能遮住膝盖,才跟着水姐走进了寺内。
台阶两侧是造型精美的多头那伽(蛇神)栏杆,象征着连接人间与佛国(须弥山)的彩虹桥,也寓意着守护佛法。
脱掉鞋子后,整齐码好,走上主殿,三人都安静了许多。
水姐帮他们拿了多瓣重莲和线香、金箔,连皮拉吨都闭着嘴巴专注手上的莲花。
他先把莲花在手里拍拍,然后把外面的叶子叠成三角形尖尖,两只手利落地上下翻飞,看得哑女目瞪口呆。
等他弄完了,不好意思地笑笑,指导哑女折的手法。
“想不到你手工活不错!”哑女冲他竖个大拇指。
他小声解释:“我每年都去寺庙出家,有一年在寺庙折了两个星期的莲花。嘿嘿~”他小眼神狡黠,“不过我学了两天才学会……”
哑女知道他每年都要出家,可是至今不知具体原因。
前面参拜的人走了,他们跪到了垫子上,男女跪的方式有区别,这些做惯了的内容,从出生就被大人教习。
反而是水姐,按照华人的方式来拜,她留意过当地人的拜法,觉得改来改去太麻烦,心诚则已。
等拜完了,随着人群往另一处偏殿走,几尊佛像上,早就叠了几层金箔。
菩萨慈悲,善女心诚。哑女想。
第26章 ☆、26老虎凶猛,菩萨慈悲
日子贫苦,但也清爽。
暂时到了这么个不着南北的地儿,甩了尾巴,也没新的麻烦。
更何况,还有塔哥这个内应。
昨天水姐刹住口的,不是“他们”,而是“塔哥”。
从暖村出走之前,塔哥执意要同她一起。
我们已经分开那么久了,你不爱我也罢,恨我也罢。可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待在你身边,外面凶险,我保护你呢?塔哥问。
面对年少时的爱人,再见已经物是人非,人到中年。
按理说,别再执念,以前的恩怨、前世的爱恨……又如何,带上哑女,和塔哥躲进乡下,这种日子不好吗?
她不是没有幻想过。
可,她宁可痛苦,也不想假装忘了,忍受麻木。
她一只手扯着塔哥的衣襟,像小女孩一样怯怯地。
她内心汹涌,几乎要落下泪来,还是放下了手,说,不行。
定了定神后,她说,等我回来,我们去北方,去下雪的地方,离开这热带。
但是眼下不行,一起走目标太大,我也需要一个人接应,暖村这儿,绝对还没完。
塔哥没说话,低下头,狠嗅着水姐身上的药草香。
他如何不答应呢,哪怕她让他去死,他也会毫不犹豫。
这几天他们仨除了花销,倒也攒下几千铢。
皮拉吨虽然算数不行,但是串茉莉花串又快又好,还有些新花样,他试着做了几串复杂的,结果溢价几倍卖了出去。
哑女夸他手艺不错,他害羞地挠头:可是别的我也不会呀。
于是他和水姐的工作掉了个,水姐负责销售,他坐在天桥下串茉莉花串。
生意稍好后,水姐下一次去批发市场,多买了些金盏花、玫瑰、万寿菊、缅栀子……花种类多了,更繁复的花串就能做了。
甚至有个司机专门跑过来为他的母亲订退休花串,提前给了200铢订金。
皮拉吨有些臭屁,两张纸币在他手里灵巧地变成了小扇子:“诶,水姐,你说以后我开个花串店怎么样?”
水姐鼓励他:“开,开成连锁,我们都给你打工去。”
“水姐,你又打趣我!”皮拉吨不好意思地瑟缩了回去。
“哎哎哎,我说真的,吨吨!你这手艺,棒的!”
哑女挤到他身边,伸出大拇指,空空也有样学样,伸出了毛茸茸的大拇指。
几个人被逗得哈哈大笑,皮拉吨就势举起空空:“你可真是我的好朋友啊!”转头嘱咐哑女,“那可说好了哈,等我有钱了,我就给你买一间书店,隔壁给水姐开一间中医店,我妈的小卖部也可以一起!我们要一直一直在一起!”
他拿鼻头蹭蹭空空的肚皮:“你也有份!我买很多小狗陪你玩!”
空空被痒得咯吱咯吱叫,哑女看着他们闹,水姐看着他们笑。
他们温馨得像一家人。
不,他们就是一家人。
晚上收工,水姐带他们去二手店,挑了几个枕头和泡沫垫,皮拉吨抱着个射箭玩具不撒手,水姐也给他买了。
回去的路上,皮拉吨一路踢着石子,一路对着影子变身。
许是白天太累了,睡眠环境一改善,皮拉吨就呼呼大睡。
月光明亮,屋内清清白白。
哑女睡在新垫子上,翻了几个身。
了解了皮拉吨的兴奋和憧憬,哑女反而隐隐担心,难以入睡。
听到水姐也在翻身,她转过头,两人躺着四目相对。
哑女看到水姐头上已经有了几根显眼的白发。
她用手势问:要不要把白发拔掉。
在暖村的时候,水姐常常找哑女帮她拔头发。
哑女想,在楼上很容易发现这里,估计水姐是从这边进去拿的的衣服。
“饮料是从那栋买的。”皮拉吨指着一栋介绍说。“看你睡得沉,水姐说先别喊你。”
那里面俨然是个小型仓库,烂尾楼的住户有不少来采买临期食品。
三人一猴坐上双条车,准备找个繁华的大路口下车。
早上六点半,双条车塞满了人。
放眼望去,尽是学生。
一车的乘客中,坐着的是少数,多数人站着,挂着,吊着,卡着……
皮拉吨站在车尾,把水姐和哑女用力一推。
他自己充当人肉门板,站在加固板上,一只手抓着栏杆,一只手抓着吊环,半个身子被挤在车外。
他大吼一身:“叔叔,开车吧!”颇有些豪迈。
可是下一秒,车身颠簸,人群晃荡。
皮拉吨“嘭”的一下被弹开,像皮球一样被拍在了地面上。
双条车呼啸而去,只落下一脸无奈的哑女和水姐,还有嘿嘿傻笑的皮拉吨。
坐嘟嘟车吧,哑女打着手势。
她怕早高峰过去,车流量会大大减少。
路过鲜花市场,水姐喊司机停车,又去批发了一袋茉莉花。
等下自己在天桥下坐着,可以串串茉莉花串。
很多司机不想买饮料做慈善,但他们喜欢在车上挂茉莉花串。
一来清新空气,二来可以供奉佛像。
哑女两条油光黑亮的麻花辫,和一双澄澈的眼睛,比她身上的校服更有说服力。
她双手合十,把饮料递上,就那么看着司机们,很多人就乖乖掏钱。
谁都想当善人,帮助可怜人是人们获取心理安慰的一种方式。
尤其是看着在大太阳下跑来跑去的学生,只要100铢,就能展示自己的慈悲,还能获得一大袋饮料,何乐而不为呢?
另一边的皮拉吨,走的是喜剧路线。
他跑来颠去,穿梭在车流中,捧着茉莉花串,双手合十,圆滚滚的笑脸咧张大嘴,大喊一声:“祝您发财!”
司机们也都乐呵呵掏钱,毕竟,有人不在乎慈悲,可没人不在乎金杯。
一天下来,两人贡献了无数次笑脸,以至于脸都发酸。
皮拉吨扯扯自己的脸颊,把两只手圈起来放在眼前,像眼镜一样。
他边逡巡四周,边提议:“要是有种笑脸面具就好了!就不用那么累了呀!”
哑女飞快地打了个手势,打完咯咯笑。
皮拉吨不懂,追着水姐要解释。
水姐笑得直不起腰:“她说你是懒人多忧思,不着边际!”
皮拉吨一手拉着哑女,一手装出狠狠的表情,指着哑女:“你你你!怎么打手语也这么厉害的嘴!再这样!我就不跟你玩了!亏我还把你当好朋友!哼!”
哑女手上讨着饶,表示绝不再犯。
水姐也打圆场,指着不远处路上,一座显眼的寺庙,藏经阁上镶嵌着的金箔、彩色玻璃、镜子碎片、彩色陶瓷片……流光溢彩,就像佛法光辉的具象化。
“咱们多久没去寺庙了?”水姐扭头问两个人。
“得有个十来天了吧?”哑女打着手语。
“哎哟,那是够久了!平时路上碰到佛龛也没机会拜一拜,失了诚心了都。”
这座村里的寺庙,比起大庙来,算不上有特色。
但是作为整个村庄最金碧辉煌的建筑,被周围晒得墙体褪色的板房一衬,更加恢弘高大了许多。
本地人每年去寺庙的次数可以周计,除了节假日、平时的周末、生日、葬礼,甚至有的集市,都在寺庙里过。
信仰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跟吃饭喝水呼吸一样自然。
哑女把露出膝盖的短裙往下拉了拉,看起来刚好能遮住膝盖,才跟着水姐走进了寺内。
台阶两侧是造型精美的多头那伽(蛇神)栏杆,象征着连接人间与佛国(须弥山)的彩虹桥,也寓意着守护佛法。
脱掉鞋子后,整齐码好,走上主殿,三人都安静了许多。
水姐帮他们拿了多瓣重莲和线香、金箔,连皮拉吨都闭着嘴巴专注手上的莲花。
他先把莲花在手里拍拍,然后把外面的叶子叠成三角形尖尖,两只手利落地上下翻飞,看得哑女目瞪口呆。
等他弄完了,不好意思地笑笑,指导哑女折的手法。
“想不到你手工活不错!”哑女冲他竖个大拇指。
他小声解释:“我每年都去寺庙出家,有一年在寺庙折了两个星期的莲花。嘿嘿~”他小眼神狡黠,“不过我学了两天才学会……”
哑女知道他每年都要出家,可是至今不知具体原因。
前面参拜的人走了,他们跪到了垫子上,男女跪的方式有区别,这些做惯了的内容,从出生就被大人教习。
反而是水姐,按照华人的方式来拜,她留意过当地人的拜法,觉得改来改去太麻烦,心诚则已。
等拜完了,随着人群往另一处偏殿走,几尊佛像上,早就叠了几层金箔。
菩萨慈悲,善女心诚。哑女想。
第26章 ☆、26老虎凶猛,菩萨慈悲
日子贫苦,但也清爽。
暂时到了这么个不着南北的地儿,甩了尾巴,也没新的麻烦。
更何况,还有塔哥这个内应。
昨天水姐刹住口的,不是“他们”,而是“塔哥”。
从暖村出走之前,塔哥执意要同她一起。
我们已经分开那么久了,你不爱我也罢,恨我也罢。可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待在你身边,外面凶险,我保护你呢?塔哥问。
面对年少时的爱人,再见已经物是人非,人到中年。
按理说,别再执念,以前的恩怨、前世的爱恨……又如何,带上哑女,和塔哥躲进乡下,这种日子不好吗?
她不是没有幻想过。
可,她宁可痛苦,也不想假装忘了,忍受麻木。
她一只手扯着塔哥的衣襟,像小女孩一样怯怯地。
她内心汹涌,几乎要落下泪来,还是放下了手,说,不行。
定了定神后,她说,等我回来,我们去北方,去下雪的地方,离开这热带。
但是眼下不行,一起走目标太大,我也需要一个人接应,暖村这儿,绝对还没完。
塔哥没说话,低下头,狠嗅着水姐身上的药草香。
他如何不答应呢,哪怕她让他去死,他也会毫不犹豫。
这几天他们仨除了花销,倒也攒下几千铢。
皮拉吨虽然算数不行,但是串茉莉花串又快又好,还有些新花样,他试着做了几串复杂的,结果溢价几倍卖了出去。
哑女夸他手艺不错,他害羞地挠头:可是别的我也不会呀。
于是他和水姐的工作掉了个,水姐负责销售,他坐在天桥下串茉莉花串。
生意稍好后,水姐下一次去批发市场,多买了些金盏花、玫瑰、万寿菊、缅栀子……花种类多了,更繁复的花串就能做了。
甚至有个司机专门跑过来为他的母亲订退休花串,提前给了200铢订金。
皮拉吨有些臭屁,两张纸币在他手里灵巧地变成了小扇子:“诶,水姐,你说以后我开个花串店怎么样?”
水姐鼓励他:“开,开成连锁,我们都给你打工去。”
“水姐,你又打趣我!”皮拉吨不好意思地瑟缩了回去。
“哎哎哎,我说真的,吨吨!你这手艺,棒的!”
哑女挤到他身边,伸出大拇指,空空也有样学样,伸出了毛茸茸的大拇指。
几个人被逗得哈哈大笑,皮拉吨就势举起空空:“你可真是我的好朋友啊!”转头嘱咐哑女,“那可说好了哈,等我有钱了,我就给你买一间书店,隔壁给水姐开一间中医店,我妈的小卖部也可以一起!我们要一直一直在一起!”
他拿鼻头蹭蹭空空的肚皮:“你也有份!我买很多小狗陪你玩!”
空空被痒得咯吱咯吱叫,哑女看着他们闹,水姐看着他们笑。
他们温馨得像一家人。
不,他们就是一家人。
晚上收工,水姐带他们去二手店,挑了几个枕头和泡沫垫,皮拉吨抱着个射箭玩具不撒手,水姐也给他买了。
回去的路上,皮拉吨一路踢着石子,一路对着影子变身。
许是白天太累了,睡眠环境一改善,皮拉吨就呼呼大睡。
月光明亮,屋内清清白白。
哑女睡在新垫子上,翻了几个身。
了解了皮拉吨的兴奋和憧憬,哑女反而隐隐担心,难以入睡。
听到水姐也在翻身,她转过头,两人躺着四目相对。
哑女看到水姐头上已经有了几根显眼的白发。
她用手势问:要不要把白发拔掉。
在暖村的时候,水姐常常找哑女帮她拔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