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恐怕不能。
她终将知道他是谁,到时候就会怨恨这么多年都没找到她,会后悔当年救过他。更要命的是,她会觉得当初的相遇是他蓄意接近,而
这一切都不过是对当年的愧疚与补偿。
到时候他该如何解释?
毕竟他们之间互相动心这件事,前因后果如此荒谬、就像两颗相撞的星子,擦出足以把两人都燃烧殆尽的火花。然后呢?如果她不再照亮他、对他失望、对他不再在乎呢?
如果他的皮囊不再美貌,她会不会掉头离去再不顾?
此时恰巧他目光与她相对,韦练就突然停笔,别过目光。
“别这么瞧着我,我有些…害怕。”
李猊这才从沉思中惊醒,晓得是方才七情上脸,目光里的忧虑被她敏锐捕捉。韦练何等精明细致,自然是晓得他在忧虑什么。但她当真在乎么?倒真不见得。
倘若她不是这般见异思迁见色起意也不会放着多年来忠心耿耿相伴的赵二。可她既然是个见异思迁的女人,那么现在能看上他,以后也能看上比他更好看的。
李猊霍然站起,走到书桌旁。刚画好的小像被推到一边,毛笔咕噜噜掉在地下,划出一道磨痕。韦练的手被按在他手下,黑暗中,李猊摸到她食指和手心的茧。
“你发誓。”
“我发什么誓?”
“发誓你…”他吞吞吐吐,最终咬着牙蹦出几个字:“不始乱终弃。”
韦练的脸砰地一下变红,像烧开的茶壶咕咕冒着热气。她与李猊之间是“乱”,这是刚刚才冒出来的念头。但可不是么?一没媒妁二没良聘,好在他们江湖人不讲究这个,但李猊平日里老成持重,甫一喜欢,便喜欢了个江湖女子,岂不是耽误了他?
“我、我们”,韦练艰难思索该如何与他解释,这番你情我愿并不是要与他地久天长的意思,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别的东西。
“我们原不是…”
“不是什么。”
李猊的反应比她想象的还大。
“不是那般会成婚的关系!”
她终于把话说出口。
“待诸事已毕,大人自当另寻良配,我绝不耽误大人。此间之事,唯有天知地知,你知我…”
她的话没说完。
这次李猊的攻势比以往任何一回都更加生猛、剧烈,不容拒绝。天地间只余下一种响动,直至她再开口时声音都已经沙哑,连手指都无力再抬起来。而此时已经晨光熹微。
李猊做事不留余地、洁癖的毛病依旧没改,在韦练熟睡之时,房中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他在做完所有之后撩开床帐瞧见韦练乌发散落、暧昧痕迹若隐若现,心中那空荡荡的感觉却愈发膨胀,直到要逼疯他的程度。
要怎么做,她才会打消那些想离开他的念头?
不能杀了赵二,杀了他,还会有赵三、赵四。那么,赶他走,还是劝他放弃?
恰在此时,敲门声再次响起。他猝然从阴暗想法中脱身,回头看韦练还在熟睡,才走到门前略思忖一会,才抬手打开了门。
是柳氏。
李猊松了口气,而柳氏根本没看他,径直打算往屋里走,被他抬手拦住。
“堂主睡下了。”
他低头,像把剑似地戳在当地,眼里闪着寒光。
“有事么?”
柳氏冷笑,上下打量他一番才开口。
“几日不见便成了这幅样子,堂主当真懂些岐黄之术。”
这调侃没让李猊的脸色好转半分。于是柳氏又上前半步,左右观察一番后才低声下气面有愧色地说了真话。
“我是瞒着殿下来的,请你放我进去罢,与堂主有几句要紧的话讲。”
他依旧岿然不动,柳氏终于没办法,眉毛一横,下定了决心似地:
“你只要放我进去,我便告诉你堂主为何要加入百花杀!”
他还是不动,随着天色越来越亮,柳氏再等不及,从衣袖里翻出个药瓶塞给他,颇舍不得地解释。
“喏,这是驻颜之药,男子服用了能永葆青春,咳,身、身强体壮。这本是在剑南时,我从山民手里讨来的药方。我已送了两瓶给赵二和安菩提,你若不信,便去问问。”
李猊掂了掂那瓶子的重量,心里却因柳氏这番话而微微犹疑。荒谬,根本荒谬。
他竟当真害怕起以色侍人不长久这事来。
“别愣着”,柳氏以袖掩口,眸子滴溜溜往屋里窥探,语气倒是硬了许多。
“行个方便。我去探看一番说几句话便走,李大人若不放心,屋外待着便是。”
李猊终于挪动身子让开一条缝,柳氏就泥鳅般地溜进去,砰地关上了门。李猊强忍住要去打扰的冲动,盘腿坐下,把佩刀搁在膝上阖目沉思,手却不由自主探到那药瓶打开,闻了闻药瓶里渗出的丝缕香气。
延年益寿、永葆青春,尸身不腐,究竟是咒诅,还是灵药?
面前不远处的床帐没有动静,柳氏蹑手蹑脚走到近前,大着胆子撩开床帐,就瞧见韦练漆黑的眼眸正望着她,正挣扎着要坐起,被柳氏一把按回去。
“吓死我了。”柳氏摸了摸胸口:“原本我半夜便来了,听那响动便知非同寻常,故而待到此时才再访,又险些被你那瘟神护法拦住。”
说完她又上下打量韦练,眼神与方才打量李猊如出一辙。之后摇头感叹。
“赵二兄弟白瞎了,这都瞧不出来你俩早就有了私情。不过,依我看却是赵二兄弟更配你一些。那位李大人心机颇深,等闲骗不了他。到时候等晓得了你的打算,怎能罢休。”
韦练不置可否地笑笑,伸手向柳氏。
“不要紧。我这般的人长安多如牛毛。我死了之后他会伤心些时日,但日子总能继续过。天下的事,不都是如此么?”
柳氏看了她一眼,表情难言,接着从怀中掏出个深红色的药瓶,倒出朱砂红色的药丸在韦练手里。
“这便是我的报酬。救我离开密道之后我答应过,要将这东西给你。”
韦练低头看着那东西,表情既不欢喜也不哀伤,有超出年龄的世故,沉稳却天真。
“你长于制药。白显宗的死,也与药有关。”
“是。”
柳氏点头。
“这味药我也曾给过他。他曾向我许诺过,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这味药是当年杨妃所服,能让人假死三个时辰。但若时辰到了无人唤醒哺以解药,便会此生陷入梦中,再无法醒转。”
柳氏目光幽幽,凝望着韦练。
“我先给你此药,待你当真能将我救出‘百花杀’之后,再以解药相赠。”
“那解药,还在你手中?你可曾赠予过旁人?白显宗没喝解药,不是么?”
韦练看着柳氏,柳氏脸上泛起沧桑的笑。
“当年杨妃死后、那药流落到宫女手中。宫女时辰到后要去解救杨妃,却被一个小黄门截住。小黄门说,让杨妃死,是圣人的意思。杨妃死了,才能稳住六军。宫女也被赐以白绫勒死,扔在乱葬岗。但杀她的人不知道,她事前服了原本那味解药,而勒死她的士兵与她在入宫前便定了终身。待她被扔出去后,那士兵寻遍乱葬岗将她救回,后来,他们生了个女儿,那女儿便是我的阿娘。”
柳氏在月光下看着韦练:
“这是我真正的出身。解药名唤‘黄粱梦’,天底下仅有那未吃完的半颗。做解药的是杨妃本人,她早死了,死在马嵬坡。所谓东渡扶桑的传说,都是世人的一厢情愿。白显宗不配用我的解药,至于他没有解药时为何会服下那药,我也不知。”
“既然你未曾给白显宗服下解药,县主为何会被吓死?”韦练继续追问。
“我的话已经说完,该给的东西我也已经给你。余下的事,便请你自己去查。”
柳氏行礼,起身离去。临走时她瞧了地上散落的纸张一眼,韦练才想起那副李猊衣襟敞露的画像,颇为狼狈地爬下床去收,柳氏就回头,轻飘飘地赞赏。
“画功不错。但你从前画的多是死人,骨相颇佳,面皮描摹就差了些。”
韦练红着脸,但好奇还是压过了羞耻:“你怎知道?”
柳氏开门之前,背对着她站定,抛下最后一句,神情淡然。
“我从前也爱画死人。”
第79章 ☆、黄粱镜16
清晨,山雨欲来风满楼。
韦练在将柳氏送走之后,迅速将丸药揣进怀中,在李猊回来之前将一切都恢复原状。未落下的山月照着这诡异的幽谷:挂满人头的大殿、死而复生的太子、失踪的宜王、以人牲为血祭的“百花杀”……这一切都接连铺陈在眼前,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开始整理。
以及,还有一件事、一件她不知要如何告诉李猊的事:关于她的离开。
她本想就这么孤单潇洒地过一辈子,却总是欠下还不上的恩情。原本来长安是要找到杀死恩人的凶手,在长安却遇上了另外一些恩人。但他们都因她而死,于是她只能继续在这座大城里为了复仇而孤独地活着,直到遇见李猊。他赶不走、除不掉,还害她心烦意乱。假如他的结局也与节度使一家或是秦延年一样呢?
她终将知道他是谁,到时候就会怨恨这么多年都没找到她,会后悔当年救过他。更要命的是,她会觉得当初的相遇是他蓄意接近,而
这一切都不过是对当年的愧疚与补偿。
到时候他该如何解释?
毕竟他们之间互相动心这件事,前因后果如此荒谬、就像两颗相撞的星子,擦出足以把两人都燃烧殆尽的火花。然后呢?如果她不再照亮他、对他失望、对他不再在乎呢?
如果他的皮囊不再美貌,她会不会掉头离去再不顾?
此时恰巧他目光与她相对,韦练就突然停笔,别过目光。
“别这么瞧着我,我有些…害怕。”
李猊这才从沉思中惊醒,晓得是方才七情上脸,目光里的忧虑被她敏锐捕捉。韦练何等精明细致,自然是晓得他在忧虑什么。但她当真在乎么?倒真不见得。
倘若她不是这般见异思迁见色起意也不会放着多年来忠心耿耿相伴的赵二。可她既然是个见异思迁的女人,那么现在能看上他,以后也能看上比他更好看的。
李猊霍然站起,走到书桌旁。刚画好的小像被推到一边,毛笔咕噜噜掉在地下,划出一道磨痕。韦练的手被按在他手下,黑暗中,李猊摸到她食指和手心的茧。
“你发誓。”
“我发什么誓?”
“发誓你…”他吞吞吐吐,最终咬着牙蹦出几个字:“不始乱终弃。”
韦练的脸砰地一下变红,像烧开的茶壶咕咕冒着热气。她与李猊之间是“乱”,这是刚刚才冒出来的念头。但可不是么?一没媒妁二没良聘,好在他们江湖人不讲究这个,但李猊平日里老成持重,甫一喜欢,便喜欢了个江湖女子,岂不是耽误了他?
“我、我们”,韦练艰难思索该如何与他解释,这番你情我愿并不是要与他地久天长的意思,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别的东西。
“我们原不是…”
“不是什么。”
李猊的反应比她想象的还大。
“不是那般会成婚的关系!”
她终于把话说出口。
“待诸事已毕,大人自当另寻良配,我绝不耽误大人。此间之事,唯有天知地知,你知我…”
她的话没说完。
这次李猊的攻势比以往任何一回都更加生猛、剧烈,不容拒绝。天地间只余下一种响动,直至她再开口时声音都已经沙哑,连手指都无力再抬起来。而此时已经晨光熹微。
李猊做事不留余地、洁癖的毛病依旧没改,在韦练熟睡之时,房中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他在做完所有之后撩开床帐瞧见韦练乌发散落、暧昧痕迹若隐若现,心中那空荡荡的感觉却愈发膨胀,直到要逼疯他的程度。
要怎么做,她才会打消那些想离开他的念头?
不能杀了赵二,杀了他,还会有赵三、赵四。那么,赶他走,还是劝他放弃?
恰在此时,敲门声再次响起。他猝然从阴暗想法中脱身,回头看韦练还在熟睡,才走到门前略思忖一会,才抬手打开了门。
是柳氏。
李猊松了口气,而柳氏根本没看他,径直打算往屋里走,被他抬手拦住。
“堂主睡下了。”
他低头,像把剑似地戳在当地,眼里闪着寒光。
“有事么?”
柳氏冷笑,上下打量他一番才开口。
“几日不见便成了这幅样子,堂主当真懂些岐黄之术。”
这调侃没让李猊的脸色好转半分。于是柳氏又上前半步,左右观察一番后才低声下气面有愧色地说了真话。
“我是瞒着殿下来的,请你放我进去罢,与堂主有几句要紧的话讲。”
他依旧岿然不动,柳氏终于没办法,眉毛一横,下定了决心似地:
“你只要放我进去,我便告诉你堂主为何要加入百花杀!”
他还是不动,随着天色越来越亮,柳氏再等不及,从衣袖里翻出个药瓶塞给他,颇舍不得地解释。
“喏,这是驻颜之药,男子服用了能永葆青春,咳,身、身强体壮。这本是在剑南时,我从山民手里讨来的药方。我已送了两瓶给赵二和安菩提,你若不信,便去问问。”
李猊掂了掂那瓶子的重量,心里却因柳氏这番话而微微犹疑。荒谬,根本荒谬。
他竟当真害怕起以色侍人不长久这事来。
“别愣着”,柳氏以袖掩口,眸子滴溜溜往屋里窥探,语气倒是硬了许多。
“行个方便。我去探看一番说几句话便走,李大人若不放心,屋外待着便是。”
李猊终于挪动身子让开一条缝,柳氏就泥鳅般地溜进去,砰地关上了门。李猊强忍住要去打扰的冲动,盘腿坐下,把佩刀搁在膝上阖目沉思,手却不由自主探到那药瓶打开,闻了闻药瓶里渗出的丝缕香气。
延年益寿、永葆青春,尸身不腐,究竟是咒诅,还是灵药?
面前不远处的床帐没有动静,柳氏蹑手蹑脚走到近前,大着胆子撩开床帐,就瞧见韦练漆黑的眼眸正望着她,正挣扎着要坐起,被柳氏一把按回去。
“吓死我了。”柳氏摸了摸胸口:“原本我半夜便来了,听那响动便知非同寻常,故而待到此时才再访,又险些被你那瘟神护法拦住。”
说完她又上下打量韦练,眼神与方才打量李猊如出一辙。之后摇头感叹。
“赵二兄弟白瞎了,这都瞧不出来你俩早就有了私情。不过,依我看却是赵二兄弟更配你一些。那位李大人心机颇深,等闲骗不了他。到时候等晓得了你的打算,怎能罢休。”
韦练不置可否地笑笑,伸手向柳氏。
“不要紧。我这般的人长安多如牛毛。我死了之后他会伤心些时日,但日子总能继续过。天下的事,不都是如此么?”
柳氏看了她一眼,表情难言,接着从怀中掏出个深红色的药瓶,倒出朱砂红色的药丸在韦练手里。
“这便是我的报酬。救我离开密道之后我答应过,要将这东西给你。”
韦练低头看着那东西,表情既不欢喜也不哀伤,有超出年龄的世故,沉稳却天真。
“你长于制药。白显宗的死,也与药有关。”
“是。”
柳氏点头。
“这味药我也曾给过他。他曾向我许诺过,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这味药是当年杨妃所服,能让人假死三个时辰。但若时辰到了无人唤醒哺以解药,便会此生陷入梦中,再无法醒转。”
柳氏目光幽幽,凝望着韦练。
“我先给你此药,待你当真能将我救出‘百花杀’之后,再以解药相赠。”
“那解药,还在你手中?你可曾赠予过旁人?白显宗没喝解药,不是么?”
韦练看着柳氏,柳氏脸上泛起沧桑的笑。
“当年杨妃死后、那药流落到宫女手中。宫女时辰到后要去解救杨妃,却被一个小黄门截住。小黄门说,让杨妃死,是圣人的意思。杨妃死了,才能稳住六军。宫女也被赐以白绫勒死,扔在乱葬岗。但杀她的人不知道,她事前服了原本那味解药,而勒死她的士兵与她在入宫前便定了终身。待她被扔出去后,那士兵寻遍乱葬岗将她救回,后来,他们生了个女儿,那女儿便是我的阿娘。”
柳氏在月光下看着韦练:
“这是我真正的出身。解药名唤‘黄粱梦’,天底下仅有那未吃完的半颗。做解药的是杨妃本人,她早死了,死在马嵬坡。所谓东渡扶桑的传说,都是世人的一厢情愿。白显宗不配用我的解药,至于他没有解药时为何会服下那药,我也不知。”
“既然你未曾给白显宗服下解药,县主为何会被吓死?”韦练继续追问。
“我的话已经说完,该给的东西我也已经给你。余下的事,便请你自己去查。”
柳氏行礼,起身离去。临走时她瞧了地上散落的纸张一眼,韦练才想起那副李猊衣襟敞露的画像,颇为狼狈地爬下床去收,柳氏就回头,轻飘飘地赞赏。
“画功不错。但你从前画的多是死人,骨相颇佳,面皮描摹就差了些。”
韦练红着脸,但好奇还是压过了羞耻:“你怎知道?”
柳氏开门之前,背对着她站定,抛下最后一句,神情淡然。
“我从前也爱画死人。”
第79章 ☆、黄粱镜16
清晨,山雨欲来风满楼。
韦练在将柳氏送走之后,迅速将丸药揣进怀中,在李猊回来之前将一切都恢复原状。未落下的山月照着这诡异的幽谷:挂满人头的大殿、死而复生的太子、失踪的宜王、以人牲为血祭的“百花杀”……这一切都接连铺陈在眼前,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开始整理。
以及,还有一件事、一件她不知要如何告诉李猊的事:关于她的离开。
她本想就这么孤单潇洒地过一辈子,却总是欠下还不上的恩情。原本来长安是要找到杀死恩人的凶手,在长安却遇上了另外一些恩人。但他们都因她而死,于是她只能继续在这座大城里为了复仇而孤独地活着,直到遇见李猊。他赶不走、除不掉,还害她心烦意乱。假如他的结局也与节度使一家或是秦延年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