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血腥味越来越浓。
村中的狗狂叫,而远远在土坡上围观的人群却鸦雀无声,木然的眼盯着土坡下的御史台众人。这寂静与喧嚣的极端对比更显得村庄诡异,仿佛整个村庄都被施了咒术,弥漫着不祥的死气。
吱嘎,木门被韦练一把推开,忽然,新死尸体的恶臭扑面而来,某个狰狞黑影向她扑过去!
咚。
那是尸体沉沉落地的声音,黑影被斩为两截,李猊收刀入鞘,低眉检视那具已经没了气的残尸,才发现是个已经僵尸化的商户,估计原本是靠在门上死去,木门被推开后,就倒在韦练身上,是他反应过度,破坏了现场。这本不是他的作风,李猊正在复盘自己方才为何如此鲁莽,韦练已经绕开他,往小院里走去。
院落凌乱,场面惨不忍睹。歪七竖八的尸体躺了一地,都圆睁着眼睛,像陷入某种不可名状的咒诅,或是目击了超乎常识的恐怖。她低下头仔细检视、翻看倒地的尸身,而康六已经吸取此前的教训提前在鼻子上绑了布带以遮挡尸体气味,手中还拿着验尸格目,跟在韦练身后眉头皱成疙瘩。不到一刻之后,韦练直起身环视院落,与李猊对视后点了点头。
“十三具尸身,与此前公验戳印上所记载的数目相符。这商队是从”,她不自然地停顿后才继续:“河朔三镇来。做皮毛生意,骆驼和马匹上原本载着的毳衣、骆驼绒与其他过冬货物,都不知去了何处。”
李猊点头,目光落在小院尽头的三间简陋正房里。木门敞开着,黝黑的室内仿佛无声邪笑,根本不像是寻常有人经营的驿馆。韦练显然也注意到那异样,两人就一前一后走过去。待接近正房外时,忽然一阵风刮过,吹动树叶沙沙响,而在风声树声里,似乎还藏着另外一种声音。
一种不似人类的笑声。
众人毛骨悚然,而韦练却循着笑声的方向走了几步,接着瞧见正房靠西那间闪过一个人影!她立即小跑几步追上去,却见那影子从后墙越过去,轻捷得不像人。
唰。
李猊张弓搭箭,在黑影消失在后墙之前射中。对方发出一声让人汗毛倒竖的惨叫,回头看了一眼,那一眼几乎让人血液凝固。
在黑衣人的脸上长满了毛,尖喙突出,遮挡在黑布之下,双眼上挑,几乎能看见从黑布里漏出的獠牙。
那是兽,绝非人。
“追!”
李猊令下,数十兵士闻声而动。在院中的满目狼藉里,韦练最后看了一眼,瞧见角落的桃树下,似乎掉了一根银簪。
“等等。”
她叫住李猊,将银簪拿给他看。
“这东西,似乎在何处见过。”
李猊拿起仔细端详,接着也想起什么,心中霎时一沉。
在此前瞥过一眼的《十美图》中,第三位是来自东海郡、以“孝道”出名而被推举为贤良淑德之冠、前几日才刚来长安的备选皇妃。谶言传出之后,他已将所有被画入《十美图》的女子都列入护卫名单,有宅院的加派卫兵、住在皇亲国戚府上的则在紧要入口增加人手。但只有一位迟迟未能得到保护,便是这个从东海郡远道而来的“孝女”——秦娥。
没能保护的原因是她还在路上。经停的最后一个驿馆,便是灞桥边的折柳驿。
而此时韦练手中的银簪,与《十美图》上所画的秦娥头上戴的银簪一般无二。
作者的话
寡人有猫
作者
05-29
欢迎来到第三卷!!本卷唐传奇风味更浓,东海郡和秦娥设定部分参考唐传奇《谢小娥传》、《板桥三娘子》、元明话本《东海孝妇》与二十四孝故事“曹娥投江”。
第39章 ☆、狐狸公子03
那骇人的黑影只从墙头一闪就消失,追兵半个时辰后返回,禀报说骑马追到灞河边、眼睁睁看着它消失在水中,大略是淹死了。而李猊和韦练还在驿馆内搜查,听闻消息,韦练也只是耸耸肩。
“无妨,任它去。若人命案子果真是那狐面人犯下,就算遁逃到玉皇座前,我也要把它揪回来。”
李猊仍在检视驿馆,闻言看了她一眼,指指脚底:“当心。”
韦练刚夸完海口,正有点心虚且得意,闻言不留神就踩在他所说的地方,脚下质感粘稠,她哎呀一声,抬脚才发现是个倾倒的碗,有茶汤从碗里流出,已经干得只剩下些许痕迹。茶碗滚落在死者手边,那倒霉商户正仰面躺着,目光无神望向天空。她低头蘸了些茶碗边缘残留的汤药,不顾李猊嫌弃的眼神放在唇边舔了舔,接着环顾四周剩下的十二具尸体,终于拍拍手,站起身。
“我知道这些商户是怎么死的了!”
她把茶碗拿起,举到李猊面前,目光兴奋:“这个,你闻。”
李猊凑近闻了闻,思索片刻回答:“麻黄?”
“对,是麻黄。”此处药物相关属于杜撰,请勿当真,有病情请遵医嘱。她点头:“还加了些别的西域草药,闻着大抵都有补气益血的功效,且这药汤极浓,用量恐怕是通常的数倍。若是长途跋涉数夜未合眼的人喝下,便会猝死。”韦练说完,又从碗底揪出一根熬制得只剩细杆的东西:“还有这个,产自滇国的麻菰唐朝称蘑菇为麻菰,此类恐怕有剧毒,食之可以致人神思涣散。若多食,便会生谵妄之症,换句话讲,就是将常物视为精怪。”
“昨夜那些旅客,怕是从敲门开始便被递了汤药解渴。那些商户长途劳顿原本就干渴不已,再加上麻黄原本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就没有多想,谁知里面还有毒麻菰。原本,麻黄服用多了就会使得浑身血流加速,对于疲累旅人尤其危险。杀人者先是让旅客都服用超量的汤药,接着又易容成妖物,配合麻菰在眼前产生的幻象,便会惊惧而死。”她指点着离门口最近的几处尸体:“死在离门口最近的都是此状,而远处那几个……”她神色复杂:“是客商们惊惶失措四下逃窜时跌倒被同伴踩死、或是在谵妄的幻象中互相残杀而死。”
康六也凑上来,恰巧听到这句话神色变了变,看韦练的表情崇敬中带着点后怕。
“不是,怎么连毒物都能识啊。万一哪天我惹了你,会不会也被下毒?”
韦练白了他一眼,摇头把麻菰的细梗扔回碗里递过去。
“那便最好不要惹我。”
康六熟练接住装进随身的证物袋。地面十三具验看过的尸体都已用细沙撒出轮廓,而尸体已经简单装殓放上马车。村口看热闹的人稀稀落落,只有一个小孩和一条狗还在沉默地看着。
“大人。”
她目光警惕望向远方。
“你觉不觉得,这村里的人也有古怪。他们好像一早便晓得我们要来似的,也不像寻常村民那般躲避官兵。万一……”她思及这种可能性,脊背窜起凉意:
——“村民与杀人者早就窜通好,吓死人之后,窃取货物分赃?”
李猊点头,两人同时翻身上马。在韦练策马先走之前伸手握住她马缰,低声回复:
“今日来不及细查,还需回京城查看几位备选皇妃的安危。我会留两个探子在折柳村探查,如若有异动立即禀报。”
“我留下!”韦练兴奋。
“很可惜,你不能。”李猊耸肩:“《十美图》还在你手上,簪子的主人是谁尚未找到,我又不懂查案。御史台没有我李某可以,没你可不行。”说完他就策马先行,留韦练瞠目结舌。
康六又赶上来只听到最后半句,摇头摇得啧啧有声。韦练转脸语气严肃:
“你们李御史是一直如此不要脸,还是近来才如此不要脸?”
康六认真思考片刻,得出结论。
“一直如此不要脸,但近来,愈发不要脸。”
韦练叹息,面色凝重地拍了拍康六。
“康兄。”
康六虎躯一震:“怎么?你偷拿我令牌杀人了?”
“不是。”韦练目视前方表情悲壮:
“若我某日被李猊坑害了,你定要将我余下的俸银转交给崇仁坊的赵二。不然我做鬼也会给你托梦的。”
***
半个时辰后,长安皇城西南延寿坊内,李猊下马时,已经有仆从模样的人迎上来,手中捧着盖红布的檀木盘。
“李御史驾临寒舍,我家大人有失远迎,此为赔礼。”
李猊僵硬点头却没去接那檀木盘,身后韦练刚下马,好奇看了眼,但也没多问,就跟着他走到一座宏伟宅门前。两根大木支撑门楣,屋角垂下灯笼写着家主姓氏,赫然是个“王”字。
“那张图上,除了已死的裴氏女和回鹘公主,尚余八人。秦娥是第三个。”他低头与韦练交换眼神,而韦练已明白他此行的意图。
几天前他们已经展开那张秦延年留下的画作仔细研究,除了秦娥是东海郡农户之女、因“孝行”闻名天下、郡守特从其族谱中找出什么前朝诸侯王几代孙的头衔给她安上之外,其余人都不是达官贵人就是皇亲国戚,例如眼前这位府上居住的第四人。巧合的是她也同秦娥一样出身于东海郡,却并非平民,而是显赫的琅琊王氏。王家宅院建在皇城不远的延寿坊,占地广阔、宅院内花木扶疏、翠竹猗猗,与坐寒酸牛车千里迢迢来长安却在中途失踪的秦娥相比,更让人感叹命运的天壤之别与殊途同归。
村中的狗狂叫,而远远在土坡上围观的人群却鸦雀无声,木然的眼盯着土坡下的御史台众人。这寂静与喧嚣的极端对比更显得村庄诡异,仿佛整个村庄都被施了咒术,弥漫着不祥的死气。
吱嘎,木门被韦练一把推开,忽然,新死尸体的恶臭扑面而来,某个狰狞黑影向她扑过去!
咚。
那是尸体沉沉落地的声音,黑影被斩为两截,李猊收刀入鞘,低眉检视那具已经没了气的残尸,才发现是个已经僵尸化的商户,估计原本是靠在门上死去,木门被推开后,就倒在韦练身上,是他反应过度,破坏了现场。这本不是他的作风,李猊正在复盘自己方才为何如此鲁莽,韦练已经绕开他,往小院里走去。
院落凌乱,场面惨不忍睹。歪七竖八的尸体躺了一地,都圆睁着眼睛,像陷入某种不可名状的咒诅,或是目击了超乎常识的恐怖。她低下头仔细检视、翻看倒地的尸身,而康六已经吸取此前的教训提前在鼻子上绑了布带以遮挡尸体气味,手中还拿着验尸格目,跟在韦练身后眉头皱成疙瘩。不到一刻之后,韦练直起身环视院落,与李猊对视后点了点头。
“十三具尸身,与此前公验戳印上所记载的数目相符。这商队是从”,她不自然地停顿后才继续:“河朔三镇来。做皮毛生意,骆驼和马匹上原本载着的毳衣、骆驼绒与其他过冬货物,都不知去了何处。”
李猊点头,目光落在小院尽头的三间简陋正房里。木门敞开着,黝黑的室内仿佛无声邪笑,根本不像是寻常有人经营的驿馆。韦练显然也注意到那异样,两人就一前一后走过去。待接近正房外时,忽然一阵风刮过,吹动树叶沙沙响,而在风声树声里,似乎还藏着另外一种声音。
一种不似人类的笑声。
众人毛骨悚然,而韦练却循着笑声的方向走了几步,接着瞧见正房靠西那间闪过一个人影!她立即小跑几步追上去,却见那影子从后墙越过去,轻捷得不像人。
唰。
李猊张弓搭箭,在黑影消失在后墙之前射中。对方发出一声让人汗毛倒竖的惨叫,回头看了一眼,那一眼几乎让人血液凝固。
在黑衣人的脸上长满了毛,尖喙突出,遮挡在黑布之下,双眼上挑,几乎能看见从黑布里漏出的獠牙。
那是兽,绝非人。
“追!”
李猊令下,数十兵士闻声而动。在院中的满目狼藉里,韦练最后看了一眼,瞧见角落的桃树下,似乎掉了一根银簪。
“等等。”
她叫住李猊,将银簪拿给他看。
“这东西,似乎在何处见过。”
李猊拿起仔细端详,接着也想起什么,心中霎时一沉。
在此前瞥过一眼的《十美图》中,第三位是来自东海郡、以“孝道”出名而被推举为贤良淑德之冠、前几日才刚来长安的备选皇妃。谶言传出之后,他已将所有被画入《十美图》的女子都列入护卫名单,有宅院的加派卫兵、住在皇亲国戚府上的则在紧要入口增加人手。但只有一位迟迟未能得到保护,便是这个从东海郡远道而来的“孝女”——秦娥。
没能保护的原因是她还在路上。经停的最后一个驿馆,便是灞桥边的折柳驿。
而此时韦练手中的银簪,与《十美图》上所画的秦娥头上戴的银簪一般无二。
作者的话
寡人有猫
作者
05-29
欢迎来到第三卷!!本卷唐传奇风味更浓,东海郡和秦娥设定部分参考唐传奇《谢小娥传》、《板桥三娘子》、元明话本《东海孝妇》与二十四孝故事“曹娥投江”。
第39章 ☆、狐狸公子03
那骇人的黑影只从墙头一闪就消失,追兵半个时辰后返回,禀报说骑马追到灞河边、眼睁睁看着它消失在水中,大略是淹死了。而李猊和韦练还在驿馆内搜查,听闻消息,韦练也只是耸耸肩。
“无妨,任它去。若人命案子果真是那狐面人犯下,就算遁逃到玉皇座前,我也要把它揪回来。”
李猊仍在检视驿馆,闻言看了她一眼,指指脚底:“当心。”
韦练刚夸完海口,正有点心虚且得意,闻言不留神就踩在他所说的地方,脚下质感粘稠,她哎呀一声,抬脚才发现是个倾倒的碗,有茶汤从碗里流出,已经干得只剩下些许痕迹。茶碗滚落在死者手边,那倒霉商户正仰面躺着,目光无神望向天空。她低头蘸了些茶碗边缘残留的汤药,不顾李猊嫌弃的眼神放在唇边舔了舔,接着环顾四周剩下的十二具尸体,终于拍拍手,站起身。
“我知道这些商户是怎么死的了!”
她把茶碗拿起,举到李猊面前,目光兴奋:“这个,你闻。”
李猊凑近闻了闻,思索片刻回答:“麻黄?”
“对,是麻黄。”此处药物相关属于杜撰,请勿当真,有病情请遵医嘱。她点头:“还加了些别的西域草药,闻着大抵都有补气益血的功效,且这药汤极浓,用量恐怕是通常的数倍。若是长途跋涉数夜未合眼的人喝下,便会猝死。”韦练说完,又从碗底揪出一根熬制得只剩细杆的东西:“还有这个,产自滇国的麻菰唐朝称蘑菇为麻菰,此类恐怕有剧毒,食之可以致人神思涣散。若多食,便会生谵妄之症,换句话讲,就是将常物视为精怪。”
“昨夜那些旅客,怕是从敲门开始便被递了汤药解渴。那些商户长途劳顿原本就干渴不已,再加上麻黄原本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就没有多想,谁知里面还有毒麻菰。原本,麻黄服用多了就会使得浑身血流加速,对于疲累旅人尤其危险。杀人者先是让旅客都服用超量的汤药,接着又易容成妖物,配合麻菰在眼前产生的幻象,便会惊惧而死。”她指点着离门口最近的几处尸体:“死在离门口最近的都是此状,而远处那几个……”她神色复杂:“是客商们惊惶失措四下逃窜时跌倒被同伴踩死、或是在谵妄的幻象中互相残杀而死。”
康六也凑上来,恰巧听到这句话神色变了变,看韦练的表情崇敬中带着点后怕。
“不是,怎么连毒物都能识啊。万一哪天我惹了你,会不会也被下毒?”
韦练白了他一眼,摇头把麻菰的细梗扔回碗里递过去。
“那便最好不要惹我。”
康六熟练接住装进随身的证物袋。地面十三具验看过的尸体都已用细沙撒出轮廓,而尸体已经简单装殓放上马车。村口看热闹的人稀稀落落,只有一个小孩和一条狗还在沉默地看着。
“大人。”
她目光警惕望向远方。
“你觉不觉得,这村里的人也有古怪。他们好像一早便晓得我们要来似的,也不像寻常村民那般躲避官兵。万一……”她思及这种可能性,脊背窜起凉意:
——“村民与杀人者早就窜通好,吓死人之后,窃取货物分赃?”
李猊点头,两人同时翻身上马。在韦练策马先走之前伸手握住她马缰,低声回复:
“今日来不及细查,还需回京城查看几位备选皇妃的安危。我会留两个探子在折柳村探查,如若有异动立即禀报。”
“我留下!”韦练兴奋。
“很可惜,你不能。”李猊耸肩:“《十美图》还在你手上,簪子的主人是谁尚未找到,我又不懂查案。御史台没有我李某可以,没你可不行。”说完他就策马先行,留韦练瞠目结舌。
康六又赶上来只听到最后半句,摇头摇得啧啧有声。韦练转脸语气严肃:
“你们李御史是一直如此不要脸,还是近来才如此不要脸?”
康六认真思考片刻,得出结论。
“一直如此不要脸,但近来,愈发不要脸。”
韦练叹息,面色凝重地拍了拍康六。
“康兄。”
康六虎躯一震:“怎么?你偷拿我令牌杀人了?”
“不是。”韦练目视前方表情悲壮:
“若我某日被李猊坑害了,你定要将我余下的俸银转交给崇仁坊的赵二。不然我做鬼也会给你托梦的。”
***
半个时辰后,长安皇城西南延寿坊内,李猊下马时,已经有仆从模样的人迎上来,手中捧着盖红布的檀木盘。
“李御史驾临寒舍,我家大人有失远迎,此为赔礼。”
李猊僵硬点头却没去接那檀木盘,身后韦练刚下马,好奇看了眼,但也没多问,就跟着他走到一座宏伟宅门前。两根大木支撑门楣,屋角垂下灯笼写着家主姓氏,赫然是个“王”字。
“那张图上,除了已死的裴氏女和回鹘公主,尚余八人。秦娥是第三个。”他低头与韦练交换眼神,而韦练已明白他此行的意图。
几天前他们已经展开那张秦延年留下的画作仔细研究,除了秦娥是东海郡农户之女、因“孝行”闻名天下、郡守特从其族谱中找出什么前朝诸侯王几代孙的头衔给她安上之外,其余人都不是达官贵人就是皇亲国戚,例如眼前这位府上居住的第四人。巧合的是她也同秦娥一样出身于东海郡,却并非平民,而是显赫的琅琊王氏。王家宅院建在皇城不远的延寿坊,占地广阔、宅院内花木扶疏、翠竹猗猗,与坐寒酸牛车千里迢迢来长安却在中途失踪的秦娥相比,更让人感叹命运的天壤之别与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