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叫你回避,你此刻回来,最好是有要事禀报。”
康六猛点头,邀功似地从怀袖中掏出张纸,郑而重之递到他手中,颇有点要比韦练强上一头的意思。
“此物是我在院中、呃,散步时,在茅房发现的。压在墙头石砖缝里,等闲发现不了。”
他看了看康六,将麻纸展开。
画纸上,反弹琵琶的美人就呈现在眼前,脖子上依稀缠着根细长的东西,颜色模糊,却不是红。
“这里还有字,写的什么?”
韦练凑近: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她咬唇,看向男
人,而对方也眼神深暗。
“白拾遗的《长恨歌》。”
“若此画与所题之诗有关,画中跳舞之女子,莫不是杨贵妃。”
韦练想起什么,眼里闪过一线光。
“天宝十四载,长安陷落,杨妃与明皇逃往西蜀,路上被赐白绫自尽。据说,杨妃生前善舞,尤擅胡旋。这反弹琵琶,便是胡旋舞“反弹琵琶”见于莫高窟112窟的《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中最精彩的一段。乡野传说里,杨妃并未死在马嵬,而是东渡去了扶桑。裴府金阁原初便是为扶桑贵妾所建。金阁中死去的女子,是贵妾所生,死时脖颈上缠着红线。”
她停顿:“不觉得、太过巧合么?”
康六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而对面的男人脸色也没好到哪里去。
作者的话
寡人有猫
作者
04-28
注:文中平康坊布局参考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及宋代吕大防《长安城图》残片
第9章 ☆、傀儡词08
月光皓白,照在画着杨贵妃的纸上。那条系在脖颈间的白绫像句恶毒诅咒,提醒所有听过那段凄婉故事的人——事实并非如此、远非如此。
“韦练,你仔细看看,这画像是否出自秦延年之手。”他把纸递到她面前,韦练先拿到月光下仔细端详,接着又把鼻尖凑上去仔细嗅,看得刚从茅房出来的康六直皱眉。
“唉、我说你、唉…”
还没等康六劝阻,韦练就抬头确认。
“是秦延年常用的松烟墨,看画法,也像是他的手笔。”韦练凝神细观:“秦延年草书师承张旭,画技却是师承波斯画师尉迟乙僧尉迟乙僧,初唐波斯画师,风格立体。详情参考《旧唐书》,擅长用西域‘铁线描’,人便似要从画中走出。”
她指点画上衣纹褶皱里的阴影,男人低头凑近看,她就不着痕迹地挪开手。
“确是如此,与中原画法,多有不同。”
“你知道这么多,从前是做什么的?”康六好奇看韦练一眼:“怪不得大人要招你进来做仵作。”
韦练骄傲白他:“姑奶奶祖上也是京兆韦氏!‘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全唐诗语杜甫引俚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晓得么,今后莫要招惹我。”
康六嗤笑:“你是京兆韦氏,我还是康居国王子呢。”
“康六。”
男人开口,康六立刻做了个封嘴的动作,肃立在旁。韦练看着男人把画收进衣服里,吩咐了个回御史台,急了:
“你要拿这画去向主子领赏么?”
他悠悠地投过来个“那又如何”的眼神,韦练就继续:
“为何不去瞧瞧那藏画的地方、再问问秦延年死前与谁曾交游较密?御史台就是这么查案的,那裴府宰相女的下落尚未找到,你就这么走了?‘五听’都不会?”
“是啊,李某不会。还请指教。”
他淡淡答。
***
当韦练充满干劲地站在茅房墙根外头、带着康六吭哧吭哧搬动砖块、又绕行几圈,没发现任何脚印或可疑物件之后,看见男人站在远处靠在树下悠闲翻看那张画时,才发现自己又又又被耍了。
“李、李…”她叉腰指着那心眼比筛子多的人,李了半天,才想起她连他全名都不知道。
“狗官,你大名你叫什么!”她说完还吹了一下掉落在眼前的头发。
男人此时终于走过来,直接无视她的挑衅。而康六已经从此前的被韦练大胆举动惊到一身冷汗到逐渐麻木,且已经摸清她看似顺毛其实一点就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看到李猊开口就骂的个性,有点幸灾乐祸,又有点好奇,想看她能惹李猊到什么程度。
而被指指点点的人对她的声音充耳不闻,目光落在墙头:“康六,今夜起找几个人,将三日前去过周回巷的人都暗中扣起来,挨个审问,切记不要声张。”说完,他看了韦练一眼,没说一句话,转身就往院外走。
“知道。”康六把气鼓鼓叉腰的韦练拉回来低声:“算了算了,看在我罩你的面子上,李大人尚且让你三分,莫要得寸进尺。”
韦练朝男人的背影翻了个大白眼,而就在此时,茅房后砖块扑楞一声,掉落。
接着暗巷里传来踢踢踏踏的跑声。
“追!”
三人反应过来后同时开口,康六先手搭树枝翻过墙飞跑、遁入夜色,接着男人也跃身上墙,回头伸出手,却看见个黑影从身边越过,韦练眨眼间已在墙的另一端,作势让他跟上。
李猊抬头,逆着月光看见韦练目光骄傲,莫名其妙嘴角扬起,就也翻身越过墙头。
***
逃跑的人被康六堵在暗巷尾端。
瞧着是个年纪不过十三四的半大孩子、头缠红绡,青袍用料讲究,却不合身。那是此处南区许多秦楼楚馆里跑腿的小厮才穿的衣裳。他眼睛深黑、直勾勾地盯着康六、面露怒意,不像南曲许多被买来、拐来或家生的孩子那样用怯怯的眼神从下到上看人。
他愤怒得像头被逼至绝境的幼狮。
“安菩提!不得无礼!”
身后忽而传来一声天籁般的呼喝,三人都回头,看见狭窄深巷中,一个穿着红襦裙、艳若海棠的女子,正提着盏绿纱灯,倚在门边上,对他们笑吟吟挥手。
韦练先看见的,却是那女子的手腕上,戴着只赤金镯。样式简单,剥落处,隐约能瞧见黄铜颜色。
***
“吾名唤采棠。”
美人把他们三个招进小院后、就扣上门。那满脸凶煞的少年也跟进来,站在客室外,时刻注意着室内的动向。
男人是最后一个进门的,但他知道自从进来之后,暗处就一直有双眼睛黏在他身上,似有若无,但如影随形。
美人横在榻上,又如若无骨地半撑起身,十分熟练地倒了三杯酒,但没人去碰,她就又斟了一杯,自顾自饮下。
“我知道你们是官,也知道你们来秦延年
的住处,是为找一样东西。”
女人说话时,眼睛一直越过所有人,看着抱臂站在门口的李猊。
“谶诗。”
女人吐气如兰。
“你认识秦叔?”韦练眼睛亮了。
“嗯。”美人意味深长上下扫了她一眼:“你便是秦延年常提起的那个不肖徒吧?”
此话出口,韦练眼中已经将女子看作自己人。而李猊仍靠在门框边、冷眼打量周遭一切,包括薄纱轻雾床帐笼罩下、这个不请自来的歌伎。
“秦延年是我的老相识”,女人诱人的嗓音再次响起:“当初常在我这里赊酒喝,等宫中画匠给他结了钱,便来平账,有时还不起了,就作画来抵债。忽而某夜里他急匆匆地赶来,说是…”她停顿:“有人要杀他。”
“还吩咐我,近几日到寅时,便去他的茅草屋探看。若是他死了,便拿走桌上的纸、谱成曲,闲来唱给人听。”她又喝了口酒,压住说话时愈加苍白的脸。酒杯顿在桌上,咣当一声。
“我答应了他。”
“故而那夜寅时、我久等不来秦延年,就去叩门。见屋门敞开着,便走进去,就、就看见那幅景象。”美人捂脸,眼泪从指缝滴落。韦练起身安慰她,而对面男人只是冷冷看着。
“既然晓得我们是御史台,便应当知道包庇罪人的下场。”他终于开口。
“这么说,秦延年死之后、你是第一个见过他的人。真凶的脸,你可曾看见?还是说,你就是杀了秦延年的同谋。”
“大人莫要凭空污陷良民。”她笑得毫无破绽:“我连秦延年的尸身都未曾见过,只取走他桌上的谶诗便走了,但那东西我好好地存着,待官府来拿。至于那诗句是怎么传扬出去的,我一个乡下来的女子,怎会知道。”
“你有什么把柄在秦延年手中。能如此为他做事。不说实话,今夜便提审你去御史台。”
男人侧身、手按在障刀上。
韦练气他不会问,刚要开口打圆场,女人就已经笑出声。
“大人没来过南曲吧,不知道这儿的规矩。男人进来了便是客,客随主便,我若是不愿说,你一个字都问不出。若惹急了我,来日南曲能编出什么歌来、传遍长安城、让大人身败名裂,可不是我说得准的。”
康六猛点头,邀功似地从怀袖中掏出张纸,郑而重之递到他手中,颇有点要比韦练强上一头的意思。
“此物是我在院中、呃,散步时,在茅房发现的。压在墙头石砖缝里,等闲发现不了。”
他看了看康六,将麻纸展开。
画纸上,反弹琵琶的美人就呈现在眼前,脖子上依稀缠着根细长的东西,颜色模糊,却不是红。
“这里还有字,写的什么?”
韦练凑近: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她咬唇,看向男
人,而对方也眼神深暗。
“白拾遗的《长恨歌》。”
“若此画与所题之诗有关,画中跳舞之女子,莫不是杨贵妃。”
韦练想起什么,眼里闪过一线光。
“天宝十四载,长安陷落,杨妃与明皇逃往西蜀,路上被赐白绫自尽。据说,杨妃生前善舞,尤擅胡旋。这反弹琵琶,便是胡旋舞“反弹琵琶”见于莫高窟112窟的《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中最精彩的一段。乡野传说里,杨妃并未死在马嵬,而是东渡去了扶桑。裴府金阁原初便是为扶桑贵妾所建。金阁中死去的女子,是贵妾所生,死时脖颈上缠着红线。”
她停顿:“不觉得、太过巧合么?”
康六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而对面的男人脸色也没好到哪里去。
作者的话
寡人有猫
作者
04-28
注:文中平康坊布局参考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及宋代吕大防《长安城图》残片
第9章 ☆、傀儡词08
月光皓白,照在画着杨贵妃的纸上。那条系在脖颈间的白绫像句恶毒诅咒,提醒所有听过那段凄婉故事的人——事实并非如此、远非如此。
“韦练,你仔细看看,这画像是否出自秦延年之手。”他把纸递到她面前,韦练先拿到月光下仔细端详,接着又把鼻尖凑上去仔细嗅,看得刚从茅房出来的康六直皱眉。
“唉、我说你、唉…”
还没等康六劝阻,韦练就抬头确认。
“是秦延年常用的松烟墨,看画法,也像是他的手笔。”韦练凝神细观:“秦延年草书师承张旭,画技却是师承波斯画师尉迟乙僧尉迟乙僧,初唐波斯画师,风格立体。详情参考《旧唐书》,擅长用西域‘铁线描’,人便似要从画中走出。”
她指点画上衣纹褶皱里的阴影,男人低头凑近看,她就不着痕迹地挪开手。
“确是如此,与中原画法,多有不同。”
“你知道这么多,从前是做什么的?”康六好奇看韦练一眼:“怪不得大人要招你进来做仵作。”
韦练骄傲白他:“姑奶奶祖上也是京兆韦氏!‘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全唐诗语杜甫引俚语》:“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晓得么,今后莫要招惹我。”
康六嗤笑:“你是京兆韦氏,我还是康居国王子呢。”
“康六。”
男人开口,康六立刻做了个封嘴的动作,肃立在旁。韦练看着男人把画收进衣服里,吩咐了个回御史台,急了:
“你要拿这画去向主子领赏么?”
他悠悠地投过来个“那又如何”的眼神,韦练就继续:
“为何不去瞧瞧那藏画的地方、再问问秦延年死前与谁曾交游较密?御史台就是这么查案的,那裴府宰相女的下落尚未找到,你就这么走了?‘五听’都不会?”
“是啊,李某不会。还请指教。”
他淡淡答。
***
当韦练充满干劲地站在茅房墙根外头、带着康六吭哧吭哧搬动砖块、又绕行几圈,没发现任何脚印或可疑物件之后,看见男人站在远处靠在树下悠闲翻看那张画时,才发现自己又又又被耍了。
“李、李…”她叉腰指着那心眼比筛子多的人,李了半天,才想起她连他全名都不知道。
“狗官,你大名你叫什么!”她说完还吹了一下掉落在眼前的头发。
男人此时终于走过来,直接无视她的挑衅。而康六已经从此前的被韦练大胆举动惊到一身冷汗到逐渐麻木,且已经摸清她看似顺毛其实一点就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看到李猊开口就骂的个性,有点幸灾乐祸,又有点好奇,想看她能惹李猊到什么程度。
而被指指点点的人对她的声音充耳不闻,目光落在墙头:“康六,今夜起找几个人,将三日前去过周回巷的人都暗中扣起来,挨个审问,切记不要声张。”说完,他看了韦练一眼,没说一句话,转身就往院外走。
“知道。”康六把气鼓鼓叉腰的韦练拉回来低声:“算了算了,看在我罩你的面子上,李大人尚且让你三分,莫要得寸进尺。”
韦练朝男人的背影翻了个大白眼,而就在此时,茅房后砖块扑楞一声,掉落。
接着暗巷里传来踢踢踏踏的跑声。
“追!”
三人反应过来后同时开口,康六先手搭树枝翻过墙飞跑、遁入夜色,接着男人也跃身上墙,回头伸出手,却看见个黑影从身边越过,韦练眨眼间已在墙的另一端,作势让他跟上。
李猊抬头,逆着月光看见韦练目光骄傲,莫名其妙嘴角扬起,就也翻身越过墙头。
***
逃跑的人被康六堵在暗巷尾端。
瞧着是个年纪不过十三四的半大孩子、头缠红绡,青袍用料讲究,却不合身。那是此处南区许多秦楼楚馆里跑腿的小厮才穿的衣裳。他眼睛深黑、直勾勾地盯着康六、面露怒意,不像南曲许多被买来、拐来或家生的孩子那样用怯怯的眼神从下到上看人。
他愤怒得像头被逼至绝境的幼狮。
“安菩提!不得无礼!”
身后忽而传来一声天籁般的呼喝,三人都回头,看见狭窄深巷中,一个穿着红襦裙、艳若海棠的女子,正提着盏绿纱灯,倚在门边上,对他们笑吟吟挥手。
韦练先看见的,却是那女子的手腕上,戴着只赤金镯。样式简单,剥落处,隐约能瞧见黄铜颜色。
***
“吾名唤采棠。”
美人把他们三个招进小院后、就扣上门。那满脸凶煞的少年也跟进来,站在客室外,时刻注意着室内的动向。
男人是最后一个进门的,但他知道自从进来之后,暗处就一直有双眼睛黏在他身上,似有若无,但如影随形。
美人横在榻上,又如若无骨地半撑起身,十分熟练地倒了三杯酒,但没人去碰,她就又斟了一杯,自顾自饮下。
“我知道你们是官,也知道你们来秦延年
的住处,是为找一样东西。”
女人说话时,眼睛一直越过所有人,看着抱臂站在门口的李猊。
“谶诗。”
女人吐气如兰。
“你认识秦叔?”韦练眼睛亮了。
“嗯。”美人意味深长上下扫了她一眼:“你便是秦延年常提起的那个不肖徒吧?”
此话出口,韦练眼中已经将女子看作自己人。而李猊仍靠在门框边、冷眼打量周遭一切,包括薄纱轻雾床帐笼罩下、这个不请自来的歌伎。
“秦延年是我的老相识”,女人诱人的嗓音再次响起:“当初常在我这里赊酒喝,等宫中画匠给他结了钱,便来平账,有时还不起了,就作画来抵债。忽而某夜里他急匆匆地赶来,说是…”她停顿:“有人要杀他。”
“还吩咐我,近几日到寅时,便去他的茅草屋探看。若是他死了,便拿走桌上的纸、谱成曲,闲来唱给人听。”她又喝了口酒,压住说话时愈加苍白的脸。酒杯顿在桌上,咣当一声。
“我答应了他。”
“故而那夜寅时、我久等不来秦延年,就去叩门。见屋门敞开着,便走进去,就、就看见那幅景象。”美人捂脸,眼泪从指缝滴落。韦练起身安慰她,而对面男人只是冷冷看着。
“既然晓得我们是御史台,便应当知道包庇罪人的下场。”他终于开口。
“这么说,秦延年死之后、你是第一个见过他的人。真凶的脸,你可曾看见?还是说,你就是杀了秦延年的同谋。”
“大人莫要凭空污陷良民。”她笑得毫无破绽:“我连秦延年的尸身都未曾见过,只取走他桌上的谶诗便走了,但那东西我好好地存着,待官府来拿。至于那诗句是怎么传扬出去的,我一个乡下来的女子,怎会知道。”
“你有什么把柄在秦延年手中。能如此为他做事。不说实话,今夜便提审你去御史台。”
男人侧身、手按在障刀上。
韦练气他不会问,刚要开口打圆场,女人就已经笑出声。
“大人没来过南曲吧,不知道这儿的规矩。男人进来了便是客,客随主便,我若是不愿说,你一个字都问不出。若惹急了我,来日南曲能编出什么歌来、传遍长安城、让大人身败名裂,可不是我说得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