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这是韦练第一次进真正的御史台。
不是牢狱、不是远远站在皇城高墙外做贼似地觑一眼,而是坐马车堂堂正正开进皇城。槐杨夹道、再往北就是天子所居——
这唯有百官能进入的地方,竟给她闯进来了。
韦练越是仔细瞧,腰背挺得越直,像猫高兴时翘起尾巴,骄傲和兴奋都写在脸上。
男人轻笑,斜靠在车里假寐,实则微眯着眼留意对面人的动作。韦练不说话时颇知书达理,甚至能骗过譬如康六那般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但在他面前,此人就是个随时会闯大祸的烫手山芋。可偏偏又是这个烫手的麻烦,今天却不费力就解决了困扰他三天的谜题,看不顺眼又动不得,不在时又觉得百爪挠心,实在奇怪。
至于韦练出身何处、为何会认识秦延年,他迟早都会问出来。
“话说,在裴相府上时,你怎么就断定,他不是真凶?是说来诓他的,还是说,你有证据。”
他主动挑起话题,韦练才回过头看他一眼,颇有点被打扰了看风景心情的不耐烦。
“没证据,不过是诓那老儿,让他放我们走。不过,那裴相瞧着着实蹊跷。”
“怎么?”他坐起,手按着膝盖,不动声色靠近她那一侧。
“口口声声说爱女儿,可在裴府的下人来送饭时,我随口问了句那位死去小姐的住处,对方却像听了什么不该听的,连连摇头。另外”,她也凑近他,眼睛晶亮,全是对分享案情的兴奋,甚至忘了刚刚两人还打成一团:“大人没注意么?爱女去世,裴府上下,连服素的人都没有,甚至照常宴饮,席上有肉有菜。”
“按礼,子丧,父母不可哀痛逾制。裴相贵为右相,情不外露也是寻常。另外,尸身被盗走、府中无法办丧事,此案又关系重大,如何能声张。”他摇头。
“可就算再不露声色”,她直视他:“有情扮无情,是遮掩不住的;无情扮有情,也骗得过一时,骗不过一世。”
空气凝固一瞬,他眼神偏移,清了清嗓子。
“还查出什么?”
“还有”,她完全没有注意到对面人的眼神变化,自顾自推理下去:“那金阁里,梁上的诗句虽是秦叔笔迹,但据我所知,秦叔不过是个普通画匠,并不会功夫,如何能爬到梁上去,倒挂着写字?”
“你的意思是,当夜在金阁,还有人出现过。”他沉吟:“或许那人便是真凶。”
“这些都只是我的猜测罢了。”她撑着下颌,仰头看车窗外的圆月:“而且,就算在梁上写字的人真是秦延年,要倒挂写字、那两句诗又墨迹淋漓,不像枯笔所题,那么墨迹势必要掉到脸上、衣裳上,或是地上。须知道秦延年除了好酒之外,还有个毛病便是好洁,除了手沾墨汁,平日衣裳和脸面是必要洗净的。若是掉在脸上,题字之人离开金阁,或许会……”
她思及此,瞳仁震动。
“会立即找个地方洗脸净手。”他接她的话,目光灼灼。
“如果在裴府洗脸,势必引起怀疑……秦延年平康坊的住处,在何处?”
她顿住:“在……南曲周回巷、北数第三间。是个破茅屋。”
此时马车停了,康六跳下来敲车壁板:
“大人,到了。”
他就回头,向韦练示意:“先去看尸体,若确认了死者是秦延年,就去南曲。”
韦练听见“死者秦延年”五个字,眼神震动,脸上立刻显出悲凄神色。还没等他伸手去扶,就跳下马车捋袖子。
“尸体在何处?现在就去。”
“在冰窖,有人带路。”
他袖手跟在她身后,对康六抬了抬下颌,又朝韦练言简意赅:“这是康六,粟特人。从小在长安长大,官话说得比你好。康六,这是韦练,从今日起,她便由你带着。验尸格目、账房名册、印章公文、在皇城行走的规矩都一并教给她。若是出差错,惟你是问。”
康六刚答了个“哎不是那个什么”,就被他堵了回去:“还有,你旁边那间杂物房是不是空着,收拾收拾,给她住。”
康六瞪圆了眼:“我?她?不是,大人,男女授受不…”
他眼神悠悠地递过去,康六就心虚气短:“那个什么,杂物房堆的案件卷册,没有上万也有上千,一时半
会儿,整理不完啊。”
他略沉思,就点头:“那么,便让她支个榻,睡在杂物房外头,何时清理完,何时住。还有问题么?”
康六举手投降:“没了,大人。我去收拾,我去收拾。”
韦练在一旁听得脸一会青一会白,听完暗暗骂了一句:狗官,又上下打量康六一眼。由于上次提审她时康六放水,再加上现在对方满脸的命苦,也就不再为难他,顺水推舟点了点头,表示答应这样的安排。
如此三人前后走,又来到老地方御史台大狱,这次比上次多下了一层石阶,远远就听到依稀水声,寒气袭来,身上立刻起了层鸡皮疙瘩。
韦练心系秦延年,步伐越走越快。到滴水声越来越清晰时,她几乎跑起来。终于,冰窖出现在眼前。
说是冰窖,其实不过是个石条砌成的地下室,中央一张石台,墙角堆放成块切下的冰块,以维持远低于地上的温度。那些水滴声,就是冰块缓慢融化的声音。
“此处是御史台用来放置要案有关死者的冰窖。长安冰块昂贵,近日处暑,恐尸体腐坏,故存在此处,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康六说着,揭开盖着尸体的麻布,韦练眼圈就红了。她绕着尸体走了几圈,上下左右查看,确认之后,就伏倒在尸体身边放声大哭。
康六要上去劝,被男人抬手拦住。
“让她哭完。”
韦练的声音由嚎哭转为抽噎,最后她终于收住了泪,抬眼看向对面的男人。
“死者是秦叔。我认得他的手指、右手第四指曾断过又接上,形状异于常人。指间都是松烟墨,他常用的墨均为自制,材料稀奇,气味古怪,九州难寻。”
“那为何人被烧成焦炭,衣裳却完好?”
他往前走了一步,对她低声:“按唐律,错认死尸的后果,你可知道。”
韦练被他怼到石台上,身后就是尸体,眼神却毫不慌张。
“为何如此?若大人从前便是刑部出身、或听说过‘火咒’之法。此法自先汉朝时便有,最初乃是巫蛊之祸盛行天下时,有术士在欲加害之人立衣内暗中加石流黄即硫磺,古代炼丹的常用原料又在其常用之灯烛里加火石粉即白磷,遇火即燃,另将其外衣泡在消石即硝石。硝石的化学名称叫硝酸钾,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降温到结冰。中晾干。消石遇火不燃,故外衣无事;而里衣中的石流黄遇上火石粉,顷刻之间,便会烧焦。常人看来,死者便如同遭受地狱业火煎熬而死。”
她讲到此停顿片刻,闭上眼,仿佛听见了秦延年在地上打滚却怎么也无法扑灭火焰的喊叫。
“若想知道我说的究竟对不对,裁下衣裳带出去,取其上莹白之物焚烧。色青紫者即为消石。”硝石溶入水后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发将硝石再提炼出来重复使用她绕行尸体,忽而伸手到尸体上沾了沾黑灰,把手指伸到男人鼻子底下:“至于流黄,更简单,大人一闻便知。”
康六被她僭越举动吓了一跳,但见他顶头上司无动于衷、还当真低头闻了闻,也就不好说什么。而韦练眼神认真,并无戏弄的神色。
“这唬人的招数,只骗得了市井小民,连寻常仵作也骗不过,凶手这么做,所图究竟为何。”
他沉思,片刻后想起什么似地,拉起她就走。韦练被拽得一个趔趄,康六也跟着两人,在巷道里飞奔。
“去、去何处?”
“平康南曲。”他眉心紧蹙。
“为何如此着急?”韦练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关系重大。三日了,凶手要传的消息,恐怕已经传了出去。”
“什么消息?”
“画师之死,与裴相之女的死,是同一个案子。那首写在梁上的诗,也写在别处。这便是画师被烧死的原因,凶手要在长安造‘异象’,散播流言。”
跑出大牢,他把她后颈衣裳提起来一把拎上车,待坐定才继续。
“活人坐地而死、衣裳完好,这是异象。有异象之处,便有市井闲话、童谣儿歌,宣扬天地变数、朝代更替。”
他说的声音低,但韦练听懂了,面色也瞬间变白。
“你说得对,此等拙劣手法,骗不了仵作,但骗市井小民,足够了。”
马车被驾得飞快、马蹄在地上跑得溅出火星。康六手拿御史台查案的令牌、所有坊门都向他们打开。一路畅通无阻地进了平康坊后,终于在韦练所指点的陋巷前停下。
此处陋巷里,灯火幽微、偶尔有野狗跑过、目光幽绿。而在极远处、凝神静听时,能听到墙内人家里孩童玩闹,打着节拍唱歌,伴随着令人头皮发麻的歌词。
不是牢狱、不是远远站在皇城高墙外做贼似地觑一眼,而是坐马车堂堂正正开进皇城。槐杨夹道、再往北就是天子所居——
这唯有百官能进入的地方,竟给她闯进来了。
韦练越是仔细瞧,腰背挺得越直,像猫高兴时翘起尾巴,骄傲和兴奋都写在脸上。
男人轻笑,斜靠在车里假寐,实则微眯着眼留意对面人的动作。韦练不说话时颇知书达理,甚至能骗过譬如康六那般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但在他面前,此人就是个随时会闯大祸的烫手山芋。可偏偏又是这个烫手的麻烦,今天却不费力就解决了困扰他三天的谜题,看不顺眼又动不得,不在时又觉得百爪挠心,实在奇怪。
至于韦练出身何处、为何会认识秦延年,他迟早都会问出来。
“话说,在裴相府上时,你怎么就断定,他不是真凶?是说来诓他的,还是说,你有证据。”
他主动挑起话题,韦练才回过头看他一眼,颇有点被打扰了看风景心情的不耐烦。
“没证据,不过是诓那老儿,让他放我们走。不过,那裴相瞧着着实蹊跷。”
“怎么?”他坐起,手按着膝盖,不动声色靠近她那一侧。
“口口声声说爱女儿,可在裴府的下人来送饭时,我随口问了句那位死去小姐的住处,对方却像听了什么不该听的,连连摇头。另外”,她也凑近他,眼睛晶亮,全是对分享案情的兴奋,甚至忘了刚刚两人还打成一团:“大人没注意么?爱女去世,裴府上下,连服素的人都没有,甚至照常宴饮,席上有肉有菜。”
“按礼,子丧,父母不可哀痛逾制。裴相贵为右相,情不外露也是寻常。另外,尸身被盗走、府中无法办丧事,此案又关系重大,如何能声张。”他摇头。
“可就算再不露声色”,她直视他:“有情扮无情,是遮掩不住的;无情扮有情,也骗得过一时,骗不过一世。”
空气凝固一瞬,他眼神偏移,清了清嗓子。
“还查出什么?”
“还有”,她完全没有注意到对面人的眼神变化,自顾自推理下去:“那金阁里,梁上的诗句虽是秦叔笔迹,但据我所知,秦叔不过是个普通画匠,并不会功夫,如何能爬到梁上去,倒挂着写字?”
“你的意思是,当夜在金阁,还有人出现过。”他沉吟:“或许那人便是真凶。”
“这些都只是我的猜测罢了。”她撑着下颌,仰头看车窗外的圆月:“而且,就算在梁上写字的人真是秦延年,要倒挂写字、那两句诗又墨迹淋漓,不像枯笔所题,那么墨迹势必要掉到脸上、衣裳上,或是地上。须知道秦延年除了好酒之外,还有个毛病便是好洁,除了手沾墨汁,平日衣裳和脸面是必要洗净的。若是掉在脸上,题字之人离开金阁,或许会……”
她思及此,瞳仁震动。
“会立即找个地方洗脸净手。”他接她的话,目光灼灼。
“如果在裴府洗脸,势必引起怀疑……秦延年平康坊的住处,在何处?”
她顿住:“在……南曲周回巷、北数第三间。是个破茅屋。”
此时马车停了,康六跳下来敲车壁板:
“大人,到了。”
他就回头,向韦练示意:“先去看尸体,若确认了死者是秦延年,就去南曲。”
韦练听见“死者秦延年”五个字,眼神震动,脸上立刻显出悲凄神色。还没等他伸手去扶,就跳下马车捋袖子。
“尸体在何处?现在就去。”
“在冰窖,有人带路。”
他袖手跟在她身后,对康六抬了抬下颌,又朝韦练言简意赅:“这是康六,粟特人。从小在长安长大,官话说得比你好。康六,这是韦练,从今日起,她便由你带着。验尸格目、账房名册、印章公文、在皇城行走的规矩都一并教给她。若是出差错,惟你是问。”
康六刚答了个“哎不是那个什么”,就被他堵了回去:“还有,你旁边那间杂物房是不是空着,收拾收拾,给她住。”
康六瞪圆了眼:“我?她?不是,大人,男女授受不…”
他眼神悠悠地递过去,康六就心虚气短:“那个什么,杂物房堆的案件卷册,没有上万也有上千,一时半
会儿,整理不完啊。”
他略沉思,就点头:“那么,便让她支个榻,睡在杂物房外头,何时清理完,何时住。还有问题么?”
康六举手投降:“没了,大人。我去收拾,我去收拾。”
韦练在一旁听得脸一会青一会白,听完暗暗骂了一句:狗官,又上下打量康六一眼。由于上次提审她时康六放水,再加上现在对方满脸的命苦,也就不再为难他,顺水推舟点了点头,表示答应这样的安排。
如此三人前后走,又来到老地方御史台大狱,这次比上次多下了一层石阶,远远就听到依稀水声,寒气袭来,身上立刻起了层鸡皮疙瘩。
韦练心系秦延年,步伐越走越快。到滴水声越来越清晰时,她几乎跑起来。终于,冰窖出现在眼前。
说是冰窖,其实不过是个石条砌成的地下室,中央一张石台,墙角堆放成块切下的冰块,以维持远低于地上的温度。那些水滴声,就是冰块缓慢融化的声音。
“此处是御史台用来放置要案有关死者的冰窖。长安冰块昂贵,近日处暑,恐尸体腐坏,故存在此处,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康六说着,揭开盖着尸体的麻布,韦练眼圈就红了。她绕着尸体走了几圈,上下左右查看,确认之后,就伏倒在尸体身边放声大哭。
康六要上去劝,被男人抬手拦住。
“让她哭完。”
韦练的声音由嚎哭转为抽噎,最后她终于收住了泪,抬眼看向对面的男人。
“死者是秦叔。我认得他的手指、右手第四指曾断过又接上,形状异于常人。指间都是松烟墨,他常用的墨均为自制,材料稀奇,气味古怪,九州难寻。”
“那为何人被烧成焦炭,衣裳却完好?”
他往前走了一步,对她低声:“按唐律,错认死尸的后果,你可知道。”
韦练被他怼到石台上,身后就是尸体,眼神却毫不慌张。
“为何如此?若大人从前便是刑部出身、或听说过‘火咒’之法。此法自先汉朝时便有,最初乃是巫蛊之祸盛行天下时,有术士在欲加害之人立衣内暗中加石流黄即硫磺,古代炼丹的常用原料又在其常用之灯烛里加火石粉即白磷,遇火即燃,另将其外衣泡在消石即硝石。硝石的化学名称叫硝酸钾,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水降温到结冰。中晾干。消石遇火不燃,故外衣无事;而里衣中的石流黄遇上火石粉,顷刻之间,便会烧焦。常人看来,死者便如同遭受地狱业火煎熬而死。”
她讲到此停顿片刻,闭上眼,仿佛听见了秦延年在地上打滚却怎么也无法扑灭火焰的喊叫。
“若想知道我说的究竟对不对,裁下衣裳带出去,取其上莹白之物焚烧。色青紫者即为消石。”硝石溶入水后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发将硝石再提炼出来重复使用她绕行尸体,忽而伸手到尸体上沾了沾黑灰,把手指伸到男人鼻子底下:“至于流黄,更简单,大人一闻便知。”
康六被她僭越举动吓了一跳,但见他顶头上司无动于衷、还当真低头闻了闻,也就不好说什么。而韦练眼神认真,并无戏弄的神色。
“这唬人的招数,只骗得了市井小民,连寻常仵作也骗不过,凶手这么做,所图究竟为何。”
他沉思,片刻后想起什么似地,拉起她就走。韦练被拽得一个趔趄,康六也跟着两人,在巷道里飞奔。
“去、去何处?”
“平康南曲。”他眉心紧蹙。
“为何如此着急?”韦练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关系重大。三日了,凶手要传的消息,恐怕已经传了出去。”
“什么消息?”
“画师之死,与裴相之女的死,是同一个案子。那首写在梁上的诗,也写在别处。这便是画师被烧死的原因,凶手要在长安造‘异象’,散播流言。”
跑出大牢,他把她后颈衣裳提起来一把拎上车,待坐定才继续。
“活人坐地而死、衣裳完好,这是异象。有异象之处,便有市井闲话、童谣儿歌,宣扬天地变数、朝代更替。”
他说的声音低,但韦练听懂了,面色也瞬间变白。
“你说得对,此等拙劣手法,骗不了仵作,但骗市井小民,足够了。”
马车被驾得飞快、马蹄在地上跑得溅出火星。康六手拿御史台查案的令牌、所有坊门都向他们打开。一路畅通无阻地进了平康坊后,终于在韦练所指点的陋巷前停下。
此处陋巷里,灯火幽微、偶尔有野狗跑过、目光幽绿。而在极远处、凝神静听时,能听到墙内人家里孩童玩闹,打着节拍唱歌,伴随着令人头皮发麻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