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硬要在不适合的地方种葡萄酿酒,付出更高的成本是必然。
  至于为什么偏有这些木鱼脑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原因有太多。
  中国是全球第六大葡萄酒消费国,但进口依赖度长期超过60%。发展国产葡萄酒能降低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避免关税或其它事件所导致的被动局面。
  “自主化”是重要的生存逻辑,无论在什么方面都是一样。
  再一个是文化认同。
  韩国有一种说法叫“身土不二”。而在农作物里面,葡萄可以说是最身土不二的品种,没有之一。葡萄的根系对土壤的矿物质、酸碱度具有高度选择性,藤蔓需特定气候(如昼夜温差、降水周期)激活糖分转化,果实风味更依赖产地独特的微气候与地理特征。波尔多的赤霞珠、勃艮第的黑皮诺,离开自己的“老家”,味道就变了。
  这种作物与土地共生的结果,中国人称其为“集天地之精华”。
  中国这几年在各方各面都在强调文化自信,农业上也不例外。在法国我们说波尔多,在意大利我们说托斯卡纳。在中国呢?泱泱大国,岂能没有自己的葡萄酒圣地?再一个,在波尔多我们喝赤霞珠,在德国我们喝雷司令,在西班牙我们喝丹魄,在意大利我们喝基安蒂。在中国我们喝什么?葡萄品种千千万,中国怎么就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
  岂能、怎么。就是这么几个不服输,中国的农学家们就非不能让中国的餐桌文化缺这一个角。
  虽然比不上造飞机导弹那么伟岸,但农业竞争也有自己的战场。
  还有地理标志经济、生态价值转化,要说的理由可以堆成山。
  29.9,还包邮。简直就是对中国葡萄酒产业的釜底抽薪,直接用毁灭式的价格战压缩国产酒庄仅有的利润空间。
  跟直接朝这个市场丢了一颗核弹有什么区别。
  林珠越想越慌,如果不能扭转这个局面,中国葡萄酒的未来岌岌可危。她连着在问题一后面打了七个问号,回车到下一段。胸前的“技术顾问”名牌反着光映到屏幕下面嵌着她和外婆合照的相框,林珠一把扯掉扔进脚边的垃圾桶,像丢掉什么脏东西。
  她速速敲下,问题二:你知道这样的定价会给中国葡萄酒产业带来什么后果吗?
  他知道吗?林珠手停在键盘上,回忆过去和施竞宇的种种对话,想自己到底有没有给他漏掉过这一课。即使自己没有跟他单独补习这个课题,但她确认在施竞宇上过的那门课上有产业生态和价格策略的专门章节。
  如果他没有听讲,他就应该得零分。如果他明知故犯……
  他为什么要明知故犯?他是商人,他无利不起早。这策略对他来说也没有长远好处,施竞宇是这样目光短浅的笨蛋吗?
  不可能,绝不可能。不管他是想做狐狸,还是猎人,无论他的角色再怎么切换,在利益上也绝对不会失算。
  思绪乱作浆糊,另起一行。
  问题三:为什么不提前和我。
  没打完,施竞宇电话来了,铃声响到最后一段,林珠摁了通话键。
  先是漫长到令人窒息的沉默,此间起伏着彼此压抑的呼吸声。然后,施竞宇的声音传来,低沉、沙哑,带着一种被酒精浸泡过的浑浊和强行维持的平稳。
  “在哪。”
  “什么事。”
  “发布会后很忙,嘉宾都需要招待。我去应酬,没见你,叫阿肯去找你,也没找到。我叫季蓓蓓联系你,她说你不回她消息。我没时间一直找你,但我一直在叫人找你。我忙完坐车到你酒店,不知道你房号,跟你打电话你不接,喝多了,等的时候在车上睡着了。我要见你,你在哪,我来找……”
  林珠打断他:“我回北城了。”
  又是一阵更长的沉默。
  “不开心?”
  “施竞宇,你在玩我?”林珠语调平静地质问。
  没有任何回应。
  她宁愿他着急地、油滑地辩解,用他那套资本逻辑来粉饰。但施竞宇此刻糟糕的沉默像颗哑弹。
  “你真的让我变得很可笑,一边在台上慷慨陈词什么产业理想,风土情怀,一边和你按下炸掉中国葡萄酒未来的按钮。”
  “想多了,你是我酒大师的技术顾问,没有人敢这样说你。”
  “施竞宇,我提醒你。我首先是林珠,是葡萄酒科学家,是北方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老师,是本土酒庄的庄主,最后才是你酒大师的……呵呵,”林珠自嘲式地笑起来,“嗯,技术顾问。”
  话音刚落,林珠突然意识到什么,“哦,原来你知道你带着我按下的是摧毁行业生态的炸弹,是吗?所以你知道我会被骂,只是仗着你酒大师给我撑腰,所以不会再像去年给你打零分的时候被骂,是吗?施竞宇,”林珠平稳的语调渐渐升高,“你到底想做什么啊?你把我当什么?你想利用我达成什么目的?你……”
  发烫的手机突然关了机,苦苦撑到回家的最后一格电量用尽了。林珠卸了力,手机重重地磕着桌板。她两肘支在台面上,手指搔着头发,要搓出火。一会儿又擂进椅背,抓起鼠标关掉文档。
  作者的话
  希文
  作者
  05-31
  谢谢大家的票票~
  第23章 ☆、023
  这已经是林珠第七次用移液枪提取半山的酒液。实验室的桌上摆满抽出的橡木塞,一瓶验出来没问题就开另一瓶,这一箱确认了,就从下一箱抽。
  她笃定施竞宇不会以完全的牺牲利润制定战略方针。
  打印出来的分析报告已落成厚厚一沓。
  等仪器的自检灯亮起,她稳稳将吸取的酒液注入预先处理过的石英燃烧管。
  一声清脆的“咔哒”。
  她旋转旋钮固定支架。透过观察窗,能看到燃烧管缓缓升入加热区,内壁凝结的小液滴在60度恒温下逐渐蒸发掉,管壁留下蛛网一样的酒石酸结晶。
  这台串联质谱仪能在4小时内同时测定碳、氧、氢同位素比值,产地的编码就在这些微小的原子比例里。
  “叮——”同位素分析仪的提示音打破实验室的寂静。
  林珠凑近看显示屏,δ13c值-27.3‰,δ1o值+10.2‰,δ2h值-135‰……和数据库中得荣产区的标准值高度吻合。
  当最后一个数据点落入合格区间,林珠开始翻看仪器的调校记录。
  没问题,什么都没问题,机器没问题,酒也没问题。
  她提起手背摸摸额头,不烫,没发烧,眼睛也不花,只有无数个问号在她脑袋里旋转。
  ***
  回到家楼下,一辆黑色埃尔法停在单元门口。
  她侧着身加速走过去,门马上打开,施竞宇从车里一跃而下抓住她。
  林珠用力甩手臂,施竞宇知趣地脱了手。
  “对不起。”他脱口而出。
  林珠自顾自刷着门禁卡,头也不回地往里走。施竞宇跟在后面,不敢说话,上了楼,林珠打开房门,他自觉地等在门口,垂首,视线无着,一只手揣到兜里,身体斜倚在门边,等林珠气势汹汹地朝他走过来,立刻板直了腰。
  “找个地方谈谈。”
  “好。”施竞宇回答得乖巧。跟着下了楼,窜到前面帮林珠开车门。林珠坐进去,没瞥他一眼。原本想去坐另一边后排的位置,稍作思忖,施竞宇还是钻进了副驾驶。
  ***
  “想喝点什么?”施竞宇翻着酒单。
  仅能容纳二人的包间里,所有摆件皆为暧昧约会氛围添彩。经典爵士和巴萨诺瓦烘托出慵懒的浪漫基调。
  服务生敲门而入,在靠墙胡桃木矮柜置放台灯。接通电源,墙面映出巨大爱心光影。
  施竞宇抬眼望了望。
  “这是做什么?”林珠问。
  “女士您好,这是餐厅为您们准备的七夕氛围灯。”
  施竞宇收回眼神继续看酒单,“拉菲?木桐?拉图?”他边翻边问,“这里还有gaja,2015年份还可以,行吗,领导?”他抬头问林珠。
  “我今天不喝酒。”
  “尝尝呗,是你喜欢的重单宁。”
  “不喝。”
  施竞宇合上酒单。
  服务生看到林珠难看的脸色丝毫不买账,想到上次因为在七夕惹到女朋友害自己险些打了光棍,秉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意要帮面前的男人一把。
  “二位,今天餐厅有推出七夕专属套餐,第一档是……”
  “上最高档。”
  不等他开始介绍,施竞宇就要定。
  林珠靠在椅背,眼神重重地搭在他身上。
  等服务生退出去,林珠从包里拿出牛皮纸袋,系住的绳子一圈圈绕开,拿出几张纸,扔到施竞宇面前。
  施竞宇点了一眼封面,任它摊在桌上,抬眼看林珠。
  “说你的条件。”
  “什么条件?”
  “解除合同的条件。”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