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47章 情债
闻临朝陈
郁青看去,盯着她缓缓说道:“房子在虎踞花园那儿,房款已经结清,我拟好协议,到时候这套房归你——婚姻续存期间买的房产,过户只要工本费就够了。”
其实陈郁青在听到“虎踞花园”几个字的时候,脑子就瞬间处于放空状态。她怔了又怔,那是她曾经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以为早已经遗忘。
可是,她闭着眼都知道那附近哪家的鸭子最好吃,卤汁最入味;从小区门口出去,往北走一段路,就是四步三桥街道,路口附近有家开了许多年的旧书店。上次陈郁青去查勘现场,开车经过那边,看到书店仍在营业。
“房子经了几手,我去看过。前房主重新装修过,没住多久就出国了。家具都挺新,你要不想用,自己后面再慢慢调整。”闻临又对她道。
陈郁青回过神来,她听懂了闻临的意思。此刻,她的心砰砰直跳,并非因为面前这男人是她喜欢了十年的对象,而是单纯的激动。
这么一大笔财富突然落到身上,谁还能继续保持冷静?
她这会儿没高兴地跳起来,已经是克制了又克制。
然而,臆想也仅仅持续了几十秒,她很快恢复理智,笑了声问他:“闻临,你要什么?”
她从陈星巧身上学到最有用的一点——这世上看似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她付不起那个代价。
闻临被她直勾勾的目光看得十分窘迫,她好像看透一切,连笑容都带着几分嘲讽的意味。他轻咳一声,摇头。
她却丝毫不给人留面子。
“我猜,你是不是有点喜欢我?”陈郁青问他,这问题委实刁钻得很,提问方或者被提问方,注定有一方要尴尬。
她却不管,异常笃定似的,不待闻临回答,又问:“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自己已然下了定论,只是这问话的方式,丁点不见缱绻、暧昧的成分,倒跟审问犯人差不多。
闻临沉默片刻,终于回她:“我不知道。”
是真的不知道。
说实话,人的感情总归是很复杂的,连爱情都很难鉴定。这十年,他没有忘掉她,也许愧疚的情绪更多些,可他也没有再谈对象。这些感情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甚至共生许久,有些很难界说。
当初他同她说,“我以为我们这些年一直在交往”,说出这句话时,连他都不知道到底有几分真心。
无论如何,他希望她今后能过得好一些,这是真的。起码在他心里,女人除了闻棠,就她顶重要。
陈郁青点头,道:“因为有些喜欢,所以才想补偿我。但我不需要。我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而且上班也不方便。”
“五号线马上开通了。”闻临接话。
陈郁青瞥他:“跟这个没关系。我也不是假清高,只是我现在一个人过得好好的,无债一身轻,我没事背负你这情债干什么?真要买房子的话,我再攒几年钱,买个面积小点的,又不是交不起首付。”
她看他,目光坦坦荡荡。
仿佛这才是真正的她。
她一笑,站起身对他说:“我得上去了,工作还没弄完,还想早点回去呢。”
“那我等会儿送你。”闻临跟着站起来,又忙着解释,“我正好没别的事,回去还早,车就停在——”
啰里啰唆。
“好啊。”她说,看看手机,“大概还要四五十分钟吧,报销单子要弄一下。”
他愣了下,才回应:“哦,哦,好的。”
闻临直到夜里才回去,闻棠还没睡下,坐在客厅里看投影,见他回来随口问了句:“今朝夜头老师们有聚餐伐?”
“弗是。”闻临回她,“陪郁青回家的。”
听了他这话,闻棠有些不大自在,半晌才道:“陈郁青,她拿我弄进黑名册了。”
闻临走到直饮机前给自己倒了半杯水,闻言转身,仰头,将水一口喝光,对她说:“我忖么,她总归弗大情愿搭侬讲闲话伐。”
闻棠:“——”
有时候真的挺想动手,幸而她脾气好。手足相残什么的,她还不是信手拈来:“你们几辰光到民政局去?”
闻临:“——”
-
八月的最后一天,正好是个周末。
陈郁青去韩丽那里帮忙,下午客人都走了,收拾好桌子,两姊妹还能休息一会儿。
韩丽拉出两张椅子拼起来,也不管硌不硌人,直接往上面一躺。她喊陈郁青也眯会儿,陈郁青摇头:“丽姐,你睡吧,我不困。”
韩丽很快睡着,打起轻微的鼾声。陈郁青坐着刷了会儿手机,陈星巧那女人,近来这几天都没怎么发视频。她看得无趣,退出短视频软件。
平静如死水一般的高中班级微信群,这两天突然热闹起来。
陈郁青往上翻了翻,原来班上女同学李瑶下个月要结婚了。李瑶这些年就没离开过南嘉市,高中毕业后也考的南嘉本地院校,连老公都是十三中隔壁班的同学。
李瑶在班上人缘不错,看样子,许多同学都收到她的请帖,纷纷在群里送上祝福。也有打趣她的,说她这辈子不但没出南嘉市,到现在都没走出中山区。
李瑶当年是陈郁青的同桌,两人关系还算可以。陈郁青想了想,发过去好友申请。
没几分钟,对方就通过。
陈郁青转了一千块钱过去,附上句:恭喜,新婚快乐。
转账李瑶没收,退还给她,倒是又发来张电子请帖,态度热情得很:“老同桌,一定要赏脸啊!”
她们关系没好到这种地步,不然李瑶也不会这会儿才发喜帖。但陈郁青惦记着还这一千块钱,想着到时候再买件礼物,加上红包一起给她。便一口应下来:“好啊,我肯定去。”
—————————————————————————————————————————
宝子们有推荐票的话,帮忙投一下再走呗,抱住大腿求~谢谢宝子们的支持哒,爱你们~
第48章 善变
晚上,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后,韩丽忙着从店里往外抬桌子、拿椅子。
陈郁青刚打开消毒柜,就听到韩丽在外面喊:“拿三副碗筷。”
“还有谁要来吃饭?是那边摊子的孙姐吗?”陈郁青弯着身子取东西又停下,扭头问韩丽。
孙姐四五十岁,平时在这附近路上卖炒饭炒面,出摊晚,一般九点半以后才会推车过来,偶尔也会跟她们一起吃。不过孙姐来的次数不多,毕竟没那么熟,收不收钱双方都难办。
“不是,有个客人,你也认识的。刚才我在后面洗碗,她打电话给我——”韩丽跟她说话,还没讲完,就亲热地冲巷口方向叫了声:“闻姐!你来啦!”
陈郁青现在听到这个姓氏就直犯恶心,走出去一看,果真是冤家路窄。她脸顿时拉得老长,也不避人,大剌剌冲着韩丽使眼色。
“闻姐你先坐会儿,菜已经炒好,就等着你呢。”韩丽当作没看见,对闻棠笑笑,接着又对陈郁青说,“郁青,你来后头帮我端菜。”
“不用麻烦的,有什么吃什么,我不挑食。”闻棠提了箱水蜜桃,又拎了几罐啤酒过来,递给韩丽,“啤酒一会儿留着我们喝好了。”
陈郁青站在一旁,学着她的话,腔调也是阴阳怪气:“有什么吃什么,剩菜剩饭你吃吗你?”
闻棠看她一眼,却没动怒,微微点头打招呼:“郁青。”
闻棠的态度跟之前比较起来简直大变样,陈郁青只觉得别扭,还要再挑衅几句,直接被韩丽攥住手腕,半扯半拽地拉走。
“你喊她过来干什么?”陈郁青脸色不好,质问韩丽,“还有,你们啥时候这么熟的,我都不晓得?”
韩丽瞧瞧外面,压低了声音同她讲话。
也就前天的事,闻棠工厂的食堂师傅,中午忙完饭他就请了假回去,晚上登记加班的工人不多,七十来个人。闻棠忽然来找韩丽,问她能不能帮个忙,做七十人的盒饭,两素一荤。
这对韩丽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她店里的锅子小,比不了大食堂,但抡起锅来火旺速度快,分作两回炒也容易。
“一下午的工钱跟我开店差不多,就是不用再忙到九、十点钟,人也省事。”韩丽推推陈郁青,“我这也是为你,她好歹现在还是你大姑姐。”
“马上就不是了。”陈郁青撇嘴:“这女的,你就处吧,当心被她啃得骨头不剩。这家姓闻的,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好东西!”
她说得咬牙切齿,说完,也不管韩丽怎么想,接过盘子走出去。
闻棠今天穿了条只到膝盖左右的裙子,在椅子上坐立不安,外面蚊子有些多,她弓着腰直挠腿,腿都挠出血丝来。平时看起来最爱端着的人,此刻有些狼狈。
“端着盘子。”陈郁青见了,硬声硬气地吩咐闻棠,把盘子递到闻棠手上,随即又道,“你站远点儿。”
闻临朝陈
郁青看去,盯着她缓缓说道:“房子在虎踞花园那儿,房款已经结清,我拟好协议,到时候这套房归你——婚姻续存期间买的房产,过户只要工本费就够了。”
其实陈郁青在听到“虎踞花园”几个字的时候,脑子就瞬间处于放空状态。她怔了又怔,那是她曾经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以为早已经遗忘。
可是,她闭着眼都知道那附近哪家的鸭子最好吃,卤汁最入味;从小区门口出去,往北走一段路,就是四步三桥街道,路口附近有家开了许多年的旧书店。上次陈郁青去查勘现场,开车经过那边,看到书店仍在营业。
“房子经了几手,我去看过。前房主重新装修过,没住多久就出国了。家具都挺新,你要不想用,自己后面再慢慢调整。”闻临又对她道。
陈郁青回过神来,她听懂了闻临的意思。此刻,她的心砰砰直跳,并非因为面前这男人是她喜欢了十年的对象,而是单纯的激动。
这么一大笔财富突然落到身上,谁还能继续保持冷静?
她这会儿没高兴地跳起来,已经是克制了又克制。
然而,臆想也仅仅持续了几十秒,她很快恢复理智,笑了声问他:“闻临,你要什么?”
她从陈星巧身上学到最有用的一点——这世上看似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她付不起那个代价。
闻临被她直勾勾的目光看得十分窘迫,她好像看透一切,连笑容都带着几分嘲讽的意味。他轻咳一声,摇头。
她却丝毫不给人留面子。
“我猜,你是不是有点喜欢我?”陈郁青问他,这问题委实刁钻得很,提问方或者被提问方,注定有一方要尴尬。
她却不管,异常笃定似的,不待闻临回答,又问:“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自己已然下了定论,只是这问话的方式,丁点不见缱绻、暧昧的成分,倒跟审问犯人差不多。
闻临沉默片刻,终于回她:“我不知道。”
是真的不知道。
说实话,人的感情总归是很复杂的,连爱情都很难鉴定。这十年,他没有忘掉她,也许愧疚的情绪更多些,可他也没有再谈对象。这些感情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甚至共生许久,有些很难界说。
当初他同她说,“我以为我们这些年一直在交往”,说出这句话时,连他都不知道到底有几分真心。
无论如何,他希望她今后能过得好一些,这是真的。起码在他心里,女人除了闻棠,就她顶重要。
陈郁青点头,道:“因为有些喜欢,所以才想补偿我。但我不需要。我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而且上班也不方便。”
“五号线马上开通了。”闻临接话。
陈郁青瞥他:“跟这个没关系。我也不是假清高,只是我现在一个人过得好好的,无债一身轻,我没事背负你这情债干什么?真要买房子的话,我再攒几年钱,买个面积小点的,又不是交不起首付。”
她看他,目光坦坦荡荡。
仿佛这才是真正的她。
她一笑,站起身对他说:“我得上去了,工作还没弄完,还想早点回去呢。”
“那我等会儿送你。”闻临跟着站起来,又忙着解释,“我正好没别的事,回去还早,车就停在——”
啰里啰唆。
“好啊。”她说,看看手机,“大概还要四五十分钟吧,报销单子要弄一下。”
他愣了下,才回应:“哦,哦,好的。”
闻临直到夜里才回去,闻棠还没睡下,坐在客厅里看投影,见他回来随口问了句:“今朝夜头老师们有聚餐伐?”
“弗是。”闻临回她,“陪郁青回家的。”
听了他这话,闻棠有些不大自在,半晌才道:“陈郁青,她拿我弄进黑名册了。”
闻临走到直饮机前给自己倒了半杯水,闻言转身,仰头,将水一口喝光,对她说:“我忖么,她总归弗大情愿搭侬讲闲话伐。”
闻棠:“——”
有时候真的挺想动手,幸而她脾气好。手足相残什么的,她还不是信手拈来:“你们几辰光到民政局去?”
闻临:“——”
-
八月的最后一天,正好是个周末。
陈郁青去韩丽那里帮忙,下午客人都走了,收拾好桌子,两姊妹还能休息一会儿。
韩丽拉出两张椅子拼起来,也不管硌不硌人,直接往上面一躺。她喊陈郁青也眯会儿,陈郁青摇头:“丽姐,你睡吧,我不困。”
韩丽很快睡着,打起轻微的鼾声。陈郁青坐着刷了会儿手机,陈星巧那女人,近来这几天都没怎么发视频。她看得无趣,退出短视频软件。
平静如死水一般的高中班级微信群,这两天突然热闹起来。
陈郁青往上翻了翻,原来班上女同学李瑶下个月要结婚了。李瑶这些年就没离开过南嘉市,高中毕业后也考的南嘉本地院校,连老公都是十三中隔壁班的同学。
李瑶在班上人缘不错,看样子,许多同学都收到她的请帖,纷纷在群里送上祝福。也有打趣她的,说她这辈子不但没出南嘉市,到现在都没走出中山区。
李瑶当年是陈郁青的同桌,两人关系还算可以。陈郁青想了想,发过去好友申请。
没几分钟,对方就通过。
陈郁青转了一千块钱过去,附上句:恭喜,新婚快乐。
转账李瑶没收,退还给她,倒是又发来张电子请帖,态度热情得很:“老同桌,一定要赏脸啊!”
她们关系没好到这种地步,不然李瑶也不会这会儿才发喜帖。但陈郁青惦记着还这一千块钱,想着到时候再买件礼物,加上红包一起给她。便一口应下来:“好啊,我肯定去。”
—————————————————————————————————————————
宝子们有推荐票的话,帮忙投一下再走呗,抱住大腿求~谢谢宝子们的支持哒,爱你们~
第48章 善变
晚上,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后,韩丽忙着从店里往外抬桌子、拿椅子。
陈郁青刚打开消毒柜,就听到韩丽在外面喊:“拿三副碗筷。”
“还有谁要来吃饭?是那边摊子的孙姐吗?”陈郁青弯着身子取东西又停下,扭头问韩丽。
孙姐四五十岁,平时在这附近路上卖炒饭炒面,出摊晚,一般九点半以后才会推车过来,偶尔也会跟她们一起吃。不过孙姐来的次数不多,毕竟没那么熟,收不收钱双方都难办。
“不是,有个客人,你也认识的。刚才我在后面洗碗,她打电话给我——”韩丽跟她说话,还没讲完,就亲热地冲巷口方向叫了声:“闻姐!你来啦!”
陈郁青现在听到这个姓氏就直犯恶心,走出去一看,果真是冤家路窄。她脸顿时拉得老长,也不避人,大剌剌冲着韩丽使眼色。
“闻姐你先坐会儿,菜已经炒好,就等着你呢。”韩丽当作没看见,对闻棠笑笑,接着又对陈郁青说,“郁青,你来后头帮我端菜。”
“不用麻烦的,有什么吃什么,我不挑食。”闻棠提了箱水蜜桃,又拎了几罐啤酒过来,递给韩丽,“啤酒一会儿留着我们喝好了。”
陈郁青站在一旁,学着她的话,腔调也是阴阳怪气:“有什么吃什么,剩菜剩饭你吃吗你?”
闻棠看她一眼,却没动怒,微微点头打招呼:“郁青。”
闻棠的态度跟之前比较起来简直大变样,陈郁青只觉得别扭,还要再挑衅几句,直接被韩丽攥住手腕,半扯半拽地拉走。
“你喊她过来干什么?”陈郁青脸色不好,质问韩丽,“还有,你们啥时候这么熟的,我都不晓得?”
韩丽瞧瞧外面,压低了声音同她讲话。
也就前天的事,闻棠工厂的食堂师傅,中午忙完饭他就请了假回去,晚上登记加班的工人不多,七十来个人。闻棠忽然来找韩丽,问她能不能帮个忙,做七十人的盒饭,两素一荤。
这对韩丽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她店里的锅子小,比不了大食堂,但抡起锅来火旺速度快,分作两回炒也容易。
“一下午的工钱跟我开店差不多,就是不用再忙到九、十点钟,人也省事。”韩丽推推陈郁青,“我这也是为你,她好歹现在还是你大姑姐。”
“马上就不是了。”陈郁青撇嘴:“这女的,你就处吧,当心被她啃得骨头不剩。这家姓闻的,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好东西!”
她说得咬牙切齿,说完,也不管韩丽怎么想,接过盘子走出去。
闻棠今天穿了条只到膝盖左右的裙子,在椅子上坐立不安,外面蚊子有些多,她弓着腰直挠腿,腿都挠出血丝来。平时看起来最爱端着的人,此刻有些狼狈。
“端着盘子。”陈郁青见了,硬声硬气地吩咐闻棠,把盘子递到闻棠手上,随即又道,“你站远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