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纪风问:“孙老师,你怎么了。”
“嘘!”他非常紧张,“别叫我的名字!他们来了!”
纪风和郁霖同时默默坐远了些,他们大概猜出来他是什么病了——精神分裂症。但纪风还是忍不住追问,“他们”是谁。
孙明锋先后盯着纪风和郁霖的眼睛看了很久,似乎在判断他们是否可信,判断完之后他才缓缓开口,讲述自己的故事。
原来孙明锋的确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地理老师,不但带的班级名列前茅,还经常在各类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受邀编写教材,深得校领导器重。俗话说能力越大,脾气越大。孙明锋恃才傲物,经常直言不讳指出其他老师的错误,也不屑于参加同事们的各种牌局、酒局。久而久之,他自然成了学校里的异类。但孙明锋对此并不在乎,他本就不屑于与俗人为伍。
年级组的地理教研组长退休,需要推选新组长,孙明锋本以为非自己莫属,不料最后结果出来,是一个他向来看不起的圆滑同事。他不服气,去问领导,领导委婉地劝他要学会和光同尘,跟大家打好交道。
孙明锋的傲气前所未有地受挫。自那之后,他总听到同事们在自己背后窃窃私语,看不起自己。然后,原本很敬仰他的学生们也开始说他坏话,故意在课堂上破坏纪律。有一次他忍无可忍,在课堂上大发脾气,当众砸碎了水杯,让学生们安静一点。家长们听说之后,闹到学校来,要求学校解雇他。孙明锋被校领导劝回家休息,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那些同事逼走他的阴谋。
孙明锋心想,我认输,他回到家里。然而那些同事并没有放过他,而是变本加厉地入侵、监视他的生活,想要捏造他的“罪证”,好把他送进监狱。为了防止他们的监视,孙明锋拆掉了家里所有电子设备,空调、电视、电灯,甚至砸碎了妻子的手机。
终于,妻子将他送进了精神病院。孙明锋这才知道,原来妻子跟他们是一伙的。
纪风和郁霖听完了这个长长的故事,瞠目结舌。纪风原本以为,精分患者都会像张阿姨那样,胡言乱语、思维跳跃,自己也不记得自己讲了什么。可眼前这位孙老师,他的表述是如此清晰且逻辑自洽,加上多年教师生涯练出来的专属语气,充满说服力。
如果他们不是在精神病院,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他从桌子底下爬出来,纪风几乎就要信了。
“我是
看你们是学生,又在这里认真看书,跟他们应该没关系,我才告诉你的。”孙老师认真说。
纪风和郁霖有点尴尬,应该怎么回复呢?感谢信任?
郁霖谨慎措辞:“你现在已经住院了,病区是全封闭式的,很安全,你不用这么紧张。”
“不,你不懂。他们的手段非常厉害,无孔不入,”孙明锋指了指上面,“你们听到了吗?”
两人疑惑地抬头张望,听到什么?
“滋——滋——的声音,持续不断的,你们没听见?”
纪风反应过来:“那是日光灯的声音,灯管质量不好。”
孙明锋严肃地摇摇头:“那只是他们的掩饰。他们连我爱人都能控制,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两人这下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纪风发现了,不管是张阿姨那种胡言乱语型的,还是孙老师这种思维缜密型的,他们都有一套外人无法打破的逻辑。
孙明锋见他们俩并不相信自己,不禁失望,他换了张墙角的桌子,独自缩在那里。
纪风看到他的样子,有些同情。或许是因为他给自己讲了道题,又或许是老师的身份让她感到亲近。
“你说,他这样的还能好吗?”她说。
郁霖沉默,他也不清楚。
“既然要幻想,为什么人不能给自己幻想出一个美好点的世界呢?那样就算陷在里面出不来,至少他会很享受,很开心。”疾风喃喃自语。
“人真的很奇怪。”郁霖发表总结陈词。
“真的很奇怪。”
第53章 ☆、53友谊地久天长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楼下灰蒙蒙的草地上开始有了绿意。病人们脱掉了病号服里厚重的毛衣,换上薄毛衣和卫衣。
小范医生告诉纪风,每天晒一会儿太阳有助于缓解心情,对抗抑郁。但因为活动大厅的朝向问题,一天中只有很短的时间能让太阳照进来,而且有阳光的那一小块区域往往会被老年病人组团占据,硬挤进去就像在挑衅。
郁霖想了个办法,走廊角落里有一扇小窗是朝西南的,能晒到太阳的时间长。每天中午和晚上吃完饭回病房休息前,两人都会到这扇窗户前晒太阳。
这一小块方形的太阳,成了他们每天固定的加油站。
纪风看着远处街道上的行人:“你说,那个男的抬起头看到我们两个穿病号服的人站在这里盯着他,会不会吓傻?”
郁霖笑了:“吓傻了直接收进来当病友。”
纪风笑着闭上眼,仰起头,把整张脸沐浴在阳光里。她的脸颊如此饱满,长长的睫毛搭在眼帘上,发丝在阳光中镀上柔缓的金边。
郁霖呼吸都滞住了,很想低头吻她的脸颊。
但他回想起昨天跟杨主任的对话。
昨天是大查房的日子,杨主任和科室医生们在会议室里乌泱泱地坐了一屋子,护士将病人们挨个叫进去,逐一面谈。病人们都挺害怕大查房的,没人能逃过杨主任犀利的目光。
前面的病人都聊了半个多小时,郁霖走进去之后,杨主任简单问了几句,又翻了翻他的住院情况记录,笑着说:
“你恢复得很不错,体重也基本达标了,过几天可以出院了。”
郁霖愣住。
他第一反应不是康复的喜悦,而是,她怎么办?
杨主任对他的反应感到奇怪,别的病人听到这话早就两眼放光了,毕竟谁愿意住在这里。
“怎么了,高兴过头啦?”杨主任微笑着问。
其他医生也都面带笑意,友善地看着他。精神病院很少有郁霖这种改善肉眼可见的病人,大多数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看起来差别都不大,心绪的改变是看不见的。
郁霖回过神,犹豫着说:“我、我想多住一段时间。”
医生们没憋住,笑了。杨主任也很诧异,她想了想说:
“是不是害怕回家、回学校之后又要面对很多压力?我很理解,但我们精神病院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继续正常生活。关于你出院的时间,我们会跟你父母再交流,你自己也想想,改变主意的话,随时和我们说,好吗?”
郁霖点点头。
害怕外面的世界,当然有。可他更担心自己出院后,纪风会不会崩溃。她这段时间好不容易稳定了一些,郁霖不想抛下她一个人。
纪风睁开眼,发现郁霖正忧心忡忡地看着自己,表情很复杂。
她不禁奇怪:“怎么啦?”
郁霖摇摇头:“没什么。”
这天下午是音乐治疗课,这很新鲜,他们都没上过。纪风睡午觉起床后就满心期待地拾掇好自己,要过去。张阿姨在旁边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纪风问她怎么不去。
“什么音乐治疗,花样真多,”张阿姨说,“这些乱七八糟的课都是要加钱的,谁会给我们花这个钱?有钱住院就不错了。”
说着,张阿姨去活动大厅找病友们打牌去了。
纪风愣了一下,这是住院以来她第一次考虑到钱这件事。原来她在这里住院的每一天、参加的每一场治疗,都需要金钱的支撑。张阿姨是有钱住院、没钱治疗,或许还有很多人因为没钱而连住院的机会都没有。这样想来,自己算是很幸运的了。纪风突然有点想念给自己出钱的爸爸妈妈。
音乐治疗室里放着一圈椅子,坐凳朝内摆成一个紧凑的圆圈,圆圈中心放着非洲鼓、手摇铃等各种乐器。这是一节小课,只有十个人参加,治疗师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女孩,一头张扬的卷发,自信开朗的状态让纪风很羡慕。
纪风、郁霖和其他病友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围坐好。
“大家别紧张,我们音乐治疗的主旨呢,就是玩,”治疗师笑了笑,“用音乐帮助大家放松下来,分泌多巴胺,抒发一些说不出口的感情。”
治疗师让大家从地上随意挑选喜欢的乐器,会不会都没关系,只要能发出声音就好。纪风选了非洲鼓,郁霖选了手敲琴,因为他觉得那个小棒槌好玩。
治疗师抱着一把吉他,用手指轻轻扫过琴弦,发出动听的声音。她让大家先熟悉一下自
己的乐器,过会儿一起演奏。房间里顿时发出一片乱七八糟的声音,每个人都在鼓捣自己手上的乐器。
纪风拍鼓面和鼓声,发现不同位置发出的声音高低和音质都不一样。郁霖用手敲琴敲出了《两只老虎》的简单曲调,声音清脆悦耳。
纪风很惊奇:“你学过音乐?”
郁霖笑着边敲边唱调子:“duoremiduo,duoremiduo,这么简单,幼儿园小朋友都会好吧?”
“嘘!”他非常紧张,“别叫我的名字!他们来了!”
纪风和郁霖同时默默坐远了些,他们大概猜出来他是什么病了——精神分裂症。但纪风还是忍不住追问,“他们”是谁。
孙明锋先后盯着纪风和郁霖的眼睛看了很久,似乎在判断他们是否可信,判断完之后他才缓缓开口,讲述自己的故事。
原来孙明锋的确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地理老师,不但带的班级名列前茅,还经常在各类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奖、受邀编写教材,深得校领导器重。俗话说能力越大,脾气越大。孙明锋恃才傲物,经常直言不讳指出其他老师的错误,也不屑于参加同事们的各种牌局、酒局。久而久之,他自然成了学校里的异类。但孙明锋对此并不在乎,他本就不屑于与俗人为伍。
年级组的地理教研组长退休,需要推选新组长,孙明锋本以为非自己莫属,不料最后结果出来,是一个他向来看不起的圆滑同事。他不服气,去问领导,领导委婉地劝他要学会和光同尘,跟大家打好交道。
孙明锋的傲气前所未有地受挫。自那之后,他总听到同事们在自己背后窃窃私语,看不起自己。然后,原本很敬仰他的学生们也开始说他坏话,故意在课堂上破坏纪律。有一次他忍无可忍,在课堂上大发脾气,当众砸碎了水杯,让学生们安静一点。家长们听说之后,闹到学校来,要求学校解雇他。孙明锋被校领导劝回家休息,他知道,这一切都是那些同事逼走他的阴谋。
孙明锋心想,我认输,他回到家里。然而那些同事并没有放过他,而是变本加厉地入侵、监视他的生活,想要捏造他的“罪证”,好把他送进监狱。为了防止他们的监视,孙明锋拆掉了家里所有电子设备,空调、电视、电灯,甚至砸碎了妻子的手机。
终于,妻子将他送进了精神病院。孙明锋这才知道,原来妻子跟他们是一伙的。
纪风和郁霖听完了这个长长的故事,瞠目结舌。纪风原本以为,精分患者都会像张阿姨那样,胡言乱语、思维跳跃,自己也不记得自己讲了什么。可眼前这位孙老师,他的表述是如此清晰且逻辑自洽,加上多年教师生涯练出来的专属语气,充满说服力。
如果他们不是在精神病院,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他从桌子底下爬出来,纪风几乎就要信了。
“我是
看你们是学生,又在这里认真看书,跟他们应该没关系,我才告诉你的。”孙老师认真说。
纪风和郁霖有点尴尬,应该怎么回复呢?感谢信任?
郁霖谨慎措辞:“你现在已经住院了,病区是全封闭式的,很安全,你不用这么紧张。”
“不,你不懂。他们的手段非常厉害,无孔不入,”孙明锋指了指上面,“你们听到了吗?”
两人疑惑地抬头张望,听到什么?
“滋——滋——的声音,持续不断的,你们没听见?”
纪风反应过来:“那是日光灯的声音,灯管质量不好。”
孙明锋严肃地摇摇头:“那只是他们的掩饰。他们连我爱人都能控制,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两人这下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纪风发现了,不管是张阿姨那种胡言乱语型的,还是孙老师这种思维缜密型的,他们都有一套外人无法打破的逻辑。
孙明锋见他们俩并不相信自己,不禁失望,他换了张墙角的桌子,独自缩在那里。
纪风看到他的样子,有些同情。或许是因为他给自己讲了道题,又或许是老师的身份让她感到亲近。
“你说,他这样的还能好吗?”她说。
郁霖沉默,他也不清楚。
“既然要幻想,为什么人不能给自己幻想出一个美好点的世界呢?那样就算陷在里面出不来,至少他会很享受,很开心。”疾风喃喃自语。
“人真的很奇怪。”郁霖发表总结陈词。
“真的很奇怪。”
第53章 ☆、53友谊地久天长
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楼下灰蒙蒙的草地上开始有了绿意。病人们脱掉了病号服里厚重的毛衣,换上薄毛衣和卫衣。
小范医生告诉纪风,每天晒一会儿太阳有助于缓解心情,对抗抑郁。但因为活动大厅的朝向问题,一天中只有很短的时间能让太阳照进来,而且有阳光的那一小块区域往往会被老年病人组团占据,硬挤进去就像在挑衅。
郁霖想了个办法,走廊角落里有一扇小窗是朝西南的,能晒到太阳的时间长。每天中午和晚上吃完饭回病房休息前,两人都会到这扇窗户前晒太阳。
这一小块方形的太阳,成了他们每天固定的加油站。
纪风看着远处街道上的行人:“你说,那个男的抬起头看到我们两个穿病号服的人站在这里盯着他,会不会吓傻?”
郁霖笑了:“吓傻了直接收进来当病友。”
纪风笑着闭上眼,仰起头,把整张脸沐浴在阳光里。她的脸颊如此饱满,长长的睫毛搭在眼帘上,发丝在阳光中镀上柔缓的金边。
郁霖呼吸都滞住了,很想低头吻她的脸颊。
但他回想起昨天跟杨主任的对话。
昨天是大查房的日子,杨主任和科室医生们在会议室里乌泱泱地坐了一屋子,护士将病人们挨个叫进去,逐一面谈。病人们都挺害怕大查房的,没人能逃过杨主任犀利的目光。
前面的病人都聊了半个多小时,郁霖走进去之后,杨主任简单问了几句,又翻了翻他的住院情况记录,笑着说:
“你恢复得很不错,体重也基本达标了,过几天可以出院了。”
郁霖愣住。
他第一反应不是康复的喜悦,而是,她怎么办?
杨主任对他的反应感到奇怪,别的病人听到这话早就两眼放光了,毕竟谁愿意住在这里。
“怎么了,高兴过头啦?”杨主任微笑着问。
其他医生也都面带笑意,友善地看着他。精神病院很少有郁霖这种改善肉眼可见的病人,大多数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看起来差别都不大,心绪的改变是看不见的。
郁霖回过神,犹豫着说:“我、我想多住一段时间。”
医生们没憋住,笑了。杨主任也很诧异,她想了想说:
“是不是害怕回家、回学校之后又要面对很多压力?我很理解,但我们精神病院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继续正常生活。关于你出院的时间,我们会跟你父母再交流,你自己也想想,改变主意的话,随时和我们说,好吗?”
郁霖点点头。
害怕外面的世界,当然有。可他更担心自己出院后,纪风会不会崩溃。她这段时间好不容易稳定了一些,郁霖不想抛下她一个人。
纪风睁开眼,发现郁霖正忧心忡忡地看着自己,表情很复杂。
她不禁奇怪:“怎么啦?”
郁霖摇摇头:“没什么。”
这天下午是音乐治疗课,这很新鲜,他们都没上过。纪风睡午觉起床后就满心期待地拾掇好自己,要过去。张阿姨在旁边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纪风问她怎么不去。
“什么音乐治疗,花样真多,”张阿姨说,“这些乱七八糟的课都是要加钱的,谁会给我们花这个钱?有钱住院就不错了。”
说着,张阿姨去活动大厅找病友们打牌去了。
纪风愣了一下,这是住院以来她第一次考虑到钱这件事。原来她在这里住院的每一天、参加的每一场治疗,都需要金钱的支撑。张阿姨是有钱住院、没钱治疗,或许还有很多人因为没钱而连住院的机会都没有。这样想来,自己算是很幸运的了。纪风突然有点想念给自己出钱的爸爸妈妈。
音乐治疗室里放着一圈椅子,坐凳朝内摆成一个紧凑的圆圈,圆圈中心放着非洲鼓、手摇铃等各种乐器。这是一节小课,只有十个人参加,治疗师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女孩,一头张扬的卷发,自信开朗的状态让纪风很羡慕。
纪风、郁霖和其他病友在治疗师的指导下围坐好。
“大家别紧张,我们音乐治疗的主旨呢,就是玩,”治疗师笑了笑,“用音乐帮助大家放松下来,分泌多巴胺,抒发一些说不出口的感情。”
治疗师让大家从地上随意挑选喜欢的乐器,会不会都没关系,只要能发出声音就好。纪风选了非洲鼓,郁霖选了手敲琴,因为他觉得那个小棒槌好玩。
治疗师抱着一把吉他,用手指轻轻扫过琴弦,发出动听的声音。她让大家先熟悉一下自
己的乐器,过会儿一起演奏。房间里顿时发出一片乱七八糟的声音,每个人都在鼓捣自己手上的乐器。
纪风拍鼓面和鼓声,发现不同位置发出的声音高低和音质都不一样。郁霖用手敲琴敲出了《两只老虎》的简单曲调,声音清脆悦耳。
纪风很惊奇:“你学过音乐?”
郁霖笑着边敲边唱调子:“duoremiduo,duoremiduo,这么简单,幼儿园小朋友都会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