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不。”时晏懒得理他,在走廊里找了张椅子坐下。
蒋一阔站在他对面,不怕死地调侃:“看出来了,你不来找我的日子里,睡得不错。”
“对了,你上次跟我说的福利院小孩,确诊妄想症那个,你还记得吗?”趁着时晏还没翻脸,他迅速转移话题:“我和福利院联系了,不过他貌似要被领养了,不太方便过来看病。”
他说的是小凤,时晏隐约觉得奇怪,又听蒋一阔说:“还在走手续,听说领养他的夫妻就是一对医生,去新家应该会比留在福利院更好。”
“需要我去西汀看一眼吗?”
“不用了。”领养手续还没走完,这时候专程让蒋一阔过去,容易节外生枝,小凤很难再遇到这么合适的领养人了。
“我马上去西汀,回来再说。”
“和贺铭一起?”蒋一阔也听到了方才诊室里的话。
“嗯。”
“挺好的。”蒋一阔装作失落的样子捂住心口,“我很放心,但感觉你不再需要我了。”
放在平时,时晏一定会冷冷嘲讽他两句,或者干脆忽略。但这次,他沉默片刻后说:
“等我回来,我们谈谈。”
蒋一阔生怕理解错了他的意思,小心翼翼地问:“不是之前那种谈法吧?”
“我不确定能说到什么程度。”时晏语气平淡,仿佛这并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试试吧。”
“只要你愿意开口,剩下的交给我。”
蒋一阔激动地热泪盈眶,他终于能在时晏面前做一回真正的心理医生,而不是催眠师或者药剂师。
“千年寒冰终于要化了,春天要来了吗?”
“昨天立夏。”时晏露出了本性。
“我说的是象征意义上的春天,不是时令!”
贺铭和宋窕一前一后推门出来,蒋一阔还没平复好心情:“为了庆祝这个伟大的日子,晚上我请你们吃饭吧。”
时晏看看表,现在才下午四点钟:“你自己吃,我俩很忙。”
“等回来我请大家吃饭,感谢你们陪我拆石膏。”同样是拒绝的话,从贺铭嘴里说出来就要好听得多。
“走了。”时晏喊他。
刚走出一段距离,贺铭的手机在时晏手里震动起来,拆石膏前时晏把他的东西都接了过去。时晏正要还他,瞥见一笔大额现金的入账提醒,还有一条来自傅行止的新消息。
听说他又不卖公司了,傅行止连夜凑出一大笔钱帮他救急,语气很是豪横:
“拿着,哥养你。”
贺铭正握着自己的小臂,尝试小幅度转动手腕,时晏不动声色地把他的手机收回来,“傅行止给你转了一笔钱。”
“他消息还挺灵通。”贺铭先是意外,他还没来得及跟傅行止说拒绝单经理的事,随后猜到大概是李冠告诉他了,他没在意,“没事,不用管他。”
他毫无心理负担的样子让时晏有些微妙的不平衡,“你要收吗?”
“嗯?”贺铭脸上的讶异一闪而过,他很快从时晏身上移开目光,忍着笑回去看动作稍显僵硬的手腕:“当然不。”
时晏“哦”了一声,又问:“我帮你转回去?”
“好啊。”贺铭抿着嘴唇,好像能随意转动的手腕是什么新奇玩意儿,目不转睛地盯着。
时晏低下头,神色冷酷地打了几个字,把手机塞回他怀里。“走吧,不是说还有事。”
他跟在时晏后面,轻车熟路地打开和傅行止的聊天界面,查看最新回复,控制不住嘴角上扬的弧度。
——“不用了,时晏帮我解决了。”
他没多做解释,跟上时晏的脚步,留下手机另一端的傅行止满头问号。
“他到底在跟我抢什么???”
贺铭跟在时晏后面上了车,这些天他最大的进步就是习惯了时晏给他当司机,能够心安理得地坐在副驾驶上撩闲。
他已经系上了安全带,嘴上却又礼让:“要不我来开?”
时晏没理他,安全带搭扣落尽卡槽,发出清脆地一声响。
贺铭转转手腕,“医生说可以适量活动。”
时晏推动操作杆,熟练地在导航栏输入sl的地址,“那一会儿你来换档。”
这辆车是自动档,他的冷笑话让贺铭很受用,压着唇角伸手过来点点屏幕,修改了目的地。时晏趁着转弯的间隙瞥了一眼,是间寺庙。
他有些意外,贺铭这样绝对理性的人看起来更像是坚定的无神论者,自带一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拼劲,居然也会求神拜佛。
“去寺里,还是附近?”
“寺里。”贺铭显然不想告诉他原因,插科打诨道:“听说求事业很灵。”
时晏对求财没什么兴趣,“许愿记得背身份证号。”
“为什么?”
“时安说的。去这里求佛,越具体越好。”
贺铭想到上次被调剂的许愿结果,深感认同,“有道理。”
寺庙门口不能停车,时晏把他放在马路对面,“走的时候打给我。”
“不用接,我打车回去。”贺铭挥挥刚拆了石膏的手,“帮司机挂档都没问题。”
“那我回去了。”
“好,路上小心。”
掉头的功夫有人敲了敲驾驶室的车窗,时晏摇下玻璃,是去而复返的贺铭。
他弯下腰,颇为认真地问:“你的身份证号是什么?”
今天他打了领带,柔软的丝质面料顺着衬衫门襟垂下来,被风吹得轻轻摇动。时晏伸手替他捋平,在尾端轻轻一拉,“愿望和我有关?”
他嘴角一挑,“那你不如直接来求我。”
车窗缓缓摇上去,刚好够他把最后一句话说完:“速战速决,早点回家。”
汽车扬长而去,贺铭觉得好笑,哪有人在佛寺门口叫人速战速决的。
他买了票往里走,很快看见一个巨大的石炉,香火旺盛,烟雾缭绕,佛堂上悬着的牌匾如在云中。绕过参拜的人群,道旁的两棵千年银杏上系满红绳,随着丝丝缕缕的青烟袅袅地曳动,他脚步轻快,只觉得此时心境比之前每次来都要轻松。
穿过曲折小径,他来到一处偏殿,门口穿着黄褂子的阿姨正在打扫石阶上的碎屑,见到他熟稔地问好:“小贺来啦。”
城市中的佛门绝非清净之地,熙熙攘攘,人流不绝,一张张急切或者哀戚的面孔轮番闪过,每个人都虔诚地在菩萨的金身前垂下头,掩去眼里的渴求。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久了,很难对某张特定的脸有印象,但她记得贺铭。
偏殿是供灯的,来的香客本身就少些,而贺铭在这里供灯已经很久了,从他还是青涩的学生模样时,每逢清明,他都要来点两支小小的花烛,后来就换成了两盏长明灯。
点灯有许多说法,平安、转运、姻缘、子孙、修福……有替自己供的也有替别人上的,有保佑活人的也有求逝者安息的,贺铭的两盏灯是替逝者供的。供灯的人往往要在灯上写自己和对方的名字,但贺铭的两盏,供灯人一栏都空着,逝者的名字写的也不是全名,是昵称。
他常常在节日来,清明是必来的,像是某种祭奠,这也罢了,中秋、新年那样适宜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他总是一个人出现,对着两个不知姓甚名谁的牌位,静静地站一会儿。
他不像旁人,会絮絮叨叨地念叨点什么或者跪在蒲团上叩首,总是伴着师父诵经的声音长久立在殿中,让人错觉他也成为一捻灯芯上的蓝色火苗,和四周重重的长明灯一起,静默地燃烧。
贺铭跨过门槛,这次他没有沉默地站一会儿就走,她听见贺铭说:
“我要回去了。”
“对不起,一直没有去看你们。”
“近乡情怯,不该是害怕的意思吧。”贺铭对着其中一盏灯,“我原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回去了,您应该也不想看见我。断了儿女债,对您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息了吧。”
他侧过脸,转向另一盏灯的方向。
“我想你也不愿我回去,我们好不容易逃到这么远的地方。”
“但是那个人需要我。我不想他难过。”
“别担心,我会平安回来。”
路过僧人身边,他往朱漆的箱子里投了一些香火钱。僧人双手合十,向他颔首。
贺铭问他:“听说向佛祖发愿,心愿要足够具体才会灵验,灯牌上信息含糊,逝者会受到供奉吗?”
僧人答:“心到神知。”
“师父听过愿望调剂的说法吗?”贺铭不知道该不该去还愿,他上次拒绝做时晏的情人,来这里请佛珠,祈求不再和时晏暧昧纠缠,不久后关于性向的谎话被当场拆穿,他和时晏变成了明确的肉体关系。
僧人摇摇头,“心里想要什么,只有自己知道,如果自己都不明了,神佛又有何法呢。”
他想要什么,真的是和时晏桥归桥路归路吗?贺铭醍醐灌顶,不是菩萨不赐他圆满,恰恰是菩萨成全了他。
蒋一阔站在他对面,不怕死地调侃:“看出来了,你不来找我的日子里,睡得不错。”
“对了,你上次跟我说的福利院小孩,确诊妄想症那个,你还记得吗?”趁着时晏还没翻脸,他迅速转移话题:“我和福利院联系了,不过他貌似要被领养了,不太方便过来看病。”
他说的是小凤,时晏隐约觉得奇怪,又听蒋一阔说:“还在走手续,听说领养他的夫妻就是一对医生,去新家应该会比留在福利院更好。”
“需要我去西汀看一眼吗?”
“不用了。”领养手续还没走完,这时候专程让蒋一阔过去,容易节外生枝,小凤很难再遇到这么合适的领养人了。
“我马上去西汀,回来再说。”
“和贺铭一起?”蒋一阔也听到了方才诊室里的话。
“嗯。”
“挺好的。”蒋一阔装作失落的样子捂住心口,“我很放心,但感觉你不再需要我了。”
放在平时,时晏一定会冷冷嘲讽他两句,或者干脆忽略。但这次,他沉默片刻后说:
“等我回来,我们谈谈。”
蒋一阔生怕理解错了他的意思,小心翼翼地问:“不是之前那种谈法吧?”
“我不确定能说到什么程度。”时晏语气平淡,仿佛这并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试试吧。”
“只要你愿意开口,剩下的交给我。”
蒋一阔激动地热泪盈眶,他终于能在时晏面前做一回真正的心理医生,而不是催眠师或者药剂师。
“千年寒冰终于要化了,春天要来了吗?”
“昨天立夏。”时晏露出了本性。
“我说的是象征意义上的春天,不是时令!”
贺铭和宋窕一前一后推门出来,蒋一阔还没平复好心情:“为了庆祝这个伟大的日子,晚上我请你们吃饭吧。”
时晏看看表,现在才下午四点钟:“你自己吃,我俩很忙。”
“等回来我请大家吃饭,感谢你们陪我拆石膏。”同样是拒绝的话,从贺铭嘴里说出来就要好听得多。
“走了。”时晏喊他。
刚走出一段距离,贺铭的手机在时晏手里震动起来,拆石膏前时晏把他的东西都接了过去。时晏正要还他,瞥见一笔大额现金的入账提醒,还有一条来自傅行止的新消息。
听说他又不卖公司了,傅行止连夜凑出一大笔钱帮他救急,语气很是豪横:
“拿着,哥养你。”
贺铭正握着自己的小臂,尝试小幅度转动手腕,时晏不动声色地把他的手机收回来,“傅行止给你转了一笔钱。”
“他消息还挺灵通。”贺铭先是意外,他还没来得及跟傅行止说拒绝单经理的事,随后猜到大概是李冠告诉他了,他没在意,“没事,不用管他。”
他毫无心理负担的样子让时晏有些微妙的不平衡,“你要收吗?”
“嗯?”贺铭脸上的讶异一闪而过,他很快从时晏身上移开目光,忍着笑回去看动作稍显僵硬的手腕:“当然不。”
时晏“哦”了一声,又问:“我帮你转回去?”
“好啊。”贺铭抿着嘴唇,好像能随意转动的手腕是什么新奇玩意儿,目不转睛地盯着。
时晏低下头,神色冷酷地打了几个字,把手机塞回他怀里。“走吧,不是说还有事。”
他跟在时晏后面,轻车熟路地打开和傅行止的聊天界面,查看最新回复,控制不住嘴角上扬的弧度。
——“不用了,时晏帮我解决了。”
他没多做解释,跟上时晏的脚步,留下手机另一端的傅行止满头问号。
“他到底在跟我抢什么???”
贺铭跟在时晏后面上了车,这些天他最大的进步就是习惯了时晏给他当司机,能够心安理得地坐在副驾驶上撩闲。
他已经系上了安全带,嘴上却又礼让:“要不我来开?”
时晏没理他,安全带搭扣落尽卡槽,发出清脆地一声响。
贺铭转转手腕,“医生说可以适量活动。”
时晏推动操作杆,熟练地在导航栏输入sl的地址,“那一会儿你来换档。”
这辆车是自动档,他的冷笑话让贺铭很受用,压着唇角伸手过来点点屏幕,修改了目的地。时晏趁着转弯的间隙瞥了一眼,是间寺庙。
他有些意外,贺铭这样绝对理性的人看起来更像是坚定的无神论者,自带一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拼劲,居然也会求神拜佛。
“去寺里,还是附近?”
“寺里。”贺铭显然不想告诉他原因,插科打诨道:“听说求事业很灵。”
时晏对求财没什么兴趣,“许愿记得背身份证号。”
“为什么?”
“时安说的。去这里求佛,越具体越好。”
贺铭想到上次被调剂的许愿结果,深感认同,“有道理。”
寺庙门口不能停车,时晏把他放在马路对面,“走的时候打给我。”
“不用接,我打车回去。”贺铭挥挥刚拆了石膏的手,“帮司机挂档都没问题。”
“那我回去了。”
“好,路上小心。”
掉头的功夫有人敲了敲驾驶室的车窗,时晏摇下玻璃,是去而复返的贺铭。
他弯下腰,颇为认真地问:“你的身份证号是什么?”
今天他打了领带,柔软的丝质面料顺着衬衫门襟垂下来,被风吹得轻轻摇动。时晏伸手替他捋平,在尾端轻轻一拉,“愿望和我有关?”
他嘴角一挑,“那你不如直接来求我。”
车窗缓缓摇上去,刚好够他把最后一句话说完:“速战速决,早点回家。”
汽车扬长而去,贺铭觉得好笑,哪有人在佛寺门口叫人速战速决的。
他买了票往里走,很快看见一个巨大的石炉,香火旺盛,烟雾缭绕,佛堂上悬着的牌匾如在云中。绕过参拜的人群,道旁的两棵千年银杏上系满红绳,随着丝丝缕缕的青烟袅袅地曳动,他脚步轻快,只觉得此时心境比之前每次来都要轻松。
穿过曲折小径,他来到一处偏殿,门口穿着黄褂子的阿姨正在打扫石阶上的碎屑,见到他熟稔地问好:“小贺来啦。”
城市中的佛门绝非清净之地,熙熙攘攘,人流不绝,一张张急切或者哀戚的面孔轮番闪过,每个人都虔诚地在菩萨的金身前垂下头,掩去眼里的渴求。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久了,很难对某张特定的脸有印象,但她记得贺铭。
偏殿是供灯的,来的香客本身就少些,而贺铭在这里供灯已经很久了,从他还是青涩的学生模样时,每逢清明,他都要来点两支小小的花烛,后来就换成了两盏长明灯。
点灯有许多说法,平安、转运、姻缘、子孙、修福……有替自己供的也有替别人上的,有保佑活人的也有求逝者安息的,贺铭的两盏灯是替逝者供的。供灯的人往往要在灯上写自己和对方的名字,但贺铭的两盏,供灯人一栏都空着,逝者的名字写的也不是全名,是昵称。
他常常在节日来,清明是必来的,像是某种祭奠,这也罢了,中秋、新年那样适宜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他总是一个人出现,对着两个不知姓甚名谁的牌位,静静地站一会儿。
他不像旁人,会絮絮叨叨地念叨点什么或者跪在蒲团上叩首,总是伴着师父诵经的声音长久立在殿中,让人错觉他也成为一捻灯芯上的蓝色火苗,和四周重重的长明灯一起,静默地燃烧。
贺铭跨过门槛,这次他没有沉默地站一会儿就走,她听见贺铭说:
“我要回去了。”
“对不起,一直没有去看你们。”
“近乡情怯,不该是害怕的意思吧。”贺铭对着其中一盏灯,“我原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回去了,您应该也不想看见我。断了儿女债,对您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息了吧。”
他侧过脸,转向另一盏灯的方向。
“我想你也不愿我回去,我们好不容易逃到这么远的地方。”
“但是那个人需要我。我不想他难过。”
“别担心,我会平安回来。”
路过僧人身边,他往朱漆的箱子里投了一些香火钱。僧人双手合十,向他颔首。
贺铭问他:“听说向佛祖发愿,心愿要足够具体才会灵验,灯牌上信息含糊,逝者会受到供奉吗?”
僧人答:“心到神知。”
“师父听过愿望调剂的说法吗?”贺铭不知道该不该去还愿,他上次拒绝做时晏的情人,来这里请佛珠,祈求不再和时晏暧昧纠缠,不久后关于性向的谎话被当场拆穿,他和时晏变成了明确的肉体关系。
僧人摇摇头,“心里想要什么,只有自己知道,如果自己都不明了,神佛又有何法呢。”
他想要什么,真的是和时晏桥归桥路归路吗?贺铭醍醐灌顶,不是菩萨不赐他圆满,恰恰是菩萨成全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