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渔具工坊 第17节
在桶里洗了手,用毛巾擦了,崔小理连忙给鱼钩换上了活虾。
本来挂了五个虾子,其中一个被石斑鱼吃掉了,还有两个空钩,可能是在石斑鱼挣扎的过程中甩掉了。
正好,崔小理就剩下三个虾子了,干脆全都挂上。
又过了好一会儿,鱼竿的竿稍一下一下的点着。
崔小理拿着鱼竿一抬,没有。
然后将鱼竿放下,鱼线拉紧,继续等。
那竿稍又一下一下的动了起来。
这次崔小理没急着收线,等它吃牢了再说。
等了一小会儿,那原本紧绷的鱼线突然一松,弯曲的竿稍也直了。
崔小理连忙拿起鱼竿,抬手一刺。
静待了两秒钟,感受了一下鱼竿上传来的拉力,嗯,这次有鱼了,不过不是很大。
崔小理将鱼竿抬高,左手的摇臂快速的摇动,鱼线一圈一圈的收回了线杯之中。
在离着岸边还有七八米的时候,串钩已经来到了海面上,在浪花中穿行。
依稀能够看到四个虾子,最下面一个钩子上则挂着一条小鲈鱼,有一斤大的样子。
这完全没有悬念了,4.5斤的石斑鱼他都直接飞的,一斤的小鲈鱼更不用说了。
刚拖出水面,崔小理竿子一甩,只见那小鲈鱼“嗖”的一下就从底下窜了上来。
崔小理一扭身子,小鲈鱼“啪”的一下就掉在了石头上,疼的乱蹦。
崔小理也不为难它,鱼钩取下后,直接就将它给扔回了水里。
还剩下四个虾子,其中一个还被不知道什么鱼啃掉了脑袋。
一看时间也不早了,崔小理随手就丢到了边上不远处,钓钓边上的小鱼。
还是这里的鱼多,扔下去就给口,竿稍一点一点,都不带停的。
一提就没有,这些都是小鱼在啄食虾子,吃不到嘴里去。
提上来一看,三个虾子都被啃的和烂梨一样,坑坑洼洼的。
权当是喂鱼了,崔小理就将钩子往里一扔,竿子放在地上,整理起了东西,准备回去。
将鱼桶里的水倒出去一些,拉链拉上。
把手擦一擦,该收的收进包里去。
正收着呢,就听见后面“嘎吱嘎吱”的响。
崔小理回头一看,我去,鱼竿都快被拽下去了。
连忙伸手去抓,在鱼竿掉下去之前,一把握住,抬手扬竿。
“呜!”的一声,鱼竿被扯成了大弯弓,竿稍没有抬起来,形成了拔河的趋势。
鱼线紧绷着,被水底下的大鱼拽的“呜呜”直响,一个劲的往水底下钻。
浪花很大,“哗啦~哗啦~”的,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礁石。
有一道浪花最大,直接冲上了一层楼高的石头。
“哗啦”一下,浇了崔小理一鞋子。
“…”
崔小理连忙往后挪了挪,挪到了干燥的位置,别给自己再滑下去咯。
那大鱼还在发力,拉的卸力“哒哒哒”直响,一圈一圈的往外送出鱼线。
崔小理右手抱着鱼竿,左手按住摇臂用力的摇,让收线的速度比出线的速度快。
此消彼长之下,被收回线杯的鱼线越来越多。
本来就没抛出去多远,这一收,那鱼的背影很快就出现在了海面的浪花之中。
崔小理还没看清楚,“噗通”一声,它又一甩尾巴,钻回了海底。
崔小理的鱼竿差点被拽脱手,知道那鱼还没被遛翻,就先不急着收线。
将鱼竿挺高,用鱼竿的腰力来消耗它的体力。
举高的鱼竿弯成了大弯弓,随着那鱼的发力,大幅度的向前点着脑袋。
鱼线紧绷着,在海面上窜来窜去。
终于,那鱼没力气了,“哗啦”一声,翻着身子漂上了水面。
第20章 鱼贩崔
任凭海浪冲刷着它,它也不动弹,只管张合着鱼鳃,大口的呼吸着。
崔小理一看,好一条海鲈鱼,和那条石斑鱼差不多大。
这没什么好说的,崔小理当即将卸力锁死,鱼线收回。
矶钓竿像以前的滑轮组起重机一样,将那鲈鱼一下一下的给吊了起来。
觉得距离差不多了,崔小理一手在前,一手在后,轻轻一挑手腕,直接就将那海鲈鱼给拎了上来。
将鲈鱼放进鱼桶中,和石斑鱼并排放好,鱼竿放在一旁,崔小理拿着手机录了个像,然后发到了朋友圈里。
“矶钓中鱼,石斑一条、鲈鱼一条。”
然后发到了朋友圈和打龟大队的群里。
原本群里正在讨论哪里有好钓点呢,看见崔小理发的视频顿时就炸了。
“海钓吗?我不会啊,我只会台钓,大佬求带。”
“羡慕啊,老板给个位置,@打龟大队队长。”
“老板你用啥钓的?”
“在家插秧呢,没时间钓啊。”
崔小理一一回复,然后收好鱼竿,提着鱼,骑上小绵羊就回了店里。
给送虾的老头打了电话,明天早上送10斤虾子来。
然后,崔小理又将今天钓的石斑鱼和鲈鱼放进了原本放虾的鱼缸里。
打氧机打上,两条鱼渐渐的恢复了活力,在鱼缸里慢慢的游动了起来。
每个进店的客人,看见这两条鱼都得去欣赏一下,然后和崔小理询问一番。
崔小理则趁机推销着自家的矶钓竿。
万万没想到,鱼竿没卖掉,反倒是一个小伙子相中了他的鱼。
明天他大舅从外地来做客,顺便帮忙插秧。
他就和家里人请了一天的假,说是出来钓鱼,用来接待大舅。
躲过了一天的活是舒服了,结果毛都没钓到一个。
正愁着回去怎么交代呢,看到了崔小理店里的鱼,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崔小理这鱼原本就打算回村里卖给鱼贩崔的,这有钓友需要,正好卖了。
“这个芝麻石斑,100块一斤,海鲈鱼30块一斤,你自己看需要哪个。”
小伙也是本地人,知道崔小理这价格就是市场价,没坑他。
按理来说,老舅一家远道而来,做外甥的,不能省钱。
但是吧,奈何小伙囊中羞涩,买不起那个芝麻石斑,只能买鲈鱼了,其他的还是让老妈花钱吧。
“我拿鲈鱼好了。”
“好。”
崔小理拿出控鱼器,将那条鲈鱼提了出来,将秤盘给小伙展示了一下。
“3.7斤啊,看一下。”
“嗯,对的。”
崔小理拿了袋子,将鲈鱼放了进去,然后拿着计算器算了一下。
“一共111,给110吧。”
“行,我扫过去了啊。”
“嗯。”
付了钱,小伙拎着鲈鱼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晚上八点,崔小理吃完了老板娘送来的晚饭,见没有生意,便将石斑鱼捞了出来,用鱼桶装着,骑着小绵羊出了门。
农忙时间,卤菜店和饭店的生意很好。
尤其是街上的大排档,生意好的不得了。
人们累了一天,趁着晚上都出来吃蛤蜊喝啤酒,犒劳一下自己的辛苦。
白天热的不行,晚上还挺凉快的,小风一吹,还带着大海的味道。
崔小理已经吃饱了,但路过烧烤摊的时候,还是被那孜然粉混合着辣椒面以及蒜蓉红油的油烟味控制住了,不自觉的捏住了小绵羊的刹车。
在消灭了两串烤腰子和三个烤生蚝之后,才得以逃脱,骑着小绵羊回了家去。
崔家村的中央有块大空地,在以前是用来晒谷子的打谷场。
后来都采用收割机收割了,家家门口都铺了水泥地,收上来的粮食在自家门口晾晒。
谷场没了用处,就被种了些棕榈树,成了村里的人们闲下来聊天打牌的好地方。
本来挂了五个虾子,其中一个被石斑鱼吃掉了,还有两个空钩,可能是在石斑鱼挣扎的过程中甩掉了。
正好,崔小理就剩下三个虾子了,干脆全都挂上。
又过了好一会儿,鱼竿的竿稍一下一下的点着。
崔小理拿着鱼竿一抬,没有。
然后将鱼竿放下,鱼线拉紧,继续等。
那竿稍又一下一下的动了起来。
这次崔小理没急着收线,等它吃牢了再说。
等了一小会儿,那原本紧绷的鱼线突然一松,弯曲的竿稍也直了。
崔小理连忙拿起鱼竿,抬手一刺。
静待了两秒钟,感受了一下鱼竿上传来的拉力,嗯,这次有鱼了,不过不是很大。
崔小理将鱼竿抬高,左手的摇臂快速的摇动,鱼线一圈一圈的收回了线杯之中。
在离着岸边还有七八米的时候,串钩已经来到了海面上,在浪花中穿行。
依稀能够看到四个虾子,最下面一个钩子上则挂着一条小鲈鱼,有一斤大的样子。
这完全没有悬念了,4.5斤的石斑鱼他都直接飞的,一斤的小鲈鱼更不用说了。
刚拖出水面,崔小理竿子一甩,只见那小鲈鱼“嗖”的一下就从底下窜了上来。
崔小理一扭身子,小鲈鱼“啪”的一下就掉在了石头上,疼的乱蹦。
崔小理也不为难它,鱼钩取下后,直接就将它给扔回了水里。
还剩下四个虾子,其中一个还被不知道什么鱼啃掉了脑袋。
一看时间也不早了,崔小理随手就丢到了边上不远处,钓钓边上的小鱼。
还是这里的鱼多,扔下去就给口,竿稍一点一点,都不带停的。
一提就没有,这些都是小鱼在啄食虾子,吃不到嘴里去。
提上来一看,三个虾子都被啃的和烂梨一样,坑坑洼洼的。
权当是喂鱼了,崔小理就将钩子往里一扔,竿子放在地上,整理起了东西,准备回去。
将鱼桶里的水倒出去一些,拉链拉上。
把手擦一擦,该收的收进包里去。
正收着呢,就听见后面“嘎吱嘎吱”的响。
崔小理回头一看,我去,鱼竿都快被拽下去了。
连忙伸手去抓,在鱼竿掉下去之前,一把握住,抬手扬竿。
“呜!”的一声,鱼竿被扯成了大弯弓,竿稍没有抬起来,形成了拔河的趋势。
鱼线紧绷着,被水底下的大鱼拽的“呜呜”直响,一个劲的往水底下钻。
浪花很大,“哗啦~哗啦~”的,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礁石。
有一道浪花最大,直接冲上了一层楼高的石头。
“哗啦”一下,浇了崔小理一鞋子。
“…”
崔小理连忙往后挪了挪,挪到了干燥的位置,别给自己再滑下去咯。
那大鱼还在发力,拉的卸力“哒哒哒”直响,一圈一圈的往外送出鱼线。
崔小理右手抱着鱼竿,左手按住摇臂用力的摇,让收线的速度比出线的速度快。
此消彼长之下,被收回线杯的鱼线越来越多。
本来就没抛出去多远,这一收,那鱼的背影很快就出现在了海面的浪花之中。
崔小理还没看清楚,“噗通”一声,它又一甩尾巴,钻回了海底。
崔小理的鱼竿差点被拽脱手,知道那鱼还没被遛翻,就先不急着收线。
将鱼竿挺高,用鱼竿的腰力来消耗它的体力。
举高的鱼竿弯成了大弯弓,随着那鱼的发力,大幅度的向前点着脑袋。
鱼线紧绷着,在海面上窜来窜去。
终于,那鱼没力气了,“哗啦”一声,翻着身子漂上了水面。
第20章 鱼贩崔
任凭海浪冲刷着它,它也不动弹,只管张合着鱼鳃,大口的呼吸着。
崔小理一看,好一条海鲈鱼,和那条石斑鱼差不多大。
这没什么好说的,崔小理当即将卸力锁死,鱼线收回。
矶钓竿像以前的滑轮组起重机一样,将那鲈鱼一下一下的给吊了起来。
觉得距离差不多了,崔小理一手在前,一手在后,轻轻一挑手腕,直接就将那海鲈鱼给拎了上来。
将鲈鱼放进鱼桶中,和石斑鱼并排放好,鱼竿放在一旁,崔小理拿着手机录了个像,然后发到了朋友圈里。
“矶钓中鱼,石斑一条、鲈鱼一条。”
然后发到了朋友圈和打龟大队的群里。
原本群里正在讨论哪里有好钓点呢,看见崔小理发的视频顿时就炸了。
“海钓吗?我不会啊,我只会台钓,大佬求带。”
“羡慕啊,老板给个位置,@打龟大队队长。”
“老板你用啥钓的?”
“在家插秧呢,没时间钓啊。”
崔小理一一回复,然后收好鱼竿,提着鱼,骑上小绵羊就回了店里。
给送虾的老头打了电话,明天早上送10斤虾子来。
然后,崔小理又将今天钓的石斑鱼和鲈鱼放进了原本放虾的鱼缸里。
打氧机打上,两条鱼渐渐的恢复了活力,在鱼缸里慢慢的游动了起来。
每个进店的客人,看见这两条鱼都得去欣赏一下,然后和崔小理询问一番。
崔小理则趁机推销着自家的矶钓竿。
万万没想到,鱼竿没卖掉,反倒是一个小伙子相中了他的鱼。
明天他大舅从外地来做客,顺便帮忙插秧。
他就和家里人请了一天的假,说是出来钓鱼,用来接待大舅。
躲过了一天的活是舒服了,结果毛都没钓到一个。
正愁着回去怎么交代呢,看到了崔小理店里的鱼,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崔小理这鱼原本就打算回村里卖给鱼贩崔的,这有钓友需要,正好卖了。
“这个芝麻石斑,100块一斤,海鲈鱼30块一斤,你自己看需要哪个。”
小伙也是本地人,知道崔小理这价格就是市场价,没坑他。
按理来说,老舅一家远道而来,做外甥的,不能省钱。
但是吧,奈何小伙囊中羞涩,买不起那个芝麻石斑,只能买鲈鱼了,其他的还是让老妈花钱吧。
“我拿鲈鱼好了。”
“好。”
崔小理拿出控鱼器,将那条鲈鱼提了出来,将秤盘给小伙展示了一下。
“3.7斤啊,看一下。”
“嗯,对的。”
崔小理拿了袋子,将鲈鱼放了进去,然后拿着计算器算了一下。
“一共111,给110吧。”
“行,我扫过去了啊。”
“嗯。”
付了钱,小伙拎着鲈鱼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晚上八点,崔小理吃完了老板娘送来的晚饭,见没有生意,便将石斑鱼捞了出来,用鱼桶装着,骑着小绵羊出了门。
农忙时间,卤菜店和饭店的生意很好。
尤其是街上的大排档,生意好的不得了。
人们累了一天,趁着晚上都出来吃蛤蜊喝啤酒,犒劳一下自己的辛苦。
白天热的不行,晚上还挺凉快的,小风一吹,还带着大海的味道。
崔小理已经吃饱了,但路过烧烤摊的时候,还是被那孜然粉混合着辣椒面以及蒜蓉红油的油烟味控制住了,不自觉的捏住了小绵羊的刹车。
在消灭了两串烤腰子和三个烤生蚝之后,才得以逃脱,骑着小绵羊回了家去。
崔家村的中央有块大空地,在以前是用来晒谷子的打谷场。
后来都采用收割机收割了,家家门口都铺了水泥地,收上来的粮食在自家门口晾晒。
谷场没了用处,就被种了些棕榈树,成了村里的人们闲下来聊天打牌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