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他抬点声:“好不容易见人少了些,启动油门就要拐弯呢,哪能想到突然窜出来个那点大的小孩。得亏我反应快。”
得亏反应快,油门一打直直朝铁栏杆上撞。铁栏杆再里点是堵墙,周见山想,陈诩其实没打算自己活。
“在家吃什么了今天,”陈诩声音轻飘飘的。听起来像困了,带点懒懒的倦音,“你哥我今天吃的土豆丝盖浇饭。”
但仍是一刻不停地说话,很奇怪的他今天晚上就是想说话:“我把青椒全都挑出来了,长大就这点好,不想吃的一点不吃也不会挨骂挨打。”
微凉的皮肤贴到他脸颊上,身后的手轻轻搓了搓。那表示自己在听,陈诩想那大概也是个安慰。
“挺好吃,有锅气味。以后带你去尝尝。“陈诩抬了点头,”我身上外套呢?”
“放哪了,”看了圈没有,他问,“没扔了吧?”
周见山将他放下去,往脑袋后塞个枕头,转身去了床脚。弯腰拿过来件黑色外套。
叠得挺整齐,周见山抖落开。陈诩“嗯”了声:“穿上。”
哑巴看了他一会,低头慢慢往自己身上套。
“帽子从领子底下掏出来,”陈诩说,“转身我看看。”
周见山拉上拉链,转了个身。
这号陈诩买来穿着偏大,周见山穿倒是刚好。板板正正的一条人,挺利落。
“二十也不小了,”枕头高,枕着还就挺舒服。“十几度的天就穿件长袖t恤朝外跑,不冷啊?”
周见山终于不那样板着脸,笑了下。
陈诩动了动左脚趾头,细细的咔嚓声。他问:“是副驾上的黑塑料袋吗?”
周见山点头。陈诩:“那个也拿来。”
东西递到手边。扎口买来时怎样系,现在就还是怎样系,他睡觉时周见山没打开过。
“自己打开吧,”陈诩这会感到腿疼了,额边有层薄汗,“顺路刚好看到。”
两本漫画。周见山坐小凳上,用手摩挲着光滑的书脊。
之前每晚陈诩躺床上玩手机,他就躺旁边看天花板。虽然困,但不想闭眼睡觉。
后来发现用来扇风的口算册后面附着两页小故事,陈诩看手机,他就趴那看口算册。
二年级的书没有太高深难以理解的文字,故事其实就是很普通的童话跟寓言,但对周见山来说还是挺新鲜。他翻来覆去地看。
书页被翻出毛边,翘起来。出租屋光线不够亮,尽管如此他还是很快将那两页看得烂熟于心。
如果周见山能够说话,那他已经可以在关了灯后给睡眠不太好的陈诩讲讲故事了。
陈诩看到周见山朝自己举起两只手,大拇指朝下弯了弯。
「谢谢。」
厂里很快给陈诩结了工资。拿到手数了遍,不止四千三,保守得有一万多,挺厚一沓,装在红包里。
刘老板带几个员工来看他,提了果篮牛奶,拎了点从菜市场买的新鲜排骨。
货车损坏被保险公司拖走。刘老板穿身衬衫,“人没事就好,”推了推眼镜,“伤筋动骨一百天,好好养养。”
小伙挺愧疚,站周见山旁边矮一截,搓手:“哎,哎,怎么就出了这事。”
掏烟盒给周见山递烟,陈诩躺床上摆手,“他不抽,你自己留着抽吧。”转头说,“给人家倒几杯水去。”
几人说不喝,周见山按人头倒好,额外倒了杯给陈诩。
刘老板问:“这位是?”
陈诩看了眼周见山,“我弟弟,”他笑了下,“小时候声带有点损伤,不能说话。不是不招呼人,别介意哈。”
刘老板说没有的事。按规矩来说车平时得从厂里开走,晚上再送回厂,但几人为了方便,基本都是直接开回家。
至于后续什么工伤赔偿之类,陈诩就没再提。一是不好界定,二是刘老板后面已陆续帮他结清了医药费,工资也多发不少。
还带了员工买了东西来看他,做得已是无话可说。
陈诩住进来的第二天,病房又陆续进来两床。刘一舟来看他,临走抹两滴眼泪,“我兄弟受苦了。”
走了好久后陈诩摸枕头,高出来一截,下面塞了点钱。不多,多了陈诩不要。也不少,够陈诩吃很多排骨。
陈诩住院那些天,周见山每天都给陈诩送一保温桶的汤来。
出租屋没有厨房,陈诩也不知道周见山是从哪里变出来的汤。肉炖得软烂,带一点点嚼劲很好脱骨。
后来根据周见山的比划,连猜带百度,才知道原来是拿去饭店叫人家帮着炖的,还会变着样给陈诩带各种小炒和饭。
土豆肉丝,香菇滑鸡,西红柿炒鸡蛋。
他半靠在那,床头被周见山摇上去。陈诩坐那挑眉:“挺厉害啊,你自己喝没喝?”
周见山摇头,又点头。
“不缺你这口排骨吃,”紫皮小账本上收入那栏增加了好几笔数字,看着挺安定,“碗拿来。”
他用筷子尾巴捞了两块肉多好咬的棒骨,周见山吃得是医院后门口买的盒饭。
没多少菜,肉基本看不着,卖相也不大好。但比饭店要便宜:“嫌我么,那不是有卖两荤两素的么,钱给你你就花,又没贵多少。”
周见山把饭盒放腿上,笑笑,比手语。
「不嫌。」
不挑食,吃什么都很香。吃相也好,没什么声音,吃得利索干净。
陈诩“嗯”了声,下巴点点:“吃吧。”
周见山就呼噜噜地将那盒饭吃完,排骨啃掉,菜也没浪费。陈诩不吃挑出来的青椒周见山也全给吃了。
眉毛不皱神色如常。
吃完饭倒水给陈诩漱口。陈诩靠那看周见山忙里忙外,一周多时间哑巴的脸小了一圈。
原本紧实的下巴现在更紧了些,看病住院,陪护最是磨人与辛苦。每天吃那点东西,睡十块钱租一晚的担架小床,热量还不够消耗的。
陈诩垂下眼睫。
为保护隐私,病床之间的用米白色的床帘隔开,阻挡绝大多数视线。风一吹轻轻飘,偶尔能从后面映出些模模糊糊的人影。
周见山忙了会,终于坐下了。很快又站起来,动作轻,将陈诩的床头摇下去。
摇完过来帮他整理脑袋下的枕头,弯腰很认真地替他掖被角。
隔壁是两道鼾声,眼下中午一点多,午睡的点。陈诩一直不说话地看。
被子掖好,周见山要起身。上身刚准备抬起,就感到一只手很快勾住他的脖子。
那力带着自己向下,他险些没站稳,手略慌忙地撑向哥的两侧。
床帘轻轻地拂动。下一秒,两片柔软温热的东西覆上他的薄唇。
第22章 画架
十五岁那年, 陈诩开始害怕生病。
他幼时体质不大好,出娘胎就弱。母亲冯玉怀他时辛苦,七个月还在店里忙活。妊娠反应大, 临近生产也就一百斤出头。
所以陈诩出生时刚五斤,最小的婴儿衣服穿身上都大。孩童时期频繁感冒咳嗽。
后来独自生活,小病像感冒发烧类,在家裹被子睡一觉,等大汗淋漓地再次醒来也就退了烧。
再严重点就爬起来戴个口罩, 瘪着肚子去药店买药, 回来就着凉水吞服了。
凉水喝进去激得胃筋挛,不一会再面色不好地去卫生间吐。吐完回来接着睡,如此反复。
就是不去医院,连诊所也不去。成长那些年里挑食, 不吃许多东西,并没有长多少肉。
“辣,”他躲那兜头的巴掌, “妈妈,我舌头疼。”
“菜椒, 根本没辣味,”那时冯玉还没有失控冲到理发店剪去那头长发,脑袋后扎根长长的马尾, “你又给自己挑食找借口!”
在陈诩有限的记忆里,家中基本大多数时间只有他与冯玉两个人。而冯玉往往沉默不语,往哪一坐就开始发呆, 很少与陈诩交谈。
但陈诩话多。会说话后他先是黏着冯玉讲,软声软调:“妈妈。””妈妈饭饭。”“妈妈也吃。”
再之后变成脆生生的:“妈妈,楼下有两只小狗打架。”“我得到了一朵小红花!”
“妈妈, 我从那个铁栏杆上往下滑,摔倒了,你看我的腿。”
得不到回应。陈诩自己给膝盖贴上创口贴,也无所谓,跑回房间玩玩具。
之后他会把话对着玩具讲,对着植物动物讲。陈诩挺会自娱自乐,一个人也玩得挺开心。
安静的家充斥着陈诩的声音,冯玉训他:“能不能安静一点?到底从哪来那么多话要讲?”
陈诩就跑出去玩,天黑了再回,旁边小朋友一个个被喊回家吃饭,冯玉不会喊他。
等到饿了他再自己回家,后来楼道灯坏掉,陈诩回家就要早一些。怕黑。
嘴甜,脸巴掌大点,漂亮。无论搬到哪住,附近的大爷婶婶都好逗他玩。
但大爷婶婶并不喜欢冯玉,“清高,”陈诩听见他们这样评论,“美院毕业的大学生,眼睛长在鼻孔里。你看平时出来跟别人打招呼吗?”
得亏反应快,油门一打直直朝铁栏杆上撞。铁栏杆再里点是堵墙,周见山想,陈诩其实没打算自己活。
“在家吃什么了今天,”陈诩声音轻飘飘的。听起来像困了,带点懒懒的倦音,“你哥我今天吃的土豆丝盖浇饭。”
但仍是一刻不停地说话,很奇怪的他今天晚上就是想说话:“我把青椒全都挑出来了,长大就这点好,不想吃的一点不吃也不会挨骂挨打。”
微凉的皮肤贴到他脸颊上,身后的手轻轻搓了搓。那表示自己在听,陈诩想那大概也是个安慰。
“挺好吃,有锅气味。以后带你去尝尝。“陈诩抬了点头,”我身上外套呢?”
“放哪了,”看了圈没有,他问,“没扔了吧?”
周见山将他放下去,往脑袋后塞个枕头,转身去了床脚。弯腰拿过来件黑色外套。
叠得挺整齐,周见山抖落开。陈诩“嗯”了声:“穿上。”
哑巴看了他一会,低头慢慢往自己身上套。
“帽子从领子底下掏出来,”陈诩说,“转身我看看。”
周见山拉上拉链,转了个身。
这号陈诩买来穿着偏大,周见山穿倒是刚好。板板正正的一条人,挺利落。
“二十也不小了,”枕头高,枕着还就挺舒服。“十几度的天就穿件长袖t恤朝外跑,不冷啊?”
周见山终于不那样板着脸,笑了下。
陈诩动了动左脚趾头,细细的咔嚓声。他问:“是副驾上的黑塑料袋吗?”
周见山点头。陈诩:“那个也拿来。”
东西递到手边。扎口买来时怎样系,现在就还是怎样系,他睡觉时周见山没打开过。
“自己打开吧,”陈诩这会感到腿疼了,额边有层薄汗,“顺路刚好看到。”
两本漫画。周见山坐小凳上,用手摩挲着光滑的书脊。
之前每晚陈诩躺床上玩手机,他就躺旁边看天花板。虽然困,但不想闭眼睡觉。
后来发现用来扇风的口算册后面附着两页小故事,陈诩看手机,他就趴那看口算册。
二年级的书没有太高深难以理解的文字,故事其实就是很普通的童话跟寓言,但对周见山来说还是挺新鲜。他翻来覆去地看。
书页被翻出毛边,翘起来。出租屋光线不够亮,尽管如此他还是很快将那两页看得烂熟于心。
如果周见山能够说话,那他已经可以在关了灯后给睡眠不太好的陈诩讲讲故事了。
陈诩看到周见山朝自己举起两只手,大拇指朝下弯了弯。
「谢谢。」
厂里很快给陈诩结了工资。拿到手数了遍,不止四千三,保守得有一万多,挺厚一沓,装在红包里。
刘老板带几个员工来看他,提了果篮牛奶,拎了点从菜市场买的新鲜排骨。
货车损坏被保险公司拖走。刘老板穿身衬衫,“人没事就好,”推了推眼镜,“伤筋动骨一百天,好好养养。”
小伙挺愧疚,站周见山旁边矮一截,搓手:“哎,哎,怎么就出了这事。”
掏烟盒给周见山递烟,陈诩躺床上摆手,“他不抽,你自己留着抽吧。”转头说,“给人家倒几杯水去。”
几人说不喝,周见山按人头倒好,额外倒了杯给陈诩。
刘老板问:“这位是?”
陈诩看了眼周见山,“我弟弟,”他笑了下,“小时候声带有点损伤,不能说话。不是不招呼人,别介意哈。”
刘老板说没有的事。按规矩来说车平时得从厂里开走,晚上再送回厂,但几人为了方便,基本都是直接开回家。
至于后续什么工伤赔偿之类,陈诩就没再提。一是不好界定,二是刘老板后面已陆续帮他结清了医药费,工资也多发不少。
还带了员工买了东西来看他,做得已是无话可说。
陈诩住进来的第二天,病房又陆续进来两床。刘一舟来看他,临走抹两滴眼泪,“我兄弟受苦了。”
走了好久后陈诩摸枕头,高出来一截,下面塞了点钱。不多,多了陈诩不要。也不少,够陈诩吃很多排骨。
陈诩住院那些天,周见山每天都给陈诩送一保温桶的汤来。
出租屋没有厨房,陈诩也不知道周见山是从哪里变出来的汤。肉炖得软烂,带一点点嚼劲很好脱骨。
后来根据周见山的比划,连猜带百度,才知道原来是拿去饭店叫人家帮着炖的,还会变着样给陈诩带各种小炒和饭。
土豆肉丝,香菇滑鸡,西红柿炒鸡蛋。
他半靠在那,床头被周见山摇上去。陈诩坐那挑眉:“挺厉害啊,你自己喝没喝?”
周见山摇头,又点头。
“不缺你这口排骨吃,”紫皮小账本上收入那栏增加了好几笔数字,看着挺安定,“碗拿来。”
他用筷子尾巴捞了两块肉多好咬的棒骨,周见山吃得是医院后门口买的盒饭。
没多少菜,肉基本看不着,卖相也不大好。但比饭店要便宜:“嫌我么,那不是有卖两荤两素的么,钱给你你就花,又没贵多少。”
周见山把饭盒放腿上,笑笑,比手语。
「不嫌。」
不挑食,吃什么都很香。吃相也好,没什么声音,吃得利索干净。
陈诩“嗯”了声,下巴点点:“吃吧。”
周见山就呼噜噜地将那盒饭吃完,排骨啃掉,菜也没浪费。陈诩不吃挑出来的青椒周见山也全给吃了。
眉毛不皱神色如常。
吃完饭倒水给陈诩漱口。陈诩靠那看周见山忙里忙外,一周多时间哑巴的脸小了一圈。
原本紧实的下巴现在更紧了些,看病住院,陪护最是磨人与辛苦。每天吃那点东西,睡十块钱租一晚的担架小床,热量还不够消耗的。
陈诩垂下眼睫。
为保护隐私,病床之间的用米白色的床帘隔开,阻挡绝大多数视线。风一吹轻轻飘,偶尔能从后面映出些模模糊糊的人影。
周见山忙了会,终于坐下了。很快又站起来,动作轻,将陈诩的床头摇下去。
摇完过来帮他整理脑袋下的枕头,弯腰很认真地替他掖被角。
隔壁是两道鼾声,眼下中午一点多,午睡的点。陈诩一直不说话地看。
被子掖好,周见山要起身。上身刚准备抬起,就感到一只手很快勾住他的脖子。
那力带着自己向下,他险些没站稳,手略慌忙地撑向哥的两侧。
床帘轻轻地拂动。下一秒,两片柔软温热的东西覆上他的薄唇。
第22章 画架
十五岁那年, 陈诩开始害怕生病。
他幼时体质不大好,出娘胎就弱。母亲冯玉怀他时辛苦,七个月还在店里忙活。妊娠反应大, 临近生产也就一百斤出头。
所以陈诩出生时刚五斤,最小的婴儿衣服穿身上都大。孩童时期频繁感冒咳嗽。
后来独自生活,小病像感冒发烧类,在家裹被子睡一觉,等大汗淋漓地再次醒来也就退了烧。
再严重点就爬起来戴个口罩, 瘪着肚子去药店买药, 回来就着凉水吞服了。
凉水喝进去激得胃筋挛,不一会再面色不好地去卫生间吐。吐完回来接着睡,如此反复。
就是不去医院,连诊所也不去。成长那些年里挑食, 不吃许多东西,并没有长多少肉。
“辣,”他躲那兜头的巴掌, “妈妈,我舌头疼。”
“菜椒, 根本没辣味,”那时冯玉还没有失控冲到理发店剪去那头长发,脑袋后扎根长长的马尾, “你又给自己挑食找借口!”
在陈诩有限的记忆里,家中基本大多数时间只有他与冯玉两个人。而冯玉往往沉默不语,往哪一坐就开始发呆, 很少与陈诩交谈。
但陈诩话多。会说话后他先是黏着冯玉讲,软声软调:“妈妈。””妈妈饭饭。”“妈妈也吃。”
再之后变成脆生生的:“妈妈,楼下有两只小狗打架。”“我得到了一朵小红花!”
“妈妈, 我从那个铁栏杆上往下滑,摔倒了,你看我的腿。”
得不到回应。陈诩自己给膝盖贴上创口贴,也无所谓,跑回房间玩玩具。
之后他会把话对着玩具讲,对着植物动物讲。陈诩挺会自娱自乐,一个人也玩得挺开心。
安静的家充斥着陈诩的声音,冯玉训他:“能不能安静一点?到底从哪来那么多话要讲?”
陈诩就跑出去玩,天黑了再回,旁边小朋友一个个被喊回家吃饭,冯玉不会喊他。
等到饿了他再自己回家,后来楼道灯坏掉,陈诩回家就要早一些。怕黑。
嘴甜,脸巴掌大点,漂亮。无论搬到哪住,附近的大爷婶婶都好逗他玩。
但大爷婶婶并不喜欢冯玉,“清高,”陈诩听见他们这样评论,“美院毕业的大学生,眼睛长在鼻孔里。你看平时出来跟别人打招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