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就因为阿耶教我骑马射箭所以我才要做阿耶的天啊!”
锁儿毫不犹豫地朝拓跋驰喊道。
‘倒反天罡’。
拓跋驰却生不起多少气,在做了锁儿阿耶以后,他甚至有些庆幸。
庆幸自己的女儿没有活成第二个冯初,在受了这些委屈后还敢对着自己这般理直气壮。
他的生命中曾被两个女人惊艳过,一个是冯瑥,在二月二的上巳日,桃花落风帽,柳眉付春水,朝他笑。
由此魂牵梦萦。
另一个,是冯初。
那些人同今日这些人并无差异,拿着辽西郡公的小娘子逗趣。
可当冯初穿过人海,将那双眸子坠入他眼中时,拓跋驰平生第一次明白何谓摄人心魄。
只消她站在那,看着你,你就知道,她生来就是要再造河山的。
“......从前有个人在我面前,也说过你今天这般类似的话。”
谁?
拓跋驰开口说的是不相干的事情:“......明年年节,你想同你阿娘回平城么?”
【作者有话说】
[吃瓜]在树莓的构思中,冯初是一个通身温雅带着些许破碎的人,但有着一双让人一看就知道她生来就是要再造山河的眼眸。
炮仗崽登场了(原谅我用这个词[狗头])
————————
别问树莓为啥这个点更新,看了本小说,《水在时间之下》,闷得树莓缓不过来[合十]怄得不行[爆哭]
第50章 轩轩
◎陛下诏命,莫敢不从。◎
“你又带着锁儿去骑马了?”冯瑥见他入屋,便知他又去做了什么,起身替他解外裳,“一身汗气,快去洗洗。”
“嘿嘿,好。”
“对了......阿耆尼来信了。”
熟稔如他二人,拓跋驰纵使心思再粗,也听得出自家夫人话里语气不对,试探道:
“这,这不巧了么?”拓跋驰讪讪,“才想着说,你要不要同锁儿明年年节,回平城,带她见见这位素未谋面的姨母?”
冯瑥沉吟片刻,没有立时接话,摇摇头:
“这封信所署虽是阿耆尼的印信,但妾身观这字句,倒不像是她的行文习惯。”
“妾身......很不安。”
拓跋驰顾不上自己衣裳脱了一半,身上只有单衣,忙来握住冯瑥的手,“你说,我在呢。”
“妾身不懂朝政,不似小妹有才,家国大事也好,用兵打仗也罢,不敢妄言......”
冯瑥的不安来得无端,她怎能拿着无端的事情,去给拓跋驰平添事端呢?
“但是,夫君......妾身说不上来......你要多加小心。”
太武帝饮马大江以来,南北无不认为北虎南羊是大势所趋。
虎牢守洛阳,虽是兵家要道,眼下也难生风波。
朝中冯芷君一人独揽大权,可再怎么样也烧不到拓跋驰身上,也不曾听见什么旁的风声。
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然而她心底的不踏实跟鬼似的,纠纠缠缠。
“你要多加小心......就当是我妇人之见,不能没有夫君。”冯瑥像是被魇了般,又说了一遍:“你要多加小心。”
拓跋驰见状,将她的手握的更紧了。
他知道冯瑥自小脾性柔弱,贤良淑德,乍一看好似寻常良家主母。
然而这些都不过是皮相罢了,她诚然不似冯初那般醉心庙堂,看起来只想相夫教子,可是她的敏锐常常让拓跋驰讶异。
他信她。
......
“这天也是渐渐热了,”六角扇轻摇,杜知格独坐凉亭,凭栏笑望,“蓟娘呐,你整日在日头底下,舞刀弄枪,不怕受了暑气呀?”
双刀破长风,慕容蓟涨红着脸,挥出十成十的力道,汗水晶莹自她额前淌落。
她心头很慌。
从军以来,除了冯初瞧出了她是女儿身,其他从未有人疑心过她的身份。
直到某日杜知格故意当众玩笑般说她:“二郎明明勇冠三军,为何同我说话,总是吞吞吐吐,口齿笨拙?都不像是大将军了,倒像是个怀春的小娘子。以后我不唤你二郎了,我喊你蓟娘可好?”
话一出口,慕容蓟警惕万分,惶恐地看向周围,生怕叫旁人看穿了身份。
然而并没有什么人真的将这番话放在心上,权作戏尔。
没有人会疑心一个身长八尺、能开重弓的虎将会是女儿身。
她这才放下心来。
军营不似朝堂,它信奉暴力,崇尚武艺,蛮横与粗鲁是底层士卒的底色,强者至上是刻进每一个士兵骨子里的。
女儿身只会给她招来平白的揣测。
她不希望横生枝节。
殊不知这一瞬间的慌乱悉数入了杜知格的眼。
二人对上,心中俱是横生四字,却又偏差开来:果不其然。
日头西斜,慕容蓟才堪堪停了舞刀弄枪的身形,燥渴此时才找上门来。
清泉泠泠的人儿取了青玉盏,贴在慕容蓟唇边,“喝吧。”
杜知格说得没错,这天好热,尤其是她耍了一通刀后,更热了。
可是为什么,燥意却消失了呢?
慕容蓟怔怔地接过杯盏,一饮而尽,颇有狂歌痛饮的豪士风姿,青玉盏被摔在地上,滴溜溜滚向远处的草丛。
翠眸中罕见地在面对杜知格时出现领兵时才有的独断。
她已然是受够了,这人似是而非的撩拨。
“杜郎君。”
“嗳。”
好威风的模样,寻常人瞧了都要畏惧三分,然而丝毫影响不到杜知格。
“你我相识许久,都不曾问过,杜郎君,心悦何种模样的女子?”
西堕轮阳燃起方寸间的天空,初夏的蝉儿方从土中爬出来不久,叫闹着浮动的地气。
翠绿的眼瞳澄澈,只有一个杜知格,站在方寸之中。
她看见她眼中的她张开了口,珍之重之,“世间凡夫俗子,入不得我眼。唯见那蓟荛毵毵,生机盎盎,值我倾心。”
“......”慕容蓟的脸再度涨红——她没听明白。
什么......三三四四......这些读书人,怎么就不能将话说明白呢?
杜知格‘噗嗤’一笑,摇着扇子,知她不懂,亦不言明,反问道:“那二郎呢?二郎心悦什么样的女子?”
她心悦什么样的女子?
这句话将慕容蓟彻底问愣在当头,她固然不懂杜知格的话是何意思,察言观色的本事她却是在的。
杜知格心里有她,杜知格甚至知道她是女子。
那为何、为何要问自己心悦何种女子呢?
“呵.......哈哈.......”
还不等她想明白,杜知格就已经摇着扇子退将开来,黄昏寒凉的风吹散了红霞。
“世事如荛草,火宅裹身忙啊......”
“二郎,夜里凉,多加几件衣裳吧。”
巫祝鼓唱多少通,天神主的木眼静默地注视行跪拜的百官。
夏初,天子祭西郊。
今年的祭天,太皇太后称病未至,一应由拓跋聿行祭。
年轻的天子脊梁笔直,内敛沉静,才多少时日,她就已然脱去从前的稚态,该说是坎坷造才么?
拓跋聿带着文武百官行拜复起,三牲告苍,至毕,巫祝鼓歇,百官共食太牢。
“将这盘肉和羊羔肉,送至京兆郡公面前。”
拓跋聿的声音不大不小,恰能让周围人听清。
冯初俨然成了冯家在朝中魁首,拓跋聿也有意营造这份荣宠,外人面前,她总是给尽冯初礼遇。
认定了冯初不会做出什么离心之事,也只有冯初一人吃下这虚情假意的苦果。
天子赐祚肉,乃是荣耀,冯初不能辞。
毕恭毕敬地双手接过盛祚肉的漆盘,拜谢道:“臣,谢陛下隆恩。”
时贵族多食羊肉,北地牛羊鲜嫩,白水沾盐,空口也算不得多难吃。
豚肉则腥膻尤甚,饶是以各种香草都难盖住它的味,这用来祭祀的祚肉更是只拿白水并细盐煮过,极难入口。
寻常祭祀赐了肉,王公贵族多半带回家去供着,今朝这小皇帝却要在西郊赐宴,以示君臣一心。
自然除了这祚肉,倒也上了些别的菜肴──这些王公勋贵们是什么德行,拓跋聿心里和明镜似的,真让他们只吃祚肉,难免底下生怨。
但这祚肉,旁人是带回家供着还是在席间食用是一码事,冯初被推到这风口浪尖,她不能不吃完,以谢陛下。
拓跋聿满眼温良,好似冯初就是她最为看好的臣子。
她就是还想折腾她。
冯初暗地里幽幽叹气,夹起一片祚肉,送入口中。
拓跋聿瞧见腥膻气冲得冯初忍不住敛眉,她进食向来斯文,细细咀嚼,而今反倒成了折磨,喉头微动,终是咽了下去。
拓跋聿不由得同她一齐长舒了一口气。
“……这祚肉,列位臣公还是带回去再行享用吧。”
她到底还是选择放过了她。
锁儿毫不犹豫地朝拓跋驰喊道。
‘倒反天罡’。
拓跋驰却生不起多少气,在做了锁儿阿耶以后,他甚至有些庆幸。
庆幸自己的女儿没有活成第二个冯初,在受了这些委屈后还敢对着自己这般理直气壮。
他的生命中曾被两个女人惊艳过,一个是冯瑥,在二月二的上巳日,桃花落风帽,柳眉付春水,朝他笑。
由此魂牵梦萦。
另一个,是冯初。
那些人同今日这些人并无差异,拿着辽西郡公的小娘子逗趣。
可当冯初穿过人海,将那双眸子坠入他眼中时,拓跋驰平生第一次明白何谓摄人心魄。
只消她站在那,看着你,你就知道,她生来就是要再造河山的。
“......从前有个人在我面前,也说过你今天这般类似的话。”
谁?
拓跋驰开口说的是不相干的事情:“......明年年节,你想同你阿娘回平城么?”
【作者有话说】
[吃瓜]在树莓的构思中,冯初是一个通身温雅带着些许破碎的人,但有着一双让人一看就知道她生来就是要再造山河的眼眸。
炮仗崽登场了(原谅我用这个词[狗头])
————————
别问树莓为啥这个点更新,看了本小说,《水在时间之下》,闷得树莓缓不过来[合十]怄得不行[爆哭]
第50章 轩轩
◎陛下诏命,莫敢不从。◎
“你又带着锁儿去骑马了?”冯瑥见他入屋,便知他又去做了什么,起身替他解外裳,“一身汗气,快去洗洗。”
“嘿嘿,好。”
“对了......阿耆尼来信了。”
熟稔如他二人,拓跋驰纵使心思再粗,也听得出自家夫人话里语气不对,试探道:
“这,这不巧了么?”拓跋驰讪讪,“才想着说,你要不要同锁儿明年年节,回平城,带她见见这位素未谋面的姨母?”
冯瑥沉吟片刻,没有立时接话,摇摇头:
“这封信所署虽是阿耆尼的印信,但妾身观这字句,倒不像是她的行文习惯。”
“妾身......很不安。”
拓跋驰顾不上自己衣裳脱了一半,身上只有单衣,忙来握住冯瑥的手,“你说,我在呢。”
“妾身不懂朝政,不似小妹有才,家国大事也好,用兵打仗也罢,不敢妄言......”
冯瑥的不安来得无端,她怎能拿着无端的事情,去给拓跋驰平添事端呢?
“但是,夫君......妾身说不上来......你要多加小心。”
太武帝饮马大江以来,南北无不认为北虎南羊是大势所趋。
虎牢守洛阳,虽是兵家要道,眼下也难生风波。
朝中冯芷君一人独揽大权,可再怎么样也烧不到拓跋驰身上,也不曾听见什么旁的风声。
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然而她心底的不踏实跟鬼似的,纠纠缠缠。
“你要多加小心......就当是我妇人之见,不能没有夫君。”冯瑥像是被魇了般,又说了一遍:“你要多加小心。”
拓跋驰见状,将她的手握的更紧了。
他知道冯瑥自小脾性柔弱,贤良淑德,乍一看好似寻常良家主母。
然而这些都不过是皮相罢了,她诚然不似冯初那般醉心庙堂,看起来只想相夫教子,可是她的敏锐常常让拓跋驰讶异。
他信她。
......
“这天也是渐渐热了,”六角扇轻摇,杜知格独坐凉亭,凭栏笑望,“蓟娘呐,你整日在日头底下,舞刀弄枪,不怕受了暑气呀?”
双刀破长风,慕容蓟涨红着脸,挥出十成十的力道,汗水晶莹自她额前淌落。
她心头很慌。
从军以来,除了冯初瞧出了她是女儿身,其他从未有人疑心过她的身份。
直到某日杜知格故意当众玩笑般说她:“二郎明明勇冠三军,为何同我说话,总是吞吞吐吐,口齿笨拙?都不像是大将军了,倒像是个怀春的小娘子。以后我不唤你二郎了,我喊你蓟娘可好?”
话一出口,慕容蓟警惕万分,惶恐地看向周围,生怕叫旁人看穿了身份。
然而并没有什么人真的将这番话放在心上,权作戏尔。
没有人会疑心一个身长八尺、能开重弓的虎将会是女儿身。
她这才放下心来。
军营不似朝堂,它信奉暴力,崇尚武艺,蛮横与粗鲁是底层士卒的底色,强者至上是刻进每一个士兵骨子里的。
女儿身只会给她招来平白的揣测。
她不希望横生枝节。
殊不知这一瞬间的慌乱悉数入了杜知格的眼。
二人对上,心中俱是横生四字,却又偏差开来:果不其然。
日头西斜,慕容蓟才堪堪停了舞刀弄枪的身形,燥渴此时才找上门来。
清泉泠泠的人儿取了青玉盏,贴在慕容蓟唇边,“喝吧。”
杜知格说得没错,这天好热,尤其是她耍了一通刀后,更热了。
可是为什么,燥意却消失了呢?
慕容蓟怔怔地接过杯盏,一饮而尽,颇有狂歌痛饮的豪士风姿,青玉盏被摔在地上,滴溜溜滚向远处的草丛。
翠眸中罕见地在面对杜知格时出现领兵时才有的独断。
她已然是受够了,这人似是而非的撩拨。
“杜郎君。”
“嗳。”
好威风的模样,寻常人瞧了都要畏惧三分,然而丝毫影响不到杜知格。
“你我相识许久,都不曾问过,杜郎君,心悦何种模样的女子?”
西堕轮阳燃起方寸间的天空,初夏的蝉儿方从土中爬出来不久,叫闹着浮动的地气。
翠绿的眼瞳澄澈,只有一个杜知格,站在方寸之中。
她看见她眼中的她张开了口,珍之重之,“世间凡夫俗子,入不得我眼。唯见那蓟荛毵毵,生机盎盎,值我倾心。”
“......”慕容蓟的脸再度涨红——她没听明白。
什么......三三四四......这些读书人,怎么就不能将话说明白呢?
杜知格‘噗嗤’一笑,摇着扇子,知她不懂,亦不言明,反问道:“那二郎呢?二郎心悦什么样的女子?”
她心悦什么样的女子?
这句话将慕容蓟彻底问愣在当头,她固然不懂杜知格的话是何意思,察言观色的本事她却是在的。
杜知格心里有她,杜知格甚至知道她是女子。
那为何、为何要问自己心悦何种女子呢?
“呵.......哈哈.......”
还不等她想明白,杜知格就已经摇着扇子退将开来,黄昏寒凉的风吹散了红霞。
“世事如荛草,火宅裹身忙啊......”
“二郎,夜里凉,多加几件衣裳吧。”
巫祝鼓唱多少通,天神主的木眼静默地注视行跪拜的百官。
夏初,天子祭西郊。
今年的祭天,太皇太后称病未至,一应由拓跋聿行祭。
年轻的天子脊梁笔直,内敛沉静,才多少时日,她就已然脱去从前的稚态,该说是坎坷造才么?
拓跋聿带着文武百官行拜复起,三牲告苍,至毕,巫祝鼓歇,百官共食太牢。
“将这盘肉和羊羔肉,送至京兆郡公面前。”
拓跋聿的声音不大不小,恰能让周围人听清。
冯初俨然成了冯家在朝中魁首,拓跋聿也有意营造这份荣宠,外人面前,她总是给尽冯初礼遇。
认定了冯初不会做出什么离心之事,也只有冯初一人吃下这虚情假意的苦果。
天子赐祚肉,乃是荣耀,冯初不能辞。
毕恭毕敬地双手接过盛祚肉的漆盘,拜谢道:“臣,谢陛下隆恩。”
时贵族多食羊肉,北地牛羊鲜嫩,白水沾盐,空口也算不得多难吃。
豚肉则腥膻尤甚,饶是以各种香草都难盖住它的味,这用来祭祀的祚肉更是只拿白水并细盐煮过,极难入口。
寻常祭祀赐了肉,王公贵族多半带回家去供着,今朝这小皇帝却要在西郊赐宴,以示君臣一心。
自然除了这祚肉,倒也上了些别的菜肴──这些王公勋贵们是什么德行,拓跋聿心里和明镜似的,真让他们只吃祚肉,难免底下生怨。
但这祚肉,旁人是带回家供着还是在席间食用是一码事,冯初被推到这风口浪尖,她不能不吃完,以谢陛下。
拓跋聿满眼温良,好似冯初就是她最为看好的臣子。
她就是还想折腾她。
冯初暗地里幽幽叹气,夹起一片祚肉,送入口中。
拓跋聿瞧见腥膻气冲得冯初忍不住敛眉,她进食向来斯文,细细咀嚼,而今反倒成了折磨,喉头微动,终是咽了下去。
拓跋聿不由得同她一齐长舒了一口气。
“……这祚肉,列位臣公还是带回去再行享用吧。”
她到底还是选择放过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