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哎哟哎哟,你们两个,这是要承包我今天的笑点吗?”德亨受不了大笑道。
“啊啊哈哈哈哈!”永璜已经笑的开始拍手了。
永琏恼羞成怒,大喊一声:“不跟你们玩儿了,你们大人真讨厌。”
“嗖”的一声又骑车跑了。
德亨这回点了另外两个亲随跟上去,让那两个歇歇吧。
允禩将在小三轮里扑腾腿的永璜抱起来,用他胸前围着的小兜兜给他擦了擦笑出来的口水,对德亨笑道:“你这日理万机的,还能有时间带孩子?锦绣呢?”
德亨回道:“和理藩院去南海子行宫了。”
这一次万国来朝会仍旧是在南海子行宫举行。
允禩叹气:“她怎么比你还忙。”
德亨:“我阿玛不耐烦来圆明园,也不想去小园触景伤情,就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南海子修养了。她去了,也能照料一二。”
德亨拽着永璜的小三轮,允禩抱着永璜,两人一起朝圆明园走。
说到叶勤,允禩道:“你阿玛不过花甲之年,在家闲着做什么,不如出来当差,也能有个消遣?”
德亨笑道:“他三不五时的帮锦绣见一见客人,就当是消遣了。”
允禩知道叶勤的长处在哪里,笑道:“那也罢了,是他喜欢的。”
“车,车……”永璜被允禩抱了一会子就不乐意了,想回他的座驾上去叱咤风云。
允禩将他放回小三轮里,甩了甩胳膊,感慨道:“这小子人看着不大,正经挺实诚。”
德亨:“别看他人小,吃的可不老少……”
两人去找弘晖,弘晖并不在前朝也不在寝宫,他在太后处。
太后这里,弘旦和弘昼两个,一个捧哏一个逗哏,正在摆案说书。
座下除了太后皇帝妃嫔等,还有一水儿的宫女太监。
弘昼还是他那黑痦子上长长毛的扮相:
“……诸位看官,吾知一佐领甚好。”
弘旦:“怎么个好法?”
弘昼:“这佐领啊,将伊佐领内事务,视如己出,苦心办理。”
弘旦:“那是挺好。具体说说?”
弘昼:“将佐领中,善者奖励,恶者教戒,遇事,唯希冀于众有益。”
弘旦:“那是真好,好人呐!”
众下都嘻嘻笑了起来,太后更是笑的合不拢嘴,弘晖也摇头莞尔。
弘旦继续问道:“可有实例吗?说个出来,让大家伙儿评判评判,是不是真的好。”
弘昼:“那就说一个?”
弘旦:“说一个。”
弘昼:“那就说一个。话说呀,这一个佐领下,有一个钱粮领催,包办了这一个佐领的食堂,领放饷米后,克扣兵丁的伙食。”
弘旦:“怎么个克扣法?”
弘昼:“……打饭的时候,手抖上三抖,八分变五分……”
弘旦:“嗐这都什么人呐!”
“哈哈哈哈哈……”
座下已经哄堂大笑,笑的东倒西歪了。
德亨老远就听到弘旦那句“这都什么人呐”转身就想跑。
永琏眼尖,大喊一声:“阿玛!”
太后和弘晖转头看去,太后揉着笑疼的腮帮子招呼道:“德亨来了,快过来,听这哥儿两个说书,可是笑死个人啦啊哈哈哈哈……”
德亨无法,只得将小儿子连人带车都捧起来,去到太后那边,将人带车放下,坐在了弘晖给他让出来的位置上,听弘昼和弘旦两个瞎掰掰。
弘晖给允禩让座,允禩给太后见礼,也坐下细听。
弘昼和弘旦等了一瞬,等两人做好了,弘昼继续道:
“这佐领知道之后,好言相劝,这领催表面上答应了,暗地里如故……”
弘旦:“嗐,阳奉阴违。”
弘昼:“不仅仅是阳奉阴违,还交通家人,意欲暗行倒卖之事,又被查出。”
弘旦:“这回该治罪了吧?”
弘昼:“并没有!”
弘旦:“那这佐领是怎么处理的呢?”
弘昼:“这佐领啊,继续对这领催婉言相劝:你我均系骨肉,何忍将你立办没脸……”
弘旦:“是这个理儿,都是八旗子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弘昼:“……尔若不痛改,我必拿你呈送旗下,将汝治罪……”
小故事很简单,以小见大,就是寓教于乐,教人向善,寻规做事的道理。
总的来说,是有教育意义的。
两人说完,太后高兴的鼓掌叫好,叫太监将提前准备好的天盛铜钱撒给两人这是不管说的好不好都要捧场了,委实是很有氛围了。
德亨一见两人朝太后而去,起身就跑。
弘晖眼疾手快的拉住他,奇怪问道:“你跑个什么劲儿?”
德亨一言难尽。
弘昼和弘旦这边已经一左一右的晃着太后央求上了:“太后,好不好嘛,好不好嘛。”
“您就跟大哥说一说,给我们在报纸上单开一页嘛。”
“太后,好太后,好不好嘛……”
德亨简直没眼看,都多大的人了,还撒娇呢!
但小老太太就喜欢大小伙子跟她撒娇呢,摸摸这个,搂搂那个,笑的合不拢嘴,还不住跟弘晖道:“皇帝啊,你就答应了吧哈哈……”
弘晖憋笑:“他们说的是德亨吧?”
德亨立即道:“我可不上当了啊,就是两个没定性的。一会子要开茶馆,我好不容易给空出来了,结果不开了,非要报纸板块连载小故事,我要是给他们空出来了,是不是又改口不写了?”
“他们在我这里,已经毫无信誉了!”
弘昼:“太后,太后……”
弘旦:“好不好嘛,好不好嘛……”
梅朵在一旁拉着贵妃的手,对着她深情练习道:“好不好嘛,好不好嘛……”
跟弘旦一个调调儿。
永琏在地上跳脚:“小叔,你羞不羞啊,我都不像你这么说话了好不!”
弘旦不理他,继续央求太后。
永璜抱住哥哥的大腿,仰着笑脸笑哈哈:“好不好嘛,好不好嘛……”
永琏:……
终于不是两个字两个字的往外蹦了。
“弟弟啊,你可学点好的吧。”
贵妃这样温柔贤淑的人都揉着肚子笑的前仰后合,更别提其他人了。
简直乱成一锅粥了。
德亨别开脑袋,不忍直视,弘晖忍俊不禁同时,又问德亨:“他在家也这个样子吗?”
德亨:“以前额娘在的时候,他就是这么央求额娘的。”
弘晖一听,顿时道:“你就应了他吧,也不是什么大事。”
德亨:“是不是什么大事,我治的是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
弘晖:“那算什么,他要是不想做了,朕找给翰林官给他接手就是了,浪费不了你的板块。”
德亨:……
“我说,真有什么家长,就有什么孩子哈?我严重怀疑,弘旦长成今天这个样子,就是我不在那几年,你给他惯的。”
弘晖“哈”了一声,斜眼他:“怎么,长兄如父,你这个做大哥的撒手不管他,还不许我护着了?”
德亨语塞,只得对他晃晃拳头,忍下了。
弘晖立时对弘昼和弘旦道:“你们小哥应了,朕也应了。”
弘昼&弘旦一蹦三尺高:“好耶,皇上万岁!”
德亨抱臂侧视他们,冷冷道:“先交稿子啊,不见到连载三期的稿子,我是不会给好版面的。”
弘昼和弘旦对视一眼,都道:“放心吧,早准备好了……”
第422章
德亨今日来, 是交今年恩科明算科、明法科试题。
清朝的八股取士,考题出自四书五经。
而自汉朝董仲舒以来,各家学说学派对四书五经多有注解, 清朝采用的,就是宋明程朱理学所阐述的纲常伦理一派。
康熙皇帝在亲自学习汉学之后,于康熙二十二年,正式将朱子理学定为国家统治思想, 纳为科举选才之基。
康熙皇帝先是将朱子从原配享孔庙东庑先贤之列,升成大成殿十哲之次,确定其在本朝地位,然后天下颁行《朱子全书》、《四书注释》,定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为科考必考内容。
近半个世纪过去,朝野内外,但凡读书,无不谈道学(理学也被叫做道学), 不会清谈, 就进不了科场,进不了中枢。
德亨初初入学之时, 学的就是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练习方式就是,先生从四书中截取一句话,学生用朱子的注释和思想基调将之解释出来。
何为纲常伦理呢?
即为三纲五常。
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上下级、亲属间的绝对服从关系。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指导个人品德修养与社会行为准则。
对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 总体来说是好的, 有弊端, 尤其是三纲, 为后人所诟病,但符合这个时代皇帝治理天下、维持国家稳定的大需求。
“啊啊哈哈哈哈!”永璜已经笑的开始拍手了。
永琏恼羞成怒,大喊一声:“不跟你们玩儿了,你们大人真讨厌。”
“嗖”的一声又骑车跑了。
德亨这回点了另外两个亲随跟上去,让那两个歇歇吧。
允禩将在小三轮里扑腾腿的永璜抱起来,用他胸前围着的小兜兜给他擦了擦笑出来的口水,对德亨笑道:“你这日理万机的,还能有时间带孩子?锦绣呢?”
德亨回道:“和理藩院去南海子行宫了。”
这一次万国来朝会仍旧是在南海子行宫举行。
允禩叹气:“她怎么比你还忙。”
德亨:“我阿玛不耐烦来圆明园,也不想去小园触景伤情,就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南海子修养了。她去了,也能照料一二。”
德亨拽着永璜的小三轮,允禩抱着永璜,两人一起朝圆明园走。
说到叶勤,允禩道:“你阿玛不过花甲之年,在家闲着做什么,不如出来当差,也能有个消遣?”
德亨笑道:“他三不五时的帮锦绣见一见客人,就当是消遣了。”
允禩知道叶勤的长处在哪里,笑道:“那也罢了,是他喜欢的。”
“车,车……”永璜被允禩抱了一会子就不乐意了,想回他的座驾上去叱咤风云。
允禩将他放回小三轮里,甩了甩胳膊,感慨道:“这小子人看着不大,正经挺实诚。”
德亨:“别看他人小,吃的可不老少……”
两人去找弘晖,弘晖并不在前朝也不在寝宫,他在太后处。
太后这里,弘旦和弘昼两个,一个捧哏一个逗哏,正在摆案说书。
座下除了太后皇帝妃嫔等,还有一水儿的宫女太监。
弘昼还是他那黑痦子上长长毛的扮相:
“……诸位看官,吾知一佐领甚好。”
弘旦:“怎么个好法?”
弘昼:“这佐领啊,将伊佐领内事务,视如己出,苦心办理。”
弘旦:“那是挺好。具体说说?”
弘昼:“将佐领中,善者奖励,恶者教戒,遇事,唯希冀于众有益。”
弘旦:“那是真好,好人呐!”
众下都嘻嘻笑了起来,太后更是笑的合不拢嘴,弘晖也摇头莞尔。
弘旦继续问道:“可有实例吗?说个出来,让大家伙儿评判评判,是不是真的好。”
弘昼:“那就说一个?”
弘旦:“说一个。”
弘昼:“那就说一个。话说呀,这一个佐领下,有一个钱粮领催,包办了这一个佐领的食堂,领放饷米后,克扣兵丁的伙食。”
弘旦:“怎么个克扣法?”
弘昼:“……打饭的时候,手抖上三抖,八分变五分……”
弘旦:“嗐这都什么人呐!”
“哈哈哈哈哈……”
座下已经哄堂大笑,笑的东倒西歪了。
德亨老远就听到弘旦那句“这都什么人呐”转身就想跑。
永琏眼尖,大喊一声:“阿玛!”
太后和弘晖转头看去,太后揉着笑疼的腮帮子招呼道:“德亨来了,快过来,听这哥儿两个说书,可是笑死个人啦啊哈哈哈哈……”
德亨无法,只得将小儿子连人带车都捧起来,去到太后那边,将人带车放下,坐在了弘晖给他让出来的位置上,听弘昼和弘旦两个瞎掰掰。
弘晖给允禩让座,允禩给太后见礼,也坐下细听。
弘昼和弘旦等了一瞬,等两人做好了,弘昼继续道:
“这佐领知道之后,好言相劝,这领催表面上答应了,暗地里如故……”
弘旦:“嗐,阳奉阴违。”
弘昼:“不仅仅是阳奉阴违,还交通家人,意欲暗行倒卖之事,又被查出。”
弘旦:“这回该治罪了吧?”
弘昼:“并没有!”
弘旦:“那这佐领是怎么处理的呢?”
弘昼:“这佐领啊,继续对这领催婉言相劝:你我均系骨肉,何忍将你立办没脸……”
弘旦:“是这个理儿,都是八旗子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弘昼:“……尔若不痛改,我必拿你呈送旗下,将汝治罪……”
小故事很简单,以小见大,就是寓教于乐,教人向善,寻规做事的道理。
总的来说,是有教育意义的。
两人说完,太后高兴的鼓掌叫好,叫太监将提前准备好的天盛铜钱撒给两人这是不管说的好不好都要捧场了,委实是很有氛围了。
德亨一见两人朝太后而去,起身就跑。
弘晖眼疾手快的拉住他,奇怪问道:“你跑个什么劲儿?”
德亨一言难尽。
弘昼和弘旦这边已经一左一右的晃着太后央求上了:“太后,好不好嘛,好不好嘛。”
“您就跟大哥说一说,给我们在报纸上单开一页嘛。”
“太后,好太后,好不好嘛……”
德亨简直没眼看,都多大的人了,还撒娇呢!
但小老太太就喜欢大小伙子跟她撒娇呢,摸摸这个,搂搂那个,笑的合不拢嘴,还不住跟弘晖道:“皇帝啊,你就答应了吧哈哈……”
弘晖憋笑:“他们说的是德亨吧?”
德亨立即道:“我可不上当了啊,就是两个没定性的。一会子要开茶馆,我好不容易给空出来了,结果不开了,非要报纸板块连载小故事,我要是给他们空出来了,是不是又改口不写了?”
“他们在我这里,已经毫无信誉了!”
弘昼:“太后,太后……”
弘旦:“好不好嘛,好不好嘛……”
梅朵在一旁拉着贵妃的手,对着她深情练习道:“好不好嘛,好不好嘛……”
跟弘旦一个调调儿。
永琏在地上跳脚:“小叔,你羞不羞啊,我都不像你这么说话了好不!”
弘旦不理他,继续央求太后。
永璜抱住哥哥的大腿,仰着笑脸笑哈哈:“好不好嘛,好不好嘛……”
永琏:……
终于不是两个字两个字的往外蹦了。
“弟弟啊,你可学点好的吧。”
贵妃这样温柔贤淑的人都揉着肚子笑的前仰后合,更别提其他人了。
简直乱成一锅粥了。
德亨别开脑袋,不忍直视,弘晖忍俊不禁同时,又问德亨:“他在家也这个样子吗?”
德亨:“以前额娘在的时候,他就是这么央求额娘的。”
弘晖一听,顿时道:“你就应了他吧,也不是什么大事。”
德亨:“是不是什么大事,我治的是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
弘晖:“那算什么,他要是不想做了,朕找给翰林官给他接手就是了,浪费不了你的板块。”
德亨:……
“我说,真有什么家长,就有什么孩子哈?我严重怀疑,弘旦长成今天这个样子,就是我不在那几年,你给他惯的。”
弘晖“哈”了一声,斜眼他:“怎么,长兄如父,你这个做大哥的撒手不管他,还不许我护着了?”
德亨语塞,只得对他晃晃拳头,忍下了。
弘晖立时对弘昼和弘旦道:“你们小哥应了,朕也应了。”
弘昼&弘旦一蹦三尺高:“好耶,皇上万岁!”
德亨抱臂侧视他们,冷冷道:“先交稿子啊,不见到连载三期的稿子,我是不会给好版面的。”
弘昼和弘旦对视一眼,都道:“放心吧,早准备好了……”
第422章
德亨今日来, 是交今年恩科明算科、明法科试题。
清朝的八股取士,考题出自四书五经。
而自汉朝董仲舒以来,各家学说学派对四书五经多有注解, 清朝采用的,就是宋明程朱理学所阐述的纲常伦理一派。
康熙皇帝在亲自学习汉学之后,于康熙二十二年,正式将朱子理学定为国家统治思想, 纳为科举选才之基。
康熙皇帝先是将朱子从原配享孔庙东庑先贤之列,升成大成殿十哲之次,确定其在本朝地位,然后天下颁行《朱子全书》、《四书注释》,定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为科考必考内容。
近半个世纪过去,朝野内外,但凡读书,无不谈道学(理学也被叫做道学), 不会清谈, 就进不了科场,进不了中枢。
德亨初初入学之时, 学的就是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练习方式就是,先生从四书中截取一句话,学生用朱子的注释和思想基调将之解释出来。
何为纲常伦理呢?
即为三纲五常。
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上下级、亲属间的绝对服从关系。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指导个人品德修养与社会行为准则。
对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 总体来说是好的, 有弊端, 尤其是三纲, 为后人所诟病,但符合这个时代皇帝治理天下、维持国家稳定的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