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德亨:???发生了什么?
两人成婚一年,生下了女儿孙素素。
范窈娘在闺中时候学过琴棋书画,但她的着重点在娴熟琴艺上,书画以鉴赏为主,能写能画两笔就算是会了。
所以,当她在孙良友那里接触到那样绚烂的色彩之后,她陷进去了。
天赋这东西就是这样玄学,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发觉自己上天赐予的能力,有的人,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就打开通往巅峰的道路。
孙良友有妻子“红袖添香”,婚后多年一直夫妻和谐,两人孕育有两女一子,家庭和睦,孙良友本人也步步高升,被阿尔松阿带去了京城。
妻儿自然也是要一同前往的。
于范窈娘而言,回京,就是回家。
更是回到名利圈中。女儿素素已经十岁了,她生、长在福山,回京,就跟乡下丫头入城一样,范窈娘为了女儿前程考虑,请示主母锦绣之后,将她送去了主家太妃纳喇氏身边镀金。
就是让女儿去富贵窝里走一遭,见识一下各色人等,学一学眉高眼低,熏陶一下礼仪气度。
真真是慈母之心。
她并没有对女儿报什么攀龙附凤的心思,但有时候,不是你不想,就能躲的过的。
更何况,际遇来临,范窈娘也没想要躲啊?
纳喇氏身边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
三等诰命夫人排号都不一定能见上她,能去到她跟前的小子们,上至二十出头的青年才俊,下到刚会爬的小婴儿,全都是皇室中最顶尖最抢手的那一拨。
像是永华、永璋这样的,纳喇氏将之当做自己的孙儿疼,不管是伺候的婢女还是亲戚家的女眷,都不避讳两人的。
也没什么好避讳的。等到选秀,这些女孩儿,还不是要任凭这两兄弟挑选,要是能在选秀前看对了眼,女孩儿们和诰命夫人们巴不得呢。
永华和永璋两兄弟经常去给纳喇氏请安,就算没什么要紧事儿,十天半个月的,兄弟两个也都会抽时间去看望看望她老人家。
永璋喜画,也擅长作画,为了逗老太太开心,去的时候,不是给老太太带上一副,就是现场给老太太画上一副,调制颜料的,就是孙素素。
她擅长这个,纳喇氏每天穿什么衣裳画什么妆容,配色就是由她负责。
一来二去,永璋就有些离不开她了。
好画师遇到了好颜料,那还能戒的了吗?
纳喇氏看出来了,就做主,将孙素素给了永璋。为表一碗水端平,同时,她还没忘了给永华也送一个。
婢女们为了竞争永华这一个名额,都还暗中较量了一回,总之,永华和永璋身边,都是别人求不来的好去处。
这就是苏小柳所说的“宫女来自国公府”的前后始末。
德亨说自己没印象,是因为这件事谁都没当回事,老太太给孙儿赐个丫鬟,还用请示儿子吗?
那时候,德亨和锦绣还住在毓庆宫呢,锦绣每次出宫去给婆母请安,多少大事要事亲香事说不完,谁还记得一个小小婢女呢?
所以,锦绣也完全不知情。
孙素素也不是没有出身,她的母亲是汉军旗包衣,只要在花名册上记上一笔,她就能跟着永璋入阿哥所伺候了。
一入宫门深似海,说的是被皇帝宠信的妃子,不是宫女。
入宫的宫女是有值班的,不当值时候,是要出宫回自家住的,否则,紫禁城三千宫女打不住,要是都住宫里,那到底是皇帝的家,还是宫女们的家?
永璋是嫡皇孙,孙素素不敢怠慢,一回家就跟着母亲精研技艺,力求让永璋离不开她。
永璋身边人太多了,母亲那里派来的人更是层出不穷,她的优点在于她和永璋差不多大年纪,又来自福山那个神秘地方,两人非常有共同话题。
尤其是躲开人,两人一起躺在被窝里时候,永璋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孙素素是心疼二阿哥的,瑞王妃逼儿子逼的太紧了,一举一动都有她的人盯着,将二阿哥逼的只敢躲在被窝里跟她这个小宫女说自在话。
范窈娘实在没有想到女儿能有这样的造化,那是倾尽全力培养女儿,她还试图培养女儿弹琴奏乐跳舞的才艺,可惜,女儿是个榆木脑袋,除了在调制颜料上面,其他就是块实心儿木头,一窍不通。
范窈娘最常说女儿的一句话就是:你呀,除了是个女孩儿随了我,剩下的净随你爹了。
孙素素也是会还嘴的:殿下就喜欢我这样。
范窈娘无话可说。
什么锅配什么盖,谁也强求不得。
少年情谊,更是不能强求。
范玉柱来找到妹妹,让她帮着调制油墨时候,范窈娘是犹豫的,孙良友的保密协议她是知道的。
但范玉柱有一句话说的好,保密是对着外人的,对着自家人,那不叫秘密。
钮祜禄老爷,准太子妃的父亲,你未来女婿的外公请你帮一个小忙,你帮不帮?
你别忘了,你丈夫的上司,也是钮祜禄氏呢。
这一句,打动了范窈娘。
可不就是吗,等改朝换代,钮祜禄氏可就是皇后的娘家,等……
整个天下就都是她的好“女婿”的,那她的女儿,至少也得是个妃子吧?
凭女儿和二阿哥打小儿的情谊,贵妃也是敢想的。
那没得说的,定是要帮的,就当是为了女儿吧。
范窈娘没有想过,如果范玉柱的要求是正当的,他完全可以直接去找孙良友,而不是来找她。
或者她想到了,但选择牺牲丈夫,成全自己的女儿。
而她,也没有问过孙素素,要不要她来成全。
范窈娘隐瞒丈夫和儿女随着哥哥南下,化名加乔装,除了范玉柱自己,其他人都不知道她是何许人也,她在江南亲手调/教学徒出师后,她就回了京。
其他自有范玉柱给她打理好一切。
悄无声息的。
孙素素从头到尾完全不知情,她连父亲孙良友被监禁两三个月了都不知道,回家问起来,范窈娘就说“你爹闭关了”。
孙良友经常闭关,孙素素从小就习惯了。
孙素素都不知情,永璋就更不知情了,他只是养了一个擅长调制颜料的宫女而已,这个宫女的母亲做了什么,他长在深宫,又怎么会知道?
至于皇后知不知情,就不得而知了。
介于孙素素已经是永璋的人,永璋纳她之前也曾禀告过母亲,以皇后对儿子的掌控力,要说她对孙素素身世不知情,似乎也说不过去。
德亨曾经亲口问过范玉柱,他是因为什么背叛,是有人给了他比在自己这里更好的前程吗?
德亨也实在想不出来,除了自己这里,还有谁能给他更好的前程?
皇上?
他背叛的就是雍正帝啊。
范玉柱只说,他是财迷心窍了,才做出了那样的事情。
现在德亨知道了,范玉柱居然盯上了永璋。
德亨只觉着荒唐。
第419章
范玉柱后悔吗?
范玉柱可后悔死了。
他是认为自己做错了, 但也只是一点子贪财的小错,人之常情,小惩大诫一番就过了。
他根本没想背叛德亨, 他只是想揽财,给自己增添份量,给外甥女儿增添份量,在永璋那里求个好名分而已。
先帝时候, 永璋得瑞王和定王宠爱,他是失心疯了才会背叛德亨,只是,瑞王和定王除了宠爱永璋,还宠爱长子永华。
眼看两位年纪相仿的皇孙即将长成,以后定少不了一番龙争虎斗,而二阿哥,最好现在就开始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
但凡培植自己势力, 哪有不花银子的?
想想废太子为什么三番五次的从曹家拿银子, 想想八爷为什么搂着江南不放,想想瑞王为什么能这么快就平定了西北。
不都是因为银子吗!
就是因为瑞王握住了定王的钱袋子, 他才能那么快的平定西北,奠定自己的无上军功,在叔伯当中一骑绝尘,无可睥睨。
可见,银子是有多么的重要。
而他这个“舅父”,就是要通过银子, 在永璋这里获得不可取代的地位。
范玉柱也有把握, 就算之后事发, 他也不会有事, 他选的合伙人不是别人,是瑞王的岳丈阿尔本阿。
要范玉柱说,阿尔本阿真是位妙人儿,他就跟所有八旗王公一样,蠢的让人信服。异类的是阿尔松阿,聪明的不像个满人。
也可能跟他一直为德亨效力有关。
为德亨效力二十年,能学上几分聪明,也并不让人奇怪。
而范玉柱自己,就更不用说了,他的祖父范三拔、他的父亲范毓馪,都对定王忠心耿耿,为定王立下汗马功劳。
他们范氏,更是定王成势的肱骨元老。
看在自己妻族份儿上,瑞王不会拿阿尔本阿怎么着。
看在父祖面子上,定王也不会拿自己怎么着。
两人成婚一年,生下了女儿孙素素。
范窈娘在闺中时候学过琴棋书画,但她的着重点在娴熟琴艺上,书画以鉴赏为主,能写能画两笔就算是会了。
所以,当她在孙良友那里接触到那样绚烂的色彩之后,她陷进去了。
天赋这东西就是这样玄学,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发觉自己上天赐予的能力,有的人,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就打开通往巅峰的道路。
孙良友有妻子“红袖添香”,婚后多年一直夫妻和谐,两人孕育有两女一子,家庭和睦,孙良友本人也步步高升,被阿尔松阿带去了京城。
妻儿自然也是要一同前往的。
于范窈娘而言,回京,就是回家。
更是回到名利圈中。女儿素素已经十岁了,她生、长在福山,回京,就跟乡下丫头入城一样,范窈娘为了女儿前程考虑,请示主母锦绣之后,将她送去了主家太妃纳喇氏身边镀金。
就是让女儿去富贵窝里走一遭,见识一下各色人等,学一学眉高眼低,熏陶一下礼仪气度。
真真是慈母之心。
她并没有对女儿报什么攀龙附凤的心思,但有时候,不是你不想,就能躲的过的。
更何况,际遇来临,范窈娘也没想要躲啊?
纳喇氏身边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
三等诰命夫人排号都不一定能见上她,能去到她跟前的小子们,上至二十出头的青年才俊,下到刚会爬的小婴儿,全都是皇室中最顶尖最抢手的那一拨。
像是永华、永璋这样的,纳喇氏将之当做自己的孙儿疼,不管是伺候的婢女还是亲戚家的女眷,都不避讳两人的。
也没什么好避讳的。等到选秀,这些女孩儿,还不是要任凭这两兄弟挑选,要是能在选秀前看对了眼,女孩儿们和诰命夫人们巴不得呢。
永华和永璋两兄弟经常去给纳喇氏请安,就算没什么要紧事儿,十天半个月的,兄弟两个也都会抽时间去看望看望她老人家。
永璋喜画,也擅长作画,为了逗老太太开心,去的时候,不是给老太太带上一副,就是现场给老太太画上一副,调制颜料的,就是孙素素。
她擅长这个,纳喇氏每天穿什么衣裳画什么妆容,配色就是由她负责。
一来二去,永璋就有些离不开她了。
好画师遇到了好颜料,那还能戒的了吗?
纳喇氏看出来了,就做主,将孙素素给了永璋。为表一碗水端平,同时,她还没忘了给永华也送一个。
婢女们为了竞争永华这一个名额,都还暗中较量了一回,总之,永华和永璋身边,都是别人求不来的好去处。
这就是苏小柳所说的“宫女来自国公府”的前后始末。
德亨说自己没印象,是因为这件事谁都没当回事,老太太给孙儿赐个丫鬟,还用请示儿子吗?
那时候,德亨和锦绣还住在毓庆宫呢,锦绣每次出宫去给婆母请安,多少大事要事亲香事说不完,谁还记得一个小小婢女呢?
所以,锦绣也完全不知情。
孙素素也不是没有出身,她的母亲是汉军旗包衣,只要在花名册上记上一笔,她就能跟着永璋入阿哥所伺候了。
一入宫门深似海,说的是被皇帝宠信的妃子,不是宫女。
入宫的宫女是有值班的,不当值时候,是要出宫回自家住的,否则,紫禁城三千宫女打不住,要是都住宫里,那到底是皇帝的家,还是宫女们的家?
永璋是嫡皇孙,孙素素不敢怠慢,一回家就跟着母亲精研技艺,力求让永璋离不开她。
永璋身边人太多了,母亲那里派来的人更是层出不穷,她的优点在于她和永璋差不多大年纪,又来自福山那个神秘地方,两人非常有共同话题。
尤其是躲开人,两人一起躺在被窝里时候,永璋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孙素素是心疼二阿哥的,瑞王妃逼儿子逼的太紧了,一举一动都有她的人盯着,将二阿哥逼的只敢躲在被窝里跟她这个小宫女说自在话。
范窈娘实在没有想到女儿能有这样的造化,那是倾尽全力培养女儿,她还试图培养女儿弹琴奏乐跳舞的才艺,可惜,女儿是个榆木脑袋,除了在调制颜料上面,其他就是块实心儿木头,一窍不通。
范窈娘最常说女儿的一句话就是:你呀,除了是个女孩儿随了我,剩下的净随你爹了。
孙素素也是会还嘴的:殿下就喜欢我这样。
范窈娘无话可说。
什么锅配什么盖,谁也强求不得。
少年情谊,更是不能强求。
范玉柱来找到妹妹,让她帮着调制油墨时候,范窈娘是犹豫的,孙良友的保密协议她是知道的。
但范玉柱有一句话说的好,保密是对着外人的,对着自家人,那不叫秘密。
钮祜禄老爷,准太子妃的父亲,你未来女婿的外公请你帮一个小忙,你帮不帮?
你别忘了,你丈夫的上司,也是钮祜禄氏呢。
这一句,打动了范窈娘。
可不就是吗,等改朝换代,钮祜禄氏可就是皇后的娘家,等……
整个天下就都是她的好“女婿”的,那她的女儿,至少也得是个妃子吧?
凭女儿和二阿哥打小儿的情谊,贵妃也是敢想的。
那没得说的,定是要帮的,就当是为了女儿吧。
范窈娘没有想过,如果范玉柱的要求是正当的,他完全可以直接去找孙良友,而不是来找她。
或者她想到了,但选择牺牲丈夫,成全自己的女儿。
而她,也没有问过孙素素,要不要她来成全。
范窈娘隐瞒丈夫和儿女随着哥哥南下,化名加乔装,除了范玉柱自己,其他人都不知道她是何许人也,她在江南亲手调/教学徒出师后,她就回了京。
其他自有范玉柱给她打理好一切。
悄无声息的。
孙素素从头到尾完全不知情,她连父亲孙良友被监禁两三个月了都不知道,回家问起来,范窈娘就说“你爹闭关了”。
孙良友经常闭关,孙素素从小就习惯了。
孙素素都不知情,永璋就更不知情了,他只是养了一个擅长调制颜料的宫女而已,这个宫女的母亲做了什么,他长在深宫,又怎么会知道?
至于皇后知不知情,就不得而知了。
介于孙素素已经是永璋的人,永璋纳她之前也曾禀告过母亲,以皇后对儿子的掌控力,要说她对孙素素身世不知情,似乎也说不过去。
德亨曾经亲口问过范玉柱,他是因为什么背叛,是有人给了他比在自己这里更好的前程吗?
德亨也实在想不出来,除了自己这里,还有谁能给他更好的前程?
皇上?
他背叛的就是雍正帝啊。
范玉柱只说,他是财迷心窍了,才做出了那样的事情。
现在德亨知道了,范玉柱居然盯上了永璋。
德亨只觉着荒唐。
第419章
范玉柱后悔吗?
范玉柱可后悔死了。
他是认为自己做错了, 但也只是一点子贪财的小错,人之常情,小惩大诫一番就过了。
他根本没想背叛德亨, 他只是想揽财,给自己增添份量,给外甥女儿增添份量,在永璋那里求个好名分而已。
先帝时候, 永璋得瑞王和定王宠爱,他是失心疯了才会背叛德亨,只是,瑞王和定王除了宠爱永璋,还宠爱长子永华。
眼看两位年纪相仿的皇孙即将长成,以后定少不了一番龙争虎斗,而二阿哥,最好现在就开始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
但凡培植自己势力, 哪有不花银子的?
想想废太子为什么三番五次的从曹家拿银子, 想想八爷为什么搂着江南不放,想想瑞王为什么能这么快就平定了西北。
不都是因为银子吗!
就是因为瑞王握住了定王的钱袋子, 他才能那么快的平定西北,奠定自己的无上军功,在叔伯当中一骑绝尘,无可睥睨。
可见,银子是有多么的重要。
而他这个“舅父”,就是要通过银子, 在永璋这里获得不可取代的地位。
范玉柱也有把握, 就算之后事发, 他也不会有事, 他选的合伙人不是别人,是瑞王的岳丈阿尔本阿。
要范玉柱说,阿尔本阿真是位妙人儿,他就跟所有八旗王公一样,蠢的让人信服。异类的是阿尔松阿,聪明的不像个满人。
也可能跟他一直为德亨效力有关。
为德亨效力二十年,能学上几分聪明,也并不让人奇怪。
而范玉柱自己,就更不用说了,他的祖父范三拔、他的父亲范毓馪,都对定王忠心耿耿,为定王立下汗马功劳。
他们范氏,更是定王成势的肱骨元老。
看在自己妻族份儿上,瑞王不会拿阿尔本阿怎么着。
看在父祖面子上,定王也不会拿自己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