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那位淮安知府也是会春秋笔法的,居然将被看到了脚为“奸”,吊死在房梁上叫做“拒”,合起来就是“拒奸而亡”,堪为贞烈,是要表彰的。
比如,立个贞节牌坊。
第345章
允祥为什么要特地将这件事拿出来说, 就是因为跟今年恩科有关。
去年先帝登基六十年大庆,搞的轰轰烈烈的,地方上官员自然紧跟时事歌功颂德, 从自己管辖州府县镇之内挖掘忠孝节义事件,报上去,让皇上看看,在您治理下, 天下大同啦,您垂拱而治,堪比三皇五帝。
诸如此类的奏折,去年一直都有,直到年末了,地方上都还在报。
当然,十一月份,先帝宾天了, 后来赶上来的此类奏折就积压了, 但没关系啊,新帝不是登基了吗, 为表新帝是奉天承运,忠孝节义事件那是层出不穷啊,比先帝在的时候还要多呢!
于是,李煦也凑了把热闹,恩科将开,咱跟皇上分享一个书生大义的奇事儿, 也好让皇上对天下读书人多多了解, 鹿鸣宴上也有话可说, 拉进彼此关系不是?
坏就坏在报重了。
李煦请“义”, 人淮安知府想要“节”。
这不,两件事凑在一起,涉及同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让刚上任的皇帝总秘书长,万事兢兢业业小心谨慎的怡亲王允祥给揪出来了。
允祥怀疑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被看了下脚就要吊死,是真吊死还是被逼迫吊死?人闺阁女子,是怎么被个外男看到脚的?难不成那秋千架是架去了迎客的大门口了?
二是如果书生真的娶了人姑娘的牌位,那这书生大义可颂扬,但给姑娘报贞洁牌坊、歌颂姑娘的贞洁就是不符合常理的:姑娘“嫁”了啊,这不是奸,是两姓之好。
既是“奸”,就该入案,调查,惩治,结案。
如果姑娘真的是“拒奸”而亡,那应该将那位“奸”人捉拿归案,再申报贞节牌坊。这淮安知府糊涂透顶,如何能管理一府之政务。
淮安知府和李煦之间、姑娘(家人)和书生之间,必有一个是奸贼。
李煦能够知道这书生的“义”举,说明这件事已经在江宁地区读书人之间广为流传了。
如今恩科在即,允祥请示雍正帝,是当不知道装糊涂,还是着人详查实情,作为新帝上任三板斧之一,趁机敲打天下读书人一番。
机会难得嘛,毕竟出了人命了。
允祥的重点在恩科,德亨的重点却是在姑娘的“脚”上。
他开口提问:“只是因为看到了脚就要死?如果不是因为某种私利而死,只是单纯因为看到了脚就要死,汉人的礼教大防已经恐怖到这种地步了吗?那如果哪个男子想要娶谁家的姑娘,想方设法去看姑娘的脚好了,看了就得嫁,不嫁就去死,这是什么道理?”
允祥仔细教他道:“这是汉人那边的风俗,汉女的脚是不一样的,他们管这叫做‘三寸金莲’,是人家姑娘从小千娇万贵的裹起来的,只能新婚时候给未来夫君看,不能给其他男子看的。”
德亨还是不明白:“我旗女的脚也不是随便就给男人看的,我怎么没听说哪个旗女被看了脚就得去死的?还有那什么‘三寸金莲’,也不过是人吹嘘罢了,成年人的脚,怎么可能三寸。”
允祥耐心道:“这三寸金莲,是从小裹的,真就三寸。”
德亨摆手,斩钉截铁道:“不可能!婴儿的脚生下来都至少两寸,姑娘的脚就是从小裹起来,那脚骨也是在长的,就算长的慢,长上十几年,也不可能只三寸。”
允祥:……
这什么地方?他为什么要跟德亨辩论女人的“三寸金莲”到底有没有三寸?
弘晖心下暗笑,那“三寸金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是德亨跟他说的呢。当年他年纪小,听的时候心有余悸,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男人欣赏残疾的脚。(那时德亨根据记忆中恐吓成分居多,他说的时候,断足之风还未盛行。)
现在德亨不依不挠的说“三寸金莲”不可能三寸,那就是别有用心了。
弘晖想着该他开口解说这“三寸金莲”是怎么变成三寸的了,结果嘴刚张开,就听雍正帝道:
“这都是有些读书人读不明白,误传了,进而闹出来的荒唐事。所谓的‘三寸金莲’,是指脚的宽度,不超过三寸,超过三寸就不美了,有‘三寸金莲窄’诗句做证,也不知什么时候,这‘三寸’就变成了脚的长度了,为了能让脚能维持在三寸左右,他们在幼女四五岁时候就折断足弓,这样脚就不再长长了。”
“不过,朕日常见的都是窄三寸,我旗人女子为了脚美,能够通过选秀,也会从小时候给脚做修饰,不过是‘缠’,非‘裹’,不影响骑马打猎。长三寸朕只是听说,倒是没见过。就是不知道拒奸而死的这位女子,是什么样的脚了。”
德亨&弘晖:……您老真明白啊!
或许两小子目光太过诡异了,被雍正帝给瞪了一眼。
允祥忙道:“这女子的脚是什么样子的无足轻重,跟案情无关。”
就不要讨论了吧。
德亨还要道,就听弘晖震惊到不可置信道:“竟然会有人折断幼女的足弓?!天神菩萨,真不会有这么残忍的人吧?就为了好看?”
呃,震惊的有些过头了,德亨都不敢去看他,就怕雍正帝和怡亲王兄弟两个以为他们兄弟两个在唱双簧。
弘晖开始对雍正帝正谏,道:“汗阿玛,若读书人之中真的有此变态,只为了一己私癖,就无视此等惨绝人寰的手段摧残幼女,一经发现,定要严加惩治!”
德亨暗暗憋了一口气,悚然变色道:“这应该只是个例吧?应该不会形成民间风气吧?天呐,若是天下女子的脚都断了……”
弘晖再接再厉:“那群读书人都是没心肝的,若真吹捧起来,百姓多有愚钝之人,保不齐就要跟风,最后成为风气吧?”
德亨正色对允祥道:“十三叔,您一定要弄清楚死的女子的脚到底是折断的还是完好的,这关乎民俗民情民生大问题。要让天下人知道,我满清朝廷是绝对不会恶意摧残幼女之足的,我满清马上打天下,妇女亦能骑马上战场,若是此等劣习之风吹起来,岂不是与我大清立国有悖?”
允祥皱眉:“这是民女,就算这风气助长起来了,那也是汉人的事,跟我旗人没甚关系?”
德亨眉头皱的更紧:“满汉一家,都是皇上的子民,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
允祥:“汉人本就不逊,光管他们就够头疼了,咱们管天管地也管不到他们的女人的脚上去吧?”
德亨:“或许,他们就是想从女人的脚上大作文章呢?”
允祥:“……”
他明白了,是德亨自己想在女人的脚上做文章,具体点,是在“断足”上做文章。
允祥干脆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雍正帝也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德亨清了清喉咙,道:
“先弄清楚这已故姑娘的脚是好是折,若是好的,按大清律,详查她死亡经过。若是折的,请皇上昭告天下,家有断足女的,自觉点,以后就不要进京了,就算进京科考,考上了名次,也不会录用。”
“哼,无稽之谈。”雍正帝点评道。
允祥闲谈一般笑道:“倒也不用特地昭告天下,只要皇上放出话去,断足女不可敕封诰命即可。”读书人进京科考,三年一次,这么多读书人,你怎么核实人家家中是否有断足女?
敕封诰命的就不一样了,送圣旨的时候顺便检查一下,还可实施。
只是,仍旧很玩笑就是了。
所以,允祥继续用玩笑的语气道:“读书人最会听话听音,只要他们知道,皇上不喜欢断足女,民间断足之风就不会助长,此为‘楚王好细腰’之故。”
顺便调侃了一句,惹来雍正帝指指点点。
这也就是德亨,拿着女人的脚说了半天,要是别人,不等雍正帝出手,允祥早就将人轰赶出大殿去了。
简直荒谬到荒诞,玷污了庙堂之圣洁。
事情说到这里,德亨已经很满意了。
其实,女子断足裹脚之风应该是在更往后的年代,至少到现在,就跟雍正帝说的一样,女子、并不是所有女子,多是天生脚宽脚肥的女子,为了脚美,在骨骼生长的阶段,会将脚缠起来,这样脚骨就不会往宽里长,等脚定型之后,穿鞋子好看,放开后,也不影响骑马跑步。
不管是旗女还是汉大臣家中女儿,上层社会流行的都是这种不影响脚健康的缠脚方式。比如说,卓克陀达和锦绣十来岁的时候就缠过脚,因为她们天生的骨架大,长成后,卓克陀达身高有一米七,锦绣有一米七二,相应的,她们的脚就比一般女子要大。
为了穿鞋好看,她们会在十来岁的时候将脚掌缠上,这样骨头会继续长长,而不会继续长宽了。
比如,立个贞节牌坊。
第345章
允祥为什么要特地将这件事拿出来说, 就是因为跟今年恩科有关。
去年先帝登基六十年大庆,搞的轰轰烈烈的,地方上官员自然紧跟时事歌功颂德, 从自己管辖州府县镇之内挖掘忠孝节义事件,报上去,让皇上看看,在您治理下, 天下大同啦,您垂拱而治,堪比三皇五帝。
诸如此类的奏折,去年一直都有,直到年末了,地方上都还在报。
当然,十一月份,先帝宾天了, 后来赶上来的此类奏折就积压了, 但没关系啊,新帝不是登基了吗, 为表新帝是奉天承运,忠孝节义事件那是层出不穷啊,比先帝在的时候还要多呢!
于是,李煦也凑了把热闹,恩科将开,咱跟皇上分享一个书生大义的奇事儿, 也好让皇上对天下读书人多多了解, 鹿鸣宴上也有话可说, 拉进彼此关系不是?
坏就坏在报重了。
李煦请“义”, 人淮安知府想要“节”。
这不,两件事凑在一起,涉及同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让刚上任的皇帝总秘书长,万事兢兢业业小心谨慎的怡亲王允祥给揪出来了。
允祥怀疑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被看了下脚就要吊死,是真吊死还是被逼迫吊死?人闺阁女子,是怎么被个外男看到脚的?难不成那秋千架是架去了迎客的大门口了?
二是如果书生真的娶了人姑娘的牌位,那这书生大义可颂扬,但给姑娘报贞洁牌坊、歌颂姑娘的贞洁就是不符合常理的:姑娘“嫁”了啊,这不是奸,是两姓之好。
既是“奸”,就该入案,调查,惩治,结案。
如果姑娘真的是“拒奸”而亡,那应该将那位“奸”人捉拿归案,再申报贞节牌坊。这淮安知府糊涂透顶,如何能管理一府之政务。
淮安知府和李煦之间、姑娘(家人)和书生之间,必有一个是奸贼。
李煦能够知道这书生的“义”举,说明这件事已经在江宁地区读书人之间广为流传了。
如今恩科在即,允祥请示雍正帝,是当不知道装糊涂,还是着人详查实情,作为新帝上任三板斧之一,趁机敲打天下读书人一番。
机会难得嘛,毕竟出了人命了。
允祥的重点在恩科,德亨的重点却是在姑娘的“脚”上。
他开口提问:“只是因为看到了脚就要死?如果不是因为某种私利而死,只是单纯因为看到了脚就要死,汉人的礼教大防已经恐怖到这种地步了吗?那如果哪个男子想要娶谁家的姑娘,想方设法去看姑娘的脚好了,看了就得嫁,不嫁就去死,这是什么道理?”
允祥仔细教他道:“这是汉人那边的风俗,汉女的脚是不一样的,他们管这叫做‘三寸金莲’,是人家姑娘从小千娇万贵的裹起来的,只能新婚时候给未来夫君看,不能给其他男子看的。”
德亨还是不明白:“我旗女的脚也不是随便就给男人看的,我怎么没听说哪个旗女被看了脚就得去死的?还有那什么‘三寸金莲’,也不过是人吹嘘罢了,成年人的脚,怎么可能三寸。”
允祥耐心道:“这三寸金莲,是从小裹的,真就三寸。”
德亨摆手,斩钉截铁道:“不可能!婴儿的脚生下来都至少两寸,姑娘的脚就是从小裹起来,那脚骨也是在长的,就算长的慢,长上十几年,也不可能只三寸。”
允祥:……
这什么地方?他为什么要跟德亨辩论女人的“三寸金莲”到底有没有三寸?
弘晖心下暗笑,那“三寸金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是德亨跟他说的呢。当年他年纪小,听的时候心有余悸,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男人欣赏残疾的脚。(那时德亨根据记忆中恐吓成分居多,他说的时候,断足之风还未盛行。)
现在德亨不依不挠的说“三寸金莲”不可能三寸,那就是别有用心了。
弘晖想着该他开口解说这“三寸金莲”是怎么变成三寸的了,结果嘴刚张开,就听雍正帝道:
“这都是有些读书人读不明白,误传了,进而闹出来的荒唐事。所谓的‘三寸金莲’,是指脚的宽度,不超过三寸,超过三寸就不美了,有‘三寸金莲窄’诗句做证,也不知什么时候,这‘三寸’就变成了脚的长度了,为了能让脚能维持在三寸左右,他们在幼女四五岁时候就折断足弓,这样脚就不再长长了。”
“不过,朕日常见的都是窄三寸,我旗人女子为了脚美,能够通过选秀,也会从小时候给脚做修饰,不过是‘缠’,非‘裹’,不影响骑马打猎。长三寸朕只是听说,倒是没见过。就是不知道拒奸而死的这位女子,是什么样的脚了。”
德亨&弘晖:……您老真明白啊!
或许两小子目光太过诡异了,被雍正帝给瞪了一眼。
允祥忙道:“这女子的脚是什么样子的无足轻重,跟案情无关。”
就不要讨论了吧。
德亨还要道,就听弘晖震惊到不可置信道:“竟然会有人折断幼女的足弓?!天神菩萨,真不会有这么残忍的人吧?就为了好看?”
呃,震惊的有些过头了,德亨都不敢去看他,就怕雍正帝和怡亲王兄弟两个以为他们兄弟两个在唱双簧。
弘晖开始对雍正帝正谏,道:“汗阿玛,若读书人之中真的有此变态,只为了一己私癖,就无视此等惨绝人寰的手段摧残幼女,一经发现,定要严加惩治!”
德亨暗暗憋了一口气,悚然变色道:“这应该只是个例吧?应该不会形成民间风气吧?天呐,若是天下女子的脚都断了……”
弘晖再接再厉:“那群读书人都是没心肝的,若真吹捧起来,百姓多有愚钝之人,保不齐就要跟风,最后成为风气吧?”
德亨正色对允祥道:“十三叔,您一定要弄清楚死的女子的脚到底是折断的还是完好的,这关乎民俗民情民生大问题。要让天下人知道,我满清朝廷是绝对不会恶意摧残幼女之足的,我满清马上打天下,妇女亦能骑马上战场,若是此等劣习之风吹起来,岂不是与我大清立国有悖?”
允祥皱眉:“这是民女,就算这风气助长起来了,那也是汉人的事,跟我旗人没甚关系?”
德亨眉头皱的更紧:“满汉一家,都是皇上的子民,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
允祥:“汉人本就不逊,光管他们就够头疼了,咱们管天管地也管不到他们的女人的脚上去吧?”
德亨:“或许,他们就是想从女人的脚上大作文章呢?”
允祥:“……”
他明白了,是德亨自己想在女人的脚上做文章,具体点,是在“断足”上做文章。
允祥干脆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雍正帝也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德亨清了清喉咙,道:
“先弄清楚这已故姑娘的脚是好是折,若是好的,按大清律,详查她死亡经过。若是折的,请皇上昭告天下,家有断足女的,自觉点,以后就不要进京了,就算进京科考,考上了名次,也不会录用。”
“哼,无稽之谈。”雍正帝点评道。
允祥闲谈一般笑道:“倒也不用特地昭告天下,只要皇上放出话去,断足女不可敕封诰命即可。”读书人进京科考,三年一次,这么多读书人,你怎么核实人家家中是否有断足女?
敕封诰命的就不一样了,送圣旨的时候顺便检查一下,还可实施。
只是,仍旧很玩笑就是了。
所以,允祥继续用玩笑的语气道:“读书人最会听话听音,只要他们知道,皇上不喜欢断足女,民间断足之风就不会助长,此为‘楚王好细腰’之故。”
顺便调侃了一句,惹来雍正帝指指点点。
这也就是德亨,拿着女人的脚说了半天,要是别人,不等雍正帝出手,允祥早就将人轰赶出大殿去了。
简直荒谬到荒诞,玷污了庙堂之圣洁。
事情说到这里,德亨已经很满意了。
其实,女子断足裹脚之风应该是在更往后的年代,至少到现在,就跟雍正帝说的一样,女子、并不是所有女子,多是天生脚宽脚肥的女子,为了脚美,在骨骼生长的阶段,会将脚缠起来,这样脚骨就不会往宽里长,等脚定型之后,穿鞋子好看,放开后,也不影响骑马跑步。
不管是旗女还是汉大臣家中女儿,上层社会流行的都是这种不影响脚健康的缠脚方式。比如说,卓克陀达和锦绣十来岁的时候就缠过脚,因为她们天生的骨架大,长成后,卓克陀达身高有一米七,锦绣有一米七二,相应的,她们的脚就比一般女子要大。
为了穿鞋好看,她们会在十来岁的时候将脚掌缠上,这样骨头会继续长长,而不会继续长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