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德亨转了转眼珠子,笑道:“您说的也很有道理呢,说不定是真烧了。”烧了好啊,烧了,他就不会还书了,嘿嘿。
  阿灵阿看着德亨笑而不语。
  德亨心道你诈我呢,我才不上当,于是问道:“尚书大人以为,是烧了还是丢了?”
  阿灵阿:“德公爷想是烧了还是丢了?”
  德亨哈哈笑道:“我无所谓啦,不管是烧了还是丢了都跟我无关。”
  阿灵阿点头,道:“奴才明白了。”
  不是,你明白什么了?
  不过,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德亨不好再继续问下去,否则就有欲盖弥彰的嫌疑了。
  德亨起身道:“不是说要去和俄罗斯人交涉,这就走吧。”
  阿灵阿:“您不去安排一下府上事务?比如锁好书房?”
  德亨随口道:“我书房有什么好锁的,你别瞎说……”
  德亨住脚,阿灵阿在身后笑眯眯问道:“德公爷?”
  德亨回头望着他,阿灵阿气定神闲,德亨对他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儿,生气道:“狡猾的老头儿,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阿灵阿笑了一下,道:“奴才只是随口提醒您一句而已,奴才出门前,是一定会将书房的门锁好的。还有啊,奴才今年三十有九,正值壮年,还不能称之老头儿。”
  德亨无语,骂骂咧咧:“快去办差吧,少显摆你的聪明才智了,臭老头儿!”
  虽然被骂了,但阿灵阿心情那不是一般的好呢。
  虽然昨夜大火,但今日的课堂照旧,北馆外头站了护军和步军统领衙门的步兵,阻止闲杂人等靠近,百十多号大人小孩少年少女们就坐在北馆门外在众目睽睽之下上课。
  站在讲台上的讲课的是……弘晖?
  弘晖明显是有些紧张的,但只是带着大家复习单词和语句,他学的好,还算游刃有余。
  德亨站着听了一会,将弘晖注意到他,德亨朝北馆之内指了指,弘晖点头表示明白,他继续上课,德亨和阿灵阿进了北馆。
  北馆这边一个俄罗斯人都没有了,全部都被请去了罗刹庙安置,那边是他们来京的第一站,经过康熙帝允许之后,才搬进了北馆,现在北馆差不多烧没了,让他们回罗刹庙并不算慢待。
  北馆内一派断壁残垣景象,木制建筑都变成了漆黑焦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焦糊发臭的味道,不知道是烧了什么东西。
  德亨面色沉重,道:“竟然烧成了这样,还好没有出人命。”
  阿灵阿:“与得到的火枪相比,只是烧了几间陈旧房舍而已,不算什么。”
  这是承认这把火是他授意放的了。
  德亨点头,问道:“您和俄罗斯人交涉的底线是什么?”
  阿灵阿:“没收全部火器,将俄罗斯人驱逐出境。”
  德亨叹道:“咱们以后还得和俄罗斯交往呢,没收全部武器不行,驱逐出境更不能,手段太激烈了。”
  有挑起两国纷争的嫌疑。
  阿灵阿笑道:“这不是底线吗,将底线放低一些,他们才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德亨笑问道:“那您的上限呢?”
  阿灵阿:“每一种火器,至少要留下三分之一,他们的损失,我们以财货补足。”
  德亨咂舌:“咱们委实太过慷慨大气了。”
  阿灵阿看了他一眼,道:“我大清泱泱大国,自该有大国的慷慨和气度。”
  德亨叹气:“是,要有气度,要有胸怀,我记住了。”
  阿灵阿不明所以,转而问道:“您有什么打算,咱们先通个气儿,奴才好配合您。”
  德亨笑道:“我可能没什么气度,想要的有点多。”
  阿灵阿:“奴才洗耳恭听。”
  第153章
  德亨和阿灵阿走在去隔壁罗刹庙的路上, 说了自己的打算和想要的结果:
  “要将他们携带违规武器的行为定性为恶劣事件,您去问问托合齐,这些俄罗斯人在京半个多月期间, 可有发生斗殴和抢劫事件,不管事情有多小,都要报上去,这样咱们可以占据道德制高点, 谴责他们的使团了。”
  说到这个,阿灵阿笑道:“托合齐是老臣了,他知道该怎么做,说不定,皇上的案头已经有关于此类情况的奏折了。”
  德亨惊疑不定的看着阿灵阿,阿灵阿教他:“皇上若是想做什么事儿,定有多方安排,我们只要做好分内之事就行了。”
  德亨沉思, 或许从昨天开始, 康熙帝就已经让托合齐盯紧了俄罗斯北馆了,对了, 康熙帝说过,要兵部配合阿灵阿做事……
  想着有的没的,德亨继续道:“有了证据最好,我们可以有理有据的掌握主动权。我们最多可以返还他们应该携带的武器数量,其他多余的,都要没收入官。这个没得商量。”
  阿灵阿点头, 他们此次的目的就是这么武器, 只有这个, 是不能让步的, 现在他们已经得手了,剩下的就都可以谈。
  德亨继续道:“俄罗斯人肯定会激烈反对,我们可以提出财物上的适度补偿,但还需要一个震慑,让他们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阿灵阿道:“这个容易。我们可以和他们说,我们的博克达汗(圣皇帝,指康熙帝)会书国书送去俄罗斯国,谴责彼得皇帝的不情不礼有违两国约定的行为。”
  德亨眼前一亮,迟疑道:“可是,俄罗斯路途遥远,国书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送的到……啊,您是说,咋呼一下他们?”
  阿灵阿道:“并不是咋呼,我会视情况起草一封国书给皇上,等遣送他们出境的时候,让他们将这封国书带回给他们的皇帝。至于这封国书上的内容怎么写,就看他们的表现了。”
  高,这一招是真的高啊!
  彼得皇帝可不是一位仁慈的皇帝,他以手段强硬和残忍著称,德亨都可以想象,伊凡他们要是将一切都搞杂了,灰溜溜回到国内会承受彼得皇帝怎样大的怒火。
  不管他们是不是有理,是不是被大清算计了,他们没有完成交易任务,给彼得皇帝带回去他想要的物资是事实。
  德亨笑道:“筹办俄罗斯学馆的事情不能因为没有教习先生半途而废,我们可以以国书为诱饵,作为和平友好解决此次事件的条件,使团和商队人员中,至少要留下四位能读会写的教师给我们,作为友好交换,我们可以让他们参与重新修建俄罗斯新馆,作为俄罗斯在京暂住地,同时也是学馆。”
  阿灵阿亦是笑道:“这才是您最终目的吧?”
  德亨:“来日方长,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要他们肯留下,协助我们将学校办起来,我会向皇上建议增加两国的贸易量。”
  武器可以以协商的名义强自留下,若是强自留人,那就是国际纠纷了,说出去,会受到指责的。
  德亨的目的是武器和人都留下,在这个基础上,财物贸易上面就是可以商量的了。
  罗刹庙前,俄罗斯教士罗蒙洛索夫站在门内,一个头发花白拄着拐棍的外国老头站在门外,两人隔着一扇门说话,托合齐抱臂站在一旁闭目养神。
  不知道是不是在忍耐听鸟语的烦躁。
  德亨问阿灵阿:“那个门外的洋人是谁?”
  阿灵阿:“葡萄牙人,耶稣会中国省副省会长徐日升。”
  德亨:“啊,就是那个在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充当翻译的徐日升?”
  阿灵阿点头:“就是他。”
  德亨:“他看起来年纪很大了。”
  实际上,这个洋人,已经是肉眼可见的迟暮老人了。
  他看上去身体不大好的样子。
  两个传教士发现了德亨和阿灵阿,纷纷停住了话头,这让想过去听一听他们在说什么的德亨扼腕不易。
  托合齐站在原地没动,对阿灵阿点头,定定看了德亨一眼,然后甩袖、跪地,行了一个扎实的千儿礼。
  德亨:“免礼。统领辛苦了。”
  托合齐起身,昂着脑袋鼻孔朝天嚷嚷道:“为皇上办差,何谈辛苦。”
  德亨点头,行,你敬业,你能耐行了吧。
  徐日升跟阿灵阿行礼,阿灵阿用满语和徐日升介绍道:“这位是德公爷。”
  徐日升鞠躬,给德亨行礼,用流利的满语气弱道:“老朽徐日升,请德公爷安。”
  德亨一手上托,客气道:“您老也安。”
  徐日升微微起身,佝偻着腰背,看着德亨笑眯眯道:“德公爷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风采卓然,名不虚传,老朽敬仰您已久了。”
  嚯,这老头儿中国话说的真挺好的。
  德亨笑道:“您是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我也听说过您的大名。”
  徐日升点头,看着罗刹庙,感叹道:“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老朽行将入木,不是当年为皇上办差的时候了。”
  德亨:“皇上会记得您的功绩的。”
  徐日升摇头,在胸前比了个十字,轻轻道:“惟愿皈依我主的怀抱,功绩与我不过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