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德亨十分不理解:“为什么啊,我没犯错啊。”
  康熙帝:“没有为什么,朕想罚就罚。”
  德亨:……
  “你都不问朕要罚你什么吗?”
  德亨蔫蔫的,从善如流:“皇上,您要罚我什么?”
  康熙帝:“罚你给朕看门儿。”
  “哈?”
  康熙帝心情大好,不理那个傻楞了的小子,跟鄂伦岱等道:“走,再寻其他猎物去。小十八,刚才第一次直面野兽,有没有吓到?”
  胤祄将视线从德亨身上收回,回答道:“回汗阿玛,儿子虽然知道大野猪伤不到儿子,但儿子还是不自主的害怕呢,汗阿玛,儿子该如何克服这种不自主的害怕呢?”
  康熙帝:“只要你自身变的强大,很快就能克服这种心理上的恐惧了……”
  德隆见德亨兴致不高的样子,就安慰道:“这不是坏事儿,你……就是比旁人早几年当差而已。”
  德亨:“你知道皇上说的‘看门儿’是什么意思?”
  德亨当然知道“看门儿”是什么意思,就是侍卫的意思,但康熙帝刚才说的“看门儿”,肯定不只是侍卫的意思。
  但德隆跟德亨的看法一样,是以他也不是很理解。
  “皇上并不缺看门儿的侍卫。”
  众人转头一瞧,纷纷见礼问好:“御史大人。”
  满左都御史富宁安微微躬身,回应德亨、弘晖和德隆三个。
  德亨问道:“富大人刚才的话什么意思?”
  富宁安微笑道:“国朝有定:国初以八旗将士平定海内……爰选其子弟,命曰侍卫,用备随侍宿卫。”
  这是《大清会典》里对侍卫一职的介绍。
  简称“看大门儿”,看大门的侍卫也被称为“大门侍卫”。
  但紫禁城的大门和大门可是不一样的,这看大门的大门侍卫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最一等的,就是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乾清门侍卫。
  “然至本朝,乾清门侍卫之上,还有一个,叫做御前侍卫。凡御前朝夕侍策者,名御前侍卫。凡宿卫之臣,满洲辙除乾清门侍卫,其重以贵戚或异材乃擢为御前侍卫。”
  意思就是,八旗子弟当中,最出挑的可被皇帝挑选为乾清门侍卫,但在最出挑之上,还有一个给“贵戚”和“旷世奇才”留出来的位置,就是御前侍卫。
  御前侍卫是做什么的呢?
  朝夕侍策!
  就是,皇上听政的时候,你要站在金銮殿上丹璧之下护卫;皇上读书的时候,你要站在书房外护卫,要是皇帝兴致来了,你还要陪聊;皇上吃饭的时候,你站在膳堂之外甚至是饭桌之后护卫;皇上上厕所的时候,你站在隔绝马桶的帘子外头护卫;皇上睡觉的时候,你要站在皇上寝殿大门外护卫;皇上宠幸妃子的时候……
  呃,这个不敢想。
  总之,不管皇上去做什么,都离不开你,都要带着你。
  你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是属于皇上一个人的。
  德亨光想想,就要窒息了。
  这就是对他的惩罚吗?
  可是,为什么啊。
  他怎么就给自己弄了这么个魔鬼惩罚呢?
  德亨不理解。
  完全不理解。
  德亨眼睛有些发直,喃喃道:“可能就是午门侍卫呢,不一定就是御前侍卫吧。”
  “呵…咳咳,”富宁安止住笑,道,“您不属贵戚,您是贵人,还是异材,皇上不会让你去午门看大门的,只能是御前侍卫。”
  “可是,为什么呢?”德亨是真的不理解。
  弘晖叹道:“德亨,你……多上点心吧。”
  在皇帝面前居然无视了皇帝,你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德亨也想起康熙帝刚才说的话,顿时委屈道:“皇上身边哪里有我的位置,自有像是鄂伦岱、延信都统、富御史这样的大臣随侍,我凑上去做什么?”
  富宁安:“但是,皇上就是要你随侍啊,一路上皇上都在和你说话,你都没感觉的吗?”
  德亨:“……我以为皇上是在考我。”
  所以他极力表现,他还没忘了,他是给自己和小伙伴们搞了个惩罚在身上的。
  德亨一直在致力于消除这个惩罚。
  富宁安:“看来皇上对你的考核结果十分满意,你今晚就要入御帐伺候,你做好准备。”
  德亨停住脚,惊讶道:“这么快的吗,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当差。”
  即便如此,也不见你惊慌失措呢,富宁安暗道。
  富宁安笑道:“谁也不会真指望你个孩子去当差,但你这个人一定要去,去了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德亨:“……好吧,多谢您提醒。”
  见德亨没的说的了,德隆就上前拱手请求道:“我等都不甚了解在御前当差的规矩,还请您多加指点。”
  富宁安看着前头康熙帝带人狩猎前行的队伍,笑道:“好说……”
  他落后于此,就是奉命带人的,自是要好好教导一番。
  第135章
  富宁安领的是满左都御史的实缺, 但他还是康熙帝特简的御前大臣,管的就是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
  清宫中还有一个与侍卫有关的职位,叫做领侍卫内大臣, 此次随驾的领侍卫内大臣是佟佳鄂伦岱,隆科多的堂兄,康熙帝的表兄。
  从官名上看,这个领侍卫内大臣, 就是管侍卫的。
  但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却不归领侍卫内大臣管,他们归康熙帝特定的御前大臣管,分属侍卫之内,却高于侍卫之职。
  富宁安很尽责的教德亨怎么做一名合格的御前侍卫。
  比如遇到大典时候,担任执事。礼部堂官为司仪,御前侍卫为执事,引导皇帝和百官走路,护卫皇帝。
  比如皇上御门听政的时候, 分列御塌两旁侍立。御前侍卫站在丹璧之上, 一左一右位于皇帝的左右手位置,乾清门侍卫站在丹璧之下, 随时听候皇帝差遣。
  御前侍卫是离皇帝最近的几个人,乾清门侍卫次之,其他一等二等三等值班侍卫只能列于门外台阶之上,引导奏事官员入门厅御前奏事。
  所以,如果不是什么军机要事,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在门内听政, 如果遇到大学士等部院大臣奏报重大军政事宜, 御前侍卫需率领乾清门侍卫退到门外, 等奏事完毕, 再回到原位置侍立。
  比如说收发奏折。户部尚书徐潮给皇帝写了一封题本,说明今年户部的收支事项等,他是尚书,可以在御门听政的时候,面对面的上奏皇帝,不需要转递。但,天下官员多矣,各部大员全部加起来才只有寥寥几十位,他们可以面见皇帝直接上奏,那其他官员的奏折是怎么到达皇帝的案头的呢?
  就是由御前侍卫收集起来,然后放到皇帝案头,等皇帝批完了折子,御前侍卫再转发下去。
  比如说排班定值。八旗、护军、侍卫、各部院官员是有夜值的,谁哪天在哪个位置上夜班,需要一个排班表,这个排班表,就是御前侍卫排的。
  比如说,传递膳牌。皇帝日理万机的,但在用膳之前,会有一段空白的时间,这个时候,有奏事的、有和皇帝拉关系的、有皇帝特地召见来的,就会提前向御前侍卫递牌子请求接见,御前侍卫收到这些红头、绿头的牌子之后,会在皇帝有空的这段时间将这些牌子递上来,看皇帝要召见哪一位。这就是递膳牌了。
  比如说出巡、比如说代皇帝祭祀、比如说代皇帝给皇太后请安、比如说皇帝看某个儿子不顺眼了,想要骂一顿,偏这个儿子不在眼前,就可以派遣御前侍卫去儿子府上“申斥”一番……
  所以你就能明白,为什么高官至内阁,都要对御前侍卫客客气气的原因了吧,因为人家把住了皇帝的大门,可以决定你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皇上。
  御前大臣、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皆无定员,看皇帝的心情,可以随时增减。
  比如德亨现在,康熙帝乐意,他立即就成了一名御前侍卫,而且压根没有培训就立即上岗了。
  就是这么简单。
  上午狩猎,中午康熙帝就带着一众人回了望围楼。
  然后富宁安给了德亨一块正面双龙腾飞刻着着“御赐”二字的银腰牌,让他即刻上岗。
  德亨拎着沉甸甸的腰牌,还在做最后的挣扎:“……我看大家都穿着一样的侍卫服,我不穿,是不是不太好?”
  富宁安:“没有你的尺码,你且将就着,等回了京,再给你置办新的。”
  德亨:“要不我等两天,等新衣服置办好了,我再去御前当差?”
  不然他站在人家制服堆里,不是格格不入嘛,显得他跟过家家似的。
  富宁安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拖延:“……是初一还是十五,有什么区别吗?”
  德亨:“我心里慌慌的,大家伙儿不会欺负我吧?我才十岁。”
  富宁安心道你可真看不出来慌张的样子,就道:“我怎么记得你十一了?不算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