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康熙帝:“等你背完了,朕再让你十三哥带你去射野鸭子。”
  胤祄顿时又容光焕发,大声保证道:“您就瞧好儿吧,汗阿玛,等明早,儿子一定将书背的滚瓜烂熟,等您考核。”
  康熙帝点头道:“那朕就等着了……”
  胤祥出了御门,仰头看着水洗过后星辰闪烁看着尤其干净清澈的夜空,努力集中精神,想着明天围猎的事情。
  第128章
  虽然前一晚有热水泡脚, 虽然睡前有好好拉伸,但第二日醒来,德亨仍是浑身酸痛, 哼哼唧唧的躺床上不起来。
  不是他不想起,是腰腹大腿实在用不上力,得要人帮忙将他拉起来才行。
  弘晖和德隆这两个看着就跟没事儿人一般,一边一只手臂将他拽起来, 德亨欲哭无泪:“你们就一点都不疼的吗?怎么就我废了?”
  弘晖忙“呸呸呸”三下,道:“别瞎说,你是太累了。”
  德隆也道:“我今天还能起来是昨晚休息的早,弘晖是除了一开始一个半时辰跟着跑,后来就没大受累,只有你一个从头到尾忙前忙后,还坚持到最后,你是把我们的罪一起受了。”
  而且, 他并没有表面看上去的云淡风轻, 他只是不想在弟弟们面前表现出来而已。
  他是哥哥,他本应挡在最前面的, 谁知道,最先倒下的居然是他。
  德隆心里怪不得劲儿的,就不愿再落人后。
  听到这话,德亨又想躺下了,觉着自己真遭了大罪了,得好好犒劳自己。
  但是, 外头少年们都已经开始集合了, 就剩他了。
  陶牛牛给他穿了两层足袜, 鞋底也垫上了软乎的鞋垫, 但站在地上的那一下,仍旧疼的德亨直抽气,弘晖安慰道:“多走几步就不疼了,你先忍忍。”
  德亨:“……好吧。”
  昨天春雨淋漓,今天就是一个大晴天,清早的太阳照在人身上暖融融的,闻着青草破土的芬芳,让早起的人神清气爽。
  早起的操练很简单,没有什么拳脚、射箭之类的练习,就是让全体所有人都列队站好,各队领将拿着花名册点名,看是不是所有人都在,有不在的,要问清楚去哪里了,可有报备和记录,都必须对应上,然后交去都统那里。
  德亨他们一队的负责人就是德亨,因为这四百人当中,只有他爵位最高,所以,众人理所当然的都以他马首是瞻。
  不用看册子,德亨早就对这四百号人了然于胸,他站在一张小凳子上,一手背后一手在前捏着册子点名,被点到的人必须要大声答“到”,就跟做游戏似的,引得周围其他营地的兵勇们频频侧目,并友好微笑。
  经过昨天扎营那一遭,德亨这群“小毛孩子”们,算是得到了其他大人的认可,不隐隐约约的排挤他们了。
  气沉丹田,一大早的练了一通嗓子后,德亨六人拿着花名册去找都统延信报备,他们全员都在,没有少人,也没有病倒需要离队的。
  延信翻看了一下册子,交给亲随拿去作档,在六人身上打量了一圈,笑道: “挺有韧劲儿,我还以为你们今天起不来了呢。”
  德亨昂着小脸认真道:“我们既跟了来,自是要守纪律,怎么能偷懒呢?”
  延信哈哈笑道:“不服输,这很好。辰时出发去晾鹰台,还有半个来时辰就出发了,你们可以再歇歇。”
  德亨奇怪:“不埋锅造饭吗?”
  说真的,他现在肚子就已经在咕咕叫了,他想用早膳了。
  延信笑道:“等到了晾鹰台,自有你们用饭的时候,在此之前,你们要是受不住,可以先垫一点干粮。”哪有这么早就用早膳的,就是在京里,也是巳时(早九点)上下才用早膳吧?
  说到晾鹰台,延信问道:“你们还没有演过武吧?”
  德亨:“今年不是大阅之年,是以我们没练习过。”
  延信道:“非是大阅之年才会演武,有时候皇上兴致来了,会随手点一营兵演武展示,若是稀里哗啦的不成个样子,可是会被治罪的。”
  德亨有些紧张了,“随手”点一营兵,今年他们这一营的都是新人,怎么想都很有可能会是被“随手”点的那一个啊。
  德亨问道:“都统,皇上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兴致点营演武呢?”
  延信:“这个也说不好,不过,在殪虎之典之前,皇上要是等的无聊了,可能会点营演武给他看吧,不过也说不好,你们不用担心。”
  不让我们担心,你说这些做什么?
  晾鹰台、阅兵演武、殪虎之典等活动德亨都听说过,实际上,这是德亨和弘晖的日常学习内容之一。
  但像刚才延信说的“兴致”这类的,属于康熙帝的喜好和逻辑行为,就不是一般的先生的能教给他们的了。
  晾鹰台,在清朝也叫阅兵台,但在明、元两朝,这里是放鹰、供鹰停留晾晒翅膀的地方,所以这个台子就叫晾鹰台。
  满清未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两皇帝都有举行阅兵仪式,展示八旗勇武之风,震慑敌友,到了顺治一朝,顺治帝在南苑举行大阅兵,自此以后,便定下了一个每三年举行一次阅兵大典的规矩。
  在康熙朝,阅兵大典有时候在塞北举行,有时候是在西北甘肃、宁夏、陕西等地举行,还有一次,是在芦沟桥举行,若是在京城举行的话,一般选址就在南苑。
  南苑有杀虎台和晾鹰台两座阅兵台,但最常用的,是晾鹰台。
  杀虎台在西红门东北方向,离德亨现在他们扎营的距离不甚远,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原地向北看就能隐隐约约的看得到如小山一般的台子,那个就是杀虎台。
  晾鹰台在南红门内,因为南红门这边区域地貌最为丰富,既有茂密的林地,也有广阔的草原,还有大小水泡子湖泊以及栖息在西面的鹿苑。
  不管是猎杀山林里的虎豹熊狼,还是猎杀草原上的黄羊麋鹿走兔狡狐,甚至是大小水泡子之上的天鹅野鸭鹭鸶等水鸟,都能兼顾。
  在晾鹰台举行各种典礼之后,可就近进行围猎,比在杀虎台要方便且尽兴许多。
  今年不是阅兵之年,但皇帝可以在晾鹰台举办一种叫做殪虎的活动。
  殪(yi),杀死的意思,所谓的殪虎之典,就是猎杀老虎的活动。
  殪虎之典是行围之前的暖场活动,晾鹰台上黄幄高搭,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在黄幄内一边享用美酒佳肴,一面观看台下的殪虎活动。
  等吃饱喝足看过了瘾,趁着这股子热血沸腾的劲儿,骑上高头大马,架上海东青,牵上獒犬,浩浩荡荡的朝东面猎场而去,斩获属于自己的猎物。
  而在殪虎之典准备工作之前,康熙帝要早到了晾鹰台,等无聊了,说不定就要点营展示演武给他看了。
  这就是延信所说的“兴致来了”。
  德亨请求道:“都统,我们都是新手,还没学会演武的规矩,您能给我们指教一下吗?”
  延信很好说话,道:“可以啊,演武很简单的,就是……”
  延信所说的演武的确很简单,就是一队人列成队形,从东跑到西,然后从西跑到东,来回几次,就是演武了。
  德亨:……
  看一堆人忽而向西,忽而向东的跑来跑去的你就高兴了是吧。
  延信看德亨一脸不以为意的样子,就道:“听着是不是很简单,这里面可是有讲究的。”
  德亨点头,道:“当然是有讲究的,首先队形要齐整吧?不能跑起来就散了,那就是一盘散沙,不是一整个队伍了。其次要快慢、哦不、是张弛有序,时而快,时而慢,不能死气沉沉的,要有呐喊号子,就像前面有一个想象的敌人,要是能展示出冲刺、剿杀、收兵等过程最好了……”
  延信:“……你这不是很懂吗,之前学过?”
  德亨心道,这还用学吗,我天生就会。
  德亨点头道:“听说书的先生说起过。”
  延信:……
  弘晖和德隆两个一个望天一个望地,就是不敢看延信,那啥,这句话一听就是德亨在胡扯。
  延信都给德亨整无语了,眼睛一眯,道:“说着容易做着难,纵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做成一团狗屎,也只能是徒增笑柄耳。”
  德亨很认同的点头,道:“所以,我们能提前练习一下吗?”
  延信:“可以,离辰时还有大半个时辰,不要误了出发时辰就好。”
  德亨保证:“一定不会误的。”
  咱们就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别人准备出发他们也准备出发,还能怎么误啊。
  目送德亨六人离开,一个将官上前咂舌道:“这要搁军中,妥妥的刺头儿啊。”
  瞧那说话的语气和说出来的话,这要不是有身份有人罩着的,那态度一拿出来就被上官修理了。
  延信睨了他一眼,冷笑道:“你也说了,这不是在军中。而且,就算是在军中,你以为那几个会跟你一样,从伍长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