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都说城墙根下,城墙根下,就跟说众多、稍许、一些这样的虚拟词量词一样,说城墙根下,并不是就指真的就城墙根下那一线地方。
比如说,有人问路:柏林寺在什么地方?
人回:安定门内东北城墙根下。
你要是真去东北城墙根下找柏林寺,你就是头脑不清楚的傻货,要被人笑掉大牙的。
所以,德亨说终点设在北城墙根下,是说你朝着北城墙根出发,走到头就能见到终点了,可不是说,终点的尽头就是实实在在的城墙了。
因为柏林寺在街区的最北面,且是寺庙,没有外墙,以梅林为界,所以,它的后院是通安定门内城墙根大街的,但你要说人柏林寺后院属于街道,人柏林寺也不愿意啊。
咱们寺庙是为了向众善男信女们开放,可不代表就是落在大街上了。
柏林寺,是私产,可不是无主的。
即便如此,托合齐也是有话要说:“聚众喧哗,不管是殴斗还是比斗,如我等为官着,不论职权高低,不论是否管辖,都要站出制止,岂能因不属于自己职务之内,就置之不理,如此,岂不是要对不住你我等官帽之上的顶戴花翎,对不住皇上的恩德?”
好冠冕堂皇的话。
不过,人家托统领说的一点都没错啊。
若是遇到今日这等场景,知道的是你在举行丁勇比斗,不知情者,看着就是很像斗殴啊,京城之中居然存在如此隐患,可让百姓们如何安居呢?
说是不扰民,但扰不扰民,也不是你自己说的算的。
你认为不扰民,但民众们自己可能认为你扰民了呢,人家只是畏惧你的权势,不好说而已。
若是久而久之,民怨沸腾,到时候可就晚了。
住在内城的都是旗人,都是八旗根基所在,皇帝不可能为了一群人枉顾另一群人的想法。
所以,托合齐说的不无道理。
众皇子和大臣们也都点头,认为他说的对。
今日之事固然是事出有因,但事实如此,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是在宫外,且并不是正经的朝堂论辩,康熙帝又没有让她离开,是以,卓克陀达壮着胆子对康熙帝道:“汗玛法,卓尔觉着众位大臣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呢。”
康熙帝:“哦?你也觉着托合齐说的有道理?”
卓克陀达笑道:“京城安定,全靠托统领励精图治,费心维持,震慑嚣小,我等女眷才能放心出门,不惧外忧,实乃托统领功高。汗玛法任命他,想来也是肯定他的功绩的。”
康熙帝笑道:“不错,托合齐虽性子耿直、爆烈、不知变通,但这正是他的可取之处,朕将九门交给他,的确很放心。”
托合齐还跪在地上,此时就低头叩首,以表圣恩。
卓克陀达继续道:“托统领说的有道理,大学士和都统说的也有道理,弟弟们的确该罚。”
康熙帝:“哦?卓尔认为该怎么罚呢?”
卓克陀达:“这个卓尔不懂,不如让都统罚他们,反正他们也是都统管着的?”
好个聪明灵秀的大格格!
镶黄旗满洲都统迓图为什么要出声,就是要将处事权从托合齐手里拿到自己手里。托合齐是事件的发现者,说是步兵衙门管事儿也能沾上边,若是康熙帝说“可”,那由他处置这些闹事少年们也并无越权之处。
因为将军台设的这个地方,管辖权确实有些模糊。
现在卓克陀达从人属管理上说让都统迓图管教少年们,更是顺理成章,主属恰当,更是没有错处。
就看康熙帝是将少年们交给谁去裁决今日之事了。
康熙帝看看身侧的少女,对胤禛笑道:“老四,你生养了一个好女儿啊。”
胤禛忙肃手恭敬道:“回汗阿玛,儿子有教子之失,汗颜无比,不敢当汗阿玛赞。”
说到教子,康熙帝再看台下的弘晖、德亨和德隆三个,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对众皇子们道:“朕打小儿就教你们武勇、有担当、有谋算、能当差、能成事,没的到了孙辈就要束手束脚的娇养了。今日之事,确实是孩子们不对,但朕说他们不对,不是说他们操练、比斗不对,而是说你们这些大人们,没有给孩子们保驾护航,以至于让他们失了分寸,要说不对,也是你们的不对。”
众皇子们都肃手低头认错:“汗阿玛教诲,儿子知错。”
康熙帝点头,对托合齐道:“托合齐,你很好,朕将九门,将京城交给你,朕很放心。”
托合齐:“谢皇上认可。”
康熙帝继续道:“今日少年们犯事,朕会罚他们,就罚……”
“两日后,朕要南苑春围,就罚这些少年们,随驾春围,操练军武,若是无所斩获,朕两罪从重并罚!”
这,算处罚吗?
少年们面面相觑,都觉着皇上是在偏袒他们,随驾春围,不就是打猎吗,怎么能算处罚呢?
只有常年随康熙帝东奔西走的大人们怜悯的看着台下无知少年们,呵。
真以为随驾春围是你们宝马裘衣带着无数奴才伺候着拉弓射箭京郊打猎呢?
那是行军!
行军知道不?
不知道啊,等你们出发之后就能知道了,现在且让你们先乐着吧。
康熙帝都已经做了决定了,托合齐自是没有再不依不挠,领命起身。
事情处理完了,康熙帝站起身,卓克陀达忙伸出手腕,让汗玛法扶着自己下台阶。
康熙帝牵着孙女的手下了将军台,转步走到弘晖三人面前,拍了拍弘晖的肩膀,给他抹了抹脸上沾着的泥土,捏了捏德亨的腮帮子,将他脸蛋扯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见这小子对他露出委屈的小眼神后,才放过他。
到了德隆,康熙帝弹了他一个脑瓜崩,态度和行为上与待弘晖和德亨并无差别。
德隆却是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虽当做无事发生,父母兄弟以及亲朋们也都没提当年康熙帝对他的评语,但那句“难当嫡长大任……令……不可……为世子……”却始终藏在他的内心深处,午夜梦回之时就会猛然蹿出来,如猛兽一般啃咬他的心头,让他无可逃避,痛的喘不上气来。
就在刚才,德隆紧张的呼吸都停止了,就怕皇帝见到他,又想起以前,对他说一些贬低的评语,让他以后无法做人做事。
但真好。
皇帝不仅没有提以前,也与弘晖、德亨一样待他,是不是说明,他还有望,扳回他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印象?
“德隆,皇上已经走了,咱们也该走了。”德亨提醒德隆道。
德隆深吸一口气,抹了把湿润的眼眶,对德亨道:“春围,我一定好好表现。”
弘晖纠正道:“是咱们三个一起,好好表现。”
德亨笑道:“不止咱们三个呢,还得算上富察家的。”
富昌、傅宁、福保顺三个也围了上来,大家相视一笑,都道:“春围我等兄弟与阿哥们一起,定护阿哥们周全。”
德亨笑道:“我们自有亲随护着,咱们要做的是齐心协力,出谋划策,将皇上交给咱们的任务完成才是正经。”
福保顺嘿嘿笑起来,壮志酬筹道:“到时候,我一定猎一头大老虎献给皇上,皇上一高兴,这样咱们的那个什么处罚就可以免除了……”
六人正在傻笑呢,就听身后重重一声“咳”。
几人转头,俱都噤声了。
广成跟胤禛告辞,道:“贝勒爷,奴才这就领着兄弟子侄们回家去了。”
胤禛:“嗯。”
广成立即跟兄弟们使了一个眼色,要他们赶快走。
不用广成使眼色,见到四贝勒的黑脸,富昌他们哪里还敢放肆,立即带着富察家的少年们跟鬼撵似的做鸟兽散。
胤禛看着眼前三个鹌鹑似的少年,冷笑一声,道:“回府。”
说罢,当先转身朝贝勒府后门而去。
卓克陀达对他们眨眨眼,立即跟上胤禛的脚步。
刚才去送康熙帝,康熙帝特地将胤禛留下来,让他处理一下“家务事”,胤禛这才脱离大队伍,带着孩子们回府。
回府路上,德隆小声问弘晖道:“一般这种情况下,贝勒爷会怎么罚你们?”
弘晖咽口水,道:“没有一般,咱们也是第一次。”
也就是说,没有参考,没有借鉴,就看胤禛心情怎么样,怎么处罚他们了。
德亨小声预测道:“应该是来不及罚的,说是两天后去南苑春围,给咱们的准备时间也就今天半天和明天一天,我猜贝勒爷会教咱们准备春围的规矩,要是罚了,咱们还怎么去春围?”
德隆立即点头道:“有道理!”
“哎哟。”
三人正头对头的聚在一起边走边小声说话,没有注意到正在前面走的胤禛停下了脚步,三人继续往前走,被夹在最中间的德亨就毫无防备的撞上的胤禛的胸膛,被他胸前的玉扣给碰到了鼻子。
比如说,有人问路:柏林寺在什么地方?
人回:安定门内东北城墙根下。
你要是真去东北城墙根下找柏林寺,你就是头脑不清楚的傻货,要被人笑掉大牙的。
所以,德亨说终点设在北城墙根下,是说你朝着北城墙根出发,走到头就能见到终点了,可不是说,终点的尽头就是实实在在的城墙了。
因为柏林寺在街区的最北面,且是寺庙,没有外墙,以梅林为界,所以,它的后院是通安定门内城墙根大街的,但你要说人柏林寺后院属于街道,人柏林寺也不愿意啊。
咱们寺庙是为了向众善男信女们开放,可不代表就是落在大街上了。
柏林寺,是私产,可不是无主的。
即便如此,托合齐也是有话要说:“聚众喧哗,不管是殴斗还是比斗,如我等为官着,不论职权高低,不论是否管辖,都要站出制止,岂能因不属于自己职务之内,就置之不理,如此,岂不是要对不住你我等官帽之上的顶戴花翎,对不住皇上的恩德?”
好冠冕堂皇的话。
不过,人家托统领说的一点都没错啊。
若是遇到今日这等场景,知道的是你在举行丁勇比斗,不知情者,看着就是很像斗殴啊,京城之中居然存在如此隐患,可让百姓们如何安居呢?
说是不扰民,但扰不扰民,也不是你自己说的算的。
你认为不扰民,但民众们自己可能认为你扰民了呢,人家只是畏惧你的权势,不好说而已。
若是久而久之,民怨沸腾,到时候可就晚了。
住在内城的都是旗人,都是八旗根基所在,皇帝不可能为了一群人枉顾另一群人的想法。
所以,托合齐说的不无道理。
众皇子和大臣们也都点头,认为他说的对。
今日之事固然是事出有因,但事实如此,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是在宫外,且并不是正经的朝堂论辩,康熙帝又没有让她离开,是以,卓克陀达壮着胆子对康熙帝道:“汗玛法,卓尔觉着众位大臣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呢。”
康熙帝:“哦?你也觉着托合齐说的有道理?”
卓克陀达笑道:“京城安定,全靠托统领励精图治,费心维持,震慑嚣小,我等女眷才能放心出门,不惧外忧,实乃托统领功高。汗玛法任命他,想来也是肯定他的功绩的。”
康熙帝笑道:“不错,托合齐虽性子耿直、爆烈、不知变通,但这正是他的可取之处,朕将九门交给他,的确很放心。”
托合齐还跪在地上,此时就低头叩首,以表圣恩。
卓克陀达继续道:“托统领说的有道理,大学士和都统说的也有道理,弟弟们的确该罚。”
康熙帝:“哦?卓尔认为该怎么罚呢?”
卓克陀达:“这个卓尔不懂,不如让都统罚他们,反正他们也是都统管着的?”
好个聪明灵秀的大格格!
镶黄旗满洲都统迓图为什么要出声,就是要将处事权从托合齐手里拿到自己手里。托合齐是事件的发现者,说是步兵衙门管事儿也能沾上边,若是康熙帝说“可”,那由他处置这些闹事少年们也并无越权之处。
因为将军台设的这个地方,管辖权确实有些模糊。
现在卓克陀达从人属管理上说让都统迓图管教少年们,更是顺理成章,主属恰当,更是没有错处。
就看康熙帝是将少年们交给谁去裁决今日之事了。
康熙帝看看身侧的少女,对胤禛笑道:“老四,你生养了一个好女儿啊。”
胤禛忙肃手恭敬道:“回汗阿玛,儿子有教子之失,汗颜无比,不敢当汗阿玛赞。”
说到教子,康熙帝再看台下的弘晖、德亨和德隆三个,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对众皇子们道:“朕打小儿就教你们武勇、有担当、有谋算、能当差、能成事,没的到了孙辈就要束手束脚的娇养了。今日之事,确实是孩子们不对,但朕说他们不对,不是说他们操练、比斗不对,而是说你们这些大人们,没有给孩子们保驾护航,以至于让他们失了分寸,要说不对,也是你们的不对。”
众皇子们都肃手低头认错:“汗阿玛教诲,儿子知错。”
康熙帝点头,对托合齐道:“托合齐,你很好,朕将九门,将京城交给你,朕很放心。”
托合齐:“谢皇上认可。”
康熙帝继续道:“今日少年们犯事,朕会罚他们,就罚……”
“两日后,朕要南苑春围,就罚这些少年们,随驾春围,操练军武,若是无所斩获,朕两罪从重并罚!”
这,算处罚吗?
少年们面面相觑,都觉着皇上是在偏袒他们,随驾春围,不就是打猎吗,怎么能算处罚呢?
只有常年随康熙帝东奔西走的大人们怜悯的看着台下无知少年们,呵。
真以为随驾春围是你们宝马裘衣带着无数奴才伺候着拉弓射箭京郊打猎呢?
那是行军!
行军知道不?
不知道啊,等你们出发之后就能知道了,现在且让你们先乐着吧。
康熙帝都已经做了决定了,托合齐自是没有再不依不挠,领命起身。
事情处理完了,康熙帝站起身,卓克陀达忙伸出手腕,让汗玛法扶着自己下台阶。
康熙帝牵着孙女的手下了将军台,转步走到弘晖三人面前,拍了拍弘晖的肩膀,给他抹了抹脸上沾着的泥土,捏了捏德亨的腮帮子,将他脸蛋扯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见这小子对他露出委屈的小眼神后,才放过他。
到了德隆,康熙帝弹了他一个脑瓜崩,态度和行为上与待弘晖和德亨并无差别。
德隆却是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虽当做无事发生,父母兄弟以及亲朋们也都没提当年康熙帝对他的评语,但那句“难当嫡长大任……令……不可……为世子……”却始终藏在他的内心深处,午夜梦回之时就会猛然蹿出来,如猛兽一般啃咬他的心头,让他无可逃避,痛的喘不上气来。
就在刚才,德隆紧张的呼吸都停止了,就怕皇帝见到他,又想起以前,对他说一些贬低的评语,让他以后无法做人做事。
但真好。
皇帝不仅没有提以前,也与弘晖、德亨一样待他,是不是说明,他还有望,扳回他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印象?
“德隆,皇上已经走了,咱们也该走了。”德亨提醒德隆道。
德隆深吸一口气,抹了把湿润的眼眶,对德亨道:“春围,我一定好好表现。”
弘晖纠正道:“是咱们三个一起,好好表现。”
德亨笑道:“不止咱们三个呢,还得算上富察家的。”
富昌、傅宁、福保顺三个也围了上来,大家相视一笑,都道:“春围我等兄弟与阿哥们一起,定护阿哥们周全。”
德亨笑道:“我们自有亲随护着,咱们要做的是齐心协力,出谋划策,将皇上交给咱们的任务完成才是正经。”
福保顺嘿嘿笑起来,壮志酬筹道:“到时候,我一定猎一头大老虎献给皇上,皇上一高兴,这样咱们的那个什么处罚就可以免除了……”
六人正在傻笑呢,就听身后重重一声“咳”。
几人转头,俱都噤声了。
广成跟胤禛告辞,道:“贝勒爷,奴才这就领着兄弟子侄们回家去了。”
胤禛:“嗯。”
广成立即跟兄弟们使了一个眼色,要他们赶快走。
不用广成使眼色,见到四贝勒的黑脸,富昌他们哪里还敢放肆,立即带着富察家的少年们跟鬼撵似的做鸟兽散。
胤禛看着眼前三个鹌鹑似的少年,冷笑一声,道:“回府。”
说罢,当先转身朝贝勒府后门而去。
卓克陀达对他们眨眨眼,立即跟上胤禛的脚步。
刚才去送康熙帝,康熙帝特地将胤禛留下来,让他处理一下“家务事”,胤禛这才脱离大队伍,带着孩子们回府。
回府路上,德隆小声问弘晖道:“一般这种情况下,贝勒爷会怎么罚你们?”
弘晖咽口水,道:“没有一般,咱们也是第一次。”
也就是说,没有参考,没有借鉴,就看胤禛心情怎么样,怎么处罚他们了。
德亨小声预测道:“应该是来不及罚的,说是两天后去南苑春围,给咱们的准备时间也就今天半天和明天一天,我猜贝勒爷会教咱们准备春围的规矩,要是罚了,咱们还怎么去春围?”
德隆立即点头道:“有道理!”
“哎哟。”
三人正头对头的聚在一起边走边小声说话,没有注意到正在前面走的胤禛停下了脚步,三人继续往前走,被夹在最中间的德亨就毫无防备的撞上的胤禛的胸膛,被他胸前的玉扣给碰到了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