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陶牛牛也不解,倒是雅阁布笑道:“户部接手了织染局贸易,上下吏员的钱袋子都鼓了鼓, 别说只是送您几十个银锭子, 就是送您几百个,他们也是乐意的。”
  听了这话, 德亨反倒高兴不起来了,肥水入田,不管是秧苗还是杂草,都会无差别的滋润一番,希望秧苗能长的过杂草吧。
  户部跟礼部一北一南的挨着,两部共用一堵墙, 路过礼部大门的时候, 德亨大门开着, 德亨向内瞧了一眼, 可巧内里的人正在向外走,眼睛也向外瞧,两人对上了眼。
  德亨住脚,等内里的人出来,德亨行了一个千儿礼,请安道:“见过十三阿哥。”
  胤祥叫他起来,笑问道:“你怎么在部院这边?”
  德亨回道:“去户部交了丁册,刚出来。”
  胤祥朝隔壁看了一眼,道:“是了,马上就要发禄米了,户部得按新的丁册发。”
  德亨应了一声,又随口寒暄了一句:“您到礼部办事儿呢?”
  胤祥也应了一声:“是,来办点事儿。”
  两人不熟。
  虽然胤祥是德妃养大的,他也时常去胤禛府上拜访,但德亨跟他见的不多,也是真的不熟。
  两人颇有相顾无言的尴尬意味。
  德亨就要告辞离开,胤祥突然道:“我事儿也办完了,咱们一起走吧。”
  德亨:“啊,好啊。”
  礼部老尚书凯音布和汉尚书李振裕一直在旁躬腰听着,此时就行礼恭送胤祥离开。
  德亨慢半步走在胤祥后面,两人走了一会,胤祥笑问道:“怎么不说话?我可是知道,你不是个怕生的人。”
  你也知道你算是生人啊。
  德亨:“……您送的獒犬我很喜欢,多谢您。”
  去年西巡回京,胤祥从漠北带回来一对獒犬幼崽,送去了胤禛府上,德亨当时还没出府呢,以为是送给弘晖和弘昀的,结果,是送给弘晖和他的。
  弘晖可以理所当然的手下,德亨不行,他很懂事的托四福晋给十三福晋送了好几张他店里的购物牌子。
  男人都是好面子的,德亨要是直接给胤祥回礼送东西,胤祥就算是心里想收他也不能收啊,所以他送了十三福晋。
  即便如此,胤祥知道之后,也还特意去找胤禛告状,说德亨不懂事太见外云云。
  还是胤禛让胤祥收下,胤祥这才罢了。
  胤祥笑道:“当时你已经谢过了,现在不用再谢了,怎么样,那两只小獒犬养的还好吧?”
  德亨:“弘晖帮我养着,我三日去一趟贝勒府,去的时候会亲手梳毛喂养,按照谙达的法子训练它,现在已经长到一尺高了,它长的可真快。”
  胤祥:“牲畜长的都很快……不光是牲畜长的快,人也长的很快。”
  啊?什么意思?
  你怎么突然感慨上了?
  德亨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胤祥也不用他接话,似乎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胤祥道:“十公主也长大了,汗阿玛打算今年册封她为和硕公主,已经着礼部给公主拟选封号了。”
  胤祥有两个同母妹妹,一个是八公主,一个是十公主。
  在康熙四十五年,八公主受封温恪公主,嫁去了蒙古。
  当时因为德隆的事情,德亨对这位公主的出嫁唯一的印象,就是四福晋带着卓克陀达去宫里给这位远嫁的公主添妆。德亨请托卓克陀达给这位公主随了一块令牌。
  拿着这个令牌,八公主可以去承德织造局提五千两银子的货物。
  相当于德亨随礼随了五千两银子。
  五千两银子可是很大一笔数目了,德亨直接随银子不是更有面子吗?
  一块令牌,藏起来就谁都看不到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德亨什么礼都没随呢。
  其实不然,因为这块令牌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银子本身。
  八公主拿着这块令牌,可以进入承德织造局,找衍潢和雅尔江阿他们本人以及他们手下的心腹办事。
  德亨不是送给八公主的,是送给胤祥的。
  将令牌送出之后,德亨就再没关注过这位公主了。
  十公主,胤祥的小妹妹,今年十八岁,康熙帝给她封公主,就是要给她指婚的意思。
  难怪胤祥会出现在礼部,他做哥哥的不能不让妹妹出嫁,就只能去礼部盯着,给她选个好的封号了。
  但他去也是白去,因为最后定封号的是康熙帝,不是胤祥这个亲哥哥。
  德亨:“既是册封公主,礼部拟的自都是嘉号美名。”
  胤祥对此只是“嗯”了一声,沉默寡言的。
  德亨有些麻爪了,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半晌,憋出一句:“公主的妆奁准备的如何了?宜妃娘娘可是有什么打算吗?”
  胤祥的生母敏妃是她死后才册封的,她活着的时候,只是一个庶妃,是没有资格养育自己的孩子的。
  胤祥出生没几天,就被抱去德妃那里养育了,八公主温恪公主生下来被抱去了宜妃那里养着,到了十公主,康熙帝怜惜章佳氏前两个孩子不能养在身边,就让她养着十公主。
  可惜,章佳氏死的早,留下了才八岁的十公主。
  十公主并没有再指养母,而是搬去了已经十三岁的姐姐八公主那里,由姐姐教养长大。
  八公主出嫁后,十公主就由宜妃接管了。
  所以德亨才问宜妃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胤祥自然是不知道宜妃是有什么打算的,他的养母是德妃,要问,也该是德妃去找宜妃问,而不是胤祥去。
  胤祥也不敢去求德妃去问宜妃,因为他这样拐着玩儿的一闹腾,基本上后宫就都知道了,这会让宜妃面子不好看,好像胤祥不相信她似的,好事儿也会变坏事了。
  胤祥也不想去找胤禛,因为他知道会给哥哥添麻烦。
  胤禵……算了,他宁愿自己去找德妃。
  所以,胤祥是一步不敢动,只能憋在心里自己煎熬自己了。
  果然,胤祥道:“不管娘娘有什么打算,都是她的造化。”
  就是不知道,只能听之任之的意思。
  德亨笑道:“过些日子,江浙那边会有一批西洋物件儿运到京,到时候我挑几件新鲜的,托九阿哥送宜妃娘娘的宫里,就是不知道娘娘喜欢什么样儿的?”
  你先说说十公主都喜欢什么,我托胤禟带去给她。
  宜妃是个聪明人,胤禟给十公主带礼物,她定能想通这里面的关键。
  胤禟如果真的想跟德亨交好,他一定会从中出力,建议宜妃厚待十公主,这是两相便宜的事情。
  不管是宜妃还是胤禟,能厚待十公主,康熙帝看在眼中只会高兴不会恼怒,于此同时,胤禟还能得到德亨和胤祥的感谢,德亨想不到胤禟不帮忙的理由。
  德亨的话胤祥听明白了。
  胤祥脚步一顿,缓缓转头,垂眸看着德亨。
  啧,没事儿长这么高做什么,距离这么近,我还得仰着头看你,怪累的。
  胤祥平时都是一副活泼开朗的少年模样示人,此时他面无表情的垂眸看着一个人,属于上位者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可能是习惯了胤禛的冷脸,德亨对胤祥的面无表情适应良好。
  胤祥就这么看了德亨一会子,又重新往前走,他低着头,看着脚底下的步子,道:“八公主大婚的时候,你已经送过一回了,十公主……不好再劳烦你。”
  德亨心道你可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是你亲妹妹,还在计较这些呢。
  德亨道:“没道理厚了姐姐薄了妹妹,等到十公主大婚,我同样要跟着额娘和姐姐随礼的,”此处德亨说的额娘是四福晋,姐姐是卓克陀达,“哦,不对,我归府了,要随两份礼,唉,指定要比八公主厚了。”
  胤祥听了这话,闷闷的笑了起来,笑了一会子才道:“你既打算随这么厚的礼,那这礼提前送也没什么?十公主那里你尽力就行了,不用太过上心,若是……我必会谢你的。”
  德亨:“说什么谢不谢的,您太客气了,我要是随着弘晖,还得叫她一声小姑姑呢。”
  胤祥笑道:“你不必随弘晖,你也是皇家贵胄,是汗阿玛亲封的国公爷,说起来,我还不如你呢,我如今还只是个光头阿哥。”
  德亨恭维道:“您是皇子,以后必是要封亲王的,如何能和我等宗室比?”
  胤祥摇头,感叹道:“封亲王……远水解不了近渴,有什么用?”
  受难的是当下。他还没有册封爵位,还没有分到从属和庄园,也就没有自己的收入,一水一饭都从内务府领,吃老爹的。
  他自己日子过的都紧巴巴,何谈补给妹妹们。
  去年他随驾西巡,中途特地请旨去看了八妹妹,他到后,受到了博尔济锦氏翁牛特部的热烈欢迎。
  和硕额驸仓津的父亲翁牛特杜楞郡王以最高的规格接待了他这个光头阿哥,他以为是他皇子身份的原因,后来八妹妹告诉他,她手里的那块令牌,让翁牛特部在开春羊毛竞价中占得头等,从承德织造局拿到了现成的钱粮,而不是等到秋日的时候,一总儿的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