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如今,德亨已经解禁出府了,他会在自己家中,和叶勤、纳喇氏、萨日格一起过元旦大节。
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子时交替,也就是零点时刻,紫禁城大祭同时,国公府也在德亨和叶勤父子两个的主持下,开始公府大祭。
卡着时辰,祭天,祭祖,祭神,然后休憩半刻,父子两个乘车,在集贤街和胤禛的马车集合,一起朝紫禁城进发。
他们要么是有爵在身,要么是身居要职,又无痛无灾年轻力壮的,必须要去参加新年的第一场大朝议。
今年是德亨受封国公爵以来,第一次参加如此隆重的典仪,是以,今年元旦对他,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今日就是康熙四十七年了,德亨是康熙三十七年九月生人,按照生下来长一岁,过一年长一岁的习俗来算,今天,德亨就十二岁了。
十二岁,算是半大小子,可以顶门立户了。
今年的第一场大朝议,他是必须要去参加的。
还没入紫禁城呢,离的远远的,德亨就听见了“嘎”“嘎”“嘎”一声接一声的乌鸦叫声。
德亨打开车窗的一道缝隙,果然见紫禁城上方黑鸟盘旋,高高竖着的索罗杆上方,顶着硕大的漏斗状的斗盆,里面一定装了碎肉和内脏,专门投喂这些乌鸦。
想到出府前,德亨也是亲手给自家的索罗杆上填满了碎肉,不由会心一笑。
正在闭目养神的叶勤好像后脑勺长了眼睛,呵呵笑道:“不许淘气。”
德亨叹道:“阿玛,儿子早就不玩儿鸟了。”
叶勤:“你是不玩神鸟了,你改玩儿鹰了,你那只白鹰……”
“我不会当做祥瑞献上去的,雪女那是得病了,不是什么天生的祥瑞。”德亨知道叶勤想说什么,再次拒绝道。
叶勤睁开眼睛,看了儿子一眼,叹道:“这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是别人会不会提的问题。与其让别人提出来,不如你主动献上去。”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别让四贝勒为难,雪女已经长大了。”
若是以前,胤禛可以以雪女幼小为理由轻轻放过去,现在雪女硬羽已经长全了,叶勤就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儿子,要给雪女一个名分了。
不管是献给皇上,还是由皇上再次赐下,等雪女出现在人前,就都是名正言顺的了。
但德亨还是老大的不情愿,雪女是他的,雪女也是自由的,不是他拿去献媚的物件儿。
但叶勤说的也有道理,毕竟,雪女是德亨散养着的,有许多人见过它,而且,雪女还会自己飞出去捕猎,以后德亨出去打猎的话,也会带上它,不是德亨想藏,就能藏的住的。
与其,让有心人给供出来,倒不如……
德亨拖延道:“雪女……今日我没带来。”
叶勤再次闭上眼睛,道:“它许是跟来了,说不定此时就在车顶上呢?”
叶勤只是随口一说,但德亨却是一惊,也不管什么体统了,钻出车门,巴着车沿往上一看,不由哀嚎:“雪女,你怎么跟来了?芳冰怎么没看好你?快回去?快,快回家去。”
车内的叶勤挑眉,那白鹰,真跟来了?
看来,笼子已经关不住它了。
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雪女看到德亨出来,在车顶上扑闪了一下翅膀,飞到德亨手边,拿翅膀扇了一下他的帽子跟他打招呼。
没错,它就是这么聪明,已经学会拔插销了。
只要将那个铁条条弄下来,笼子的门就自己开了,它就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了嘿嘿。
德亨:……
驾车的陶大努力将车架的平稳一些,劝德亨道:“小爷,外头冷,看再摔下去,快回车里去吧。”
路上都是往紫禁城赶的马车,实在不是停车的地儿。
“哟,小德亨啊,你这鸟儿…嚯,浑身雪白,莫不是祥瑞吧?”
德亨站在车辕上跟另一辆车上的隆科多拱手道好:“佟侍卫,新年大吉。”
隆科多哈哈笑道:“叫佟侍卫多见外,你叫我隆科多就行了,你这鸟儿?”
德亨向雪女伸出手臂,雪女跳到了他内里套了牛皮护臂的手臂上,他抚摸着雪女的羽毛,爱惜道:“这是我养的鹰。”
隆科多:“……哦。”
德亨只说是自己养的,没说是献上去的,更没搭祥瑞那茬儿,隆科多就知道,德亨应是不想将这鸟儿献上去的。
但你不献上去,大喇喇的带来做什么?
他还以为德亨是凑那帮子文官的热闹,也要在元旦这一天,献祥瑞给皇上呢。
隆科多提醒道:“我说,你就是没那心思也晚了。”说着就给德亨朝周围使眼色。
越靠近紫禁城,聚集的文臣武将越多,看到雪女的人也越多。
就像隆科多说的,晚了。
第108章
以马奇和李光地为首的满汉官员念完祭文之后, 康熙帝在太和殿升座,接受王公大臣文武官员们的新年大朝贺。
朝贺完毕,康熙帝在太和殿内设茶座, 邀请大臣们入殿饮茶。
这个大臣们,自然是有的能进,有的不能进的。
不能进的,也没在外面干站着等着, 而是有太监托着茶盘给送茶,这是御赐茶,必须得喝。
零下十多度的早上,太监不知道从哪里端上来一杯不知道什么时候倒好的茶来给你喝,就问你喝不喝。
德亨,当然是要喝的。
别人都喝,他也不能不喝啊。
有幸入殿的可以喝皇帝御赐的热茶,这没有荣幸入殿的, 可不就得喝这冷茶了吗。
德亨小小抿了一口冰凉的茶水含在舌上, 心里在祈祷,千万不要拉肚子啊。
唉, 看那些头发胡子发白的老头儿们,大冬天的居然要吹着冷风喝冷茶,他们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
肠胃还好吗?
相近的官员们都三三两两的捧着茶碗小声说话,德亨看了看自己左右,都是宗室王公, 都是不认识或者不相熟的中老年大叔, 有两个面熟的, 一个是裕亲王保泰, 一个是已故恭亲王常宁的儿子贝勒海善。
像是雅尔江阿、衍潢、讷尔苏等,都入殿去了。
“嘿,嘿,德亨、德亨……”
德亨循声望去,见是贝勒海善。
海善见德亨看过来,提醒道:“你的白鹰呢?已经有人开始献祥瑞了,你还不快备好,等会就轮到你了。”
德亨咽了口口水,小心蹭到海善身边,小声问他道:“你可知道,别人都献的什么祥瑞?”
海善以为德亨是怕自己的比不上别人的,就笑道:“据我所知,不是嘉禾、灵芝,就是白狐、白鹿,还有进献火红火红的珊瑚的呢,要我看,你那白鹰最是稀罕,应拔得头筹。”
德亨知道祥瑞是分等级的,似是白狐、白鹿这等瑞兽,为上等祥瑞,似是灵芝、嘉禾这等草木类,是下等祥瑞,似是他的白鹰这类的飞禽类,则是中等祥瑞。
他知道的这些常识,海善也应该知道才是。
德亨疑惑:“我的白鹰,应该是比不上白狐和白鹿的吧?”
海善嗤笑一下,发现自己鄙夷的太明显了,就收敛了神色,跟德亨小声解释道:“什么白狐白鹿,指不定是那些人怎么弄成白色的呢,早就不稀奇了,但我是知道你的,你肯定不会弄假,所以,你那白鹰,一定是真的,相比于那些草木,你的白鹰自是要得头筹的。”
德亨心下更沉重了几分。
海善还张首四顾寻觅道:“你的白鹰呢?刚进宫那会我还见着的?这会子你搁哪去了?”
又看着入殿进献的人依次出来,却是没有太监来宣德亨入殿,不由奇怪道:“应该到你了,怎么还没动静?”
其实海善奇怪的是,进献祥瑞,怎么都应该是德亨先进,别人排在他后面的,怎么别人都出来了,还没叫德亨呢?
德亨心道,自然是因为,我将雪女留在车里了,而且,我没去礼部给雪女报名啊,进献祥瑞名单上没有雪女,自然也就不会叫我了。
不要叫我,不要叫我,不要叫我……
德亨在心里无限循环祈祷。
至于被告出来,那就等告出来再说吧,见招拆招好了。
魏珠从殿内走了出来,站在太和殿高高的台阶上,大声宣布口谕:“古史中如皇帝鼎湖乘龙,及周穆王宴于瑶池之事,皆非正史所传……遇祥益谦,遇灾知敬,乃人君应天之实事。亦无时不致其谨凛而已。”
德亨听着听着,不由开心的笑了起来。
康熙帝的口谕他听懂了,这么洋洋一大段话,意思只有一个:朕不信祥瑞之说。
古史上说的皇帝乘龙,王母在瑶池设宴宴请周穆王这样的故事,都不是正史上所记载的,不过是文人墨客在写文章的时候,引用增添文采的罢了,其实不能相信。
如果遇到吉祥之天象、事物,为君者,需要更加谦逊勤政;如果遇到灾难,为君者要及时反省补救。
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子时交替,也就是零点时刻,紫禁城大祭同时,国公府也在德亨和叶勤父子两个的主持下,开始公府大祭。
卡着时辰,祭天,祭祖,祭神,然后休憩半刻,父子两个乘车,在集贤街和胤禛的马车集合,一起朝紫禁城进发。
他们要么是有爵在身,要么是身居要职,又无痛无灾年轻力壮的,必须要去参加新年的第一场大朝议。
今年是德亨受封国公爵以来,第一次参加如此隆重的典仪,是以,今年元旦对他,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今日就是康熙四十七年了,德亨是康熙三十七年九月生人,按照生下来长一岁,过一年长一岁的习俗来算,今天,德亨就十二岁了。
十二岁,算是半大小子,可以顶门立户了。
今年的第一场大朝议,他是必须要去参加的。
还没入紫禁城呢,离的远远的,德亨就听见了“嘎”“嘎”“嘎”一声接一声的乌鸦叫声。
德亨打开车窗的一道缝隙,果然见紫禁城上方黑鸟盘旋,高高竖着的索罗杆上方,顶着硕大的漏斗状的斗盆,里面一定装了碎肉和内脏,专门投喂这些乌鸦。
想到出府前,德亨也是亲手给自家的索罗杆上填满了碎肉,不由会心一笑。
正在闭目养神的叶勤好像后脑勺长了眼睛,呵呵笑道:“不许淘气。”
德亨叹道:“阿玛,儿子早就不玩儿鸟了。”
叶勤:“你是不玩神鸟了,你改玩儿鹰了,你那只白鹰……”
“我不会当做祥瑞献上去的,雪女那是得病了,不是什么天生的祥瑞。”德亨知道叶勤想说什么,再次拒绝道。
叶勤睁开眼睛,看了儿子一眼,叹道:“这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是别人会不会提的问题。与其让别人提出来,不如你主动献上去。”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别让四贝勒为难,雪女已经长大了。”
若是以前,胤禛可以以雪女幼小为理由轻轻放过去,现在雪女硬羽已经长全了,叶勤就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儿子,要给雪女一个名分了。
不管是献给皇上,还是由皇上再次赐下,等雪女出现在人前,就都是名正言顺的了。
但德亨还是老大的不情愿,雪女是他的,雪女也是自由的,不是他拿去献媚的物件儿。
但叶勤说的也有道理,毕竟,雪女是德亨散养着的,有许多人见过它,而且,雪女还会自己飞出去捕猎,以后德亨出去打猎的话,也会带上它,不是德亨想藏,就能藏的住的。
与其,让有心人给供出来,倒不如……
德亨拖延道:“雪女……今日我没带来。”
叶勤再次闭上眼睛,道:“它许是跟来了,说不定此时就在车顶上呢?”
叶勤只是随口一说,但德亨却是一惊,也不管什么体统了,钻出车门,巴着车沿往上一看,不由哀嚎:“雪女,你怎么跟来了?芳冰怎么没看好你?快回去?快,快回家去。”
车内的叶勤挑眉,那白鹰,真跟来了?
看来,笼子已经关不住它了。
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雪女看到德亨出来,在车顶上扑闪了一下翅膀,飞到德亨手边,拿翅膀扇了一下他的帽子跟他打招呼。
没错,它就是这么聪明,已经学会拔插销了。
只要将那个铁条条弄下来,笼子的门就自己开了,它就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了嘿嘿。
德亨:……
驾车的陶大努力将车架的平稳一些,劝德亨道:“小爷,外头冷,看再摔下去,快回车里去吧。”
路上都是往紫禁城赶的马车,实在不是停车的地儿。
“哟,小德亨啊,你这鸟儿…嚯,浑身雪白,莫不是祥瑞吧?”
德亨站在车辕上跟另一辆车上的隆科多拱手道好:“佟侍卫,新年大吉。”
隆科多哈哈笑道:“叫佟侍卫多见外,你叫我隆科多就行了,你这鸟儿?”
德亨向雪女伸出手臂,雪女跳到了他内里套了牛皮护臂的手臂上,他抚摸着雪女的羽毛,爱惜道:“这是我养的鹰。”
隆科多:“……哦。”
德亨只说是自己养的,没说是献上去的,更没搭祥瑞那茬儿,隆科多就知道,德亨应是不想将这鸟儿献上去的。
但你不献上去,大喇喇的带来做什么?
他还以为德亨是凑那帮子文官的热闹,也要在元旦这一天,献祥瑞给皇上呢。
隆科多提醒道:“我说,你就是没那心思也晚了。”说着就给德亨朝周围使眼色。
越靠近紫禁城,聚集的文臣武将越多,看到雪女的人也越多。
就像隆科多说的,晚了。
第108章
以马奇和李光地为首的满汉官员念完祭文之后, 康熙帝在太和殿升座,接受王公大臣文武官员们的新年大朝贺。
朝贺完毕,康熙帝在太和殿内设茶座, 邀请大臣们入殿饮茶。
这个大臣们,自然是有的能进,有的不能进的。
不能进的,也没在外面干站着等着, 而是有太监托着茶盘给送茶,这是御赐茶,必须得喝。
零下十多度的早上,太监不知道从哪里端上来一杯不知道什么时候倒好的茶来给你喝,就问你喝不喝。
德亨,当然是要喝的。
别人都喝,他也不能不喝啊。
有幸入殿的可以喝皇帝御赐的热茶,这没有荣幸入殿的, 可不就得喝这冷茶了吗。
德亨小小抿了一口冰凉的茶水含在舌上, 心里在祈祷,千万不要拉肚子啊。
唉, 看那些头发胡子发白的老头儿们,大冬天的居然要吹着冷风喝冷茶,他们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
肠胃还好吗?
相近的官员们都三三两两的捧着茶碗小声说话,德亨看了看自己左右,都是宗室王公, 都是不认识或者不相熟的中老年大叔, 有两个面熟的, 一个是裕亲王保泰, 一个是已故恭亲王常宁的儿子贝勒海善。
像是雅尔江阿、衍潢、讷尔苏等,都入殿去了。
“嘿,嘿,德亨、德亨……”
德亨循声望去,见是贝勒海善。
海善见德亨看过来,提醒道:“你的白鹰呢?已经有人开始献祥瑞了,你还不快备好,等会就轮到你了。”
德亨咽了口口水,小心蹭到海善身边,小声问他道:“你可知道,别人都献的什么祥瑞?”
海善以为德亨是怕自己的比不上别人的,就笑道:“据我所知,不是嘉禾、灵芝,就是白狐、白鹿,还有进献火红火红的珊瑚的呢,要我看,你那白鹰最是稀罕,应拔得头筹。”
德亨知道祥瑞是分等级的,似是白狐、白鹿这等瑞兽,为上等祥瑞,似是灵芝、嘉禾这等草木类,是下等祥瑞,似是他的白鹰这类的飞禽类,则是中等祥瑞。
他知道的这些常识,海善也应该知道才是。
德亨疑惑:“我的白鹰,应该是比不上白狐和白鹿的吧?”
海善嗤笑一下,发现自己鄙夷的太明显了,就收敛了神色,跟德亨小声解释道:“什么白狐白鹿,指不定是那些人怎么弄成白色的呢,早就不稀奇了,但我是知道你的,你肯定不会弄假,所以,你那白鹰,一定是真的,相比于那些草木,你的白鹰自是要得头筹的。”
德亨心下更沉重了几分。
海善还张首四顾寻觅道:“你的白鹰呢?刚进宫那会我还见着的?这会子你搁哪去了?”
又看着入殿进献的人依次出来,却是没有太监来宣德亨入殿,不由奇怪道:“应该到你了,怎么还没动静?”
其实海善奇怪的是,进献祥瑞,怎么都应该是德亨先进,别人排在他后面的,怎么别人都出来了,还没叫德亨呢?
德亨心道,自然是因为,我将雪女留在车里了,而且,我没去礼部给雪女报名啊,进献祥瑞名单上没有雪女,自然也就不会叫我了。
不要叫我,不要叫我,不要叫我……
德亨在心里无限循环祈祷。
至于被告出来,那就等告出来再说吧,见招拆招好了。
魏珠从殿内走了出来,站在太和殿高高的台阶上,大声宣布口谕:“古史中如皇帝鼎湖乘龙,及周穆王宴于瑶池之事,皆非正史所传……遇祥益谦,遇灾知敬,乃人君应天之实事。亦无时不致其谨凛而已。”
德亨听着听着,不由开心的笑了起来。
康熙帝的口谕他听懂了,这么洋洋一大段话,意思只有一个:朕不信祥瑞之说。
古史上说的皇帝乘龙,王母在瑶池设宴宴请周穆王这样的故事,都不是正史上所记载的,不过是文人墨客在写文章的时候,引用增添文采的罢了,其实不能相信。
如果遇到吉祥之天象、事物,为君者,需要更加谦逊勤政;如果遇到灾难,为君者要及时反省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