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康熙帝点点头,认同道:“那样的孩子,若不能让他心服口服,一般人的确管不住他。这东西怎么玩儿?”
胤禛给康熙帝演示了一下唇膏的用法,康熙帝用这朱红色的唇膏在一张宣旨上描绘了一朵梅花,笑道:“幽香扑鼻,定会受贵夫人们喜欢,若是放胭脂铺子里,一定能卖上好价。”
你当皇帝时时刻刻都是风雅的呢,似康熙帝这等手里一直都是银子清零状态的皇帝,看着胭脂口红这等东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什么价钱。
然后才是这东西品相如何,喜不喜欢之类的。
胤禛正色道:“男儿立世,当以功名济世为要,他资质不凡,又正是读书、塑养性情的年纪,如何能将宝贵时间浪费在这些脂粉小道之上,岂不是暴殄天物?”
将那一只小小唇膏交给胤禛,康熙帝问道:“你意欲如何呢?”
他也看出来了,胤禛并不是真的要“参”德亨,他应是另有话要说。
胤禛请旨道:“请皇父允许德亨到儿子府上和弘晖一起读书,儿子定勉力教导,不让他走上歧路。”
康熙帝笑道:“朕给他派先生让他在自己府上读书也是一样的?”
胤禛道:“虽说子不教,父之过,但儿子凭心说一句,德亨若是没教好,非其父叶勤之过。德亨与弘晖有活命之恩,儿子为弘晖之父,愿意尽一份心力,扶正德亨成材,日后也好为皇父当差办事。请皇父成全。”
说罢,跪到地上,一叩首。
康熙帝敲了敲桌面,沉吟道:“你之心意朕知道了,那就如你所愿,接那孩子去你府上读书吧。”
胤禛再叩首谢恩:“谢汗阿玛成全儿子。”又看了康熙帝一眼,求恩道:“纳喇氏生养德亨有功,想来也是舍不得儿子三年不见的,儿子请奏,让德亨十日回家看望父母姊妹一次,全其父母子女天伦之情。”
康熙帝让他起来,道:“朕既然已经将他交给你了,这些就都由你安排,只是勿要忘记,他是‘避府读书’,莫要让他乱跑乱撞,枉顾朕意。”
胤禛保证,一定会看好了德亨,这三年里,除了回他自己家看望父母那一趟,都会看紧了他,让他一步府门都出不去。
康熙帝:倒也……也行,那小子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了。
线不捋不直,孩子不教,不成材嘛。
德亨听到乾清宫太监传来的口谕之后,简直惊呆了,他不确定问道:“真是四贝勒亲自去跟皇上请旨,要我去贝勒府读书的?”
这个小太监笑呵呵回道:“千真万确,皇上还赞你那口脂做的精巧呢。”
德亨:……
我这是自己挖了个坑,把自己埋了吗?
第91章
已经将给儿子找先生提上日程的叶勤叹气道:“去贝勒府读书也好, 家里就你一个人读书,怪寂寞的。”
德亨:“我也不觉着有什么寂寞的?”
纳喇氏不舍道:“咱们又不是请不起先生,做什么一定要去贝勒府?还要住在那里, 十天才能回来一次,我要是想儿子了怎么办?”
叶勤:“还能十天回来一次,也不错了,你忘了, 皇上的意思是要他一步都不能出府门的。”
纳喇氏:“在自己家中,就是一步不出又怎么样?”
叶勤稀奇道:“你能看的住他,保证他一步也不出去吗?反正我是看不住他的。”
纳喇氏语塞。
德亨不满道:“我说,儿子很乖的吧?你们怎么一副不相信儿子的样子?儿子就连这点信誉都没有吗?”
都不用叶勤说话,纳喇氏自己就感叹道:“你要是想出去,这个家里谁能拦的住你?算了,去就去吧,我见四贝勒是个很严肃的人, 想来应该是能管的住你的。”
叶勤:……
怎么心里开始为儿子担心了?
四贝勒不会磋磨我儿子吧?
德亨哼哼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弘晖怎么不给我报个信儿?我宁愿去显王府和成信阿哥一起读书。”
叶勤冷笑道:“那我更愿意你去四贝勒府读书。”
成信已经是成年阿哥了,哪里都去的, 他怕他带坏了他的儿子。
再怎么抗拒,德亨还是收拾收拾铺盖包裹,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搬去四贝勒府读书去了。
卓克陀达和弘晖将他迎在大门外,德亨见姐弟两个高兴的样子,突然醍醐灌顶, 控诉道:“你们是故意不跟我报信的!”
卓克陀达淑女微笑, 弘晖忙拉着他的手哄道:“我可不敢泄露我阿玛的打算, 我没想到, 阿玛真能说动汗玛法,让他答应你来咱们府上读书?”
其实他心里是非常相信胤禛是一定能请下旨来的,在弘晖心中,他的阿玛是无所不能的。
德亨噘嘴道:“算了,反正都这样了,读就读吧。”
去见过四福晋和侧福晋如今是侧福晋李氏管家,德亨既然要住在这里,理应也要拜见一番然后去到书斋拜见先生。
目前,教弘晖读书的文师傅是戴铎,称为戴先生,武师傅是鄂鲁,称为鲁谙达。
戴先生已经在书斋里等着了,见着弘晖和德亨过来了,便起身而立。
弘晖躬身见礼:“戴先生。”
戴先生几乎是同时回礼,点头致意。
弘晖跟戴先生介绍道:“这是德亨,以后就跟学生一起随先生读书了。”
德亨学着弘晖的样子给戴铎行礼,口呼先生,戴铎也与待弘晖一般与他回礼。
他见到德亨并无异色,应是胤禛特地交代过的。
戴铎看着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只留了上唇一字胡须,下颌剃的光滑,脑后的辫子有些稀疏,德亨在他坐下后,不着痕迹的看了他的头顶一眼,嘿,这位戴先生不仅发量不怎么样,还是个地中海呢。
只留脑后之发梳辫子,倒是很适合他。
戴铎让弘晖在书桌旁坐下,没说让德亨坐下,德亨就站着。
戴铎温声问德亨:“可习过字了?”
德亨:“满、蒙、汉都习过一些。”
戴铎分别用这三种语言和德亨对话,德亨也都能回答的很流利。
戴铎又问:“可曾学过《圣谕十六条》?”
德亨有些发懵,他以为戴铎会问他是否学过开蒙三件套《千字文》、《百家姓》等,结果来了个《圣谕十六条》?
《圣谕十六条》德亨听说过,这是康熙帝亲政之初定下的圣谕,让八旗子弟皆学,并一力以惯行,性质就跟“八荣八耻”一样。
德亨似乎是听过全文,但是,他没学过。
王德正王师爷没教过他。
德亨摇头,道:“没学过。”
戴铎顿了一下,显然也是没想到德亨居然没学过《圣谕十六条》,他又问道:“可学过朱子?”
德亨:“……不曾学过。”
戴铎好奇:“一句也没学过吗?”
德亨:“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弘晖莞尔,这是他的小院“三到斋”的出处,他在信里跟德亨说过,这句话就是出自朱子之语。
戴铎:……
“罢了,我从头教你吧。”
德亨:“谢先生。”躬身一礼。
戴铎让德亨在弘晖身边坐下,又道:“弘晖阿哥……”
弘晖板正坐着,认真回答:“学生在。”
戴铎开始提问:“问:五行均得太极否?……”
弘晖开始背诵:“天下无无性之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无此物,则无此性。若海。问:五行均得太极否?曰:均。问:人具五行,物只得一行?曰:……”
师生一问一答间,德亨了解了戴荃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说,和王德正大差不离,只不过,两人教授的内容完全不同。
戴铎上来先问《圣谕十六条》,可见,贝勒府教授自家子弟,是要先侧重皇帝语录的,而不是汉人那一套先学圣人言。
而学朱子,则是因为康熙帝惟重理学,推崇朱子,这一点,德亨是知道的。
王先生跟他说过。
现在弘晖所背诵的,应该就是朱子当中的一篇。
等弘晖背完,戴铎开始详细讲课,旁征博引,也不失趣味,连德亨都给听进去了。
等教完课,戴铎给弘晖布置好下一节背诵课业,然后检查他的书法,纠正几个大字的写法之后,让他去另一张桌子上练字,他则开始教德亨。
戴铎倒不是故意冷落德亨,而是他已经听说了,德亨是给非常聪明的孩童,说是神童都不为过,待他,自然不能以寻常孩童待之。
四爷已经说过了,读书为次,品性为要。
也就说,德亨可以在读书上成绩不理想,但一定得是个品性端方的“好”孩子。
刚才,戴铎就是在试一试德亨的性情如何。
是心性敏感,觉着自己被冷落了,还是愚顽不堪,无知无觉,亦或是生性急躁,在一处坐不住,也或者精神有失(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听讲?
胤禛给康熙帝演示了一下唇膏的用法,康熙帝用这朱红色的唇膏在一张宣旨上描绘了一朵梅花,笑道:“幽香扑鼻,定会受贵夫人们喜欢,若是放胭脂铺子里,一定能卖上好价。”
你当皇帝时时刻刻都是风雅的呢,似康熙帝这等手里一直都是银子清零状态的皇帝,看着胭脂口红这等东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什么价钱。
然后才是这东西品相如何,喜不喜欢之类的。
胤禛正色道:“男儿立世,当以功名济世为要,他资质不凡,又正是读书、塑养性情的年纪,如何能将宝贵时间浪费在这些脂粉小道之上,岂不是暴殄天物?”
将那一只小小唇膏交给胤禛,康熙帝问道:“你意欲如何呢?”
他也看出来了,胤禛并不是真的要“参”德亨,他应是另有话要说。
胤禛请旨道:“请皇父允许德亨到儿子府上和弘晖一起读书,儿子定勉力教导,不让他走上歧路。”
康熙帝笑道:“朕给他派先生让他在自己府上读书也是一样的?”
胤禛道:“虽说子不教,父之过,但儿子凭心说一句,德亨若是没教好,非其父叶勤之过。德亨与弘晖有活命之恩,儿子为弘晖之父,愿意尽一份心力,扶正德亨成材,日后也好为皇父当差办事。请皇父成全。”
说罢,跪到地上,一叩首。
康熙帝敲了敲桌面,沉吟道:“你之心意朕知道了,那就如你所愿,接那孩子去你府上读书吧。”
胤禛再叩首谢恩:“谢汗阿玛成全儿子。”又看了康熙帝一眼,求恩道:“纳喇氏生养德亨有功,想来也是舍不得儿子三年不见的,儿子请奏,让德亨十日回家看望父母姊妹一次,全其父母子女天伦之情。”
康熙帝让他起来,道:“朕既然已经将他交给你了,这些就都由你安排,只是勿要忘记,他是‘避府读书’,莫要让他乱跑乱撞,枉顾朕意。”
胤禛保证,一定会看好了德亨,这三年里,除了回他自己家看望父母那一趟,都会看紧了他,让他一步府门都出不去。
康熙帝:倒也……也行,那小子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了。
线不捋不直,孩子不教,不成材嘛。
德亨听到乾清宫太监传来的口谕之后,简直惊呆了,他不确定问道:“真是四贝勒亲自去跟皇上请旨,要我去贝勒府读书的?”
这个小太监笑呵呵回道:“千真万确,皇上还赞你那口脂做的精巧呢。”
德亨:……
我这是自己挖了个坑,把自己埋了吗?
第91章
已经将给儿子找先生提上日程的叶勤叹气道:“去贝勒府读书也好, 家里就你一个人读书,怪寂寞的。”
德亨:“我也不觉着有什么寂寞的?”
纳喇氏不舍道:“咱们又不是请不起先生,做什么一定要去贝勒府?还要住在那里, 十天才能回来一次,我要是想儿子了怎么办?”
叶勤:“还能十天回来一次,也不错了,你忘了, 皇上的意思是要他一步都不能出府门的。”
纳喇氏:“在自己家中,就是一步不出又怎么样?”
叶勤稀奇道:“你能看的住他,保证他一步也不出去吗?反正我是看不住他的。”
纳喇氏语塞。
德亨不满道:“我说,儿子很乖的吧?你们怎么一副不相信儿子的样子?儿子就连这点信誉都没有吗?”
都不用叶勤说话,纳喇氏自己就感叹道:“你要是想出去,这个家里谁能拦的住你?算了,去就去吧,我见四贝勒是个很严肃的人, 想来应该是能管的住你的。”
叶勤:……
怎么心里开始为儿子担心了?
四贝勒不会磋磨我儿子吧?
德亨哼哼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弘晖怎么不给我报个信儿?我宁愿去显王府和成信阿哥一起读书。”
叶勤冷笑道:“那我更愿意你去四贝勒府读书。”
成信已经是成年阿哥了,哪里都去的, 他怕他带坏了他的儿子。
再怎么抗拒,德亨还是收拾收拾铺盖包裹,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搬去四贝勒府读书去了。
卓克陀达和弘晖将他迎在大门外,德亨见姐弟两个高兴的样子,突然醍醐灌顶, 控诉道:“你们是故意不跟我报信的!”
卓克陀达淑女微笑, 弘晖忙拉着他的手哄道:“我可不敢泄露我阿玛的打算, 我没想到, 阿玛真能说动汗玛法,让他答应你来咱们府上读书?”
其实他心里是非常相信胤禛是一定能请下旨来的,在弘晖心中,他的阿玛是无所不能的。
德亨噘嘴道:“算了,反正都这样了,读就读吧。”
去见过四福晋和侧福晋如今是侧福晋李氏管家,德亨既然要住在这里,理应也要拜见一番然后去到书斋拜见先生。
目前,教弘晖读书的文师傅是戴铎,称为戴先生,武师傅是鄂鲁,称为鲁谙达。
戴先生已经在书斋里等着了,见着弘晖和德亨过来了,便起身而立。
弘晖躬身见礼:“戴先生。”
戴先生几乎是同时回礼,点头致意。
弘晖跟戴先生介绍道:“这是德亨,以后就跟学生一起随先生读书了。”
德亨学着弘晖的样子给戴铎行礼,口呼先生,戴铎也与待弘晖一般与他回礼。
他见到德亨并无异色,应是胤禛特地交代过的。
戴铎看着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只留了上唇一字胡须,下颌剃的光滑,脑后的辫子有些稀疏,德亨在他坐下后,不着痕迹的看了他的头顶一眼,嘿,这位戴先生不仅发量不怎么样,还是个地中海呢。
只留脑后之发梳辫子,倒是很适合他。
戴铎让弘晖在书桌旁坐下,没说让德亨坐下,德亨就站着。
戴铎温声问德亨:“可习过字了?”
德亨:“满、蒙、汉都习过一些。”
戴铎分别用这三种语言和德亨对话,德亨也都能回答的很流利。
戴铎又问:“可曾学过《圣谕十六条》?”
德亨有些发懵,他以为戴铎会问他是否学过开蒙三件套《千字文》、《百家姓》等,结果来了个《圣谕十六条》?
《圣谕十六条》德亨听说过,这是康熙帝亲政之初定下的圣谕,让八旗子弟皆学,并一力以惯行,性质就跟“八荣八耻”一样。
德亨似乎是听过全文,但是,他没学过。
王德正王师爷没教过他。
德亨摇头,道:“没学过。”
戴铎顿了一下,显然也是没想到德亨居然没学过《圣谕十六条》,他又问道:“可学过朱子?”
德亨:“……不曾学过。”
戴铎好奇:“一句也没学过吗?”
德亨:“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弘晖莞尔,这是他的小院“三到斋”的出处,他在信里跟德亨说过,这句话就是出自朱子之语。
戴铎:……
“罢了,我从头教你吧。”
德亨:“谢先生。”躬身一礼。
戴铎让德亨在弘晖身边坐下,又道:“弘晖阿哥……”
弘晖板正坐着,认真回答:“学生在。”
戴铎开始提问:“问:五行均得太极否?……”
弘晖开始背诵:“天下无无性之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无此物,则无此性。若海。问:五行均得太极否?曰:均。问:人具五行,物只得一行?曰:……”
师生一问一答间,德亨了解了戴荃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说,和王德正大差不离,只不过,两人教授的内容完全不同。
戴铎上来先问《圣谕十六条》,可见,贝勒府教授自家子弟,是要先侧重皇帝语录的,而不是汉人那一套先学圣人言。
而学朱子,则是因为康熙帝惟重理学,推崇朱子,这一点,德亨是知道的。
王先生跟他说过。
现在弘晖所背诵的,应该就是朱子当中的一篇。
等弘晖背完,戴铎开始详细讲课,旁征博引,也不失趣味,连德亨都给听进去了。
等教完课,戴铎给弘晖布置好下一节背诵课业,然后检查他的书法,纠正几个大字的写法之后,让他去另一张桌子上练字,他则开始教德亨。
戴铎倒不是故意冷落德亨,而是他已经听说了,德亨是给非常聪明的孩童,说是神童都不为过,待他,自然不能以寻常孩童待之。
四爷已经说过了,读书为次,品性为要。
也就说,德亨可以在读书上成绩不理想,但一定得是个品性端方的“好”孩子。
刚才,戴铎就是在试一试德亨的性情如何。
是心性敏感,觉着自己被冷落了,还是愚顽不堪,无知无觉,亦或是生性急躁,在一处坐不住,也或者精神有失(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