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弘晖奇怪:“你看什么呢?”
  德亨咽了口口水,小声问道:“你们看见没?”
  德隆:“看见什么?”
  德亨声音更小了一些,道:“那位夫人,是小脚……”
  弘晖和德隆面面相觑,不知道德亨为什么会惊诧女人的小脚。
  德亨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个时代的特色:裹小脚。
  德亨日常见到的都是旗女,旗女天足,是硬性要求,他开春的时候去东石河屯,别说看到裹小脚的女人了,就连许多穷苦的民人头上,都是三寸长的发茬子,然后将后头的长头发编成辫子盘在头顶,顶多裹上一个黑头巾做帽子,就是这个时代穷苦男性日常打扮了。
  底层女人若是裹了小脚,如何下地劳作呢?
  所以,德亨是真的头一次见到裹小脚的女人。
  也就是德亨现在个头还矮,他视角低,能看到那位夫人行走间隐隐露出来的鞋子,若是他再长高一些,视线拔高,恐怕就不容易看到了。
  汉女的裙子,都是盖住脚面子,不露脚的。
  德隆道:“小脚怎么了?少见多怪。”
  其实他也没见过,所以,他其实也不知道这个“怪”怪在哪里,就是学大人说话罢了。
  “啪!”德亨在自己脸上拍了一巴掌。
  “你做什么……”弘晖吓了一跳,忙拉下他的手,就见到德亨的掌心一点红以及被拍的稀巴烂的蚊子尸体。
  德隆忙拿出帕子来给他擦脸上沾着的血迹,惊讶道:“好大的蚊子,不知道吸了谁的血,喝的这么饱。”
  德亨纳闷:“这也才五月初,就有这么大的蚊子了?”
  实格道:“出了北城墙就是地坛,京城的粪车都从安定门过,夫子庙离城墙这样近,有蚊子很正常。对了,我记得你们贝勒府北面城墙根下有一个大坑,一下雨就会积很多雨水在里面,夫子庙就和这个大坑一街之隔,也会招蚊子。”
  后一句是对弘晖说的。
  其实那个大坑除了积雨水,还有附近的人家往里面倒生活垃圾。
  弘晖道:“每到夏天,我都觉着蚊子特别多,也没以为是那个大坑的问题,不过,我偶然听我阿玛说过,好像是让工部去将那个大坑给填了,但工部到现在也没有动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实格笑道:“工部就是一群干吃饭的,上个月才被皇上给训斥了。说他们‘利之所在、罔顾身命’,又说某些人品行不端,更有些人‘恐结怨于人、隐忍不言’,四贝勒若是只是去工部说一下,恐无人会听。”
  德亨:“那就这么放着不管了?”
  实格:“从我第一次来安定门,那个大坑就有了,想来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了,做什么要填上?这不是多事儿吗。”
  德亨:呵,工部,这是在撩老虎屁股呢,看哪天四大爷不一尾巴抽飞你们。
  不过,这也得是多少年以后的事儿了,就现在来说,胤禛还是拿工部没法子的。
  德亨对弘晖同情道:“你们府那边夏天这么多蚊子,那你可要受苦了,你在你房间的窗下墙根下多种些驱蚊草,想来应该能有用一些?”
  弘晖笑道:“我去年在帐子里挂了你送我的香囊和艾草篮子,觉着有些效果呢。”
  德亨立即道:“都是小福和牛牛给我做的,今年夏天还做,等做好了,我专门送你一个。”
  德隆:“我也要,我也要!”
  德亨:“行,给你们一人送一个……”
  夫子庙的池子里荷花盛开了,有蜻蜓在荷花荷叶上亭亭玉立,德亨眼睛在四周逡巡了一下,就从不远处一个门后摸出一把扫帚来,追着蜻蜓扑。
  扑到了,弘晖和德隆就从扫帚底下将蜻蜓捏出来,用长长的细线绑了蜻蜓尾巴,就跟放风筝一样,任由蜻蜓怎么振翅都飞不出他们的细线长度外。
  等胤祹着人来找他们的时候,德亨三个已经人手几只飞在半空中的蜻蜓了。
  就很快乐。
  回家没两天就是端午了,提前一天大家开始送端午节礼,康熙帝也在畅春园给大家送了节礼。
  诺音托合和实格书射俱优,更是众参考宗室中的佼佼者,被封了三等奉国将军的爵位,同时被授予头等侍卫,去畅春园当值去了。
  有封有授,自然有降,一大批宗室爵位被降了一等、二等不一,有的降无可降的,只能继续沿袭最低等的奉恩将军爵位,也就比闲散宗室好那么一丢丢了。
  叶勤险之又险的通过了,所以,康熙帝给他们家赏了两斤粽子两捆艾草、两捆柏叶做端午节礼。
  相比于降爵人家,已经很不错了。
  叶勤虔诚的将粽子和艾草、柏叶摆放在贡品桌上,然后带着德亨给祖宗磕头,念念叨叨的请祖宗保佑他明年考核还能顺利通过。
  可见这些宗人府小考,对他的伤害有多大。
  纳喇氏肚子已经很沉重了,请观音寺的吴稳婆和太医都过来看过了,预产期就在六月中旬,也可能会提前,也可能会延后。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起来,纳喇氏就觉着接下来的一个月特别难熬一些。
  好在有风扇消暑。
  今年也不比去年,去年他们家连冰都用不起,在冬天的时候,德亨特地存储了一些冰,前些日子也从显王府那边拿到了一些硝石,他让人每天都用硝石制一些冰,放在隔壁屋子里,用风扇将凉气吹过来。
  这样经过“长途跋涉”吹过来的风没了伤人的寒气,只余淡淡的凉爽了。
  只是特别废冰块就是了。
  但为了能让纳喇氏好受一些,德亨是不吝惜这些死物的。
  因为纳喇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生了,德亨也不到处跑,更不折腾新东西了,就老实待在家中陪着额娘待产。
  只不过,他叫人朝太医院跑的勤快了些,也打听了太医院的妇科能手都有谁,凡是能进的了人家家门的,都让人送去了礼物,跟人说了纳喇氏的临盆日期,问人家最近在不在家,在家的话,德亨就亲自上门去拜访,看能不能等生产的时候将人给请到家中来坐镇。
  德亨这样勤勉进出太医院的行为,很是被那些胡子花白的太医们津津乐道,有去畅春园轮值的太医,就跟唐权望说起这事儿。
  唐痘爷一听是德亨在为纳喇氏临盆奔波,就感慨道:“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太医笑道:“谁说不是呢?生养了这么一个儿子,这个纳喇夫人一辈子都值了。”
  唐痘爷已经七十多奔八十上的人了,对德亨这样孝顺的后生就尤其喜欢,为康熙帝诊脉的时候,不免就说了起来。
  别以为做皇帝的是多么严肃的人,人家日常生活的时候就跟寻常一样,也是很平易近人的,尤其是对着像是唐权望这样能掌握生死之人,就更加平易近人了。
  所以,日常请平安脉的时候,君臣两个往往就养生上面相谈甚欢。
  难得今日唐痘爷在养生之外多说了这么一嘴,听的康熙帝也非常感慨:
  “朕幼年失怙失恃,殊为可怜,有时也在想,若是皇考皇妣皆在的话,会是怎么样一番光景……”
  这话,唐痘爷可不敢接。
  康熙帝感慨完了已经薨逝了好多年的父母,又开始感慨起自己的儿子来:
  “朕万寿节的时候,诸皇子不是送金玉就是送经文,他们的孝心朕也能看得到,只是不如那孩子有想法,不拘泥于贵贱人言,想着送什么就送什么,全然一片赤子之心……”
  哎哟喂,咱更加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
  感慨完儿子,康熙帝终于道:“在畅春园当值也小半年了吧?”
  唐痘爷恭敬回道:“四个半月有余了。”
  康熙帝道:“罢了,你出来也够久了,先回家看看儿孙们吧。”
  唐痘爷跪倒在地:“谢皇上体恤。”
  康熙帝摆摆手,让他起来,继续与他探讨晚上若是睡不着觉该用什么法子缓解的问题……
  唐痘爷能从畅春园回到京城,德亨惊喜不已,亲自上门去请了唐痘爷来家里给纳喇氏诊脉。
  唐痘爷问了一些饮食问题,要纳喇氏从今日开始要注意饮食,按照他给开的方子来一日五餐的吃。
  德亨紧张问道:“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唐痘爷道:“母体强健,胎儿却是养的有些大了,恐生的时候不好生,还是要减省一些为好。”
  见德亨更加担心了,就劝慰道:“还有一个多月呢,现在调养也来得及的。你多劝着些,每日晨起和入夜之后多走动着些,这样胎位向下,生的时候好生。”
  唐痘爷传授了好些个生产的秘诀,德亨拿出纸笔都认真记下来,打算接下来的每一天都照着唐痘爷的话照看母亲。
  唐痘爷说他最近都在京,让德亨更加安心了几分,唐痘爷要的什么金鸡霜纳,德亨直接分了一半给他。
  德亨一连送了好几封信去四贝勒府上给弘晖,弘晖回信都断断续续的,说是病了,有些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