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邻居们顿时就失望了,道:“内务府开的布庄,那都是文武大臣去的,咱们可挤不进去。”也没那闲钱去买,得留着买炭过冬呢。
  另一个看得很开,就道:“两尺也够了,正好给我家妞妞做包被儿。”
  这个也道:“让儿子拿去岳家做年礼给未过门的媳妇儿,定是头一份儿的。”
  栋鄂太太就很懂的道:“你们能有两尺就偷着笑吧,冬至大节,皇上定要赏赐内外的。我听说这羊毛布织起来可麻烦的紧,这么短的日子,能织出供皇上赏赐的就很不容易了,竟还能匀下来一些给你们,就是国公爷想着咱们这些邻里邻居的,这满京城的人谁能有咱们牛角湾胡同的体面?”
  邻居们顿时一阵叫好声,都道国公爷大方得体,深得人心。
  呵呵,这就是邻居了,有喜气大家一起沾沾,气氛和乐些,日子就过得顺畅了。
  栋鄂太太说的没错,叶勤现如今每天都在忙的,就是预备康熙帝冬至节赏赐羊绒、羊毛布之事。
  他每天一大早刚开栅栏那会就去织染局点卯,查点昨日新织出来的羊绒和羊毛布料有没有完成任务指标,然后制定今日洗毛和纺织计划。
  冬日洗毛尤其废热水,织染局一日都不能停工,叶勤这个主事就得保证每日炭火、用水、倒水的供应,还得联络内外,打包的打包,做样品的做样品,入库的入库,以及接收正在西巡的皇帝老大的任何指令,并根据指令做出调整……
  这羊毛差事比风扇差事繁重了不知道多少倍,除了这些林林总总的琐事,叶勤还要抽出功夫来见找他做打听的宗室、勋贵王公以及中堂阁老们,这些大佬或者混子可不好糊弄,更不能随意得罪,叶勤将半辈子积攒的本事都使了出来犹觉不够,只能在勤勉上下功夫,让皇上看到他的忠心了。
  王德正王师爷现如今已经成了叶勤的半身了,织染局不在紫禁城内,在皇城边角,出入没有那么多的门禁,他就每日跟着叶勤早出晚归,叶勤那是半刻钟都离不开他了。
  王师爷跟着他忙的脚不沾地,叶勤就打算再正经聘请一个先生教德亨念书,德亨以自己现在事务多,且叶勤公务繁忙,不好再为他分心给拒绝了。
  叶勤也很无奈,他一心忙外头的事,家里的事就都交给了儿子,儿子也的确不得闲,难得他小小年纪就得通人情世故,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而妻子应对家长里短的还行,再多的,就得要人帮忙了。
  王德正也说,德亨这个小学生启蒙书都已经学完了,接下来要教经义的话,还是要好好挑一个理学大儒来教为好,若是没找对先生学歪了,等回头再改可就难了。
  叶勤只好采纳了王师爷的意见,但也下定了决心,等明天开春,是一定要给儿子请一个大儒专门上门来教他读书的。
  即便没有新先生来教,在读书上,德亨也没闲下来。
  “冬日漫漫,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岂能浪费?来,这是先生给你寻摸的字帖,你每日临摹了,让东家带给我,我抽空要批改的。”这是身兼数职仍旧尽职尽责给小学生布置功课的王先生。
  还能怎么办呢?
  德亨当然要听老师的话,每天都得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啦。
  否则家长叶勤是真的会拍他屁股的哦。
  跟邻居们说了一会话,雪不仅没停,还渐渐大了起来,德亨就吩咐陶牛牛去丁香胡同多叫些人来帮忙,趁雪下的更大以前,将他的家当给拉到城南新家去。
  人多力量大,且德亨给叫来了足够的骡车,隔壁院子很快就空了下来,哈拉嬷嬷撑了伞,和纳喇氏相携着去隔壁看她们的新房子。
  新房子乱糟糟的,到处都是凌乱的脚印和污糟的雪泥,纳喇氏半点不介意,用脚步将整个院子给丈量一遍,指着最西角那个地方,对儿子道:“在那里建牛棚,将咱们家的牛马骡子都牵那边去,这样咱们家就能空旷出小半个,也干净。”
  德亨点头,道:“我让周大朗去东石河叫上些泥瓦匠来,先将两个院子连通,先将咱们家的牛马牵到这院子的马棚里,再搭新牛棚。”
  周大朗是东石河屯那五十户民丁中选出来的代表,从第一日来见德亨,就被德亨留了下来,专门联络东石河的人。
  纳喇氏点头,道:“从东石河现叫人有些费功夫,趁着土还没有冻死,让你大舅先找几个泥瓦匠来,早一日动工能少许多麻烦……”
  只是打通两个院子的话,还是很简单的,拆出三米夯土墙就行了。
  德亨看了一下隔壁的房间,整整十七间房,光大炕就有三个,能住上不少人。
  而且,搭上茅草棚子,做好防雪防冻措施,就能做临时仓库了,德亨走礼要用的许多礼物,就都有地方放了。
  为了看着这些东西,也是为了不让隔壁乱了套,哈拉嬷嬷硬是搬到了这里住,她要亲眼看着这些新来的人不要给她的小阿哥捣乱。
  都是一个院子了,住哪里不是住,一应都是现成的,德亨将原本栋鄂太太的主卧给收拾收拾,烧好火炕,铺好铺盖,放好箱笼,当晚哈拉嬷嬷就带着小鸣晓住进去了。
  如今陶二和刘佳氏两口子住在丁香胡同看店,小鸣晓就是哈拉嬷嬷带着了。
  德亨列了一个单子出来,先从管领和东石河屯调了几户人家过来住着,男的跟着他出门、去丁香胡同做劳力,女的就收拾院子,帮衬着李氏做活。
  以后李氏,德亨的乳母李阿妈、陶大家的,就是德亨家的第一管事娘子了。
  刘佳氏、陶二家的,则是丁香胡同的外管事娘子。
  纳喇氏就动动嘴皮子,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哈拉嬷嬷等精奇妈妈的陪伴下养胎。
  德亨的第一任务,就是让她高兴。
  据说心情美丽的孕妇生出来的宝宝更漂亮也更聪明呢,操心不差这一年半载的,现在让纳喇氏安心养胎才是最重要的。
  眼看就要冬至了,冬至之前,人和物总算齐备了,德亨开始预备去各府上走礼。
  叶勤很不放心让儿子自己去,打算跟内务府大臣请假,陪着儿子去给儿子壮胆。
  德亨跟叶勤摆事实讲道理:“给我壮胆的人多的很,一个四喜儿,一个王府管领穆朗阿,这两人都是跟着衍潢走礼走惯了的,我不懂的他们都会教我;一个管领宋学清,备礼打千儿,他是行家;一个屯长那布图,他带着二十个壮丁轮班护卫,出门就跟着;我还有一个佐领巴音,不管他立场如何,他既然是我的佐领,他就得给我打头阵。”
  “大舅还将大表哥放我身边做贴身护卫,哈拉嬷嬷和小福带着两个精奇嬷嬷去后宅请安,也错不了的。所以阿玛,您真的可以放心的。”
  福顺的大儿子巴尔图夏天的时候跟着康熙帝去蒙古草原西巡,冬日这一次就没轮到他去,整日在家闲着没事,就被大舅踢来给大外甥做贴身护卫。
  没什么可说的,万一真遇到危险,德亨身边这些人中,唯一真能拼命且有本事护他周全的,估计只有大表哥巴图尔了。
  巴图尔也挺乐意的,不说这是亲表弟,还是小国公,就是随着表弟去王府见见世面,他就求之不得。
  叶勤见儿子身边人员都齐备,越发临近冬至,他也是越发走不开身,无法,只能听儿子的了。
  德亨先去胤祺的五贝勒府拜访,按他要求的,带了两大桶的羊毛脂给他做礼物,一桶是蒸好的纯羊毛脂,一桶是面霜半成品。
  没错,德亨的面霜是用十斤装的玻璃桶送的,豪气吧。
  送礼前,自然要先送拜帖,结果德亨带着一大堆人浩浩荡荡到的时候,八、九、十、十四四位皇阿哥都在等着他呢。
  面对五双各有不同但都同样泛着精光的眸子,德亨笑容灿烂行书生礼道:“给贝勒爷请安,给阿哥爷请安。”
  胤禟先道:“免礼,免礼,快过来烤烤火,路上冷着了吧?”
  德亨:“做马车,不冷。”
  胤祺让内侍带哈拉嬷嬷和小福她们去后院给福晋请安,他对德亨解释道:“昨儿我进宫去宁寿宫请安,说了你今天要来的事儿,不知道他们怎么都知道了,就来了。”
  意思是这些兄弟可不是我叫来的,他们平日都不登我的门的。
  德亨笑道:“能一次见到这么多皇阿哥,德亨三生有幸。”
  胤禟就叽叽咕咕的怪笑起来,直说德亨这恭维也太假了些,笑的胤祺给了他一脚,他才老实了。
  德亨已经知道胤禟是个什么性子了,对他笑他并不以为忤,转而对胤禩道:“我后儿就去八贝勒府拜访呢,可巧不用提前送帖子了,不知道后儿八贝勒有没有空?”
  胤禩就笑道:“冬日无聊,我每天都有空的,咱们前后住着,不拘哪一天,你尽管去。”
  胤禟也道:“明年我大婚,等分府了,我府上你也随意去,对了,明年我大婚,你可得给我送份厚礼,我可是听保泰说了,你花了三倍的价将你们邻居的房子买了下来,大手笔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