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明信鸿垂首,拿出匣中玉瓶。他低低垂眸,将玉瓶递给含之。
“依你看,你阿姐和姐夫,感情如何?”
含之想了想,道:“倒是不错。阿爹可知晓豫州的花灯节?听闻那日,殿下带着阿姐独自出去,准备了好大一个惊喜呢。”
明信鸿颔首。
如他所见亦是。
明蕴之那日在他面前所说许多,显然有些真情意。
“你阿姐多年未有身孕,这是我派人多处寻访,寻来的上好补药。”
明信鸿看她接过,满意道:“你务必要让你阿姐离开益州前,吃下此药才是。”
含之定定地看着手中玉瓶,脸颊红了起来。明信鸿是过来人,知晓这个小女儿单纯,脸皮薄,提及这种事自然羞得很。若非柏夫人不是个妥帖的,他也不至于亲自将此物交给t她。
“此药……是能让人有孕的?”
含之打破砂锅问到底似的,好奇道。
“自有助孕之效,”明信鸿见她收了,满意地多解释了几句:“便是再难以有孕的妇人,吃过此物,也能改其体质。与神仙丹药无异了。”
含之脸颊通红,手指像是羞得颤抖起来:“这样的神药……岂不是会很损害人的身子?……女儿曾听闻阿娘与嫂嫂闲谈,那些命中无子的妇人胡乱吃药,最终不止孩子没求到,就连身子也坏透了。”
“那又如何,”明信鸿:“你阿姐可是太子妃!”
他说完,忽觉语气太过严厉,稍松了些许:“三娘啊,你也不小了,往后也是要嫁人的,不知其中轻重么?”
明存之脾气燥,明蕴之性子闷,唯独这个小女儿平日里懂事可爱,还会撒撒娇,不止柏夫人,他对她也是宠爱有加。
这么想着,难免就多了些提点的心思。
果然孩子被柏夫人那样的无知妇人教养着,就是不知轻重。
“太子这么些年膝下空虚,你阿姐遇喜,那便是板上钉钉的嫡长子。”
他如何不知此物会有伤妇人身子?甚至那腹中的孩子,也不一定能活到足月,但只要她能将此胎保到八月,他就有法子让太子妃名正言顺地诞下平安康健的小皇孙!
若非她肚子一直不争气,他这个当爹的又何苦操心?
一时的亏虚算得什么?至高无上的权力就是最好的补品,有了孩子,他便可无所顾忌地除掉裴彧,日后他的女儿垂帘听政,这天下究竟姓裴还是姓明,还需要人说么?
他掺和了那么些事,不过是想让康王与太子手足相残,消耗太子的兵力,探清他的虚实。看看他的底牌,究竟是些什么。
如今看来,倒是比他想象得多。
来日或许会难上些许,但也无妨。
他可从未将宝押在康王身上过。肃王木讷,齐王跳脱,由裴彧来做他宝贝外孙的爹,勉强算够格。
“你阿姐日后是皇后,你那小侄儿便是太子,你还有何不满意的?为父一番慈心,也都是为了你们几个孩子做打算。”
明信鸿说完,叹了叹。
当真上了年纪,多说几句便觉得有些累了。
“所以……”
那攥着玉瓶的手紧到发白,关节凸起,好似强压着什么心绪似的。
明信鸿这才发觉不对,眉头一挑,看向那不声不响的小女儿。
“所以,那没能出世的可怜孩子,我阿姐无故亏虚的身子……都是因为你。”
含之抬眸,双眼不知何时已经通红,遍布血丝。
她站起身,一步步逼近,鲜亮的裙裾随着步伐微扬,能看出她浑身上下遏制不住的颤抖。
她无法冷静下来。
一闭眼,好似就能看到那日护国寺中端出的一盆盆血水,阿姐苍白无助的脸庞,瘦削的身子。
那些画面,在阿姐去后的十余年间,日复一日地上演在她的脑海中,成了梦魇般的存在。
她终于知晓,为何裴彧会将父兄重刑处死。
不冤,当真是不冤!
“你如此贪得无厌,连亲女的性命都不放在眼中……我是不是还应该夸一夸你,能说出这么冠冕堂皇的话?”
“三娘,你在胡言乱语什么!你阿姐……什么孩子……”
明信鸿心口发紧,仰在太师椅上,气息混乱。
他目光落在手边的茶杯上,忽然醒悟:“你,你给为父喝了什么!”
含之“啪”地将手中的东西扔出去,砸到墙面上。玉瓶碎裂开来,里头的药丸滚落而出,沉黑色的药丸散发着不祥的气息,其中一颗滚到她足边,被她狠狠踩烂。
“一些能让你安安稳稳,不添任何麻烦地回到京城受审的玩意儿罢了。”
她将茶水泼到这个唤了十几年阿爹的人脸上,还烫着的茶水将他的衣襟染湿。明信鸿半仰着,想要抚着桌椅站起,却浑身无力。
越是想要挣扎,越是呼吸不上来,毫无力气。
“来……来人!来人——”
“不必叫人了。”
含之垂眼,静静地看着他:“你的人,都去了应该去的地方。”
明信鸿眉头紧皱,勉力维持着胸腔的气息。
“存之呢!你阿兄呢!”
含之:“自有旁人料理他。”
待到气息终于恢复平稳,明信鸿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含之方才所说的话。
回京……受审?
他沉冷一笑,旋即了然。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明信鸿抬眸看她:“我竟不知,我那最乖巧可爱的女儿,竟也能有这么大的谋算了。”
“哈,哈哈哈……你阿姐呢?同样也是装的?”
含之出手,撇下他手中将要射出的暗器,确认他身上再无任何反击之物了,才道:“阿爹何必要问这么清楚呢?”
阿姐早已告诉她父兄所犯之事,只是当时她因为前世不愿相信,傻傻地以为她能来此,为父兄寻一个清白。
到了船上,她其实已比最初刚醒来时冷静清醒了许多。阿姐会分析局势,看清战局,她也会。偶尔与暗卫往来的信件阿姐也不曾瞒她,她心中早有了大半推测。
那日,阿姐与她道:“父亲与阿兄想必不会轻信你我。你与他们相处更多,从前如何,如今便如何,勿要有太多改变。”
“那阿姐你呢?”
含之问她。
“一个原本聪慧,却深陷在情字中的女子,最容易被看轻。”
明蕴之垂眸,冷静道:“我若太蠢,他们势必不会听我之言退兵。太过聪慧,同样会引起戒心。这世上许多人都是这样,想要你聪明,却又要有些适时的愚蠢与狭隘……最好,还要柔弱可欺。”
主动在明存之面前暴露她与伏氏交谈,打探明家,是她的第一步。
她若直接回来,只会让明存之和明信鸿对她严阵以待。反倒是她“自以为”拿捏了明府的死穴,那副裴彧珍爱她,所以东宫会与明家共患难的模样,显出了几分女儿家的天真。
这一月来,明蕴之与含之待在明府,乖觉地闭门不出,却真切地将这个看似熟悉,实则陌生极了的家里摸得清清楚楚。
姐妹二人都知晓此事与柏夫人毫无干系,伏氏虽知情,却也只知皮毛,并无参与,大郎二郎两个小儿更是无辜,便是日后真有祸事,明蕴之也会尽力保全几人。在此情况下,未免生乱,明蕴之主动提议,让几人到柳园去。
有外祖父与外祖母在,柏夫人应当不会添乱。
今夜,是明信鸿主动唤来了她。恰好,含之也有些想要从他这里得到的。
“那账本,我们的人查了许久,都未曾寻到……我猜,这么要紧的东西,阿爹只会放在自己身边,是不是?”
含之游走在书房之中,前后翻找着,边找,边道:“阿爹还是主动说吧,日后回京受审之时,也好坦白从宽。”
“放肆!”
明信鸿呼吸逐渐无力起来,四肢抽搐:“你这个大逆不道的东西,你和你阿姐……枉为人女!”
含之将一册书扔下,双目赤红:“你可知我对你现今有多恨!我恨不得将你抽筋剥皮,生吞活剥!若非阿姐劝我冷静,我真会——”
她知晓自己执念深重,前世再见到静山大师时,静山看着她眉间的思虑,叹她执念太重,怕是不好。
那么些年,她背负着阿姐的死,和自以为父兄的冤,独自行于世间。自那一年后便去了柳园的柏夫人亦不知因何半疯半傻,连她都认不得。
她举目无亲,孤立无援。
如今告诉她,父兄的罪都是真的,她心心念念所恨的人,并未冤枉她的父兄。
那她的恨又算什么?
哪怕重来了一回,她亦心火难消。
如果不是阿姐劝她,让她维持着最后的冷静,她连那点笑脸都难以维持下去。
阿姐说,罪孽再深重的人,亦要交由律法所处置。
“阿姐心善,可我不,”含之从袖中抽出贴身的尖刃,抵住明信鸿颤抖的长髯:“你觉得,我敢下手吗?”
“依你看,你阿姐和姐夫,感情如何?”
含之想了想,道:“倒是不错。阿爹可知晓豫州的花灯节?听闻那日,殿下带着阿姐独自出去,准备了好大一个惊喜呢。”
明信鸿颔首。
如他所见亦是。
明蕴之那日在他面前所说许多,显然有些真情意。
“你阿姐多年未有身孕,这是我派人多处寻访,寻来的上好补药。”
明信鸿看她接过,满意道:“你务必要让你阿姐离开益州前,吃下此药才是。”
含之定定地看着手中玉瓶,脸颊红了起来。明信鸿是过来人,知晓这个小女儿单纯,脸皮薄,提及这种事自然羞得很。若非柏夫人不是个妥帖的,他也不至于亲自将此物交给t她。
“此药……是能让人有孕的?”
含之打破砂锅问到底似的,好奇道。
“自有助孕之效,”明信鸿见她收了,满意地多解释了几句:“便是再难以有孕的妇人,吃过此物,也能改其体质。与神仙丹药无异了。”
含之脸颊通红,手指像是羞得颤抖起来:“这样的神药……岂不是会很损害人的身子?……女儿曾听闻阿娘与嫂嫂闲谈,那些命中无子的妇人胡乱吃药,最终不止孩子没求到,就连身子也坏透了。”
“那又如何,”明信鸿:“你阿姐可是太子妃!”
他说完,忽觉语气太过严厉,稍松了些许:“三娘啊,你也不小了,往后也是要嫁人的,不知其中轻重么?”
明存之脾气燥,明蕴之性子闷,唯独这个小女儿平日里懂事可爱,还会撒撒娇,不止柏夫人,他对她也是宠爱有加。
这么想着,难免就多了些提点的心思。
果然孩子被柏夫人那样的无知妇人教养着,就是不知轻重。
“太子这么些年膝下空虚,你阿姐遇喜,那便是板上钉钉的嫡长子。”
他如何不知此物会有伤妇人身子?甚至那腹中的孩子,也不一定能活到足月,但只要她能将此胎保到八月,他就有法子让太子妃名正言顺地诞下平安康健的小皇孙!
若非她肚子一直不争气,他这个当爹的又何苦操心?
一时的亏虚算得什么?至高无上的权力就是最好的补品,有了孩子,他便可无所顾忌地除掉裴彧,日后他的女儿垂帘听政,这天下究竟姓裴还是姓明,还需要人说么?
他掺和了那么些事,不过是想让康王与太子手足相残,消耗太子的兵力,探清他的虚实。看看他的底牌,究竟是些什么。
如今看来,倒是比他想象得多。
来日或许会难上些许,但也无妨。
他可从未将宝押在康王身上过。肃王木讷,齐王跳脱,由裴彧来做他宝贝外孙的爹,勉强算够格。
“你阿姐日后是皇后,你那小侄儿便是太子,你还有何不满意的?为父一番慈心,也都是为了你们几个孩子做打算。”
明信鸿说完,叹了叹。
当真上了年纪,多说几句便觉得有些累了。
“所以……”
那攥着玉瓶的手紧到发白,关节凸起,好似强压着什么心绪似的。
明信鸿这才发觉不对,眉头一挑,看向那不声不响的小女儿。
“所以,那没能出世的可怜孩子,我阿姐无故亏虚的身子……都是因为你。”
含之抬眸,双眼不知何时已经通红,遍布血丝。
她站起身,一步步逼近,鲜亮的裙裾随着步伐微扬,能看出她浑身上下遏制不住的颤抖。
她无法冷静下来。
一闭眼,好似就能看到那日护国寺中端出的一盆盆血水,阿姐苍白无助的脸庞,瘦削的身子。
那些画面,在阿姐去后的十余年间,日复一日地上演在她的脑海中,成了梦魇般的存在。
她终于知晓,为何裴彧会将父兄重刑处死。
不冤,当真是不冤!
“你如此贪得无厌,连亲女的性命都不放在眼中……我是不是还应该夸一夸你,能说出这么冠冕堂皇的话?”
“三娘,你在胡言乱语什么!你阿姐……什么孩子……”
明信鸿心口发紧,仰在太师椅上,气息混乱。
他目光落在手边的茶杯上,忽然醒悟:“你,你给为父喝了什么!”
含之“啪”地将手中的东西扔出去,砸到墙面上。玉瓶碎裂开来,里头的药丸滚落而出,沉黑色的药丸散发着不祥的气息,其中一颗滚到她足边,被她狠狠踩烂。
“一些能让你安安稳稳,不添任何麻烦地回到京城受审的玩意儿罢了。”
她将茶水泼到这个唤了十几年阿爹的人脸上,还烫着的茶水将他的衣襟染湿。明信鸿半仰着,想要抚着桌椅站起,却浑身无力。
越是想要挣扎,越是呼吸不上来,毫无力气。
“来……来人!来人——”
“不必叫人了。”
含之垂眼,静静地看着他:“你的人,都去了应该去的地方。”
明信鸿眉头紧皱,勉力维持着胸腔的气息。
“存之呢!你阿兄呢!”
含之:“自有旁人料理他。”
待到气息终于恢复平稳,明信鸿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含之方才所说的话。
回京……受审?
他沉冷一笑,旋即了然。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明信鸿抬眸看她:“我竟不知,我那最乖巧可爱的女儿,竟也能有这么大的谋算了。”
“哈,哈哈哈……你阿姐呢?同样也是装的?”
含之出手,撇下他手中将要射出的暗器,确认他身上再无任何反击之物了,才道:“阿爹何必要问这么清楚呢?”
阿姐早已告诉她父兄所犯之事,只是当时她因为前世不愿相信,傻傻地以为她能来此,为父兄寻一个清白。
到了船上,她其实已比最初刚醒来时冷静清醒了许多。阿姐会分析局势,看清战局,她也会。偶尔与暗卫往来的信件阿姐也不曾瞒她,她心中早有了大半推测。
那日,阿姐与她道:“父亲与阿兄想必不会轻信你我。你与他们相处更多,从前如何,如今便如何,勿要有太多改变。”
“那阿姐你呢?”
含之问她。
“一个原本聪慧,却深陷在情字中的女子,最容易被看轻。”
明蕴之垂眸,冷静道:“我若太蠢,他们势必不会听我之言退兵。太过聪慧,同样会引起戒心。这世上许多人都是这样,想要你聪明,却又要有些适时的愚蠢与狭隘……最好,还要柔弱可欺。”
主动在明存之面前暴露她与伏氏交谈,打探明家,是她的第一步。
她若直接回来,只会让明存之和明信鸿对她严阵以待。反倒是她“自以为”拿捏了明府的死穴,那副裴彧珍爱她,所以东宫会与明家共患难的模样,显出了几分女儿家的天真。
这一月来,明蕴之与含之待在明府,乖觉地闭门不出,却真切地将这个看似熟悉,实则陌生极了的家里摸得清清楚楚。
姐妹二人都知晓此事与柏夫人毫无干系,伏氏虽知情,却也只知皮毛,并无参与,大郎二郎两个小儿更是无辜,便是日后真有祸事,明蕴之也会尽力保全几人。在此情况下,未免生乱,明蕴之主动提议,让几人到柳园去。
有外祖父与外祖母在,柏夫人应当不会添乱。
今夜,是明信鸿主动唤来了她。恰好,含之也有些想要从他这里得到的。
“那账本,我们的人查了许久,都未曾寻到……我猜,这么要紧的东西,阿爹只会放在自己身边,是不是?”
含之游走在书房之中,前后翻找着,边找,边道:“阿爹还是主动说吧,日后回京受审之时,也好坦白从宽。”
“放肆!”
明信鸿呼吸逐渐无力起来,四肢抽搐:“你这个大逆不道的东西,你和你阿姐……枉为人女!”
含之将一册书扔下,双目赤红:“你可知我对你现今有多恨!我恨不得将你抽筋剥皮,生吞活剥!若非阿姐劝我冷静,我真会——”
她知晓自己执念深重,前世再见到静山大师时,静山看着她眉间的思虑,叹她执念太重,怕是不好。
那么些年,她背负着阿姐的死,和自以为父兄的冤,独自行于世间。自那一年后便去了柳园的柏夫人亦不知因何半疯半傻,连她都认不得。
她举目无亲,孤立无援。
如今告诉她,父兄的罪都是真的,她心心念念所恨的人,并未冤枉她的父兄。
那她的恨又算什么?
哪怕重来了一回,她亦心火难消。
如果不是阿姐劝她,让她维持着最后的冷静,她连那点笑脸都难以维持下去。
阿姐说,罪孽再深重的人,亦要交由律法所处置。
“阿姐心善,可我不,”含之从袖中抽出贴身的尖刃,抵住明信鸿颤抖的长髯:“你觉得,我敢下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