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直到快近山顶,才知裴彧因何会带她来此。
在山脚下所见的,不足这美景万一。
明蕴之被放了下来,双足接触到地面的瞬间,眸光被山下如繁星般的灯火点亮。
不远处的小城中明亮璀璨,蜿蜒的河道上点缀着各色的河灯,顺着河水的方向缓缓飘远,原本青黑的山上,亦被无数星火点亮。
山风很静,夜色亦空蒙澄净,此山之上的星子连接着空中与人间,整座山岭被灯火唤醒,成百上千,几乎数不清的花灯层层叠叠地从山道延伸至山顶。
月华如昼。
明蕴之立于山巅,清风拂过衣摆,绯色的衣裙随风飘扬,仿佛整个人间繁华,都因她而盛开。
“这是……”
似琉璃的眼眸中映着万千星火,熠熠生辉。
她侧首,看向身旁的男人。
灯光落在他的侧脸,清隽的轮廓好似冰雪消融的水面,神色清冷,眼眸专注——专注地落在她的身上。
明蕴之少见地不曾回避视线,眸中盈着光彩:“这些,是殿下准备的?”
裴彧“嗯”了一声,问她:“可有什么想许的愿望?”
明蕴之愣了愣:“许愿?”
“此地风俗。在河中放灯是寄托情思,在屋中留灯,乃是留住祝福,唯有点燃灯烛,放于空中,才能将心愿说与天神。”
裴彧与她解释着,继续问道:“所以,可有什么愿望么?”
明蕴之扬出一抹笑意:“殿下也信了这些?”
裴彧素日里可不是一个信所谓神明的人,竟也来凑这种热闹。
男人不置可否,“不试试,如何得知灵验与否?”
“有道理……”
明蕴之环顾四周:“所以,天灯呢?”
手上的花灯如何放飞,能升空的,都是特制的天灯。
裴彧:“你只管许愿。”
明蕴之无奈闭眼,默默许愿。
片刻,她睁开眼,道:“好了。”
裴彧看向她,从袖中取出个竹筒状的东西,对着天空发射出去。
一声短促的鸣声后,山林中又逐渐恢复了寂静。
黑夜仍旧是黑夜。
明蕴之笑开:“什么嘛,哪有……”
她的笑意停顿在面颊,唇瓣微启。
风起之时,一点微光随着清风,飘飘荡荡地从山下飞入空中。
紧接着,无数微光从城中升起,像是天地倒悬之后,自银河中归入人间的星尘。
一盏、两盏。
数不清的微黄天灯被风承托而起,点点火光聚成漫天繁星,似能照亮整个夜空。
整个颖川小城,都为了她,放飞了一盏祈愿的天灯。
微弱,又盛大。
那些她不愿说出口的话。
山风会将它送去远方。
“……现在,天神应该能够听到你的愿望了。”
第58章 第 58 章 他心匪石,不可转也。……
第58章
山风拂过那张比芙蓉还要更清丽的面颊, 将她的神思缓缓送归。
明蕴之久久地看着眼前那升起的无数天灯,某一瞬间,她几乎忘记了今夕何夕, 忘记自己身处何地。
灯光如焰,将她的眸光点得很亮,比烟火还要绚烂万分。
星河逐渐远去, 明蕴之这才缓缓收回目光,将视线落在了男人的身前。
“这些……”
她想要说话,却因为长久未语,喉咙都发干,刚吐出两个字,便忍不住咳了几声。
眼角微润,轻咳出了些水花。
裴彧拍了拍她的背脊:“感动至此?”
明蕴之听出他话里的揶揄,柔润的杏眸轻轻瞪他, 以帕子掩唇,“这么多的天灯, 殿下准备了多久?”
这段时日, 总是难见裴彧的身影, 不想他在背后竟偷偷准备了这么多。
“没多久,”裴彧朝她伸出手,“走走?”
明蕴之点点头, 随之跟上。
裴彧的手心宽大暖和, 沿着曲折幽静的山道, 将她的手攥得很紧, “可还喜欢?”
“……喜欢。”
明蕴之说完,低声道:“就是这些,是不是太费……”
话未说完, 手心就被重重地握了握。
裴彧:“又在想些什么?太费工夫,还是美景亦逝?”
明蕴之有些不好意思地一笑。
裴彧好似比她自己还更了解她了。
“实话实说,”裴彧站在她面前,语气平淡:“的确花了些银子,但于东宫而言,算不上什么。”
明蕴之有些想笑。裴彧这财大气粗的说法和口气,哪里像金尊玉贵的储君,更像是一夜暴富的商户,带着妻子走到金山银山前,指着说:看,咱家以后吃喝不愁了!
她抿唇,浅浅晕开些笑意。
明蕴之觉得,她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夜的无数星光,却不能保证它永远不在记忆中褪色、消逝。好景难留,似这般转瞬便无影无踪的绚丽,她看完,欢喜之余,心中难免会有种怅然若失的空落。
夜空中又恢复了宁静,远处的小城仍旧热热闹闹,好像那万千天灯都只是她想象而出的画面,唯有山中带着草木清香的风是真实的。
裴彧:“至于另一件事。”
男人开了个头,却没继续说下去,明蕴之不禁疑问地“嗯”了一声,跟在他身后,绕过初春刚生出新芽的树木,瞧见了不远处的小径尽头,伫立的一个亭子。
明蕴之眼力不错,隔着距离,仍旧能看到那八角亭中的石桌上,放着一盏素色的天灯。
它安安静静地待在哪里,等待着它的主人。
明蕴之眸光一颤,想到了什么。
裴彧将她引至亭中,拿起那盏天灯。
男人静静地看着她:“如若没猜错的话,你方才,应该未曾许愿。”
明蕴之微怔。
她唇角笑得无奈,实在不知说什么好,张了张口,半晌才道:“殿下真是……”
她只当裴彧与她玩笑、闲谈——裴彧两手空空,她也只提着一盏不能放飞的兰花灯,哪里想到会有如此一幕。
闭上眼许愿的时候,脑袋中闪了许多念头,却没有一个能称得上是愿望。
好像近来事事顺遂,没什么好许的。
她便只是闭上眼,作出许愿状,待到差不多了,才睁开双眼。
“最后一盏,是我亲手所做。”裴彧:“如今,你可再许一回愿。”
沉沉夜色里,男人的眼神似碎雪般,一片片飘落,不动声色,却不容人再后退半步。
女子纤长的眼睫带着春夜潮湿的露意,视线不由自主地越过那盏灯,落向了男人指腹上的伤痕。
她早已感受过那伤痕的累叠,在他包裹住她的手时,细腻的手便感受得清清楚楚。
万盏天灯,费尽周折,只为了她一个愿望?
眼中浅浅漾开些复杂的笑意,心中好像被某种难言的情绪给填满,明蕴之闭了闭眼,应道:
“好。这一回,我认真许。”
她的心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宁静。
立于山风之中,淡绯的裙裾被吹拂得轻扬而起,叫她的神魂也飘于半空中,不再拘泥于俗世。
良久,她睁开双眼:“许好了。”
裴彧点燃灯中火烛,烛t火亮起,将两人的面庞映照得格外清晰。男人拉住她的手,扶在天灯的两侧,道:“可准备好了?”
明蕴之点头,随着他一道松开了手,看着那天灯悬于身前片刻,摇摇晃晃地升于了天际。
“它会飞去何处?”
明蕴之目光追随着灯,忽然发问。
裴彧:“或许会代替你我行遍大周,或许会被风雨打落,谁也说不准。”
明蕴之仰首,直到它消失在夜空中,才听得男人低声问道:“许了什么愿?”
明蕴之缓缓收回目光,答:“贪心了一回,许了好多个。”
“盼远在益州的亲人身子康健,含之一人在外,也盼她顺遂平安,少有波折……还愿天下所有心怀善念之人,都能得到好报。”
她声音温浅,缓缓而来。
离京之后,她亲眼见过了众生,也在裴彧偶尔与她的交谈中,听到了许多贪官污吏的恶行。
有似郑文宏那般的义气之士,张氏那样的无辜妇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劳苦了一辈子的百姓。她是州牧之女,也是大周的太子妃,如若她的愿望能够成真,她更希望天下百姓都可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再无那等污秽之事。
裴彧深深地看向她。
他又该如何慨叹她的心。
“你的愿望,都有关于旁人。”
他抬起手,将她的额发拨开,露出光洁白净的脸庞与额头:“除此之外,就没有旁的心愿?”
“自然是有的。”
明蕴之明白他的意思,颔首道:“希望你我也都平安康健,好好将日子过下去。”
裴彧垂下眼眸,心中低笑。
记挂的亲人、天下人的平安、太子妃的身份,安稳的日子……哪一个,都比他更为重要。
在山脚下所见的,不足这美景万一。
明蕴之被放了下来,双足接触到地面的瞬间,眸光被山下如繁星般的灯火点亮。
不远处的小城中明亮璀璨,蜿蜒的河道上点缀着各色的河灯,顺着河水的方向缓缓飘远,原本青黑的山上,亦被无数星火点亮。
山风很静,夜色亦空蒙澄净,此山之上的星子连接着空中与人间,整座山岭被灯火唤醒,成百上千,几乎数不清的花灯层层叠叠地从山道延伸至山顶。
月华如昼。
明蕴之立于山巅,清风拂过衣摆,绯色的衣裙随风飘扬,仿佛整个人间繁华,都因她而盛开。
“这是……”
似琉璃的眼眸中映着万千星火,熠熠生辉。
她侧首,看向身旁的男人。
灯光落在他的侧脸,清隽的轮廓好似冰雪消融的水面,神色清冷,眼眸专注——专注地落在她的身上。
明蕴之少见地不曾回避视线,眸中盈着光彩:“这些,是殿下准备的?”
裴彧“嗯”了一声,问她:“可有什么想许的愿望?”
明蕴之愣了愣:“许愿?”
“此地风俗。在河中放灯是寄托情思,在屋中留灯,乃是留住祝福,唯有点燃灯烛,放于空中,才能将心愿说与天神。”
裴彧与她解释着,继续问道:“所以,可有什么愿望么?”
明蕴之扬出一抹笑意:“殿下也信了这些?”
裴彧素日里可不是一个信所谓神明的人,竟也来凑这种热闹。
男人不置可否,“不试试,如何得知灵验与否?”
“有道理……”
明蕴之环顾四周:“所以,天灯呢?”
手上的花灯如何放飞,能升空的,都是特制的天灯。
裴彧:“你只管许愿。”
明蕴之无奈闭眼,默默许愿。
片刻,她睁开眼,道:“好了。”
裴彧看向她,从袖中取出个竹筒状的东西,对着天空发射出去。
一声短促的鸣声后,山林中又逐渐恢复了寂静。
黑夜仍旧是黑夜。
明蕴之笑开:“什么嘛,哪有……”
她的笑意停顿在面颊,唇瓣微启。
风起之时,一点微光随着清风,飘飘荡荡地从山下飞入空中。
紧接着,无数微光从城中升起,像是天地倒悬之后,自银河中归入人间的星尘。
一盏、两盏。
数不清的微黄天灯被风承托而起,点点火光聚成漫天繁星,似能照亮整个夜空。
整个颖川小城,都为了她,放飞了一盏祈愿的天灯。
微弱,又盛大。
那些她不愿说出口的话。
山风会将它送去远方。
“……现在,天神应该能够听到你的愿望了。”
第58章 第 58 章 他心匪石,不可转也。……
第58章
山风拂过那张比芙蓉还要更清丽的面颊, 将她的神思缓缓送归。
明蕴之久久地看着眼前那升起的无数天灯,某一瞬间,她几乎忘记了今夕何夕, 忘记自己身处何地。
灯光如焰,将她的眸光点得很亮,比烟火还要绚烂万分。
星河逐渐远去, 明蕴之这才缓缓收回目光,将视线落在了男人的身前。
“这些……”
她想要说话,却因为长久未语,喉咙都发干,刚吐出两个字,便忍不住咳了几声。
眼角微润,轻咳出了些水花。
裴彧拍了拍她的背脊:“感动至此?”
明蕴之听出他话里的揶揄,柔润的杏眸轻轻瞪他, 以帕子掩唇,“这么多的天灯, 殿下准备了多久?”
这段时日, 总是难见裴彧的身影, 不想他在背后竟偷偷准备了这么多。
“没多久,”裴彧朝她伸出手,“走走?”
明蕴之点点头, 随之跟上。
裴彧的手心宽大暖和, 沿着曲折幽静的山道, 将她的手攥得很紧, “可还喜欢?”
“……喜欢。”
明蕴之说完,低声道:“就是这些,是不是太费……”
话未说完, 手心就被重重地握了握。
裴彧:“又在想些什么?太费工夫,还是美景亦逝?”
明蕴之有些不好意思地一笑。
裴彧好似比她自己还更了解她了。
“实话实说,”裴彧站在她面前,语气平淡:“的确花了些银子,但于东宫而言,算不上什么。”
明蕴之有些想笑。裴彧这财大气粗的说法和口气,哪里像金尊玉贵的储君,更像是一夜暴富的商户,带着妻子走到金山银山前,指着说:看,咱家以后吃喝不愁了!
她抿唇,浅浅晕开些笑意。
明蕴之觉得,她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夜的无数星光,却不能保证它永远不在记忆中褪色、消逝。好景难留,似这般转瞬便无影无踪的绚丽,她看完,欢喜之余,心中难免会有种怅然若失的空落。
夜空中又恢复了宁静,远处的小城仍旧热热闹闹,好像那万千天灯都只是她想象而出的画面,唯有山中带着草木清香的风是真实的。
裴彧:“至于另一件事。”
男人开了个头,却没继续说下去,明蕴之不禁疑问地“嗯”了一声,跟在他身后,绕过初春刚生出新芽的树木,瞧见了不远处的小径尽头,伫立的一个亭子。
明蕴之眼力不错,隔着距离,仍旧能看到那八角亭中的石桌上,放着一盏素色的天灯。
它安安静静地待在哪里,等待着它的主人。
明蕴之眸光一颤,想到了什么。
裴彧将她引至亭中,拿起那盏天灯。
男人静静地看着她:“如若没猜错的话,你方才,应该未曾许愿。”
明蕴之微怔。
她唇角笑得无奈,实在不知说什么好,张了张口,半晌才道:“殿下真是……”
她只当裴彧与她玩笑、闲谈——裴彧两手空空,她也只提着一盏不能放飞的兰花灯,哪里想到会有如此一幕。
闭上眼许愿的时候,脑袋中闪了许多念头,却没有一个能称得上是愿望。
好像近来事事顺遂,没什么好许的。
她便只是闭上眼,作出许愿状,待到差不多了,才睁开双眼。
“最后一盏,是我亲手所做。”裴彧:“如今,你可再许一回愿。”
沉沉夜色里,男人的眼神似碎雪般,一片片飘落,不动声色,却不容人再后退半步。
女子纤长的眼睫带着春夜潮湿的露意,视线不由自主地越过那盏灯,落向了男人指腹上的伤痕。
她早已感受过那伤痕的累叠,在他包裹住她的手时,细腻的手便感受得清清楚楚。
万盏天灯,费尽周折,只为了她一个愿望?
眼中浅浅漾开些复杂的笑意,心中好像被某种难言的情绪给填满,明蕴之闭了闭眼,应道:
“好。这一回,我认真许。”
她的心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宁静。
立于山风之中,淡绯的裙裾被吹拂得轻扬而起,叫她的神魂也飘于半空中,不再拘泥于俗世。
良久,她睁开双眼:“许好了。”
裴彧点燃灯中火烛,烛t火亮起,将两人的面庞映照得格外清晰。男人拉住她的手,扶在天灯的两侧,道:“可准备好了?”
明蕴之点头,随着他一道松开了手,看着那天灯悬于身前片刻,摇摇晃晃地升于了天际。
“它会飞去何处?”
明蕴之目光追随着灯,忽然发问。
裴彧:“或许会代替你我行遍大周,或许会被风雨打落,谁也说不准。”
明蕴之仰首,直到它消失在夜空中,才听得男人低声问道:“许了什么愿?”
明蕴之缓缓收回目光,答:“贪心了一回,许了好多个。”
“盼远在益州的亲人身子康健,含之一人在外,也盼她顺遂平安,少有波折……还愿天下所有心怀善念之人,都能得到好报。”
她声音温浅,缓缓而来。
离京之后,她亲眼见过了众生,也在裴彧偶尔与她的交谈中,听到了许多贪官污吏的恶行。
有似郑文宏那般的义气之士,张氏那样的无辜妇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劳苦了一辈子的百姓。她是州牧之女,也是大周的太子妃,如若她的愿望能够成真,她更希望天下百姓都可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再无那等污秽之事。
裴彧深深地看向她。
他又该如何慨叹她的心。
“你的愿望,都有关于旁人。”
他抬起手,将她的额发拨开,露出光洁白净的脸庞与额头:“除此之外,就没有旁的心愿?”
“自然是有的。”
明蕴之明白他的意思,颔首道:“希望你我也都平安康健,好好将日子过下去。”
裴彧垂下眼眸,心中低笑。
记挂的亲人、天下人的平安、太子妃的身份,安稳的日子……哪一个,都比他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