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他想过她是否为难,或许又因着何种缘由,与他生分,是以才不愿与他开口。
  却不想,她只是单纯地……将他忘了。
  裴彧从未有过这样的感受,心脏的跳动变得尤其缓慢,整个人好似被烈日灼烧,又瞬间被移至寒冬,感受着那内外的煎熬。
  一墙之隔的另一边又说了些什么,声音逐渐变弱,两柱香后,她先一步告辞。
  夏松试探着开口:“殿下,娘娘回去了。”
  “孤知晓。”
  裴彧站起身来,行至窗前,垂眸看着窗下那道倩影徐徐上了马车。
  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他的目光停留在深青色的素布车盖上,直到其远远消失在路的尽头,才收回视线。
  “笃、笃。”
  不轻不重的两下叩门声,裴彧淡淡开口:“进来。”
  夏松去开了门,沈怀璋毕恭毕敬道:“殿下。”
  裴彧转过身来,看向他。
  前日夜里,沈怀璋立于他身前,如今日一般的姿态挺拔。
  “——殿下就不想知晓,娘娘如今,是何态度吗?”
  现今他知晓了。
  “你想要什么?”裴彧声音很淡,不带丝毫情绪。
  “殿下果真是爽快之人。”
  沈怀璋声音坦然,音色清越:“臣想参与,殿下如今在查之事。”
  裴彧:“孤还以为,你想要些旁的什么。”
  沈怀璋一笑,毫不避讳:“臣也是俗人,自然希望加官晋爵,得殿下重用。有朝一日,青史得名,流芳百世。”
  “如你所愿。”
  “臣,多谢殿下!”
  沈怀璋拱手行礼,恭送太子殿下离开。直到再也瞧不见太子的身影,他身旁跟随多年的小厮才道:
  “郎君为何如此说?这样一来,殿下岂不会认为郎君是个贪图名利之人,郎君分明是……”
  “如此,有何不好么?”
  沈怀璋直起身,手中的折扇敲了敲木制的窗檐,语气平静,“起码殿下了解娘娘。”
  知晓她心有丘壑,不会将心交给一个贪图富贵虚名之人。
  -
  临华殿中。
  青竹为明蕴之轻轻捶着腿,不知娘娘为何出去了一趟,回来反倒更愁眉不展了。
  先前不是有转机么?出去一趟,难不成还有什么难题?
  赵嬷嬷送来些鲜果,而后道:“娘娘在想什么?”
  明蕴之揉了揉额角,仍旧在想今日所听到的事。
  沈怀璋说,此事她不该沾,却也不是全然不能碰。几人都清楚明蕴之的秉性,平日里一些小事,她或许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过。但这样涉及百姓,涉及为了大周江山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的事,她不知便罢,既知此事,便不会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般轻轻揭过。
  这有违外祖对她的教导,会让她良心不安。
  可她也不能就这样贸然行事,不将自己的性命,明家和柏家,还有许多与她交好之人的性命放在眼中。
  与太子殿下开口,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解法。
  “可是殿下,会管吗?”
  她看着沈怀璋,心中犹豫。
  太后也是他的亲祖母,且不说庄家如今势大,就说裴彧因何要好端端地,与他的祖母作对?
  虽说太后对他一般,但她其实待几个孙儿的态度都称不上好。她多年养病,和几个孙辈都不亲近,唯一心疼的,只有庆德长公主和世子陆珣。
  裴彧不喜欢周觅柔,太后或许说不了什么,但他若当真去查庄家,动庄家的人,那便不是小事了。
  他如今管着工部,前途正好,何必……
  明蕴之皱了皱鼻尖,不知该如何与裴彧开口。
  沈怀璋压了压声音,眸中染上几分少见的肃然之色:“娘娘可知,‘南庄北娄’?”
  “……什么?”
  明蕴之思索半晌,终于隐约有了些印象:“似乎……听外祖与外祖母闲聊时说过。”
  她犹记得当时外祖母聊到什么时提了一句,便被外祖叫住话头,二人沉默了许久。
  若非如此,她或许也不会记住此事。
  “是有什么渊源么?”
  沈怀璋点了点桌面,轻声道:
  “该是二十五六年前的事,那时你我都尚未出生,娘娘不知也情有可原。”
  他缓声解释了些。
  二十多年前,甚至还要再往前数几十年,前朝末年天下大乱,世家林立,大大小小的氏族不认朝廷,只认他们认可的强盛世家。
  “南庄北娄”,指的便是南方的庄家,与北方的娄家。
  后来,裴氏先祖起兵之时,借的便是庄家的势,南方大小氏族随之起事,攻破前朝政权。
  大周立朝以后,庄家是后族,又有着从龙之功,甚至有了那句笑谈“裴庄两家,共分天下”。
  没有娄家。
  娄家认了裴氏这个君主,却不曾真正臣服。北方氏族仍旧唯娄家马首是瞻,整个北方在立国后的数年里,都不曾全然信服朝廷。
  直到二十多年前,先帝病重,北凉大军压境。
  沈怀璋:“若无娄家相助,如今大周,只怕仍不安宁。”
  “娘娘可知,娄家因何伸出援手?”
  明蕴之定定道:“难不成是……后位?”
  庄家是后族,娄家自然不愿屈居庄家之下,只有以后位做交换,娄家或许才愿相助。
  可当时情形,娄家完全可以袖手旁观,等着裴氏与娄家慢慢谈判——多拖一日,娄家的利便能再多几分。到时,别说只是区区后位,就是割让几城封娄家王位,也不是不可。
  怎么就答应了?
  明蕴之仿佛想起了什么,骤然站起身,一手撑着桌案,沉声道:
  “我知晓了……”
  西山行宫那夜,裴彧与她所说的故事,不是随口胡诌。
  “将军”出征,借住世家,某家贵女因此倾心。二人未婚先有孕,爱女如命的家主只得松口,以“将军”正妻之位为聘,应了这桩亲。
  她那日陪着裴琦玩了太久,极度疲累,听裴彧讲述时不曾细想,如今忽然想起,竟一一对上。
  她先前只知裴彧生母娄皇后早逝,听闻是病故,不知详情,更不知娄家二十多年前,是能与庄家抗衡的存在。
  娄家,因何销声匿迹了?
  这大周现今不知娄家的,绝对不止她一人。
  只怕是有人不想让民众记起,不想让后世知晓其中之事。就连远在益州山中的外祖母无意中提起娄家,也仍旧谨慎地闭口不言。
  明蕴之深吸口气,道:“你今日与我说的这些,万不能为外人知晓。”
  沈怀璋:“我敢与你说,自然是有把握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他看了看明蕴之身后的墙面,笑意清浅。
  有些话,不方便亲口说的,便需要由旁人来开口。这个旁人,最好还是无关之人。
  明蕴之沉默地回了宫,慢慢想着今日之事。
  沈怀璋此人生性聪慧,敏锐异于常人,又博闻强记,他知晓此事,并不稀奇。
  但他今日说出此事,只表明了一个态度。
  如若娄家的覆灭,当真与平宣帝和庄家有关。
  那裴彧……
  “娘娘,殿下回来了!”
  明蕴之抬眼,看向那张熟悉的面容。
  入秋后,白日越来越短,天色早早地昏暗了下来,为男t人的肩头打上了一层阴翳。
  她站起来,轻轻福身:“殿下。”
  一只大掌轻扶起她的手臂,又缓缓松开。
  “不必多礼。”
  男人声音微沉,带着些经年的风霜。
  明蕴之微垂眼睫,心头微哂。
  夫妻三年,原来,他们都不曾了解彼此。
  第36章 第 36 章 “孤伺候你。”
  第36章
  这是自围场回来后, 裴彧第一回踏足临华殿。
  临华殿外的那棵高高的梧桐树下,用砖石砌好了一个宽敞的小屋,木制的小栅栏围住一块空地出来。柔软温暖的干草堆上, 灰灰白白的呆胖兔子慢条斯理地啃着菜叶,一副任凭风吹雨打也惊动不了的安稳状态。
  它显然已将此处当做自己的家了。
  裴彧扫过它一眼,抬足进了宫殿。
  他并未说过提前要来, 也未让人通传。入殿时,正瞧见女子两眼放空,不知是否还在想着那些陈年旧事。张口无意识地接过赵嬷嬷送来的一小颗葡萄,嚼了半晌。
  他看了半晌,那么一小颗葡萄,嚼了得有数十下。
  和殿外那兔子有何分别。
  殿中空静,男人轻咳一声,小太监机灵地通传:“娘娘, 殿下回来了!”
  明蕴之这才从神游的状态中抽离出来,抬眸看向他的眼神还有些缓慢, 站起身来。
  裴彧坐在她方才靠着的软榻上, 提起一颗葡萄, 有些微酸。
  也就是她喜欢吃。
  明蕴之刚要开口,就看见他因微酸的葡萄而不自觉微蹙起的眉,目光顿了顿, 移开:“殿下怎么此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