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到了赛场门口,裴雅茹这些带队老师和家长们就得止步了,黄老师带着六名学生,进了比赛大厅。
国际物理竞赛大厅的穹顶高得令人眩晕,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在头顶交错悬挂,像一片彩色的云海。
一进去,耳边就是各种各样的语言,哪怕容遇精通好几国语言,一下子也有点蒙。
在场的队员们,都参加过国际赛事,并没有太紧张,跟着黄老师朝里走。
“嘿!看看谁来了。”一个刻意拔高的美式英语从右侧传来,“华夏队的天才们又来丢脸了吗?”
容遇转身,看见六个穿着深蓝色西装的金发少年正朝他们走来,为首的男生身高接近一米九,领带上别着灯塔国的国旗徽章,灰蓝色的眼睛里盛满轻蔑。
他边上一个女孩皱起眉:“杰克逊,别太过分了。”
“怎么,我说错了吗?”杰克逊双手环胸,“去年,华夏国实验赛,倒数第三,华夏物理,垃圾。”
他这么一说,容遇身边所有队员的脸色全都沉了下来。
虽然近十多年来,华夏青少年的物理水平呈几何倍数增长,但和灯塔国比起来,还是有一些距离,理论上还能一战,实验总是被碾压。
面对灯塔国的嘲讽,他们一脸愤怒,却无可奈何。
“有意思。”容遇脸上露出笑容,用极其标准的美式英文道,“去年决赛上,灯塔国队把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算成了费米子体系,如此低级错误,这才是真正的垃圾。”
“瞧瞧,你这一口美式英语说的真漂亮,死记硬背了多少年?”杰克逊一脸不屑,“是了,你们华夏人最懂这些理论体系,因为一切靠死记硬背,不会物理实验就是垃圾,物理学科的胜利属于灯塔国。”
盛辞远一脸怒,正要开口,就被容遇按住了手臂。
容遇看向站在边上最近的一个国家队伍樱花国,唇角拉开笑容,用樱花语道:“物理不属于任何国家,你们认同吗?”
这话一出,樱花国的人全呆住了。
这个华夏人的樱花语,也太流利了,乍一听,竟像是个本国人。
容遇看向另一队伍,俄国队,她用流利的俄语开口:“半个世纪前的俄国,所向披靡,以老大哥的身份,带领无数国家向上,尊崇物理无国界。”
俄国人呆呆的点头。
她换成法语,“但是,尊严有国界,冒犯别国,等于践踏尊严,在我这里,不可原谅。”
最后,看向灯塔国队的杰克逊,道:“当然,如果你能靠死记硬背,精通五国语言,我倒可以原谅你。”
杰克逊大部分没听懂,但能看到周边人态度的变化,他的耳根红得像要滴血,猛地向前一步,却被队友拦住。
周边突然响起掌声。
不管哪个国家,都苦灯塔国久矣,政治上被碾压,军事上被侵犯,经济上被制裁,在学术上,也得年年被嘲讽,谁都咽不下这口气。
而这个华夏国女生,轻松转换几国语言,就让杰克逊无地自容,真是大快人心。
第235章 你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么多国家的语言?
整个大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亚洲的女老师们激动地跺脚,俄国队员吹起口哨,就连灯塔队的亚裔队员都忍不住鼓掌——却被杰克逊狠狠瞪了一眼,转身就走。
宋淮瞳仁紧缩。
他早就见过容遇看俄文原版书,知道容遇精通俄文,但万万没想到,她居然还精通樱花语和法语。
她数理学科出类拔萃,语言类居然也不遑多让,她真是再一次让他认识到了什么叫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苏荣华撇嘴。
在这种严肃的竞赛场合秀语言技能,真有点可笑了。
盛辞远一脸崇拜的问道:“容遇,你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么多国家的语言?”
容遇道:“自学了几年。”
她那个年代,国家被樱花国侵犯,稍微关心点国家大事的人,都会几句樱花语。
至于英文,她从小学习,留洋后天天和洋人打交道,更是到了和母语差不多的程度。
那时候苏联还在,很多物理学方面的书都是俄文版,她靠自学,一点点的,学会了俄语,看专业书没什么问题。
而法语……
她咳了咳,其实她并不擅长。
还记得,留洋那几年,有个法兰西人追求她,天天在她耳边叽里咕噜说些法语,让她被动学会了一些日常用语,并不精通。
但拿来糊弄那个灯塔国人杰克逊足够了。
一行人到了华夏国的实验场上。
第一天是预赛。
四十六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经过预赛后,只会晋级十二个国家,赛制相当残酷。
比赛开始的铃声响起。
题目已经显示在大屏幕上:测定纳米材料中电子的量子限域效应,并建立其与材料厚度的关系模型。
苏荣华确实是有能力,看到题目的第一时间,脑中就有了方案,开口道:“直接观测是最稳妥的,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样品表面,直接测量电子云分布。”
容遇思索了几秒钟:“直接观测太耗时了,我认为,可以先建立理论模型,用x射线衍射数据反推电子行为,这样能节省至少四十分钟。”
她话音一落,苏荣华脸色就变了。
他参加了无数场竞赛,大大小小几乎一百场,场场都是队长,向来都是他提出实验构架,队员照做就是了。
这还是第一回,有人提出完全不一样的方案。
他冷声道:“构建模型也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如果构建失败,我们直接垫底。”
容遇淡淡开口:“不会失败。”
苏荣华冷笑。
组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宋淮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他谨慎开口:“队长副队长出现分歧,是不是可以投票决定?”
容遇颔首:“那就投票,同意苏荣华方案的举右手,同意我方案的举左手。”
苏荣华立即举右手。
而其余人,全部举起了左手。
他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这不是故意排挤他这个副队长吗?
“开始。”容遇进入状态,迅速分配任务,“盛辞远负责射线仪校准,宋淮准备样品,丁哲记录数据,写清楚理论支撑。”
她看向苏荣华,“你来协助搭建……”
“我自己有方案。”苏荣华径直走向器材区,站在一台原子力显微镜前,开始进行他最早提出的那个构想。
容遇耸耸肩,眉头都没皱一下,转身对剩下几人详细讲解模型构建要点,她的声音平稳清晰,让人瞬间能抓住要点。
“容遇,”宋淮看了眼独自在角落摆弄仪器的苏荣华,“他足够优秀,让他加进来,会增加我们的精确度……我去劝劝?”
“注意你的样品分量。”容遇头也不抬,将计算机推到丁哲面前,“先写理论,有任何问题来找我沟通。”
苏荣华那边传来故意的碰撞声。
本该多人合作,他这会只有一个人,手忙脚乱地连接着复杂的显微镜线路,几次操作失误导致仪器发出刺耳的警报,裁判皱眉看过来,容遇立即举手示意:“设备调试中,抱歉。”
她快步走到苏荣华身边,声音压得极低:“要么现在加入我们,要么安静地失败,你选一个。”
“你凭什么……”
他的话说到一半,就被打断。
“警报第三次响起就会被扣分。”容遇看了眼腕表,“你还有十秒决定。”
苏荣华的手悬在半空,最终狠狠砸在桌面上,但接下来,他再没制造任何噪音。
他并不认为他这个方案有任何问题。
他会做出结果。
让所有人知道,容遇错了。
让所有人认识到,容遇并非一名合格的队长。
容遇回到主实验区,队员们正紧张地等待第一批数据,她检查着每个环节,指尖按下回车键,屏幕上逐渐浮现出精美的三维电子云模型。
“漂亮!”盛辞远忍不住赞叹,这个模型比直接观测能提供更多维度信息。
角落里,苏荣华的显微镜终于调试完毕,但比赛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他盯着容遇小组计算机上不断完善的模型,脸色越来越难看。
“最后阶段。”容遇拍了拍手,“准备交叉验证。”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复杂的模型逐渐收敛,最终呈现出一组完美的数据曲线。
“模型验证完成!”
宋淮简直不敢相信,过程居然这么顺利,顺利到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程度。
他看了眼苏荣华,只见苏荣华满头大汗,还在观测记录,看这样子,至少还需要近一个小时,而现在,倒计时仅剩下半个多小时。
容遇迅速检查了一遍所有数据,重新调整丁哲和另一成员写的理论构架,确认无误后,果断点击了提交按钮。
国际物理竞赛大厅的穹顶高得令人眩晕,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在头顶交错悬挂,像一片彩色的云海。
一进去,耳边就是各种各样的语言,哪怕容遇精通好几国语言,一下子也有点蒙。
在场的队员们,都参加过国际赛事,并没有太紧张,跟着黄老师朝里走。
“嘿!看看谁来了。”一个刻意拔高的美式英语从右侧传来,“华夏队的天才们又来丢脸了吗?”
容遇转身,看见六个穿着深蓝色西装的金发少年正朝他们走来,为首的男生身高接近一米九,领带上别着灯塔国的国旗徽章,灰蓝色的眼睛里盛满轻蔑。
他边上一个女孩皱起眉:“杰克逊,别太过分了。”
“怎么,我说错了吗?”杰克逊双手环胸,“去年,华夏国实验赛,倒数第三,华夏物理,垃圾。”
他这么一说,容遇身边所有队员的脸色全都沉了下来。
虽然近十多年来,华夏青少年的物理水平呈几何倍数增长,但和灯塔国比起来,还是有一些距离,理论上还能一战,实验总是被碾压。
面对灯塔国的嘲讽,他们一脸愤怒,却无可奈何。
“有意思。”容遇脸上露出笑容,用极其标准的美式英文道,“去年决赛上,灯塔国队把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算成了费米子体系,如此低级错误,这才是真正的垃圾。”
“瞧瞧,你这一口美式英语说的真漂亮,死记硬背了多少年?”杰克逊一脸不屑,“是了,你们华夏人最懂这些理论体系,因为一切靠死记硬背,不会物理实验就是垃圾,物理学科的胜利属于灯塔国。”
盛辞远一脸怒,正要开口,就被容遇按住了手臂。
容遇看向站在边上最近的一个国家队伍樱花国,唇角拉开笑容,用樱花语道:“物理不属于任何国家,你们认同吗?”
这话一出,樱花国的人全呆住了。
这个华夏人的樱花语,也太流利了,乍一听,竟像是个本国人。
容遇看向另一队伍,俄国队,她用流利的俄语开口:“半个世纪前的俄国,所向披靡,以老大哥的身份,带领无数国家向上,尊崇物理无国界。”
俄国人呆呆的点头。
她换成法语,“但是,尊严有国界,冒犯别国,等于践踏尊严,在我这里,不可原谅。”
最后,看向灯塔国队的杰克逊,道:“当然,如果你能靠死记硬背,精通五国语言,我倒可以原谅你。”
杰克逊大部分没听懂,但能看到周边人态度的变化,他的耳根红得像要滴血,猛地向前一步,却被队友拦住。
周边突然响起掌声。
不管哪个国家,都苦灯塔国久矣,政治上被碾压,军事上被侵犯,经济上被制裁,在学术上,也得年年被嘲讽,谁都咽不下这口气。
而这个华夏国女生,轻松转换几国语言,就让杰克逊无地自容,真是大快人心。
第235章 你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么多国家的语言?
整个大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亚洲的女老师们激动地跺脚,俄国队员吹起口哨,就连灯塔队的亚裔队员都忍不住鼓掌——却被杰克逊狠狠瞪了一眼,转身就走。
宋淮瞳仁紧缩。
他早就见过容遇看俄文原版书,知道容遇精通俄文,但万万没想到,她居然还精通樱花语和法语。
她数理学科出类拔萃,语言类居然也不遑多让,她真是再一次让他认识到了什么叫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苏荣华撇嘴。
在这种严肃的竞赛场合秀语言技能,真有点可笑了。
盛辞远一脸崇拜的问道:“容遇,你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么多国家的语言?”
容遇道:“自学了几年。”
她那个年代,国家被樱花国侵犯,稍微关心点国家大事的人,都会几句樱花语。
至于英文,她从小学习,留洋后天天和洋人打交道,更是到了和母语差不多的程度。
那时候苏联还在,很多物理学方面的书都是俄文版,她靠自学,一点点的,学会了俄语,看专业书没什么问题。
而法语……
她咳了咳,其实她并不擅长。
还记得,留洋那几年,有个法兰西人追求她,天天在她耳边叽里咕噜说些法语,让她被动学会了一些日常用语,并不精通。
但拿来糊弄那个灯塔国人杰克逊足够了。
一行人到了华夏国的实验场上。
第一天是预赛。
四十六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经过预赛后,只会晋级十二个国家,赛制相当残酷。
比赛开始的铃声响起。
题目已经显示在大屏幕上:测定纳米材料中电子的量子限域效应,并建立其与材料厚度的关系模型。
苏荣华确实是有能力,看到题目的第一时间,脑中就有了方案,开口道:“直接观测是最稳妥的,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样品表面,直接测量电子云分布。”
容遇思索了几秒钟:“直接观测太耗时了,我认为,可以先建立理论模型,用x射线衍射数据反推电子行为,这样能节省至少四十分钟。”
她话音一落,苏荣华脸色就变了。
他参加了无数场竞赛,大大小小几乎一百场,场场都是队长,向来都是他提出实验构架,队员照做就是了。
这还是第一回,有人提出完全不一样的方案。
他冷声道:“构建模型也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如果构建失败,我们直接垫底。”
容遇淡淡开口:“不会失败。”
苏荣华冷笑。
组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宋淮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他谨慎开口:“队长副队长出现分歧,是不是可以投票决定?”
容遇颔首:“那就投票,同意苏荣华方案的举右手,同意我方案的举左手。”
苏荣华立即举右手。
而其余人,全部举起了左手。
他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这不是故意排挤他这个副队长吗?
“开始。”容遇进入状态,迅速分配任务,“盛辞远负责射线仪校准,宋淮准备样品,丁哲记录数据,写清楚理论支撑。”
她看向苏荣华,“你来协助搭建……”
“我自己有方案。”苏荣华径直走向器材区,站在一台原子力显微镜前,开始进行他最早提出的那个构想。
容遇耸耸肩,眉头都没皱一下,转身对剩下几人详细讲解模型构建要点,她的声音平稳清晰,让人瞬间能抓住要点。
“容遇,”宋淮看了眼独自在角落摆弄仪器的苏荣华,“他足够优秀,让他加进来,会增加我们的精确度……我去劝劝?”
“注意你的样品分量。”容遇头也不抬,将计算机推到丁哲面前,“先写理论,有任何问题来找我沟通。”
苏荣华那边传来故意的碰撞声。
本该多人合作,他这会只有一个人,手忙脚乱地连接着复杂的显微镜线路,几次操作失误导致仪器发出刺耳的警报,裁判皱眉看过来,容遇立即举手示意:“设备调试中,抱歉。”
她快步走到苏荣华身边,声音压得极低:“要么现在加入我们,要么安静地失败,你选一个。”
“你凭什么……”
他的话说到一半,就被打断。
“警报第三次响起就会被扣分。”容遇看了眼腕表,“你还有十秒决定。”
苏荣华的手悬在半空,最终狠狠砸在桌面上,但接下来,他再没制造任何噪音。
他并不认为他这个方案有任何问题。
他会做出结果。
让所有人知道,容遇错了。
让所有人认识到,容遇并非一名合格的队长。
容遇回到主实验区,队员们正紧张地等待第一批数据,她检查着每个环节,指尖按下回车键,屏幕上逐渐浮现出精美的三维电子云模型。
“漂亮!”盛辞远忍不住赞叹,这个模型比直接观测能提供更多维度信息。
角落里,苏荣华的显微镜终于调试完毕,但比赛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他盯着容遇小组计算机上不断完善的模型,脸色越来越难看。
“最后阶段。”容遇拍了拍手,“准备交叉验证。”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复杂的模型逐渐收敛,最终呈现出一组完美的数据曲线。
“模型验证完成!”
宋淮简直不敢相信,过程居然这么顺利,顺利到令人觉得匪夷所思的程度。
他看了眼苏荣华,只见苏荣华满头大汗,还在观测记录,看这样子,至少还需要近一个小时,而现在,倒计时仅剩下半个多小时。
容遇迅速检查了一遍所有数据,重新调整丁哲和另一成员写的理论构架,确认无误后,果断点击了提交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