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95节
  “晚辈有幸得圣人垂爱,领入武神一道,已心满意足,收徒一事先生休要再提!”
  张衍一眼神古怪:
  “年轻人不要急着拒绝,何不问问,老朽所修的神明是哪位?”
  “……哪位?”
  面庞红润,双目狭长的老天师抬起手指,蘸了蘸面前汤碗,在桌上写下两个端正文字。
  “天道?”赵都安挑眉,问道:
  “是与神龙寺的‘世尊’对应的那个?”
  天子楼上,与女帝闲谈时,他旁敲侧击,得知少许秘闻。
  辟如此前开天眼,夜观天象时,天师府上空,那一片浩大青冥的“青天”,便是道门主修神明:天道。
  据女帝说,天道与世尊,乃不逊于“武神”的两条修行路。
  “据我所知,天师府里,修天道的神官不说为数众多,至少也是人手一个……老先生,您莫要欺晚辈不懂。”赵都安鄙夷。
  觉得这老头在扯大旗,忽悠他。
  张衍一莞尔,也不解释,反问:
  “天道不比武神强?”
  我哪知道……赵都安摇头,随口糊弄道:
  “天道或许厉害,但不巧,晚辈信奉人道。”
  他主要想找个由头,让这倔老头死心,别缠着他。
  张衍一失笑:“你这小小年纪,却喜说大话,却好似分得清天道与人道般。”
  若是平常,赵都安不会与他辩论。
  但今晚醉酒,头还有些晕乎,又给这陌生老头一阵说教,心头不悦,随口怼道:
  “有什么分不清?依我看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前两句几乎无人不知,但后一句却不很有名。
  赵都安前世为仕途钻研国学时,将老子五千言背的滚瓜烂熟。
  此刻酒醉下,随口抛出,心中本没有什么算计。
  却不想,落在倔老头耳中,却令其短暂怔神。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张衍一咀嚼片刻,略显惊异地看向对面少年。
  以他的境界,当然不会因这句见解而如何惊诧。
  他意外的,是这般凝练深刻的句子,竟出于这醉酒凡胎浪荡子口中。
  事情似乎变得有趣起来了。
  张衍一生出考校心思,问道:
  “哦?那依你之见,何谓‘道’?”
  赵都安随口背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张衍一起初还饶有兴趣听着,但渐渐的,老天师不再慵懒随性,狭长双眸也缓缓眯起。
  赵都安却不背了。
  “怎么不说了?”张衍一有种被断章般的难受。
  赵都安理所当然道:“我就只有这点看法,说完了啊。”
  张衍一想了想,摇头道:
  “你说的这些,过于玄虚,算不得真正体悟,若能凝练为一句,才算你明白。”
  一句?用一句话阐述道?
  赵都安呵了声,乘着醉意,模仿老天师,抬起一根手指,蘸了蘸醒酒汤。
  抵住朽木桌案,用拙劣字迹写下一个个笔画:
  “道生一……”
  就在他写出这三个字时,京师上空云层中,竟忽有电闪雷鸣。
  “轰隆!”
  狰狞蛛网般的电光撕裂暗夜。
  而后,噼里啪啦,豆大雨滴,毫无章法,砸落下来。
  一笔,惊天。
  ……
  明天有事,更新可能晚一些
  第85章 风大雨大,送你一程
  六月天,小孩的面。
  一个时辰前还在高楼赏月,这会豆大雨滴就落了下来。
  “啊,下雨了。”赵都安抬起头,听着头顶遮阳棚密集鼓点般的响,收回手指,仿佛被雷声从醉酒状态惊醒。
  他站起身,看了醒酒汤一眼,终归没冒险喝下,道:
  “晚辈得回家去了,不然家中女眷要担心。”
  说完,他见眼前老叟正盯着桌子出神,无声松了口气。
  迈开大步,顶风冒雨朝家中疾奔。
  不一会就已消失不见。
  落雨的世界中,家家闭门歇业,只剩下这一角红灯笼摇曳。
  张衍一静静凝视着桌面上,兀自冒着热气的汤碗旁,那歪歪扭扭的“道生一”三个字。
  似在走神。
  不禁心想,这世界之上当真有生而知之之人吗?
  收徒之语,本来只是玩笑话,但这会,却有些上心了……可惜,给皇室抢先截胡,哪怕以他的身份,也不好抢夺。
  再看看吧……
  “老先生,进来铺子里躲躲雨吧。”
  汤饼铺子老板这会掀开了打烊的牌子,开始将屋外的桌椅往铺子里搬。
  张衍一回过神,忽抬手轻拂过桌面,起身笑道:
  “不必了,老朽也该归家了。”
  说着,他放下银钱,高大挺拔的身躯径直没入疾风中。
  视线投向赵都安消失方向,忽而扬起眉毛,似发现了有趣的事。
  老天师忽而隔空挥了挥手,而后双手笼着袖子,如俗世老翁般,碎碎念朝天师府走去:
  “风大雨大,便送你一程吧。”
  汤饼铺子老板来到桌旁,看着桌上近乎未动的醒酒汤,摇了摇头:
  “两个怪人。”
  他捧起汤碗,拿起抹布去擦桌上水渍,继而愣住。
  只见朽木桌案上,“道生一”三个字,竟已入木三分,擦之不去了。
  ……
  赵都安必经之路的某条僻静街巷中。
  身穿夜行衣,身后用布条绑缚一杆花枪的吴伶躲在屋檐下,面罩上方,眉头皱起,又舒展。
  身为匡扶社潜藏京城的一员,他今晚奉命截杀那个女帝豢养的小白脸。
  虽然情报中提及,对方武力近期有所长进,但吴伶仍有十足把握。
  他离开八方戏楼后,便来此等待,却不想半夜变天。
  不过也好,越恶劣的天气,闲杂人等越少。
  唯一担心的,是赵贼寻地方躲雨,更改行程。
  “来了!”
  吴伶耳廓微动,秀气的双瞳有青光掠过,似能窥破黑夜。
  他精神抖擞,抬手抽出身后花枪,只一抖。
  “嗤嗤”声里,缠绕武器的布条脱落,露出寒光凛冽的兵器。
  吴伶踏入雨中,迎着空荡的街道疾奔,气势节节攀升。
  身上的夜行衣忽幻化出一套戏台上的“武生”戏服,脸上覆盖一张花脸面具。
  头顶延伸出两条极长的花翎,分于身侧左右,颈后一杆杆令旗迎风招展。
  黑夜中,隐隐传来敲锣鼓点声,戏台武生入场,杀气弥漫。
  然而下一秒,气势方甫攀升至巅峰的吴伶突兀惊恐抬头。
  只觉深邃的夜色中,隐有一股浩大无边,如渊如海的气息弥漫而来。
  他瞬间犹如海浪前的一只蝼蚁,身子顿住,身躯如风中细沙般,被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