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虐渣赚钱两不误 第11节
她们都在努力撑起这个家,而他更不能让她们母女失望,他虽现在无法起床,但他相信她们母女还是把他当做这个家的支柱,他就是知道。
拿到分家文件的一瞬间,曹德明想了很多,又仿佛没想什么,心中好似有一口郁气,缓缓的吐了出来,从今以后她们三口之家哪怕吃糠喝稀,也都是为自已而活。
曹学雅密切的关注她爸的情绪,特别是拿到那张分家文件后,她仿佛感觉到她爸情绪波动很大,但也没多久就慢慢冷静下来,从眼神与表情中可以看出她爸并没有太多的失望或意外,甚至曹学雅从她爸的神情流露中看出一种解脱,可能她爸内心深处也有种终于放下对老曹家付出的感触。
毕竟她爸是个聪明人。
曹学雅很开心,她看出来她爸虽一时有些伤心、难过、寒心,但此时此刻她爸更看重的是她妈和她这个女儿。
对曹学雅来说这就够了,这就很好,从今往后有任何困难,只要她们一家三口齐心协力,她相信她们一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过上自已想要的生活。
妈妈程丹琴也看出来,她爸并没有如她想象中难以接受,心情也开心很多。
曹学雅让她妈陪她爸说会儿话,她去食堂买晚饭回来解决一家三口的五脏庙。
曹学雅走出病房后,口袋里揣着今天下午分家所得的1600块钱,这钱是她妈刚刚给她的,她将这卷钱不动声色的放入了空间中。
走入医院食堂,她发现食堂中的饭菜仍有不少,她简单的打了三份菜、两份饭,就回去了。
回到病房后,一家三口吃了顿分家后的第一份晚餐。
吃完饭后,她爸曹德明的心情已恢复七七八八,反而有一种经受重大打击后再次重新出发的释然感。
这点让曹学雅尤为开心,夫妻俩知道第二天下午曹学雅就将回校继续上课,催促她赶紧回去,早点休息,第二日精神饱满的去学校上学。
临走时,曹学雅和她妈说了下第二天上午的安排,等事情确认好后,她再下午回校。
如果不是曹学雅提起,这几天发生太多事,程丹琴早将此事给忘了,她不由欣慰的看着女儿,不由自主的发出感叹:
“我家雅雅真是长大了,能帮爸妈分忧了。”
她爸曹德明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一直面带微笑的看着女儿曹学雅和妻子程丹琴,他知道无论他变成什么样、遭遇到什么,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的只有妻子和女儿,从这次发生车祸后,他就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
对曹德明来讲这就够了。
曹学雅在父母的不断催促声中收拾好东西就准备回老曹家。
曹学雅从医院出来时天色已不早,为安全起见,她一路疾行快步往前走,终于在天黑之前回到了曹家老宅。
推门进入院子中,发现院子空荡荡,堂屋灯光大亮,曹学雅知道这是那家人都聚在堂屋,不知是吃饭还是聊天。
已经分家了,曹学雅并不准备再使用老曹家的锅灶,她从院子中压了一些井水,简单洗漱,就坐回写字桌旁继续认真复习。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曹学雅已将初中的全部课程复习完一轮,以她现在的记忆力复习一遍后,对课文中所讲述到的内容可以记忆的七七八八,但为保险起见,曹学雅决定将所有的初中课本再复习一遍,夯实基础。
时间就在曹学雅的认真复习中来到了晚上十点,看看时间,曹学雅结束复习上床休息,她明天还有其她事需要处理,并不打算学习到太晚,影响睡眠。
第二天一早,曹学雅早早的起床,洗漱后快速走出曹家院子,一路直行到医院旁,她首先在小巷子门口买了三口的早餐。
随后来到她爸的病房, 时间还早,但她妈也已起床,昨日她回去时已跟她妈沟通过,今天一早她和她妈将再次前往药厂就她爸厂里所分配的房子的出售做进一步沟通。
曹学雅也与她爸商量过这处房子,父女俩最终决定还是卖掉为好,且曹学雅心中已在考虑,若她爸的腿后期能够恢复,她也会尽量说服她爸,不要再回到厂里上班。
曹学雅知道她爸对他此次发生的车祸心中应隐隐有些猜测,或许她爸腿好后可能自已也未必想再回药厂上班。
一家三口吃完饭后,曹学雅和她妈将她爸托付给医院护士就走出了病房。
随后曹学雅与妈妈来到她爸曹德明的主治医生办公室,准备向医生详细咨询她爸的病情,包括恢复情况、后期的治疗康复等。
她爸的主治医生是一个年近五十的中年人,因她爸入住医院仅是个县级医院,各方面设备条件有限,从主治医生的谈话中可知,在目前县医院的各种条件下,没办法就她爸的病情做最终的确认。
她建议最好带病人去省城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避免因耽误而造成终身遗憾。
对于这点,曹学雅是深有体会,她虽有空间,有把握在未来的某一日能帮助她爸重新站起来,但她还是希望能尽量缩短这个时间。
对她们家来说,不管是她爸的腿伤治疗,还是她爸因腿伤而造成的心理压抑,同样重要。
从医生办公室出来后,曹学雅与她妈对视一眼,从眼神中发现彼此的态度一致,那就是无论如何都得继续给她爸治疗。
母女俩从医院大门出来时时间尚早,也没坐公交车就这么一路悠悠达达的来到了药厂门口。
第23章 卖房谈妥
药厂看门的仍是那个老大爷,看到母女俩也友好的打了招呼。
曹学雅上前一步,详细的向老大爷说明情况,她们这次过来仍是找工会黄主席。
并表示三日前临走时已约定好今日再过来,请门卫大爷再次找黄兴主席确认,若无问题,请放她们进入药厂工会办公室。
看门大爷是认识她们母女俩的,不过他仍是得和工会办那边确认后才让程丹琴母女俩进入。
母女俩在进药厂前,已就今天来找黄主席所商议之事做了沟通,进了厂区后两人也没多做停留,径直去上次的黄主席办公室。
几分钟后,两人来到办公室门前,先是轻轻敲了敲门,听见从里面传出请进后,两人推门而入。
就见黄主席此刻正坐在办公桌后,听到有人进来抬头看了看,见是她们俩,立即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来道:
“程同志,我们又见面了。”
程丹琴也是有些腼腆的开口:
“黄主席,我们又来给您添麻烦了。”
黄新竹笑着摆了摆手,并说道:
“都是为人民服务,别这么说,这是我们分内的事。”
程丹琴知道黄主席工作繁忙,事务繁多,也没多做耽搁,单刀直入,直接进入她们今日来的主要议题:
“黄主席,这一次我们娘俩过来主要还是德明房子的事,您上次让我们三日后过来,不知现如今有没有什么眉目?”
黄新竹听到程丹琴的问话,心中了然,也知道她们心焦此事,她脸色微微有些欣喜的道:
“也是巧了,那天你们回去后,我让周围的人帮忙打听了下,还真有一户人家准备买房子给儿子结婚使用。”
为防止夜长梦多,母女俩来时已经商量好,如果黄主席这边有意向的购买人选,她们就在今日与买家当面商谈。
这会儿程丹琴听到黄主席说有意向购买人后,立即满脸欣喜的道:
“黄主任,您看能不能让这一家人过来我跟她当面谈一谈。”
她说完有些赧然的看着黄主席:
“黄主席你也知道我们现在着急用钱,过几日就准备带德明去省城人民医院,如果房子能尽快脱手,哪怕价格稍低些,我们也愿意出售。”
黄新竹看到程丹琴有些着急的解释,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表示理解,同时站起来道:
“你们稍坐一下,我出去做下安排。”
说完人就大步流星的往外走去。
将近二十分钟后,黄新竹才回来,因此事毕竟是私事,上班时间公然讨论还是有些不妥,所以黄主席亲自与车间负责人做了简单说明,并将欲购买房子的同事带到了她的办公室。
购房人是一个五十余岁的中年男人,应是在药厂车间工作,穿着还算体面,神情虽有些拘谨,倒也口齿清楚。
从交谈中得知这位大爷买房是为了给他儿子结婚用,他儿子也是药厂员工,只是并没有到分房级别。
最近他也在打听药厂宿舍附近有没有对外出售的房产,对于曹德明所分到的那套房子户型,大致格局也都心中有数,也较为满意,只是谈到最后,这位大叔不知是何原因,始终有些拿不定主意,曹学雅微微思索后猜测可能是价格方面的问题。
曹学雅用手戳了戳她妈程丹琴,附耳轻声在她妈耳边说了两字价格,她妈点头表示理解。
同时轻声对这位药厂老同志道:
“同志,你也知道我家德明发生的事,我们现在卖房子也是没办法,也是为了给德明看病去,所以价钱你放心,不会狮子大开口,甚至可以微微让利,房价绝对公开、透明、合理、优惠。
关于房子价格,曹学雅在来药厂之前已和她妈商议过,她爸的房子面积并不大,仅有70平左右,加上又是厂里分配的。
在价格方面娘两并不准备张口要高价,她们对外卖房说辞也是因为急需要给她爸曹德明治病,才会需要出售这所房子,娘两商量后最终定在五万块钱。
五万块是她们的底价,相较于同类型的房子价格,五万块并不算高。
她妈程丹琴再次与大爷沟通良久,最终从大爷嘴里得到明确信息,大爷确对房子有购买意愿和需求,但他手里目前并没有足够现金,手上现金积蓄加上与亲戚朋友拼凑预计约有四万左右,仍有一万左右差额,缺口不小,刚刚大爷一直有些犹豫就在于此。
关于这一点,曹学雅与她妈沟通了下,并向大爷说了向厂里预支的事,大爷也频频点头表示答应。
黄新竹对于类似事情处理的较为频繁,厂里员工时有发生,急需用钱或家庭比较贫困的职工需要预支工资,工厂一般情况下在核实无误后都会予以批准,区别只是程丹琴她们此次金额较大,需单独向厂里厂长申请。
对于这点黄新竹还是有些把握,如果是其他员工,厂里领导可能会稍做犹豫,但曹德明在厂里,特别是厂领导那里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如无意外应是可以审批下来,事实果然也如黄新竹所预料那般,半小时后,就见她一脸欣喜的拿着厂长审批同意的条子过来。
几人等在黄新竹办公室,看到黄主席一脸欣喜的进门,就都知道这事成了,几人脸上也都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对双方来说,房子的事都很重要。
既然审批条子已完成,那接下来双方将就具体的房产过户等信息做进一步沟通,程丹琴的意思是希望能够尽快办理,毕竟他们家曹德明的腿伤可等不及,且近期他们将去省城做进一步治疗。
那大爷也是听说过曹德明此人,对他的遭遇也深表同情,对于程丹琴的提议也无异议,毕竟这事已经过了明路,工会主席、厂长也都知悉,不可能存在反悔或意外等事情发生。
最终双方议定于三日后也就是十号上午九点双方在市房产局门口集合,并将相关手续全部一一办妥, 对双方来说,买房卖房都是一件大事,需要几天的处理时间也是情理之中。
第24章 商定去省城计划
最后程丹琴有些不好意思的对买房男人开口道:
“这里有一件事情需要跟你提前说明,就是我家德明的房子分下来后,我们自已并未住进去,住在房子里的一直是我家德明的侄子。”
程丹琴怕买房男人心里有顾虑或觉不妥,赶紧进一步解释道:
“但你放心,房产的名字是我们家德明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在搬家这件事上有任何问题,你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或者直接报警处理也可。”
男人对突然出现的问题稍微有些意外,但又想到这毕竟是厂里分配给曹德明的房子,都是有记录在案,且黄主席也全程参与进来,最终也未多说什么,仅点了点头,表示知晓。
最后程丹琴又向男人提了个问题:
“同志,三日后房产手续办理好后,你们大概几日后去收房子?”
男人略微沉吟一下,开口回道:
“约两周左右时间吧。”
程丹琴了然的点了点头,未再多说。
她询问这问题也仅是想了解大概的时间范围,以便自已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毕竟这所房子自从曹德明分下来后已被曹德茂儿子住了许久,估计那家人早已将这房子当成自家的了,当他们突然被人告知房子已出售,请尽快搬离时,不知他们作何感想,曹学雅想想就觉得可乐。
一切商议妥当后,母女俩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来,她妈程丹琴对着工会主席黄新竹又是一阵真诚而热烈的感激,听的曹学雅在旁连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最终母女俩离开药厂时已是上午将近十一点,事情办妥后,两人 再无其她后顾之忧,脸上都是欣喜之色。
曹学雅与她妈来到药厂对面的那棵树下,母女俩坐下后就下一步她爸腿伤的治疗做沟通。
拿到分家文件的一瞬间,曹德明想了很多,又仿佛没想什么,心中好似有一口郁气,缓缓的吐了出来,从今以后她们三口之家哪怕吃糠喝稀,也都是为自已而活。
曹学雅密切的关注她爸的情绪,特别是拿到那张分家文件后,她仿佛感觉到她爸情绪波动很大,但也没多久就慢慢冷静下来,从眼神与表情中可以看出她爸并没有太多的失望或意外,甚至曹学雅从她爸的神情流露中看出一种解脱,可能她爸内心深处也有种终于放下对老曹家付出的感触。
毕竟她爸是个聪明人。
曹学雅很开心,她看出来她爸虽一时有些伤心、难过、寒心,但此时此刻她爸更看重的是她妈和她这个女儿。
对曹学雅来说这就够了,这就很好,从今往后有任何困难,只要她们一家三口齐心协力,她相信她们一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过上自已想要的生活。
妈妈程丹琴也看出来,她爸并没有如她想象中难以接受,心情也开心很多。
曹学雅让她妈陪她爸说会儿话,她去食堂买晚饭回来解决一家三口的五脏庙。
曹学雅走出病房后,口袋里揣着今天下午分家所得的1600块钱,这钱是她妈刚刚给她的,她将这卷钱不动声色的放入了空间中。
走入医院食堂,她发现食堂中的饭菜仍有不少,她简单的打了三份菜、两份饭,就回去了。
回到病房后,一家三口吃了顿分家后的第一份晚餐。
吃完饭后,她爸曹德明的心情已恢复七七八八,反而有一种经受重大打击后再次重新出发的释然感。
这点让曹学雅尤为开心,夫妻俩知道第二天下午曹学雅就将回校继续上课,催促她赶紧回去,早点休息,第二日精神饱满的去学校上学。
临走时,曹学雅和她妈说了下第二天上午的安排,等事情确认好后,她再下午回校。
如果不是曹学雅提起,这几天发生太多事,程丹琴早将此事给忘了,她不由欣慰的看着女儿,不由自主的发出感叹:
“我家雅雅真是长大了,能帮爸妈分忧了。”
她爸曹德明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一直面带微笑的看着女儿曹学雅和妻子程丹琴,他知道无论他变成什么样、遭遇到什么,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的只有妻子和女儿,从这次发生车祸后,他就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
对曹德明来讲这就够了。
曹学雅在父母的不断催促声中收拾好东西就准备回老曹家。
曹学雅从医院出来时天色已不早,为安全起见,她一路疾行快步往前走,终于在天黑之前回到了曹家老宅。
推门进入院子中,发现院子空荡荡,堂屋灯光大亮,曹学雅知道这是那家人都聚在堂屋,不知是吃饭还是聊天。
已经分家了,曹学雅并不准备再使用老曹家的锅灶,她从院子中压了一些井水,简单洗漱,就坐回写字桌旁继续认真复习。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曹学雅已将初中的全部课程复习完一轮,以她现在的记忆力复习一遍后,对课文中所讲述到的内容可以记忆的七七八八,但为保险起见,曹学雅决定将所有的初中课本再复习一遍,夯实基础。
时间就在曹学雅的认真复习中来到了晚上十点,看看时间,曹学雅结束复习上床休息,她明天还有其她事需要处理,并不打算学习到太晚,影响睡眠。
第二天一早,曹学雅早早的起床,洗漱后快速走出曹家院子,一路直行到医院旁,她首先在小巷子门口买了三口的早餐。
随后来到她爸的病房, 时间还早,但她妈也已起床,昨日她回去时已跟她妈沟通过,今天一早她和她妈将再次前往药厂就她爸厂里所分配的房子的出售做进一步沟通。
曹学雅也与她爸商量过这处房子,父女俩最终决定还是卖掉为好,且曹学雅心中已在考虑,若她爸的腿后期能够恢复,她也会尽量说服她爸,不要再回到厂里上班。
曹学雅知道她爸对他此次发生的车祸心中应隐隐有些猜测,或许她爸腿好后可能自已也未必想再回药厂上班。
一家三口吃完饭后,曹学雅和她妈将她爸托付给医院护士就走出了病房。
随后曹学雅与妈妈来到她爸曹德明的主治医生办公室,准备向医生详细咨询她爸的病情,包括恢复情况、后期的治疗康复等。
她爸的主治医生是一个年近五十的中年人,因她爸入住医院仅是个县级医院,各方面设备条件有限,从主治医生的谈话中可知,在目前县医院的各种条件下,没办法就她爸的病情做最终的确认。
她建议最好带病人去省城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避免因耽误而造成终身遗憾。
对于这点,曹学雅是深有体会,她虽有空间,有把握在未来的某一日能帮助她爸重新站起来,但她还是希望能尽量缩短这个时间。
对她们家来说,不管是她爸的腿伤治疗,还是她爸因腿伤而造成的心理压抑,同样重要。
从医生办公室出来后,曹学雅与她妈对视一眼,从眼神中发现彼此的态度一致,那就是无论如何都得继续给她爸治疗。
母女俩从医院大门出来时时间尚早,也没坐公交车就这么一路悠悠达达的来到了药厂门口。
第23章 卖房谈妥
药厂看门的仍是那个老大爷,看到母女俩也友好的打了招呼。
曹学雅上前一步,详细的向老大爷说明情况,她们这次过来仍是找工会黄主席。
并表示三日前临走时已约定好今日再过来,请门卫大爷再次找黄兴主席确认,若无问题,请放她们进入药厂工会办公室。
看门大爷是认识她们母女俩的,不过他仍是得和工会办那边确认后才让程丹琴母女俩进入。
母女俩在进药厂前,已就今天来找黄主席所商议之事做了沟通,进了厂区后两人也没多做停留,径直去上次的黄主席办公室。
几分钟后,两人来到办公室门前,先是轻轻敲了敲门,听见从里面传出请进后,两人推门而入。
就见黄主席此刻正坐在办公桌后,听到有人进来抬头看了看,见是她们俩,立即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来道:
“程同志,我们又见面了。”
程丹琴也是有些腼腆的开口:
“黄主席,我们又来给您添麻烦了。”
黄新竹笑着摆了摆手,并说道:
“都是为人民服务,别这么说,这是我们分内的事。”
程丹琴知道黄主席工作繁忙,事务繁多,也没多做耽搁,单刀直入,直接进入她们今日来的主要议题:
“黄主席,这一次我们娘俩过来主要还是德明房子的事,您上次让我们三日后过来,不知现如今有没有什么眉目?”
黄新竹听到程丹琴的问话,心中了然,也知道她们心焦此事,她脸色微微有些欣喜的道:
“也是巧了,那天你们回去后,我让周围的人帮忙打听了下,还真有一户人家准备买房子给儿子结婚使用。”
为防止夜长梦多,母女俩来时已经商量好,如果黄主席这边有意向的购买人选,她们就在今日与买家当面商谈。
这会儿程丹琴听到黄主席说有意向购买人后,立即满脸欣喜的道:
“黄主任,您看能不能让这一家人过来我跟她当面谈一谈。”
她说完有些赧然的看着黄主席:
“黄主席你也知道我们现在着急用钱,过几日就准备带德明去省城人民医院,如果房子能尽快脱手,哪怕价格稍低些,我们也愿意出售。”
黄新竹看到程丹琴有些着急的解释,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表示理解,同时站起来道:
“你们稍坐一下,我出去做下安排。”
说完人就大步流星的往外走去。
将近二十分钟后,黄新竹才回来,因此事毕竟是私事,上班时间公然讨论还是有些不妥,所以黄主席亲自与车间负责人做了简单说明,并将欲购买房子的同事带到了她的办公室。
购房人是一个五十余岁的中年男人,应是在药厂车间工作,穿着还算体面,神情虽有些拘谨,倒也口齿清楚。
从交谈中得知这位大爷买房是为了给他儿子结婚用,他儿子也是药厂员工,只是并没有到分房级别。
最近他也在打听药厂宿舍附近有没有对外出售的房产,对于曹德明所分到的那套房子户型,大致格局也都心中有数,也较为满意,只是谈到最后,这位大叔不知是何原因,始终有些拿不定主意,曹学雅微微思索后猜测可能是价格方面的问题。
曹学雅用手戳了戳她妈程丹琴,附耳轻声在她妈耳边说了两字价格,她妈点头表示理解。
同时轻声对这位药厂老同志道:
“同志,你也知道我家德明发生的事,我们现在卖房子也是没办法,也是为了给德明看病去,所以价钱你放心,不会狮子大开口,甚至可以微微让利,房价绝对公开、透明、合理、优惠。
关于房子价格,曹学雅在来药厂之前已和她妈商议过,她爸的房子面积并不大,仅有70平左右,加上又是厂里分配的。
在价格方面娘两并不准备张口要高价,她们对外卖房说辞也是因为急需要给她爸曹德明治病,才会需要出售这所房子,娘两商量后最终定在五万块钱。
五万块是她们的底价,相较于同类型的房子价格,五万块并不算高。
她妈程丹琴再次与大爷沟通良久,最终从大爷嘴里得到明确信息,大爷确对房子有购买意愿和需求,但他手里目前并没有足够现金,手上现金积蓄加上与亲戚朋友拼凑预计约有四万左右,仍有一万左右差额,缺口不小,刚刚大爷一直有些犹豫就在于此。
关于这一点,曹学雅与她妈沟通了下,并向大爷说了向厂里预支的事,大爷也频频点头表示答应。
黄新竹对于类似事情处理的较为频繁,厂里员工时有发生,急需用钱或家庭比较贫困的职工需要预支工资,工厂一般情况下在核实无误后都会予以批准,区别只是程丹琴她们此次金额较大,需单独向厂里厂长申请。
对于这点黄新竹还是有些把握,如果是其他员工,厂里领导可能会稍做犹豫,但曹德明在厂里,特别是厂领导那里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如无意外应是可以审批下来,事实果然也如黄新竹所预料那般,半小时后,就见她一脸欣喜的拿着厂长审批同意的条子过来。
几人等在黄新竹办公室,看到黄主席一脸欣喜的进门,就都知道这事成了,几人脸上也都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对双方来说,房子的事都很重要。
既然审批条子已完成,那接下来双方将就具体的房产过户等信息做进一步沟通,程丹琴的意思是希望能够尽快办理,毕竟他们家曹德明的腿伤可等不及,且近期他们将去省城做进一步治疗。
那大爷也是听说过曹德明此人,对他的遭遇也深表同情,对于程丹琴的提议也无异议,毕竟这事已经过了明路,工会主席、厂长也都知悉,不可能存在反悔或意外等事情发生。
最终双方议定于三日后也就是十号上午九点双方在市房产局门口集合,并将相关手续全部一一办妥, 对双方来说,买房卖房都是一件大事,需要几天的处理时间也是情理之中。
第24章 商定去省城计划
最后程丹琴有些不好意思的对买房男人开口道:
“这里有一件事情需要跟你提前说明,就是我家德明的房子分下来后,我们自已并未住进去,住在房子里的一直是我家德明的侄子。”
程丹琴怕买房男人心里有顾虑或觉不妥,赶紧进一步解释道:
“但你放心,房产的名字是我们家德明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在搬家这件事上有任何问题,你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或者直接报警处理也可。”
男人对突然出现的问题稍微有些意外,但又想到这毕竟是厂里分配给曹德明的房子,都是有记录在案,且黄主席也全程参与进来,最终也未多说什么,仅点了点头,表示知晓。
最后程丹琴又向男人提了个问题:
“同志,三日后房产手续办理好后,你们大概几日后去收房子?”
男人略微沉吟一下,开口回道:
“约两周左右时间吧。”
程丹琴了然的点了点头,未再多说。
她询问这问题也仅是想了解大概的时间范围,以便自已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毕竟这所房子自从曹德明分下来后已被曹德茂儿子住了许久,估计那家人早已将这房子当成自家的了,当他们突然被人告知房子已出售,请尽快搬离时,不知他们作何感想,曹学雅想想就觉得可乐。
一切商议妥当后,母女俩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来,她妈程丹琴对着工会主席黄新竹又是一阵真诚而热烈的感激,听的曹学雅在旁连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最终母女俩离开药厂时已是上午将近十一点,事情办妥后,两人 再无其她后顾之忧,脸上都是欣喜之色。
曹学雅与她妈来到药厂对面的那棵树下,母女俩坐下后就下一步她爸腿伤的治疗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