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八零:白眼狼儿女都滚远点 第61节
刘艳荣哪会让他们得逞,秉着女士优先的原则,她一脚踢向女人的肚子,把女人踢倒在地。
又给了男人鼻子一拳,男人的鼻子顿时流出血。
夫妻俩这才意识到刘艳荣肯定是练过,要不然她一个老太太哪里能打得过他们两个年轻人。
刘艳荣走到女人身边,女人下意识的挡了下肚子。
“大姨,我错了,别打我。”女人大喊。
刘艳荣又看向男人。
男人捂着鼻子,“大姨,别打了,我们以后再也不敢了。”
刘艳荣见两人这么快就认怂,也没为难他们,她托着下巴,看了看两人,心里有了主意。
“你们两个以后从我这里批发衣服卖。”
夫妻俩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意思?”
刘艳荣问道:“你们是不是也去广市拿衣服卖?”
夫妻俩点头。
“以后你们从我这里拿货,不要去广市,明天开始就从我这里拿货,你们有认识的人也可以从我这里拿货。”
夫妻俩这回听懂了,刚想说价格能给他们多少钱,可看见刘艳荣的眼神,俩人闭嘴了,太吓人了。
夫妻俩再次点头,除了同意他们也别的选择。
晚上回去,刘艳荣整理了一下自己空间的衣服,剩的衣服不少,她得租个库房,把这些衣服放在库房。
第二天,刘艳荣骑着倒骑驴拉了一车衣服到了百货大楼摊位那里,因为卖货的人多,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市场。
夫妻俩已经在那等着了。
昨晚夫妻俩想好了,要是刘艳荣的衣服价格合适,他俩也不用大老远去广市拿货,去一趟可累了。
刘艳荣把衣服拿了出来,甩出几包货,直接让两个人付钱,“里面有衣服的价格,按照我给的价格卖。”
刚想问价格的夫妻俩,只好付钱拿货走了,他俩根本不敢反抗。
刘艳荣又拿出几包货给自己家雇的售货员。
昨天刘艳荣分析了一下,单纯卖货虽然挣钱,可是批发商更挣钱,服装是南边先发展起来的,前期她打算从广市拿货再批发出去。
夫妻俩打开装衣服的袋子,从里面把衣服拿出来挂好,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挂烫机,有的衣服还有些褶皱,不过不影响售卖。
张桂梅挂好衣服有些担忧:“老丁,你说这衣服能行吗?”
丁强脸色也不太好,“谁知道,不过我看那个老太太平时卖得不错,说明她的衣服还是有人买的。”
张桂梅听了丁强的话,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她又想到个问题:
“咱们的货是从老太太那拿的,她会不会是和咱们卖一样的衣服,如果她那便宜,咱们这卖的贵,那人不都去她那买衣服了。”
丁强一听觉得张桂梅说的有道理:“那咋办,要不你去问问?”
张桂梅:“要去你去,我怕挨揍。”
丁强摇头,“我也怕挨揍,就这么卖吧,大不了以后咱俩改行。”
怀着忐忑的心情,夫妻俩谁都没在说话,等着八点之后,道路上渐渐有了溜达的人。
刘艳荣在摊位前贴了张纸,上面写着批发服装,还有一张贴着招聘,一个售货员根本忙不过来,至少得一个负责卖货,一个负责批发的。
做好这些后,刘艳荣开始在周边找库房和门市,她手里现在有一万多块钱,买门市的钱肯定是够用了。
百货大楼附近的一家门市里,一对老夫妻一脸愁容。
“老头子,这病治疗了也不一定能好,我就不浪费钱了。”
“那怎么能行,医生不是说了,有一半的机会。”
“治不好钱就白花了。”
“钱不就是留着花的,没事,等门市一卖,我就带你住院治疗去。”
老太太抿嘴,眼睛里闪着泪花,她没想到自己到老了还给家里添这么大的麻烦。
老头心里也不好受,本以为能指望家里的孩子,结果一听治病要两万块钱,都哭穷。
家里老大是大学生,学医的,在医院上班,工资一个月七八十,大儿媳是老师,二儿子和儿媳都是钢铁厂职工,老三是女儿,嫁到农村去了,生活条件最不好。
想当初老大要上大学,家里的钱都给了老大,等老大毕业了,以为他能回报家里,结果呢钱一分没看见,有事也没指望上。
老二考不上大学,拿钱找人给买了个正式工作。
老三不听家里的话,能回城里的时候,不回城里,非要嫁到农村,结婚后还不跟家里联系。
想到三个孩子,老两口心里难受的紧。
刘艳荣骑着车子路过一家报亭,上面贴着出售店铺几个字,她把车子停好,走了进去。
老头见有人走进来,赶紧起来问:“要买点什么?”
刘艳荣看了一眼铺子,“我不是买东西的。”
“我看门口贴着出售店铺,想问问多少钱。”
老头回答:“这店铺面积不大,也就六十平左右,你要是诚心想买,就给我九千元。”
“老大哥,你这价格有点虚高了,我前几天刚买的一百平才八千。”
“大妹子,我这块地段好,离百货大楼近,你看现在百货大楼附近人越来越多。”
“老大哥,八千五,你要是同意咱们一会儿就去房产那办理手续。”
老头看了一眼老太太,老太太点了点头。
“行,大妹子,一会儿我就去房产局。”
“老大哥,我证件啥的都揣在身上了,你要是有空咱们现在就去。”
老头回屋把房产证明拿了出来,揣上自己的证件,和刘艳荣一起去办理过户了。
签完字,刘艳荣把钱查好递给了老头,老头数一遍把钱揣了起来。
“大妹子,给我两天时间,我收拾收拾屋子,给你腾地方。”
“行。”
刘艳荣去了火车站,买了明天去广市的票,空间的货没有多少了,她得尽快拿一批货。
第二天,她把空间里剩下的货给了张桂梅夫妻一些,自留了一些。
张桂梅这回拿到货脸上带着笑容,昨天她和丁强已经做好卖不出去货的准备,结果货卖得可好了,丁强后来特意去了刘艳荣的摊位那看了,发现衣服款式一点也不一样。
昨天他俩挣了二百块钱呢。
第93章 又又买房
刘艳荣见俩人比昨天热情,就知道昨天肯定是卖得不错。
“过两天再来拿货,还会有新款。”
张桂梅点头,她觉得刘艳荣拿货的眼光比她好。
这次去广市,刘艳荣先去了服装工厂,要是能从工厂那里直接拿货,价格肯定还能再低点。
刘艳荣去了好几家服装厂,厂长一听说她要大批量订货,整个人都热情不少。
这个时候物流几乎没有,想要运输只能通过火车,道路上汽车都很少,运输费用也不便宜。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空间,刘艳荣让工厂通过火车运输。
刘艳荣去批发市场,拿了不少货,工厂的货得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出来呢。
等刘艳荣回去的时候,摊上的衣服就剩几件有瑕疵的,售货员没敢卖。
“下次遇到这种有瑕疵的,便宜处理。”
售货员点头。
刘艳荣没忘记那个新买的门市,她不知道那老两口搬出去没,决定去看看。
骑车到报亭那里,门是锁着的,这个时候都是铁锁头,刘艳荣拿出来之前老头给她的钥匙,把门打开了。
屋里已经没有任何东西,人去楼空的感觉,而且屋里一看就是打扫过卫生。
老夫妻走的时候,老头把屋里打扫了一遍。
第二天就带着老太太去了医院,不管咋样,他只想让陪了自己一辈子的老伴不受罪,好好活着,多活几年。
老头去了公用电话那里,给两个儿子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老太太要做手术。
两个儿子都以为他是要钱来的,急匆匆的挂了电话,站在电话前面的老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老太太看着老头回来的强颜欢笑,就知道自己那两个儿子不会来医院了。
临进手术室,老太太还在安慰老头,“没事,我都想开了,要是我没了,你自个也得好好活着,孩子们估计是指望不上了。”
老头眼睛红红的,为了让老太太放心,点了点头。
老太太被推进了手术室里,老头就在门口坐着。
进去的时候医生告诉他,手术顺利得四五个小时呢。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有护士从手术室里面出来,急急忙忙跑了。
老头紧张的站了起来走到门口看向里面,可看不见老太太在哪里。
没一会来了好几个医生都进了手术室,老头的心好像被大手捏住了,有点喘不过气来。
他在门口急得直转圈。
又过了一会,手术室灯灭了,手术室的门打开了。
医生陆续从里面走了出来,都戴着口罩,根本看不来他们的表情。
等过了一会儿,最开始进手术室的医生也出来了。
又给了男人鼻子一拳,男人的鼻子顿时流出血。
夫妻俩这才意识到刘艳荣肯定是练过,要不然她一个老太太哪里能打得过他们两个年轻人。
刘艳荣走到女人身边,女人下意识的挡了下肚子。
“大姨,我错了,别打我。”女人大喊。
刘艳荣又看向男人。
男人捂着鼻子,“大姨,别打了,我们以后再也不敢了。”
刘艳荣见两人这么快就认怂,也没为难他们,她托着下巴,看了看两人,心里有了主意。
“你们两个以后从我这里批发衣服卖。”
夫妻俩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意思?”
刘艳荣问道:“你们是不是也去广市拿衣服卖?”
夫妻俩点头。
“以后你们从我这里拿货,不要去广市,明天开始就从我这里拿货,你们有认识的人也可以从我这里拿货。”
夫妻俩这回听懂了,刚想说价格能给他们多少钱,可看见刘艳荣的眼神,俩人闭嘴了,太吓人了。
夫妻俩再次点头,除了同意他们也别的选择。
晚上回去,刘艳荣整理了一下自己空间的衣服,剩的衣服不少,她得租个库房,把这些衣服放在库房。
第二天,刘艳荣骑着倒骑驴拉了一车衣服到了百货大楼摊位那里,因为卖货的人多,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市场。
夫妻俩已经在那等着了。
昨晚夫妻俩想好了,要是刘艳荣的衣服价格合适,他俩也不用大老远去广市拿货,去一趟可累了。
刘艳荣把衣服拿了出来,甩出几包货,直接让两个人付钱,“里面有衣服的价格,按照我给的价格卖。”
刚想问价格的夫妻俩,只好付钱拿货走了,他俩根本不敢反抗。
刘艳荣又拿出几包货给自己家雇的售货员。
昨天刘艳荣分析了一下,单纯卖货虽然挣钱,可是批发商更挣钱,服装是南边先发展起来的,前期她打算从广市拿货再批发出去。
夫妻俩打开装衣服的袋子,从里面把衣服拿出来挂好,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挂烫机,有的衣服还有些褶皱,不过不影响售卖。
张桂梅挂好衣服有些担忧:“老丁,你说这衣服能行吗?”
丁强脸色也不太好,“谁知道,不过我看那个老太太平时卖得不错,说明她的衣服还是有人买的。”
张桂梅听了丁强的话,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她又想到个问题:
“咱们的货是从老太太那拿的,她会不会是和咱们卖一样的衣服,如果她那便宜,咱们这卖的贵,那人不都去她那买衣服了。”
丁强一听觉得张桂梅说的有道理:“那咋办,要不你去问问?”
张桂梅:“要去你去,我怕挨揍。”
丁强摇头,“我也怕挨揍,就这么卖吧,大不了以后咱俩改行。”
怀着忐忑的心情,夫妻俩谁都没在说话,等着八点之后,道路上渐渐有了溜达的人。
刘艳荣在摊位前贴了张纸,上面写着批发服装,还有一张贴着招聘,一个售货员根本忙不过来,至少得一个负责卖货,一个负责批发的。
做好这些后,刘艳荣开始在周边找库房和门市,她手里现在有一万多块钱,买门市的钱肯定是够用了。
百货大楼附近的一家门市里,一对老夫妻一脸愁容。
“老头子,这病治疗了也不一定能好,我就不浪费钱了。”
“那怎么能行,医生不是说了,有一半的机会。”
“治不好钱就白花了。”
“钱不就是留着花的,没事,等门市一卖,我就带你住院治疗去。”
老太太抿嘴,眼睛里闪着泪花,她没想到自己到老了还给家里添这么大的麻烦。
老头心里也不好受,本以为能指望家里的孩子,结果一听治病要两万块钱,都哭穷。
家里老大是大学生,学医的,在医院上班,工资一个月七八十,大儿媳是老师,二儿子和儿媳都是钢铁厂职工,老三是女儿,嫁到农村去了,生活条件最不好。
想当初老大要上大学,家里的钱都给了老大,等老大毕业了,以为他能回报家里,结果呢钱一分没看见,有事也没指望上。
老二考不上大学,拿钱找人给买了个正式工作。
老三不听家里的话,能回城里的时候,不回城里,非要嫁到农村,结婚后还不跟家里联系。
想到三个孩子,老两口心里难受的紧。
刘艳荣骑着车子路过一家报亭,上面贴着出售店铺几个字,她把车子停好,走了进去。
老头见有人走进来,赶紧起来问:“要买点什么?”
刘艳荣看了一眼铺子,“我不是买东西的。”
“我看门口贴着出售店铺,想问问多少钱。”
老头回答:“这店铺面积不大,也就六十平左右,你要是诚心想买,就给我九千元。”
“老大哥,你这价格有点虚高了,我前几天刚买的一百平才八千。”
“大妹子,我这块地段好,离百货大楼近,你看现在百货大楼附近人越来越多。”
“老大哥,八千五,你要是同意咱们一会儿就去房产那办理手续。”
老头看了一眼老太太,老太太点了点头。
“行,大妹子,一会儿我就去房产局。”
“老大哥,我证件啥的都揣在身上了,你要是有空咱们现在就去。”
老头回屋把房产证明拿了出来,揣上自己的证件,和刘艳荣一起去办理过户了。
签完字,刘艳荣把钱查好递给了老头,老头数一遍把钱揣了起来。
“大妹子,给我两天时间,我收拾收拾屋子,给你腾地方。”
“行。”
刘艳荣去了火车站,买了明天去广市的票,空间的货没有多少了,她得尽快拿一批货。
第二天,她把空间里剩下的货给了张桂梅夫妻一些,自留了一些。
张桂梅这回拿到货脸上带着笑容,昨天她和丁强已经做好卖不出去货的准备,结果货卖得可好了,丁强后来特意去了刘艳荣的摊位那看了,发现衣服款式一点也不一样。
昨天他俩挣了二百块钱呢。
第93章 又又买房
刘艳荣见俩人比昨天热情,就知道昨天肯定是卖得不错。
“过两天再来拿货,还会有新款。”
张桂梅点头,她觉得刘艳荣拿货的眼光比她好。
这次去广市,刘艳荣先去了服装工厂,要是能从工厂那里直接拿货,价格肯定还能再低点。
刘艳荣去了好几家服装厂,厂长一听说她要大批量订货,整个人都热情不少。
这个时候物流几乎没有,想要运输只能通过火车,道路上汽车都很少,运输费用也不便宜。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空间,刘艳荣让工厂通过火车运输。
刘艳荣去批发市场,拿了不少货,工厂的货得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出来呢。
等刘艳荣回去的时候,摊上的衣服就剩几件有瑕疵的,售货员没敢卖。
“下次遇到这种有瑕疵的,便宜处理。”
售货员点头。
刘艳荣没忘记那个新买的门市,她不知道那老两口搬出去没,决定去看看。
骑车到报亭那里,门是锁着的,这个时候都是铁锁头,刘艳荣拿出来之前老头给她的钥匙,把门打开了。
屋里已经没有任何东西,人去楼空的感觉,而且屋里一看就是打扫过卫生。
老夫妻走的时候,老头把屋里打扫了一遍。
第二天就带着老太太去了医院,不管咋样,他只想让陪了自己一辈子的老伴不受罪,好好活着,多活几年。
老头去了公用电话那里,给两个儿子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老太太要做手术。
两个儿子都以为他是要钱来的,急匆匆的挂了电话,站在电话前面的老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老太太看着老头回来的强颜欢笑,就知道自己那两个儿子不会来医院了。
临进手术室,老太太还在安慰老头,“没事,我都想开了,要是我没了,你自个也得好好活着,孩子们估计是指望不上了。”
老头眼睛红红的,为了让老太太放心,点了点头。
老太太被推进了手术室里,老头就在门口坐着。
进去的时候医生告诉他,手术顺利得四五个小时呢。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有护士从手术室里面出来,急急忙忙跑了。
老头紧张的站了起来走到门口看向里面,可看不见老太太在哪里。
没一会来了好几个医生都进了手术室,老头的心好像被大手捏住了,有点喘不过气来。
他在门口急得直转圈。
又过了一会,手术室灯灭了,手术室的门打开了。
医生陆续从里面走了出来,都戴着口罩,根本看不来他们的表情。
等过了一会儿,最开始进手术室的医生也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