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八零:白眼狼儿女都滚远点 第43节
刘山和刘峰接着个活,两个人干速度太慢,合计找刘永福来搭把手,结果正房门居然锁着。
赵丹和张月告诉他们,刘永福和冯秋菊带着黄翠芬一起进城了,估计是去找刘艳荣了。
“爸妈说没说哪天回来?”刘山有些着急了。
“没说,就说出去溜达溜达。”赵丹说道,出去的时候刘永福和冯秋菊也没告诉她要出去几天。
“好好的,爸妈怎么就要出去溜达了,咋回事呢,以前妈可舍不得溜达去。”刘峰语气里中带着疑惑。
“出去就出去呗。”赵丹无所谓,反正现在自己开火,不用担心东西被锁在柜子里。
刘山赶紧出去找刘峰商量对策,今天可是刚答应人家,结果他爸今天就没在家。
刘峰提议去早餐店找,刘永福他们在城里只有刘艳荣一个亲戚,肯定会在早餐店。
最后二人一起坐车去城里找刘永福。
刘永福和冯秋菊在火车站附近卖包子,很快就剩下十几个没卖出去。
俩人继续守着摊位,“秋菊,没想到第一天就这么顺利,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我也没想到能卖这么多,和咱俩没有太大关系,实在是小妹的包子太好吃了。”冯秋菊没想到同样是包包子,刘艳荣的包子咋那么好吃呢。
“小妹不是说了,过几天还要上新的东西。”刘永福不知道刘艳荣过几天会新增什么东西。
“要是一直在这里卖东西,咱俩得带着妈租房子住。”冯秋菊说道,“到时候找个三间房就行,最好一个月才几块钱月租。”
“等一会儿没啥人了,咱俩出去转转,就在这附近租,离早餐店距离不算远。”刘永福说道。
刘山和刘峰到了早餐店,发现店里没有刘永福。
“你俩怎么来了?”刘艳荣面对突然出现的两个侄子有些意外。
“小姑,你看见我爸妈了吗?”刘山问道。
“他们现在不在这里了,你找他什么事?”刘艳荣继续问道。
刘山把他和刘峰接单子的事告诉了刘艳荣。
刘艳荣听后却表示,刘永福不会和他们回去的。
“为什么啊,小姑,这可是挣钱的好事,我爸咋不能回去做了。”刘峰不理解。
第64章 惯孩子
“等你爸妈回来再说吧,你俩先坐着歇会,吃点东西等他俩。”刘艳荣让吴红英给刘山和刘峰煮了两碗馄饨。
刘山和刘峰出来的急,没吃午饭,闻着店里的香味,饥饿感一下子就出来了,一碗馄饨连汤都没剩。
这时,刘永福骑着自行车回来了,包子就剩下几个,他是回来取包子的。
一进来看见刘山和刘峰在早餐店里,一人手里还拿了一瓶汽水喝,顿时脸耷拉下来。
“你俩咋跑这来了,上你小姑这混吃混喝来了。”
刘山赶紧解释,“爸,我和刘峰接了个大活,人家让我们快点做出来,人手不够,你得回家跟我们一起干。”
“知道了,你俩等会,我先告诉你妈一声。”刘永福本想说不回去,可是看着刘山着急的样子,不忍心拒绝。
刘永福骑车回去找冯秋菊。
冯秋菊一直往刘永福离开的方向瞅,一天的工夫就挣了二十块钱,这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看了半天终于看见了刘永福。
“秋菊,咱俩得回家一趟。”刘永福骑着车子来到冯秋菊面前。
“包子卖得好好的怎么突然要回家?”冯秋菊一脸懵,她刚享受到挣钱的滋味,咋就回家了。
“刘山和刘峰接了个活,两人干不过来,让我回去帮忙一起干。”提到这个刘永福就来气,刚挣点钱,这两兔崽子就给他找事。
“那卖包子的事咋办?”冯秋菊刚尝到甜头,哪舍得放下这么好的营生,可是儿子那边也有挣钱的活。
“你跟我先回家收拾收拾,等过两天活干完了,我再回来跟你一起卖,正好回家把自行车取来,省的天天用小妹的车,建军和云珍上班还得用车呢。”
刘永福刚才就在心里把事情合计了一遍,包子卖的再好,也得先把儿子的活给干完,要不以后没有回头客找他们干活。
“行,现在咱俩就回去,等回来了再去找房子呢,咱们不能一直在小妹家住。”冯秋菊想着回家把家里钱都拿来,租房子,再置办点东西。
刘永福和冯秋菊急吼吼的回家,少卖一天包子就相当于一天少挣二十块钱,这么一想冯秋菊就更急了,刘山和刘峰的事他们又不能不管。
一路上刘山和刘峰总感觉冯秋菊在瞪他们,吓得他俩不敢吱声,只盼着快点到家。
晚上刘艳荣把刘永福回家的事告诉了黄翠芬。
黄翠芬让刘艳荣这几天先帮着留意合适的房子,等到刘永福回来就直接住进去。
刘艳荣告诉黄翠芬她有一套三间房小院,让他们过去住。
黄翠芬打算等刘永福两口子回来再一起看看,“等你大哥大嫂回来再说,要是真住那了,你可得正常收房租,不许不收。”
“妈,要不然那个房子也是空着,你们先住着。”刘艳荣说道。
“那不成,回头这事我跟你大哥说,你就别吱声了。”黄翠芬觉得还是要给刘艳荣房租,一码归一码。
刘艳荣只好同意了,房子有人住,她就不用过去打扫了。
“建军和云珍是咋回事,以前不是啥活都不干,一天到晚一个个跟个大爷似的,等着你这个丫鬟伺候,现在怎么都转性子了。”
刘艳荣把让四个孩子交工资,做家务的事告诉了黄翠芬,张建国和张云华那点破事也都说了。
黄翠芬听完直勾勾的看着刘艳荣,“你可算是开窍了,以前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孩子不能惯着,你看看,老大和老二都是被你惯坏的。”
刘艳荣点头,是被原主惯坏的,这话她没法说出口。
“还好老三和老四没长太歪。”黄翠芬感慨,怪不得这回来,张建军和张云珍这么懂事。
“歪没歪,现在还不好说,等老了动不了那天就知道谁好谁坏了。”
刘艳荣可不觉得张建军和张云珍做点饭做点家务就成了好孩子,还得看以后能啥样。
“建军这么小,你咋还让他退学了,家里四个孩子一个都没考上大学。”
黄翠芬没念过书,最羡慕别人上学读书了,别的事她不支持刘艳荣,就上学这事她支持,就连张云华复读她都支持,谁能想到张云华能背着家里拿钱供别人上学,一点也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
“妈,建军就不是读书那块料,他经常骗我说交学费,其实是拿钱买好吃的了,他自己也说好几次不想上学了,连板凳都坐不住,上课也不能认真听课。”
还有句话刘艳荣没说,供张建军上学念书,纯纯的浪费钱,她可不是原主,牛不喝水,还非得按头喝。
“云华不是挺喜欢上学的。”就是有点傻,拿自己家的钱供别人读书。
“妈,她哪是喜欢上学,她那是为了处对象,我都懒得说她。”刘艳荣对张云华的恋爱脑表示无能为力,谁都拉不回来,她不是原主,做不到孩子要啥给啥。
“行了,既然建军和云华都下来上班了,以后你也不用搭他们钱了,建国那个对象要是看得过眼,不行就张罗先订婚。”黄翠芬没想到这女婿一死,家里之前不知道的破事都跟长腿了似的,全都出来了。
提到张建国和李芳的事,刘艳荣便把李母闹事,张建国要分钱的事,都告诉了黄翠芬。
“张建国怎么这么糊涂,帮着外人也不帮自己亲妈,还有脸分钱,都是你给惯的。”黄翠芬生气,她以为张建国顶多是不给家里交工资,没想到比张云华还恶劣。
刘艳荣无语,孩子养歪了都是亲妈惯的,那亲爸惯没惯着啊,她回忆张全刚没死的时候,好像还真没咋惯着孩子,就是有点惯老婆,原主说啥他想反驳,原主一和他吵,他就妥协听原主的了。
“妈,老大和李芳的事还不一定能不能成呢,李芳跟老大借钱,老大没借,我看李芳脸色不好,当时虽说没撕破脸,谁知道以后了。”刘艳荣也没想到李芳真能忍,张建国都那样了,还能好声好气的跟他说话。
黄翠芬:“成不成的,以后你不许惯着他了。”
第65章 闹矛盾
刘艳荣点头,她肯定不会惯着张建国。
张建军和张云珍在房间里听着刘艳荣和黄翠芬说话,都紧张的不敢出去上厕所,就怕一出去,他俩成了攻击对象。
张建国一直还在医院里待着,跟着李芳回了趟家,左胳膊疼痛感又加重了,医生让再观察几天,没办法只好继续再医院里待着。
李芳这几天也不见人影,之前还能来医院照顾他,自从那天回见没借她钱,他就没见着李芳。
“小伙子,你那个对象咋不来了?”病房里的老太太问道。
“她这几天有事。”张建国找了个理由,整个病房他最烦这个老太太,偏偏这老太太一直不出院,现在病房里就剩他和这个老太太。
马秀娥看出来张建国脸上的尴尬,她就说李芳不来,这里头有事,那天李芳找张建国出去,等着张建国再回来的时候脸色就变得难看不少。
“我还以为你俩有啥矛盾了,你那个对象对你真不错,没事就好,要是分了多可惜。”马秀娥自顾自的说道,说完就拿起一份报纸看了起来。
张建国总感觉马秀娥话里有话,要不是看马秀娥的丈夫是汽水厂厂长,他才不搭理马秀娥呢。
中午的时候马秀娥丈夫孙德忠来给她送饭,马秀娥是腿骨折,吃饭可以自己吃。
孙德忠把饭盒打开,他今天给马秀娥带了几个酸菜肉包子,还有一个西红柿汤,和小菜。
“这包子闻着可真香,西红柿汤里鸡蛋咋这么多。”马秀娥以为是孙德忠自己做的,别看孙德忠是厂长,每天下班都是他做饭呢。
“别夸了,不是我做的,这是在早餐店买的。”孙德忠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他媳妇就这点不好,总是夸他,不管有没有人,没人的时候还好,有人的时候他总感觉不好意思。
马秀娥丝毫不觉得尴尬,“哪家早餐店,这包子里的肉可真多,还是你会挑地方,选了个好吃的早餐店给我买吃的。”
“新开不久的早餐店,今天我正好给她家送汽水,顺便买的。”孙德忠解释道,脸还有些红。
张建国在一旁闻着味,他总感觉这味道好像是刘艳荣早餐店的味,因为肉多所以味道特别香,他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看着马秀娥有东西,他突然就伤心了,家里居然没一个人关心他。
张建国下地走出了病房,在待下去他口水都得流出来,一个人走到了医院的食堂,给自己买了份面条。
食堂里吃饭的人不少,几乎看不到病人,都是病人的家属在排队买东西。
张建国还有点庆幸他受伤的是左胳膊,要是右胳膊就遭了,他连饭都吃不了。
等张建国出了病房,孙德忠好奇的问,“秀娥,前几天不是有个女孩来照顾那个人吗,怎么这几天没看见人?”
“肯定是俩人闹矛盾了,这男的才不是个东西,都处半年了也不张罗结婚,人家女孩肯定是想开了,俩人指定是黄了。”
马秀娥分析道,她看李芳还觉得不错呢,她家里还有两个儿子没结婚,正愁找对象呢。
孙德忠看马秀娥一副八卦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有那时间,你还是多操心咱家那两个的婚事。”
赵丹和张月告诉他们,刘永福和冯秋菊带着黄翠芬一起进城了,估计是去找刘艳荣了。
“爸妈说没说哪天回来?”刘山有些着急了。
“没说,就说出去溜达溜达。”赵丹说道,出去的时候刘永福和冯秋菊也没告诉她要出去几天。
“好好的,爸妈怎么就要出去溜达了,咋回事呢,以前妈可舍不得溜达去。”刘峰语气里中带着疑惑。
“出去就出去呗。”赵丹无所谓,反正现在自己开火,不用担心东西被锁在柜子里。
刘山赶紧出去找刘峰商量对策,今天可是刚答应人家,结果他爸今天就没在家。
刘峰提议去早餐店找,刘永福他们在城里只有刘艳荣一个亲戚,肯定会在早餐店。
最后二人一起坐车去城里找刘永福。
刘永福和冯秋菊在火车站附近卖包子,很快就剩下十几个没卖出去。
俩人继续守着摊位,“秋菊,没想到第一天就这么顺利,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我也没想到能卖这么多,和咱俩没有太大关系,实在是小妹的包子太好吃了。”冯秋菊没想到同样是包包子,刘艳荣的包子咋那么好吃呢。
“小妹不是说了,过几天还要上新的东西。”刘永福不知道刘艳荣过几天会新增什么东西。
“要是一直在这里卖东西,咱俩得带着妈租房子住。”冯秋菊说道,“到时候找个三间房就行,最好一个月才几块钱月租。”
“等一会儿没啥人了,咱俩出去转转,就在这附近租,离早餐店距离不算远。”刘永福说道。
刘山和刘峰到了早餐店,发现店里没有刘永福。
“你俩怎么来了?”刘艳荣面对突然出现的两个侄子有些意外。
“小姑,你看见我爸妈了吗?”刘山问道。
“他们现在不在这里了,你找他什么事?”刘艳荣继续问道。
刘山把他和刘峰接单子的事告诉了刘艳荣。
刘艳荣听后却表示,刘永福不会和他们回去的。
“为什么啊,小姑,这可是挣钱的好事,我爸咋不能回去做了。”刘峰不理解。
第64章 惯孩子
“等你爸妈回来再说吧,你俩先坐着歇会,吃点东西等他俩。”刘艳荣让吴红英给刘山和刘峰煮了两碗馄饨。
刘山和刘峰出来的急,没吃午饭,闻着店里的香味,饥饿感一下子就出来了,一碗馄饨连汤都没剩。
这时,刘永福骑着自行车回来了,包子就剩下几个,他是回来取包子的。
一进来看见刘山和刘峰在早餐店里,一人手里还拿了一瓶汽水喝,顿时脸耷拉下来。
“你俩咋跑这来了,上你小姑这混吃混喝来了。”
刘山赶紧解释,“爸,我和刘峰接了个大活,人家让我们快点做出来,人手不够,你得回家跟我们一起干。”
“知道了,你俩等会,我先告诉你妈一声。”刘永福本想说不回去,可是看着刘山着急的样子,不忍心拒绝。
刘永福骑车回去找冯秋菊。
冯秋菊一直往刘永福离开的方向瞅,一天的工夫就挣了二十块钱,这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看了半天终于看见了刘永福。
“秋菊,咱俩得回家一趟。”刘永福骑着车子来到冯秋菊面前。
“包子卖得好好的怎么突然要回家?”冯秋菊一脸懵,她刚享受到挣钱的滋味,咋就回家了。
“刘山和刘峰接了个活,两人干不过来,让我回去帮忙一起干。”提到这个刘永福就来气,刚挣点钱,这两兔崽子就给他找事。
“那卖包子的事咋办?”冯秋菊刚尝到甜头,哪舍得放下这么好的营生,可是儿子那边也有挣钱的活。
“你跟我先回家收拾收拾,等过两天活干完了,我再回来跟你一起卖,正好回家把自行车取来,省的天天用小妹的车,建军和云珍上班还得用车呢。”
刘永福刚才就在心里把事情合计了一遍,包子卖的再好,也得先把儿子的活给干完,要不以后没有回头客找他们干活。
“行,现在咱俩就回去,等回来了再去找房子呢,咱们不能一直在小妹家住。”冯秋菊想着回家把家里钱都拿来,租房子,再置办点东西。
刘永福和冯秋菊急吼吼的回家,少卖一天包子就相当于一天少挣二十块钱,这么一想冯秋菊就更急了,刘山和刘峰的事他们又不能不管。
一路上刘山和刘峰总感觉冯秋菊在瞪他们,吓得他俩不敢吱声,只盼着快点到家。
晚上刘艳荣把刘永福回家的事告诉了黄翠芬。
黄翠芬让刘艳荣这几天先帮着留意合适的房子,等到刘永福回来就直接住进去。
刘艳荣告诉黄翠芬她有一套三间房小院,让他们过去住。
黄翠芬打算等刘永福两口子回来再一起看看,“等你大哥大嫂回来再说,要是真住那了,你可得正常收房租,不许不收。”
“妈,要不然那个房子也是空着,你们先住着。”刘艳荣说道。
“那不成,回头这事我跟你大哥说,你就别吱声了。”黄翠芬觉得还是要给刘艳荣房租,一码归一码。
刘艳荣只好同意了,房子有人住,她就不用过去打扫了。
“建军和云珍是咋回事,以前不是啥活都不干,一天到晚一个个跟个大爷似的,等着你这个丫鬟伺候,现在怎么都转性子了。”
刘艳荣把让四个孩子交工资,做家务的事告诉了黄翠芬,张建国和张云华那点破事也都说了。
黄翠芬听完直勾勾的看着刘艳荣,“你可算是开窍了,以前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孩子不能惯着,你看看,老大和老二都是被你惯坏的。”
刘艳荣点头,是被原主惯坏的,这话她没法说出口。
“还好老三和老四没长太歪。”黄翠芬感慨,怪不得这回来,张建军和张云珍这么懂事。
“歪没歪,现在还不好说,等老了动不了那天就知道谁好谁坏了。”
刘艳荣可不觉得张建军和张云珍做点饭做点家务就成了好孩子,还得看以后能啥样。
“建军这么小,你咋还让他退学了,家里四个孩子一个都没考上大学。”
黄翠芬没念过书,最羡慕别人上学读书了,别的事她不支持刘艳荣,就上学这事她支持,就连张云华复读她都支持,谁能想到张云华能背着家里拿钱供别人上学,一点也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
“妈,建军就不是读书那块料,他经常骗我说交学费,其实是拿钱买好吃的了,他自己也说好几次不想上学了,连板凳都坐不住,上课也不能认真听课。”
还有句话刘艳荣没说,供张建军上学念书,纯纯的浪费钱,她可不是原主,牛不喝水,还非得按头喝。
“云华不是挺喜欢上学的。”就是有点傻,拿自己家的钱供别人读书。
“妈,她哪是喜欢上学,她那是为了处对象,我都懒得说她。”刘艳荣对张云华的恋爱脑表示无能为力,谁都拉不回来,她不是原主,做不到孩子要啥给啥。
“行了,既然建军和云华都下来上班了,以后你也不用搭他们钱了,建国那个对象要是看得过眼,不行就张罗先订婚。”黄翠芬没想到这女婿一死,家里之前不知道的破事都跟长腿了似的,全都出来了。
提到张建国和李芳的事,刘艳荣便把李母闹事,张建国要分钱的事,都告诉了黄翠芬。
“张建国怎么这么糊涂,帮着外人也不帮自己亲妈,还有脸分钱,都是你给惯的。”黄翠芬生气,她以为张建国顶多是不给家里交工资,没想到比张云华还恶劣。
刘艳荣无语,孩子养歪了都是亲妈惯的,那亲爸惯没惯着啊,她回忆张全刚没死的时候,好像还真没咋惯着孩子,就是有点惯老婆,原主说啥他想反驳,原主一和他吵,他就妥协听原主的了。
“妈,老大和李芳的事还不一定能不能成呢,李芳跟老大借钱,老大没借,我看李芳脸色不好,当时虽说没撕破脸,谁知道以后了。”刘艳荣也没想到李芳真能忍,张建国都那样了,还能好声好气的跟他说话。
黄翠芬:“成不成的,以后你不许惯着他了。”
第65章 闹矛盾
刘艳荣点头,她肯定不会惯着张建国。
张建军和张云珍在房间里听着刘艳荣和黄翠芬说话,都紧张的不敢出去上厕所,就怕一出去,他俩成了攻击对象。
张建国一直还在医院里待着,跟着李芳回了趟家,左胳膊疼痛感又加重了,医生让再观察几天,没办法只好继续再医院里待着。
李芳这几天也不见人影,之前还能来医院照顾他,自从那天回见没借她钱,他就没见着李芳。
“小伙子,你那个对象咋不来了?”病房里的老太太问道。
“她这几天有事。”张建国找了个理由,整个病房他最烦这个老太太,偏偏这老太太一直不出院,现在病房里就剩他和这个老太太。
马秀娥看出来张建国脸上的尴尬,她就说李芳不来,这里头有事,那天李芳找张建国出去,等着张建国再回来的时候脸色就变得难看不少。
“我还以为你俩有啥矛盾了,你那个对象对你真不错,没事就好,要是分了多可惜。”马秀娥自顾自的说道,说完就拿起一份报纸看了起来。
张建国总感觉马秀娥话里有话,要不是看马秀娥的丈夫是汽水厂厂长,他才不搭理马秀娥呢。
中午的时候马秀娥丈夫孙德忠来给她送饭,马秀娥是腿骨折,吃饭可以自己吃。
孙德忠把饭盒打开,他今天给马秀娥带了几个酸菜肉包子,还有一个西红柿汤,和小菜。
“这包子闻着可真香,西红柿汤里鸡蛋咋这么多。”马秀娥以为是孙德忠自己做的,别看孙德忠是厂长,每天下班都是他做饭呢。
“别夸了,不是我做的,这是在早餐店买的。”孙德忠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他媳妇就这点不好,总是夸他,不管有没有人,没人的时候还好,有人的时候他总感觉不好意思。
马秀娥丝毫不觉得尴尬,“哪家早餐店,这包子里的肉可真多,还是你会挑地方,选了个好吃的早餐店给我买吃的。”
“新开不久的早餐店,今天我正好给她家送汽水,顺便买的。”孙德忠解释道,脸还有些红。
张建国在一旁闻着味,他总感觉这味道好像是刘艳荣早餐店的味,因为肉多所以味道特别香,他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看着马秀娥有东西,他突然就伤心了,家里居然没一个人关心他。
张建国下地走出了病房,在待下去他口水都得流出来,一个人走到了医院的食堂,给自己买了份面条。
食堂里吃饭的人不少,几乎看不到病人,都是病人的家属在排队买东西。
张建国还有点庆幸他受伤的是左胳膊,要是右胳膊就遭了,他连饭都吃不了。
等张建国出了病房,孙德忠好奇的问,“秀娥,前几天不是有个女孩来照顾那个人吗,怎么这几天没看见人?”
“肯定是俩人闹矛盾了,这男的才不是个东西,都处半年了也不张罗结婚,人家女孩肯定是想开了,俩人指定是黄了。”
马秀娥分析道,她看李芳还觉得不错呢,她家里还有两个儿子没结婚,正愁找对象呢。
孙德忠看马秀娥一副八卦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有那时间,你还是多操心咱家那两个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