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八零:白眼狼儿女都滚远点 第17节
张建军试着站起来,发现他还是站不起来,“在等会就好了,你先去把自己的票领了,让我自己缓缓。”
听了这话,小李赶紧回去排队,这个时候买啥都得用票,好不容易等到发票了,他还想着过节回家的时候买点东西呢。
张建军坐在椅子上,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冷静。
等到小李领完票,张建军感觉自己已经好多了。
“建军,你咋样了?”
“好多了,我再缓缓就能走了。”
张建军在脑子里想着三万块钱的事,他是假装不知道,还是直接跟他妈要钱,好像都不合适呢。
最近家里气氛还挺好的,如果他提起这个事,家里不知道又会变成什么样了。
他越想越觉得苦恼,回家的路上骑着自行车都有些心不在焉。
回到家的时候,他二姐已经在做饭了。
最近他和二姐,谁先回家谁就做饭,另一个人收拾屋子,有时候他妈也做饭,不像之前他妈要求的他和二姐轮流做饭。
气氛太和谐,张建军不想破坏这样的气氛,可是这三万块钱的事,他太好奇了,到底是不是真的。
刘艳荣发现张建军自从下班到了家,整个人就有点奇奇怪怪的。
眼睛时不时的瞟她,一会儿好像气势坚定,一会儿又蔫了。
张云珍也发现张建军的不对劲,她向来有话就说,“老四,你咋滴了,从回家开始就不对劲,是不是厂子里出啥事了?”
张建军点点头,又摇了摇头,然后看向了刘艳荣,又低下了头。
刘艳荣看张建军的反应,知道问题出在她这了,她隐约猜到了一点。
“说吧,到底出啥事了?”
第28章 到李芳家
刘艳荣放下手里的碗筷,直直的看着张建军。
张建军咽了咽口水,他妈的眼神有点可怕。
“没啥,就是今天厂里发了几张粮票肉票啥的。”
张建军吓得都流冷汗了,赶紧从兜里把票拿出来。
“不就是几张票,我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张云珍一脸无语的说道。
刘艳荣接过票,看了眼张建军,她觉得不是票这么简单的事,应该是还有别的事。
既然张建军不说,她也懒得问。
只要他不作妖,这个家他还能继续待着。
直到刘艳荣进屋休息,张建军还是没敢问出口。
张建军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躺着,他大哥走了,现在房间只属于他一个人的,他心里乱糟糟的。
那可是三万块钱,他妈一个人拿着那么多钱干嘛。
这时门响了,“老四,你今天到底咋回事?”
张建军吓了一跳,原来是他二姐进来了。
“二姐,你咋不敲门?”
张云珍赶紧上前把他嘴捂住,“小点声,你不怕妈听见啊。”
张建军点点头,把张云珍的手推开。
“到底出了啥事,说吧。”
“二姐,我说了你可别吓一跳啊。”
张云珍不以为意,“切,能有什么事?”
“二姐,你想不想知道妈最近为什么这么奇怪。”
“想,有事赶紧说,别说废话。”
“咱妈手里有三万元。”
张云珍差点就喊了出来,张建军见状赶紧捂住了她的嘴,“嘘,冷静,小点声。”
“你咋知道的?”反应过来的张云珍问道。
张建军便把今天排队听到的事一一的告诉了张云珍。
听完后,张云珍的想法和张建军差不多,俩人都觉得是刘艳荣不舍得分钱给他们。
可是又有点说不过去,刘艳荣以前很舍得给他们花钱的。
不可能家里有这么多钱还不舍得给他们花。
想了半天两人也想不明白,最后决定先忍着,不问不提。
大哥和大姐已经搬出去了,张建军和张云珍都有私心,他俩现在的工资都是上交的,大哥和大姐一分钱没交。
他俩还做家务了,就算要分钱也得分他俩多点。
张建军和张云珍默契的决定钱的事不告诉张建国和张云华。
“二姐,可要是不问,我这心里刺挠。”
“那也得忍着,你忘了咱妈前几天是怎么打人的,我差点忘了,你还没挨过打,要不你试试。”
“还是别了,我最近过得还挺好的。”
张云珍拍了拍张建军的肩膀出去,临走还说了句,“咱妈打人一点也不疼,不信你试试。”
张建军切了一声,他才不信呢,他虽然没挨过打,但是他眼睛不瞎,他大哥的脸都肿了。
他只是年纪小,又不是傻。
端午节的前一天,张建军和李芳一早就去了国营商店买东西。
从家里跑出来,李芳是第一次回家,以前都是只寄钱人不回家。
她实在是不想回去,家里乱的没地方待,还有坐车太远了。
李芳带着张建国去车站坐车。
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张建国的感觉自己要散架了。
李芳家离市区有一百里左右,在西大镇,到了镇上,还得走十里的小路,才能到大江村。
下了车,张建国觉得自己好像活过来了。
两人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
李芳心里有些忐忑,她已经提前跟家里打招呼了,不到家还是不放心。
幸好这几天没下雨,要不然这路上都得是泥。
张建国走了半个小时,就已经有些走不动了。
为了照顾李芳,他主动把包都抢了过来,现在他感觉自己快要渴死了。
好在李芳有眼力见,把手里的水壶提给了张建国,“建国先坐下歇会吧,喝点水,这是我早上烧开后灌的,干净的。”
张建国确实渴了,接过水壶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
“小芳,还得走多远啊。”
“还得再走半个小时左右。”李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要不是婚事得让父母知道,她也不想回去。
好不容易走到了大江村,张建国看见河边的那个桥,眼睛直突突。
他心里埋怨李芳家这边的环境也太差了。
张建国走上桥差点掉下去,他没想到桥晃悠的这么厉害。
李芳见状赶紧跟在张建国后面扶着他,从小就走这种桥,她都习惯了。
过了桥又走了五百多米,终于到了李芳家。
李芳家在山根底下,这边山连着山,此时山已经绿了,风景倒还不错。
到了李芳家门口,张建国发现这边的人家都没有院墙。
虽然以前就知道李芳家里条件可能不是太好,现在一看,比他家差太多了。
他知道李芳父母都是以种地为生,家里就李芳进厂了,但她还不是正式工人。
思索间,李芳已经进了院里,院子还是挺大的。
李芳一进屋里,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还好屋里没有太了乱。
李母知道,今天女儿把对象领回家,特意在家等着。
她倒要看看这个天天被女儿夸的男孩长啥样。
一看见张建国,李母这才相信李芳说的是真的。
这城里人是和他们不一样,看着干干净净的。
看着张建国手里拎着不少东西,李母两眼放光,要是大丫头真嫁城里,她家以后的日子还能差,人家指头缝里流出来的东西就够他们一家吃喝的了。
再让女婿给两个儿子安排工作,她家里一下子就出来三个职工了。
两个儿子有工作,也不愁找媳妇。
“哎呀,这是建国吧,长得可真俊,快坐着歇会。”
李母讨好的说道。
张建国被李母的热情弄得有些不好意思,“阿姨好!”
听了这话,小李赶紧回去排队,这个时候买啥都得用票,好不容易等到发票了,他还想着过节回家的时候买点东西呢。
张建军坐在椅子上,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冷静。
等到小李领完票,张建军感觉自己已经好多了。
“建军,你咋样了?”
“好多了,我再缓缓就能走了。”
张建军在脑子里想着三万块钱的事,他是假装不知道,还是直接跟他妈要钱,好像都不合适呢。
最近家里气氛还挺好的,如果他提起这个事,家里不知道又会变成什么样了。
他越想越觉得苦恼,回家的路上骑着自行车都有些心不在焉。
回到家的时候,他二姐已经在做饭了。
最近他和二姐,谁先回家谁就做饭,另一个人收拾屋子,有时候他妈也做饭,不像之前他妈要求的他和二姐轮流做饭。
气氛太和谐,张建军不想破坏这样的气氛,可是这三万块钱的事,他太好奇了,到底是不是真的。
刘艳荣发现张建军自从下班到了家,整个人就有点奇奇怪怪的。
眼睛时不时的瞟她,一会儿好像气势坚定,一会儿又蔫了。
张云珍也发现张建军的不对劲,她向来有话就说,“老四,你咋滴了,从回家开始就不对劲,是不是厂子里出啥事了?”
张建军点点头,又摇了摇头,然后看向了刘艳荣,又低下了头。
刘艳荣看张建军的反应,知道问题出在她这了,她隐约猜到了一点。
“说吧,到底出啥事了?”
第28章 到李芳家
刘艳荣放下手里的碗筷,直直的看着张建军。
张建军咽了咽口水,他妈的眼神有点可怕。
“没啥,就是今天厂里发了几张粮票肉票啥的。”
张建军吓得都流冷汗了,赶紧从兜里把票拿出来。
“不就是几张票,我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张云珍一脸无语的说道。
刘艳荣接过票,看了眼张建军,她觉得不是票这么简单的事,应该是还有别的事。
既然张建军不说,她也懒得问。
只要他不作妖,这个家他还能继续待着。
直到刘艳荣进屋休息,张建军还是没敢问出口。
张建军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躺着,他大哥走了,现在房间只属于他一个人的,他心里乱糟糟的。
那可是三万块钱,他妈一个人拿着那么多钱干嘛。
这时门响了,“老四,你今天到底咋回事?”
张建军吓了一跳,原来是他二姐进来了。
“二姐,你咋不敲门?”
张云珍赶紧上前把他嘴捂住,“小点声,你不怕妈听见啊。”
张建军点点头,把张云珍的手推开。
“到底出了啥事,说吧。”
“二姐,我说了你可别吓一跳啊。”
张云珍不以为意,“切,能有什么事?”
“二姐,你想不想知道妈最近为什么这么奇怪。”
“想,有事赶紧说,别说废话。”
“咱妈手里有三万元。”
张云珍差点就喊了出来,张建军见状赶紧捂住了她的嘴,“嘘,冷静,小点声。”
“你咋知道的?”反应过来的张云珍问道。
张建军便把今天排队听到的事一一的告诉了张云珍。
听完后,张云珍的想法和张建军差不多,俩人都觉得是刘艳荣不舍得分钱给他们。
可是又有点说不过去,刘艳荣以前很舍得给他们花钱的。
不可能家里有这么多钱还不舍得给他们花。
想了半天两人也想不明白,最后决定先忍着,不问不提。
大哥和大姐已经搬出去了,张建军和张云珍都有私心,他俩现在的工资都是上交的,大哥和大姐一分钱没交。
他俩还做家务了,就算要分钱也得分他俩多点。
张建军和张云珍默契的决定钱的事不告诉张建国和张云华。
“二姐,可要是不问,我这心里刺挠。”
“那也得忍着,你忘了咱妈前几天是怎么打人的,我差点忘了,你还没挨过打,要不你试试。”
“还是别了,我最近过得还挺好的。”
张云珍拍了拍张建军的肩膀出去,临走还说了句,“咱妈打人一点也不疼,不信你试试。”
张建军切了一声,他才不信呢,他虽然没挨过打,但是他眼睛不瞎,他大哥的脸都肿了。
他只是年纪小,又不是傻。
端午节的前一天,张建军和李芳一早就去了国营商店买东西。
从家里跑出来,李芳是第一次回家,以前都是只寄钱人不回家。
她实在是不想回去,家里乱的没地方待,还有坐车太远了。
李芳带着张建国去车站坐车。
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张建国的感觉自己要散架了。
李芳家离市区有一百里左右,在西大镇,到了镇上,还得走十里的小路,才能到大江村。
下了车,张建国觉得自己好像活过来了。
两人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
李芳心里有些忐忑,她已经提前跟家里打招呼了,不到家还是不放心。
幸好这几天没下雨,要不然这路上都得是泥。
张建国走了半个小时,就已经有些走不动了。
为了照顾李芳,他主动把包都抢了过来,现在他感觉自己快要渴死了。
好在李芳有眼力见,把手里的水壶提给了张建国,“建国先坐下歇会吧,喝点水,这是我早上烧开后灌的,干净的。”
张建国确实渴了,接过水壶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
“小芳,还得走多远啊。”
“还得再走半个小时左右。”李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要不是婚事得让父母知道,她也不想回去。
好不容易走到了大江村,张建国看见河边的那个桥,眼睛直突突。
他心里埋怨李芳家这边的环境也太差了。
张建国走上桥差点掉下去,他没想到桥晃悠的这么厉害。
李芳见状赶紧跟在张建国后面扶着他,从小就走这种桥,她都习惯了。
过了桥又走了五百多米,终于到了李芳家。
李芳家在山根底下,这边山连着山,此时山已经绿了,风景倒还不错。
到了李芳家门口,张建国发现这边的人家都没有院墙。
虽然以前就知道李芳家里条件可能不是太好,现在一看,比他家差太多了。
他知道李芳父母都是以种地为生,家里就李芳进厂了,但她还不是正式工人。
思索间,李芳已经进了院里,院子还是挺大的。
李芳一进屋里,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还好屋里没有太了乱。
李母知道,今天女儿把对象领回家,特意在家等着。
她倒要看看这个天天被女儿夸的男孩长啥样。
一看见张建国,李母这才相信李芳说的是真的。
这城里人是和他们不一样,看着干干净净的。
看着张建国手里拎着不少东西,李母两眼放光,要是大丫头真嫁城里,她家以后的日子还能差,人家指头缝里流出来的东西就够他们一家吃喝的了。
再让女婿给两个儿子安排工作,她家里一下子就出来三个职工了。
两个儿子有工作,也不愁找媳妇。
“哎呀,这是建国吧,长得可真俊,快坐着歇会。”
李母讨好的说道。
张建国被李母的热情弄得有些不好意思,“阿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