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在逃白月光 第4节
正逢裴疏则回京,那时两人已形同陌路,但姜妤看到是他奉旨前来封府,还是求了他,*再后来,姜父削爵流放黔南,姜妤入十六楼。
一想起这些往事,姜妤就忍不住齿冷,不自觉地拢紧了双臂,良久才道,“我若去了北漠,我父亲会继续平安吗?”
裴疏则侧脸看她,“当然。”
他不知想到什么,邃凉眉宇和缓了些,握住她冰冷的指尖,“王妃的父亲,怎能不平安终老。”
“我不想让芳枝随我出嫁,能不能把她送去金陵道观,我师父那里?”
裴疏则也应下,“她是你的丫鬟,你想让她去哪都可以。”
姜妤紧绷的肩膀慢慢松弛下去,闭上眼睛,“好,那我什么都听你的。”
*
公主府紧挨着靖王府,明显才修过,透出一种簇新的雅致,亭榭错落,柳锁虹桥,闺阁前有棵茂盛的白玉兰,树根处还拥着移栽培植的新土,吸引了姜妤的视线。
尘封的记忆被唤醒,她仿佛听见十二岁的小姜妤和裴疏则说笑,“我最爱白玉兰,开花便开满一树,每一朵都直冲碧霄,绝不低头,真落下来了,也是即刻化进泥里,毫不留恋,我就喜欢这样痛痛快快灿烂盛大的花。”
姜妤将那亭亭如羽织华盖般的花树望了一会,黯然失语,拾裙进屋。
裴疏则的视线一直落在她背影上,直到褚未过来道,“王爷,官家宣您入宫,似乎是为着王中书参了您一本。”
裴疏则冷笑了声,“王聿那老匹夫,本王还没和他算账,他倒先来呲牙。”
姜妤一顿,昨日点她去望月堂的王中书,原来就是王聿。
七年前那个极力挑动巫蛊案的宠臣,如今已经做到中书令了。
褚未道,“他一直想取代您,好容易抓住机会,怎会轻易放过。”
裴疏则道,“外头候着,我一会便去。”
他捧起她的脸轻啄了一下,“我拨了使唤的人给你,有事找她们,等我回来。”
不知怎么回事,一来到公主府,这人心情似乎又变得不错,仿佛昨晚的争执压根没发生过。
姜妤闹不懂他,更不知他在朝上忙什么,只是习惯了他的喜怒无常,应付着将他送出去。
芳枝却活络起来,缠着姜妤问怎么回事。
等弄清楚来龙去脉,小丫头惊惶道,“他心也太狠了,姑娘身体这么弱,北漠那种荒蛮之地,怎么受得住!何况我们连北漠王是什么人都不知道啊!”
姜妤心不在焉,倚着凭几出神。
芳枝坐立不安,忽蹲下身,抓住姜妤的手,“姑娘,我们跑吧。”
姜妤吓一跳,举目四顾,寝阁窗牖洞开,外面唯有枝叶婆娑,并不见人,才松了口气,“你别说了。”
芳枝声音轻如蚊呐,“北漠那么远,长途跋涉,未必逃不成。”
姜妤却十分清醒,低低道,“逃不了的,芳枝,本就是为着玉成逃婚才叫我顶替,送亲官吏必会千防万防,即便逃了,朝廷岂不会全力搜捕,一不认路,二无路引籍牒,何况还有我父亲…”
芳枝也委顿下去,抵在姜妤膝上,不出声了。
*
王聿此次弹劾甚猛,无非是为着裴疏则巡盐时,翦除了王家在扶风郡的羽翼。
他是小官出身,早年姿容甚美,脾性宛转,极得光庆帝宠信,巫蛊案后平步青云,族人也鸡犬升天,逐渐染指盐马军政,扶风乃上京门户,近年亦由他内侄掌控,正是得意,结果被裴疏则一锅端了。
王聿自以为藏匿得好,又深受上宠,痛批裴疏则党同伐异,弄权比周,是国朝奸佞,一副为民除害的架势。
若论头号奸佞,两人只怕不分伯仲,偏王聿不自知,每每义愤填膺,惹得裴疏则直欲发笑。
王聿见他满不在乎,更加愤慨,“陛下,您看看他!”
老皇帝坐在龙椅上,眼皮半阖,似乎没睡足。
他看着脸色红润,但裴疏则知道,这只是服食丹药的回光返照,他自知年岁不久,正盼着二人斗个两败俱伤,好一并除掉,为他那并不聪慧的幼子铺平后路。
因此今日场面,座上这位高兴还来不及,过河拆桥向来是他的强项,对忠良如此,对权佞更如此。
果然光庆帝和稀泥道,“疏则此番是过了些,只是扶风险要,爱卿内侄的确吃力,换个人也罢。”
王聿脸色一变,正欲分辨,被他一句话就安抚了下去,“军司马陈兆是你的旧部,在军中甚得力,次月便要入京述职,朕觉得他还堪用,便命他暂领,如何?”
裴疏则手握军权,可陈兆也是封疆大吏,巫蛊案中的马前卒,和王聿一直过从甚密,如此安排,等于让王聿在裴疏则翼下插了颗硬钉子,不但能弥补损失,还有得赚。
王聿顿时平衡,都忽略了他实打实折掉一只臂膀的事实,就坡下驴,心满意足地告退。
裴疏则看得门清,心内讥诮,这个蠢货。
他也准备走,皇帝却道:“疏则,你等等。”
裴疏则耐着性子应,“陛下。”
光庆帝惦着和亲之事,“姜妤的贱籍可销户了吗?”
裴疏则应是,“教坊已经记病逝了。”
“好,”光庆帝话锋一转,笑道,“你对她一向执着,怎么突然就撒了手,还要她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第4章 出卖官家让本宫给疏则寻一门好亲事……
裴疏则自嘲一哂,“她心里没我,蹉跎这么多年,何必再互相折磨下去,既有时机,侄儿只求一个眼不见心为净罢了。”
光庆帝神色欣慰,“这就对了,你一直不肯成婚,白白拖到现在,朕会让皇后尽快挑个好姑娘,为你赐婚。”
裴疏则心想,挑个什么姑娘,刺客还是眼线。
但他面上不显,一派感念地行礼,“多谢皇叔。”
从太极殿出来时,王聿仍立在阶下,想是不放心皇帝和他单独叙话,要等他出来刺探两句。
裴疏则心情好,也不介意和这草包找个乐子,“中书还没走,是也有话私下同本王说吗?”
王聿一见他这轻描淡写的态度就恼火,咬牙笑道,“陛下看重王爷,想来又有要事出公干了。”
“哪里,”裴疏则拂过伤处,“您的死士虽不大堪用,本王养伤也要时间。”
王聿不料他全都知道,还敢在大内当面揭破,脸一下子变得苍白,强作镇定问,“王爷打什么哑谜,本官怎么听不懂?”
裴疏则和善道,“中书别担心,那刺客虽被活捉,可本王已经帮你灭口了,再没后患的。”
王聿浑身都颤抖起来。
裴疏则眉目温煦,“本王即将成婚,还得多谢中书成全。”
他随手一拍王聿肩膀,压根没用力,却差点给他拍地上,忍不住放声长笑,阔步而去。
褚未就在外头等候,看见裴疏则,上前低声道,“殿下,呼屠皆送来密信,北漠那边有动静了。”
裴疏则正拿帕子擦手,闻言挑眉,“他动作倒快。”
“箭在弦上,他生怕殿下改变主意,会失去您的助力,自然着急。”
裴疏则随意将帕子丢开,乌沉眸底罕见地攀上一缕光亮,“未叔,我这次总能成了吧。”
褚未五味杂陈,心底涌上些许怜悯。
很多年前,裴疏则曾和姜妤私定终身,为了娶到自己的心上人,和老靖王做交易,替他那不成器的嫡出弟弟上战场,好几回差点死在那。
可那一次的结果…却不堪到让人不愿再提起。
褚未道,“殿下会心愿得偿的。”
裴疏则笑意愈深,“你说我是不是提前和她透个底?她从早起就蔫蔫的。”
他语气征询,可不过是低眸自语,根本没在问褚未的意见,“罢了,我再斟酌。”
褚未问,“殿下,去军营还是回王府?”
诸事顺利,裴疏则等不及要见姜妤,转念一想,也不必非得现在贪那一晌之欢。
他吩咐,“去军营。”
*
裴疏则一夜未归,倒让姜妤能睡个整觉,可睡也睡不好,清晨被芳枝叫起来用早膳时,依旧懵懵的。
公主府里许多布置都与她从前喜欢的东西重叠,引得她做了许多凌乱故梦,梦里被少年跃下的玉兰枝干受力摇晃,和窗外那繁盛花树纠缠在一块,有种庄周梦蝶的混沌。
她少时性子野,桀骜难驯的千里骏都敢偷偷骑出门,外祖母天天犯愁,耳提面命,女孩子家这样不规矩,早晚要失悔。
如今果然失悔莫及,为什么非要出城打马观花,撞上裴疏则,被他救下来。
正胡思乱想间,内院看门的嬷嬷突然出现,“姑娘,皇后娘娘宫里来人了,说要接您进宫叙话。”
姜妤一时愣住,“皇后?接我叙话?”
嬷嬷应是,“天使们已经在外头侯着了。”
姜妤有些慌乱,看了同样无措的芳枝一眼,“王爷知道吗,褚参军呢?”
嬷嬷道,“王爷派人传话说去了军营,还没回来,褚参军随行。”
姜妤白着脸咬唇。
她忽略了,公主府与不羡楼不同,如今顶着玉成的身份,萧皇后召见天经地义,哪怕裴疏则在场也说不出什么。
可萧氏明知她是姜妤还要见,也实在出人意料。
眼见躲不过,只能梳妆更衣,随人进宫。
另一边,裴疏则才了了军中差事,策马回府,经过街市时,看到桥头有老翁卖莲子,初摘的莲蓬装在筐篓里,还沾着水露。
裴疏则被那几篓青绿吸引,“如今莲子都下来了?”
褚未点头,“才进六月,正是鲜嫩的时候。”
少时的姜妤明艳活泼,和金陵水乡最相配,一进夏日,素爱乘舟至藕花深处,掐芙蕖,采莲蓬,和讨食的游鱼逗趣,杏花衫袖和嫩桑色裙边浸着水波,像摇曳的锦鲤尾,大家索性就着她的名字起了个爱称,就叫小鱼儿。
他和越文州但凡出门,总会给她带一份鹊仙街的糖霜莲子,她泛舟归来,也每每怀抱一大捧新鲜莲蓬,招呼他们一道剥来吃着玩。
裴疏则不爱吃甜食,剥出来的莲子肉大多进了姜妤的肚子。
老夫子教育他们不成体统,“学堂重地,岂是叫你们吃耍取乐的?”这时姜妤就会捧一盘去了芯的鲜脆莲子笑嘻嘻上前,老夫子肃着脸,“小鱼儿,你就是罪魁。”她转手又变出壶莲心茶奉上。
夫子也就撑到这儿,干咳一声,喝两口茶开始授课,课间取几颗莲子吃。
没人舍得真生她的气,她天生就有让人疼爱的本领,任何她喜欢的东西都合该有人捧来给她。
一想起这些往事,姜妤就忍不住齿冷,不自觉地拢紧了双臂,良久才道,“我若去了北漠,我父亲会继续平安吗?”
裴疏则侧脸看她,“当然。”
他不知想到什么,邃凉眉宇和缓了些,握住她冰冷的指尖,“王妃的父亲,怎能不平安终老。”
“我不想让芳枝随我出嫁,能不能把她送去金陵道观,我师父那里?”
裴疏则也应下,“她是你的丫鬟,你想让她去哪都可以。”
姜妤紧绷的肩膀慢慢松弛下去,闭上眼睛,“好,那我什么都听你的。”
*
公主府紧挨着靖王府,明显才修过,透出一种簇新的雅致,亭榭错落,柳锁虹桥,闺阁前有棵茂盛的白玉兰,树根处还拥着移栽培植的新土,吸引了姜妤的视线。
尘封的记忆被唤醒,她仿佛听见十二岁的小姜妤和裴疏则说笑,“我最爱白玉兰,开花便开满一树,每一朵都直冲碧霄,绝不低头,真落下来了,也是即刻化进泥里,毫不留恋,我就喜欢这样痛痛快快灿烂盛大的花。”
姜妤将那亭亭如羽织华盖般的花树望了一会,黯然失语,拾裙进屋。
裴疏则的视线一直落在她背影上,直到褚未过来道,“王爷,官家宣您入宫,似乎是为着王中书参了您一本。”
裴疏则冷笑了声,“王聿那老匹夫,本王还没和他算账,他倒先来呲牙。”
姜妤一顿,昨日点她去望月堂的王中书,原来就是王聿。
七年前那个极力挑动巫蛊案的宠臣,如今已经做到中书令了。
褚未道,“他一直想取代您,好容易抓住机会,怎会轻易放过。”
裴疏则道,“外头候着,我一会便去。”
他捧起她的脸轻啄了一下,“我拨了使唤的人给你,有事找她们,等我回来。”
不知怎么回事,一来到公主府,这人心情似乎又变得不错,仿佛昨晚的争执压根没发生过。
姜妤闹不懂他,更不知他在朝上忙什么,只是习惯了他的喜怒无常,应付着将他送出去。
芳枝却活络起来,缠着姜妤问怎么回事。
等弄清楚来龙去脉,小丫头惊惶道,“他心也太狠了,姑娘身体这么弱,北漠那种荒蛮之地,怎么受得住!何况我们连北漠王是什么人都不知道啊!”
姜妤心不在焉,倚着凭几出神。
芳枝坐立不安,忽蹲下身,抓住姜妤的手,“姑娘,我们跑吧。”
姜妤吓一跳,举目四顾,寝阁窗牖洞开,外面唯有枝叶婆娑,并不见人,才松了口气,“你别说了。”
芳枝声音轻如蚊呐,“北漠那么远,长途跋涉,未必逃不成。”
姜妤却十分清醒,低低道,“逃不了的,芳枝,本就是为着玉成逃婚才叫我顶替,送亲官吏必会千防万防,即便逃了,朝廷岂不会全力搜捕,一不认路,二无路引籍牒,何况还有我父亲…”
芳枝也委顿下去,抵在姜妤膝上,不出声了。
*
王聿此次弹劾甚猛,无非是为着裴疏则巡盐时,翦除了王家在扶风郡的羽翼。
他是小官出身,早年姿容甚美,脾性宛转,极得光庆帝宠信,巫蛊案后平步青云,族人也鸡犬升天,逐渐染指盐马军政,扶风乃上京门户,近年亦由他内侄掌控,正是得意,结果被裴疏则一锅端了。
王聿自以为藏匿得好,又深受上宠,痛批裴疏则党同伐异,弄权比周,是国朝奸佞,一副为民除害的架势。
若论头号奸佞,两人只怕不分伯仲,偏王聿不自知,每每义愤填膺,惹得裴疏则直欲发笑。
王聿见他满不在乎,更加愤慨,“陛下,您看看他!”
老皇帝坐在龙椅上,眼皮半阖,似乎没睡足。
他看着脸色红润,但裴疏则知道,这只是服食丹药的回光返照,他自知年岁不久,正盼着二人斗个两败俱伤,好一并除掉,为他那并不聪慧的幼子铺平后路。
因此今日场面,座上这位高兴还来不及,过河拆桥向来是他的强项,对忠良如此,对权佞更如此。
果然光庆帝和稀泥道,“疏则此番是过了些,只是扶风险要,爱卿内侄的确吃力,换个人也罢。”
王聿脸色一变,正欲分辨,被他一句话就安抚了下去,“军司马陈兆是你的旧部,在军中甚得力,次月便要入京述职,朕觉得他还堪用,便命他暂领,如何?”
裴疏则手握军权,可陈兆也是封疆大吏,巫蛊案中的马前卒,和王聿一直过从甚密,如此安排,等于让王聿在裴疏则翼下插了颗硬钉子,不但能弥补损失,还有得赚。
王聿顿时平衡,都忽略了他实打实折掉一只臂膀的事实,就坡下驴,心满意足地告退。
裴疏则看得门清,心内讥诮,这个蠢货。
他也准备走,皇帝却道:“疏则,你等等。”
裴疏则耐着性子应,“陛下。”
光庆帝惦着和亲之事,“姜妤的贱籍可销户了吗?”
裴疏则应是,“教坊已经记病逝了。”
“好,”光庆帝话锋一转,笑道,“你对她一向执着,怎么突然就撒了手,还要她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第4章 出卖官家让本宫给疏则寻一门好亲事……
裴疏则自嘲一哂,“她心里没我,蹉跎这么多年,何必再互相折磨下去,既有时机,侄儿只求一个眼不见心为净罢了。”
光庆帝神色欣慰,“这就对了,你一直不肯成婚,白白拖到现在,朕会让皇后尽快挑个好姑娘,为你赐婚。”
裴疏则心想,挑个什么姑娘,刺客还是眼线。
但他面上不显,一派感念地行礼,“多谢皇叔。”
从太极殿出来时,王聿仍立在阶下,想是不放心皇帝和他单独叙话,要等他出来刺探两句。
裴疏则心情好,也不介意和这草包找个乐子,“中书还没走,是也有话私下同本王说吗?”
王聿一见他这轻描淡写的态度就恼火,咬牙笑道,“陛下看重王爷,想来又有要事出公干了。”
“哪里,”裴疏则拂过伤处,“您的死士虽不大堪用,本王养伤也要时间。”
王聿不料他全都知道,还敢在大内当面揭破,脸一下子变得苍白,强作镇定问,“王爷打什么哑谜,本官怎么听不懂?”
裴疏则和善道,“中书别担心,那刺客虽被活捉,可本王已经帮你灭口了,再没后患的。”
王聿浑身都颤抖起来。
裴疏则眉目温煦,“本王即将成婚,还得多谢中书成全。”
他随手一拍王聿肩膀,压根没用力,却差点给他拍地上,忍不住放声长笑,阔步而去。
褚未就在外头等候,看见裴疏则,上前低声道,“殿下,呼屠皆送来密信,北漠那边有动静了。”
裴疏则正拿帕子擦手,闻言挑眉,“他动作倒快。”
“箭在弦上,他生怕殿下改变主意,会失去您的助力,自然着急。”
裴疏则随意将帕子丢开,乌沉眸底罕见地攀上一缕光亮,“未叔,我这次总能成了吧。”
褚未五味杂陈,心底涌上些许怜悯。
很多年前,裴疏则曾和姜妤私定终身,为了娶到自己的心上人,和老靖王做交易,替他那不成器的嫡出弟弟上战场,好几回差点死在那。
可那一次的结果…却不堪到让人不愿再提起。
褚未道,“殿下会心愿得偿的。”
裴疏则笑意愈深,“你说我是不是提前和她透个底?她从早起就蔫蔫的。”
他语气征询,可不过是低眸自语,根本没在问褚未的意见,“罢了,我再斟酌。”
褚未问,“殿下,去军营还是回王府?”
诸事顺利,裴疏则等不及要见姜妤,转念一想,也不必非得现在贪那一晌之欢。
他吩咐,“去军营。”
*
裴疏则一夜未归,倒让姜妤能睡个整觉,可睡也睡不好,清晨被芳枝叫起来用早膳时,依旧懵懵的。
公主府里许多布置都与她从前喜欢的东西重叠,引得她做了许多凌乱故梦,梦里被少年跃下的玉兰枝干受力摇晃,和窗外那繁盛花树纠缠在一块,有种庄周梦蝶的混沌。
她少时性子野,桀骜难驯的千里骏都敢偷偷骑出门,外祖母天天犯愁,耳提面命,女孩子家这样不规矩,早晚要失悔。
如今果然失悔莫及,为什么非要出城打马观花,撞上裴疏则,被他救下来。
正胡思乱想间,内院看门的嬷嬷突然出现,“姑娘,皇后娘娘宫里来人了,说要接您进宫叙话。”
姜妤一时愣住,“皇后?接我叙话?”
嬷嬷应是,“天使们已经在外头侯着了。”
姜妤有些慌乱,看了同样无措的芳枝一眼,“王爷知道吗,褚参军呢?”
嬷嬷道,“王爷派人传话说去了军营,还没回来,褚参军随行。”
姜妤白着脸咬唇。
她忽略了,公主府与不羡楼不同,如今顶着玉成的身份,萧皇后召见天经地义,哪怕裴疏则在场也说不出什么。
可萧氏明知她是姜妤还要见,也实在出人意料。
眼见躲不过,只能梳妆更衣,随人进宫。
另一边,裴疏则才了了军中差事,策马回府,经过街市时,看到桥头有老翁卖莲子,初摘的莲蓬装在筐篓里,还沾着水露。
裴疏则被那几篓青绿吸引,“如今莲子都下来了?”
褚未点头,“才进六月,正是鲜嫩的时候。”
少时的姜妤明艳活泼,和金陵水乡最相配,一进夏日,素爱乘舟至藕花深处,掐芙蕖,采莲蓬,和讨食的游鱼逗趣,杏花衫袖和嫩桑色裙边浸着水波,像摇曳的锦鲤尾,大家索性就着她的名字起了个爱称,就叫小鱼儿。
他和越文州但凡出门,总会给她带一份鹊仙街的糖霜莲子,她泛舟归来,也每每怀抱一大捧新鲜莲蓬,招呼他们一道剥来吃着玩。
裴疏则不爱吃甜食,剥出来的莲子肉大多进了姜妤的肚子。
老夫子教育他们不成体统,“学堂重地,岂是叫你们吃耍取乐的?”这时姜妤就会捧一盘去了芯的鲜脆莲子笑嘻嘻上前,老夫子肃着脸,“小鱼儿,你就是罪魁。”她转手又变出壶莲心茶奉上。
夫子也就撑到这儿,干咳一声,喝两口茶开始授课,课间取几颗莲子吃。
没人舍得真生她的气,她天生就有让人疼爱的本领,任何她喜欢的东西都合该有人捧来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