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辛昕适应的很好。
总公司人非常多,一个楼层的人都未必认识。辛昕来的那天,合规部的副总陈西米过来和她打了个招呼,给她介绍认识了同一个组的八个人,接下来就是忙碌而平凡的工作。
从前赵锡被调查的时候,陈西米来过一次,辛昕见过。她是个非常客气干练的女人,不怎么看得出年龄,据说是华尔街干过些日子回来的。
同组的韩光和辛昕做对桌,是个非常厉害的高学历abc。毕业后一心想回国,刚回来就进了恒洋,才工作一年,没有下过基层,有种没经历过世事的单纯。
“海宁好玩不?我还没去玩过。”韩光乐观健谈,在高压工作下依旧保持着很好的心态,是大公司死气沉沉的氛围下一股清流。
辛昕笑笑,“还不错。节奏比江城慢,生活也悠闲一些。老板多,但不爱摆派头,喜欢穿拖鞋。”
韩光笑嘻嘻地说:“要能当一把手,去海宁最好。业绩水平高,生活也开心。”
辛昕不置可否,要说不说,abc就是和中国本土长大的小孩有些不一样。相比之下,似乎更加直接将野心写在脸上,喜好完全形于色。
“分公司一把手挺难做,总公司当个副总与分公司做一把手,压力完全不一样。”辛昕不表达情绪,只客观陈述。
韩光狡黠一笑,“那是你们现在一把手不行,陈丽莎我听说过,老混子了,没什么真本事,完全是吃了时代红利。要海宁还是赵锡在管,你也未必会想调上来。”
职场之间,最忌交浅言深。
辛昕不晓得韩光什么来头,看似乎掌握了不少她的消息,不由得多了几分小心。
“陈总能力还是很强的,不强的做不了一把手。”
韩光露出一个“我懂”的微笑,回工位干活去了。
辛昕不怎么开心,她上调这件事并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和海宁的情况一样,不管她说什么,别人都会觉得是赵锡的关系。
但从她报道以来,赵锡一直没联系她。
辛昕在等待,赵锡了解她。她都可以想到,赵锡在等她打
电话问他,她调上来是不是他的关系。然后他会装傻,最后再给一点有意无意的线索让她猜测,在她这里记一笔自己的人情。
但赵锡料错了,他能揣测她,但她也一样了解赵锡。他们就像是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看谁先憋不住,主动联系对方。
辛昕最终是在饭局上和赵锡重逢的。
周五下班后,陈西米做东,请他们一个小组和辛昕一起吃饭,说要欢迎一下辛昕。
几人到了包厢,赵锡已经坐在那儿等着。
辛昕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原因。下午陈西米说的时候,辛昕还疑惑了刹那,毕竟如果一个部门所有人进出老总都自掏腰包请客,那也太破费了。
如果说有些人是将野心写在脸上,那赵锡就是将野心藏在自己层层温和有礼的面具下,不漏一丝锋芒。
“辛昕,好久不见,已经报道了吗?”赵锡一见辛昕,似乎有点吃惊,但很快表现出惊喜的模样。
陈西米大大方方笑着搂了搂辛昕的肩膀,“早就听说辛昕是赵总在海宁的得力干将,这不是让我捡了漏。”说着,又和辛昕解释道:“赵总给你当过领导的,我想着你们都在海宁待过,今天给你接风,特意请了赵总。”
赵锡温和地笑着,很谦逊的样子,“哪里,谈不上领导。比辛昕虚长几岁,她算是我最得意的徒弟了。”
陈西米作惊讶状,“哇,怪不得这么优秀。”
辛昕看他们一来一回,啼笑皆非。她差点被赵锡骗到,要不是熟悉他,任谁来看,都以为他是真不晓得辛昕来了。
但辛昕太了解赵锡了,他去参加饭局前,在能知道的情况下,一定会知道饭局上都是哪些人,以便于他做好完全的准备。
如果是他做东,那更夸张,他连在场请的人性格是否相投都能纳入考虑范围。
辛昕没怎么说话,报以微笑,“还请陈总以后多照顾,我也会努力的。”
这一顿饭,总体来说吃得很愉快。
赵锡谈笑风生,照顾好每个人的情绪,既不会让人感觉到被冷落,又不会让人觉得高高在上。
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关心,难免带有一种施舍般的傲慢。但赵锡却不一样,他非常懂得看人,也能迅速看出对方的弱点。但凡打过照面的人,他没有记不住人家名字和脸的。
韩光一直不太习惯敬酒这种文化,一到一大堆人争先恐后巴结领导的时候,他就很尴尬,拿着杯子无所适从。
赵锡非常自然帮他解了围,“韩光,不喝白酒?好习惯,咱们华裔同胞很多喝不惯白酒的,以茶代酒,我们喝一个。”
韩光赶紧喝一口,“谢谢赵总。”
赵锡点点头,还不忘夸奖两句,“你上次出的那个风险细则印象很深,指导性很强。”
辛昕在一边目睹的全过程,满脑子就一句话,“赵锡一点没变。”
总公司的老总别说记住其他部门的经理,能把自己部门人搞清楚,明白每个人做的工作,都非常不错了。
赵锡这种人,随便两句话,足够让其他人感恩戴德。
果然,被人重视和被人看见,是人类的重要需求,abc也不能免俗。
一圈酒敬下来,韩光眼里带着崇拜的光芒,悄悄给辛昕说:“有赵总这种上司,真是幸福,他一定能注意到你做的工作。你没跟错人,真是运气太好了。”
辛昕笑了笑,心里有那么一点地方,产生了微妙的触动。
韩光就像当初的她。
她想起了自己最初遇到赵锡的感觉,就是一种“被肯定和看到的欣喜”。
赵锡替她解了那个“想涨薪1000块”的围。
多幼稚啊,在一大群人忙着表忠心,作出一副要为公司做牛做马的姿态时,她懵懵懂懂说出一句傻话。
本不喜欢她的部门领导伊森更加讨厌她。
可那时候的赵锡,笑得开怀,用一种特别欣赏的目光看着她,“小姑娘一看就是个踏实的人,这个目标很好。”
这句话是否真心,辛昕一直到现在都不得而知。
但是从那天开始,她就决定一定要以最大的诚意对待赵锡。
赵锡知道每天替他泡咖啡的人是她,会温和和她说谢谢。但他不会知道,她认真观察着他的喜好,调整着给他的咖啡豆。
她带着憧憬,为赵锡做了自己一切能做的。士为知己者死,她很长时间的努力工作,都是为了报答赵锡的知遇之恩。
但后来,随着俩人的逐渐熟悉,辛昕开始觉得困惑。
那是她已经成长起来,可以独当一面之后的事。部门来了个实习生,那女孩来没多久,公司的人都多少有点嫌弃她。这个实习生与人交往似乎异常困难,最简单的复印工作,都没有办法很好完成。
当时她的部门负责人不想要她,只有赵锡像是没注意到她的迟钝,随意地说:“调来秘书室吧。”
她每天只有一个工作,给赵锡泡咖啡。那时候辛昕就发现,赵锡从来没喝过她泡的咖啡。
辛昕归赵锡直接管理,算是大秘书,汇报工作比较勤快。看到他动都没动的咖啡,觉得奇怪,问他:“怎么不喝?”
赵锡不经意看一眼那杯从早放到晚的咖啡,随手将咖啡倒在垃圾桶。
“速溶的,还特别苦。”
那是辛昕第一次揭开了赵锡不为人知的面具一角,她从来没见过赵锡的那种表情,像看一个垃圾。不对,甚至不是垃圾,而是灰尘,一种不重要到就像尘埃的东西。
在这件事上,辛昕明白了,比看不起和鄙视更为严重的一种俯视,是看不到。
赵锡根本看不到对自己无用的人。
其他人之所以会觉得那个女孩笨,会试图教会她工作。是因为还在乎她,还认为她有价值,起码还想利用她。
而赵锡的轻描淡写,完全是因为他不在意,这个人对他来说,仿佛空气里的尘埃,不值的浪费一点情绪。
其实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实习生可能也只是想混个资历。但不知道为什么,辛昕看到那个女孩眼睛亮亮的一脸期待,每天给赵锡端咖啡,她觉得于心不忍。
有一天,她教女孩咖啡机的用法,赵锡路过看到。
他们出去跑客户的时候,赵锡问她:“为什么教她呢?学了也没什么用。”
他产生了好奇心,或许辛昕的行为,是在他常识认知外的。
辛昕说不清楚,开玩笑说:“不忍心速溶咖啡浪费。”
赵锡不置可否,很快将这件事弃之脑后。
但即便是这样,他还是会下意识做好“完美的赵锡”。
那个女孩实习期满没有留下,赵锡非常温和祝福了她。
他说:“你要加油哦,感谢这么多天,你泡的咖啡。”
第78章 ☆、我很喜欢你,但你别多想
总公司人非常多,一个楼层的人都未必认识。辛昕来的那天,合规部的副总陈西米过来和她打了个招呼,给她介绍认识了同一个组的八个人,接下来就是忙碌而平凡的工作。
从前赵锡被调查的时候,陈西米来过一次,辛昕见过。她是个非常客气干练的女人,不怎么看得出年龄,据说是华尔街干过些日子回来的。
同组的韩光和辛昕做对桌,是个非常厉害的高学历abc。毕业后一心想回国,刚回来就进了恒洋,才工作一年,没有下过基层,有种没经历过世事的单纯。
“海宁好玩不?我还没去玩过。”韩光乐观健谈,在高压工作下依旧保持着很好的心态,是大公司死气沉沉的氛围下一股清流。
辛昕笑笑,“还不错。节奏比江城慢,生活也悠闲一些。老板多,但不爱摆派头,喜欢穿拖鞋。”
韩光笑嘻嘻地说:“要能当一把手,去海宁最好。业绩水平高,生活也开心。”
辛昕不置可否,要说不说,abc就是和中国本土长大的小孩有些不一样。相比之下,似乎更加直接将野心写在脸上,喜好完全形于色。
“分公司一把手挺难做,总公司当个副总与分公司做一把手,压力完全不一样。”辛昕不表达情绪,只客观陈述。
韩光狡黠一笑,“那是你们现在一把手不行,陈丽莎我听说过,老混子了,没什么真本事,完全是吃了时代红利。要海宁还是赵锡在管,你也未必会想调上来。”
职场之间,最忌交浅言深。
辛昕不晓得韩光什么来头,看似乎掌握了不少她的消息,不由得多了几分小心。
“陈总能力还是很强的,不强的做不了一把手。”
韩光露出一个“我懂”的微笑,回工位干活去了。
辛昕不怎么开心,她上调这件事并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和海宁的情况一样,不管她说什么,别人都会觉得是赵锡的关系。
但从她报道以来,赵锡一直没联系她。
辛昕在等待,赵锡了解她。她都可以想到,赵锡在等她打
电话问他,她调上来是不是他的关系。然后他会装傻,最后再给一点有意无意的线索让她猜测,在她这里记一笔自己的人情。
但赵锡料错了,他能揣测她,但她也一样了解赵锡。他们就像是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看谁先憋不住,主动联系对方。
辛昕最终是在饭局上和赵锡重逢的。
周五下班后,陈西米做东,请他们一个小组和辛昕一起吃饭,说要欢迎一下辛昕。
几人到了包厢,赵锡已经坐在那儿等着。
辛昕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原因。下午陈西米说的时候,辛昕还疑惑了刹那,毕竟如果一个部门所有人进出老总都自掏腰包请客,那也太破费了。
如果说有些人是将野心写在脸上,那赵锡就是将野心藏在自己层层温和有礼的面具下,不漏一丝锋芒。
“辛昕,好久不见,已经报道了吗?”赵锡一见辛昕,似乎有点吃惊,但很快表现出惊喜的模样。
陈西米大大方方笑着搂了搂辛昕的肩膀,“早就听说辛昕是赵总在海宁的得力干将,这不是让我捡了漏。”说着,又和辛昕解释道:“赵总给你当过领导的,我想着你们都在海宁待过,今天给你接风,特意请了赵总。”
赵锡温和地笑着,很谦逊的样子,“哪里,谈不上领导。比辛昕虚长几岁,她算是我最得意的徒弟了。”
陈西米作惊讶状,“哇,怪不得这么优秀。”
辛昕看他们一来一回,啼笑皆非。她差点被赵锡骗到,要不是熟悉他,任谁来看,都以为他是真不晓得辛昕来了。
但辛昕太了解赵锡了,他去参加饭局前,在能知道的情况下,一定会知道饭局上都是哪些人,以便于他做好完全的准备。
如果是他做东,那更夸张,他连在场请的人性格是否相投都能纳入考虑范围。
辛昕没怎么说话,报以微笑,“还请陈总以后多照顾,我也会努力的。”
这一顿饭,总体来说吃得很愉快。
赵锡谈笑风生,照顾好每个人的情绪,既不会让人感觉到被冷落,又不会让人觉得高高在上。
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关心,难免带有一种施舍般的傲慢。但赵锡却不一样,他非常懂得看人,也能迅速看出对方的弱点。但凡打过照面的人,他没有记不住人家名字和脸的。
韩光一直不太习惯敬酒这种文化,一到一大堆人争先恐后巴结领导的时候,他就很尴尬,拿着杯子无所适从。
赵锡非常自然帮他解了围,“韩光,不喝白酒?好习惯,咱们华裔同胞很多喝不惯白酒的,以茶代酒,我们喝一个。”
韩光赶紧喝一口,“谢谢赵总。”
赵锡点点头,还不忘夸奖两句,“你上次出的那个风险细则印象很深,指导性很强。”
辛昕在一边目睹的全过程,满脑子就一句话,“赵锡一点没变。”
总公司的老总别说记住其他部门的经理,能把自己部门人搞清楚,明白每个人做的工作,都非常不错了。
赵锡这种人,随便两句话,足够让其他人感恩戴德。
果然,被人重视和被人看见,是人类的重要需求,abc也不能免俗。
一圈酒敬下来,韩光眼里带着崇拜的光芒,悄悄给辛昕说:“有赵总这种上司,真是幸福,他一定能注意到你做的工作。你没跟错人,真是运气太好了。”
辛昕笑了笑,心里有那么一点地方,产生了微妙的触动。
韩光就像当初的她。
她想起了自己最初遇到赵锡的感觉,就是一种“被肯定和看到的欣喜”。
赵锡替她解了那个“想涨薪1000块”的围。
多幼稚啊,在一大群人忙着表忠心,作出一副要为公司做牛做马的姿态时,她懵懵懂懂说出一句傻话。
本不喜欢她的部门领导伊森更加讨厌她。
可那时候的赵锡,笑得开怀,用一种特别欣赏的目光看着她,“小姑娘一看就是个踏实的人,这个目标很好。”
这句话是否真心,辛昕一直到现在都不得而知。
但是从那天开始,她就决定一定要以最大的诚意对待赵锡。
赵锡知道每天替他泡咖啡的人是她,会温和和她说谢谢。但他不会知道,她认真观察着他的喜好,调整着给他的咖啡豆。
她带着憧憬,为赵锡做了自己一切能做的。士为知己者死,她很长时间的努力工作,都是为了报答赵锡的知遇之恩。
但后来,随着俩人的逐渐熟悉,辛昕开始觉得困惑。
那是她已经成长起来,可以独当一面之后的事。部门来了个实习生,那女孩来没多久,公司的人都多少有点嫌弃她。这个实习生与人交往似乎异常困难,最简单的复印工作,都没有办法很好完成。
当时她的部门负责人不想要她,只有赵锡像是没注意到她的迟钝,随意地说:“调来秘书室吧。”
她每天只有一个工作,给赵锡泡咖啡。那时候辛昕就发现,赵锡从来没喝过她泡的咖啡。
辛昕归赵锡直接管理,算是大秘书,汇报工作比较勤快。看到他动都没动的咖啡,觉得奇怪,问他:“怎么不喝?”
赵锡不经意看一眼那杯从早放到晚的咖啡,随手将咖啡倒在垃圾桶。
“速溶的,还特别苦。”
那是辛昕第一次揭开了赵锡不为人知的面具一角,她从来没见过赵锡的那种表情,像看一个垃圾。不对,甚至不是垃圾,而是灰尘,一种不重要到就像尘埃的东西。
在这件事上,辛昕明白了,比看不起和鄙视更为严重的一种俯视,是看不到。
赵锡根本看不到对自己无用的人。
其他人之所以会觉得那个女孩笨,会试图教会她工作。是因为还在乎她,还认为她有价值,起码还想利用她。
而赵锡的轻描淡写,完全是因为他不在意,这个人对他来说,仿佛空气里的尘埃,不值的浪费一点情绪。
其实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实习生可能也只是想混个资历。但不知道为什么,辛昕看到那个女孩眼睛亮亮的一脸期待,每天给赵锡端咖啡,她觉得于心不忍。
有一天,她教女孩咖啡机的用法,赵锡路过看到。
他们出去跑客户的时候,赵锡问她:“为什么教她呢?学了也没什么用。”
他产生了好奇心,或许辛昕的行为,是在他常识认知外的。
辛昕说不清楚,开玩笑说:“不忍心速溶咖啡浪费。”
赵锡不置可否,很快将这件事弃之脑后。
但即便是这样,他还是会下意识做好“完美的赵锡”。
那个女孩实习期满没有留下,赵锡非常温和祝福了她。
他说:“你要加油哦,感谢这么多天,你泡的咖啡。”
第78章 ☆、我很喜欢你,但你别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