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话音刚落,研发部的老王就率先开了口,他扶了扶眼镜,声音一如既往地带着点沙哑:“静深这个方案,我们讨论过,确实要求很高,挑战很大,尤其是750毫秒这个指标,对算法和算力都是个考验。但是,方向是对的,情感交互要做得好,就必须快、准、稳,我代表研发部先表个态,我们这边会全力配合,想办法啃下这块硬骨头!”老王的话掷地有声,给林静深打了一剂强心剂,也明显流露出给她撑腰的意思。
林静深感激地看了老王一眼。
然而,不等她开口感谢,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正是那个软测组的胡俊。
他身体往后一靠,掀起眼皮斜睨着林静深,皮笑肉不笑地开口质问:“小林啊,你这个方案,听起来很好,但是750毫秒?还要适应各种复杂情况?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了啊,你这指标定得这么高,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还是真有什么依据啊?别到时候系统没做出来,光剩下一堆无法实现的ppt了,你们说对吧。”
这话一出,他身边几个软测组的人纷纷点头附和,显然以他们一贯的宗旨来说,能少做事就不会多惹事,稳妥中庸才不会出错。
胡俊的语气带着明显的阴阳怪气,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静深身上,眼里蕴含的情感各不相同。俞雯交握的手几不可察地握紧了些,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林静深。
林静深感觉一股无名火噌地一下冒了上来,但很快被她强压了下去。她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慌,更不能被对方激怒,她深吸一口气,迎上胡俊挑衅的目光,语气平静却异常坚定地开口了:
“胡工,谢谢您的提问,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目标,但并非空想。”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会议室的每个角落,“我提出这个方案,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的。”
“第一,关于750毫秒的响应速度。”林静深不慌不忙地调出另一份文档投影给众人,上面是一些行业报告的截图和数据,“根据我找的一些材料,目前国内一些领先的情感交互模型,实验室环境下的响应速度已经可以做到接近720毫秒的水平。我们‘灵犀’项目是和领途科技深度合作的,领途在多模态识别模型和高算力芯片方面一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借助领途的技术支持和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将响应速度优化到750毫秒以内,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这并非天方夜谭。”
“第二,关于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适应性。”提到这一点,林静深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beerumbrella1018”那条长长的、逻辑严谨的回复,那些专业术语和思路仿佛就刻在她的脑子里。“您担心的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问题,确实是情感计算领域的一大难点。但我们并非没有解决思路。”
她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为了提升模型在复杂情况下的表现,可以引入几种先进的训练策略。
比如对比学习可以帮助模型更好地学习区分不同情感状态下的细微特征差异,提升特征提取的有效性;引入对抗性训练则可以显著增强模型对于噪声、干扰以及恶意攻击的抵抗能力,让模型在‘逆境’中也能保持稳定。
另外,王哥他们这几天也在加紧构建专门针对车载场景的知识图谱和情感词典,为模型提供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和领域知识,帮助它更准确地理解特定场景下的用户意图和情绪。”
林静深一口气说完了这些,甚至还用上了几个在场许多人都略感陌生的专业术语,熟练得好像对算法知识了如指掌。她看到胡俊脸上的讥讽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错愕和难以置信,又补了下刀:“这些,胡工肯定比我这个行外人懂,对吧?”说完这句,林静深也不出声了,只是毫不遮拦地直直盯着胡俊,脸上却带着人畜无害的微笑,仿佛真的在征求意见。
软测组那边原本附和着窃窃私语的声音也停了下来,几个人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年纪轻轻的女项目经理,居然能说出这么一番有理有据、技术含量十足的话来。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随后,数据中台的一位负责人率先点头,出面缓和气氛:“静深考虑得很周全,技术路径也比较清晰。虽然挑战很大,但方向是值得尝试的,我们这边也会全力配合算法和软测。”
合规部的人也纷纷附和,表示对这个方案的信心,这下会议室里,泾渭分明的分成两派,而软测组显然成了被架在火上烤的那群人。
胡俊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看着林静深坦然而自信的目光,以及周围同事们隐隐的赞同之色,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脸色不太好看地重新靠回椅背上,不再作声,秉承着团队合作精神,他已经没有立场再反对林静深的方案。
林静深暗暗松了一口气,后背不知何时已经渗出了一层薄汗,幸好,自己这一关算是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她下意识地瞥了一眼俞雯,正对上俞雯投来的目光,那目光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和一丝欣慰的笑意。
俞雯朝她点了点头,朗声对她肯定道:“做得很好,那就这么定了。”
“啪啪啪,”她话音刚落,老王几个就带头鼓起掌,脸上是藏不住的欣赏,很快,掌声蔓延到会议室的角角落落,或许不够整齐和响亮,但那一刻,林静深已经觉得一切都值得。
她看着众人,弯腰深深地鞠了一躬,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更是因为自己刚才的表现。那些曾经让她焦虑的困难,那些在每个深夜让她苦苦思索的问题,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她最有力的武器,帮助她顶住了压力,赢得了尊重。
她重新挺直了腰板,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自信从容的微笑,继续推进会议的议程:“那么,既然大家对方案本身没有大的异议,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讨论一下各部门在后续开发和测试环节中的协同分工……”
她感觉自己仿佛也像这套“灵犀”系统一样,正在经历着某种蜕变和进化。
攻克了最难的那一关,剩下的事情显得格外顺利,无论会上众人心里有些什么不甘或者腹诽,但面上,林静深的专业能力都无可辩驳。
散会之后,俞雯和林静深都没有急着离开。
林静深刚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里抽离,眼睛涣散地盯着空气,还有些呆愣,俞雯看了她一眼,鼓励性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少见地露出温柔神色,“结束了,你做得很好,非常好。”
林静深如梦初醒,不好意思地朝她笑笑:“我刚刚大脑差点就宕机了,还是雯姐你在,给了我很多自信。”
俞雯却摇摇头,更正道:“不是我给你的,是你自己挣的,是那些苦思冥想的夜晚给你的奖励,静深,你很
棒,以后的路,你一个人才能走地更稳。”
林静深没听出她话里藏着的意思,觉得俞雯是想让她更加自信一些,于是乖巧地点点头,答应道:“雯姐,我会继续努力的。”
俞雯笑了笑,没有解释,只是点点头,也很快离开了,会议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林静深走到窗边,会议室里那股紧绷的空气仿佛还粘在皮肤上,沉甸甸的,她需要换口气,看看别的什么。
楼外,行道树的枝桠已显出几分疏朗,残存的叶子带着深浅不一的枯黄,点缀在灰色的路面上,透出一股秋日特有的萧索味道。本该是让人心里也跟着沉静下去的景象。
然而,头顶的天光却完全是另一回事,耀眼的阳光像是憋足了劲,猛地劈开了层叠的云,大片大片地倾泻下来,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热度。
这突如其来的明亮,让刚刚经历过唇枪舌战的林静深,眼底微微一涩。
光线落在那些本已失色的叶片上,竟给边缘勾勒出一圈近乎炫目的金色;落在冰冷的建筑线条上,也意外地晕染开一层柔和的暖意。
明明是走向沉寂的季节,却被这阳光硬生生地照出几分蓬勃的错觉,连空气中浮动的微尘,似乎都在这光柱里不安分地跳跃着,将那份潜在的萧瑟感粗暴地驱散了,只留下一种强烈反差下的、近乎不真实的温柔。
她拿出手机,拍下一张,发到朋友圈,【天气晴朗,好事发生,谢谢太阳先生。】
她想感谢很多人,但最想感谢自己。
“嗡嗡”,会议室里,男人感受到桌上的手机振动,迅速拿起来看了一眼,很快他便弯起眼睛,露出了好看的笑容。
“咳咳,邢宇,你继续说。”对面的主管也被他炫目的笑迷了几秒,但还是回过神来,出言提醒。
“抱歉,刚刚收到了很重要的消息,我继续。”
他身后,阳光洒下,带起温柔的呼吸。
作者的话
蓝鸽
作者
03-29
我怎么写那么多错别字啊一章章看过去,边看边改
林静深感激地看了老王一眼。
然而,不等她开口感谢,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正是那个软测组的胡俊。
他身体往后一靠,掀起眼皮斜睨着林静深,皮笑肉不笑地开口质问:“小林啊,你这个方案,听起来很好,但是750毫秒?还要适应各种复杂情况?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了啊,你这指标定得这么高,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还是真有什么依据啊?别到时候系统没做出来,光剩下一堆无法实现的ppt了,你们说对吧。”
这话一出,他身边几个软测组的人纷纷点头附和,显然以他们一贯的宗旨来说,能少做事就不会多惹事,稳妥中庸才不会出错。
胡俊的语气带着明显的阴阳怪气,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静深身上,眼里蕴含的情感各不相同。俞雯交握的手几不可察地握紧了些,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林静深。
林静深感觉一股无名火噌地一下冒了上来,但很快被她强压了下去。她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慌,更不能被对方激怒,她深吸一口气,迎上胡俊挑衅的目光,语气平静却异常坚定地开口了:
“胡工,谢谢您的提问,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目标,但并非空想。”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会议室的每个角落,“我提出这个方案,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的。”
“第一,关于750毫秒的响应速度。”林静深不慌不忙地调出另一份文档投影给众人,上面是一些行业报告的截图和数据,“根据我找的一些材料,目前国内一些领先的情感交互模型,实验室环境下的响应速度已经可以做到接近720毫秒的水平。我们‘灵犀’项目是和领途科技深度合作的,领途在多模态识别模型和高算力芯片方面一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借助领途的技术支持和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将响应速度优化到750毫秒以内,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这并非天方夜谭。”
“第二,关于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适应性。”提到这一点,林静深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beerumbrella1018”那条长长的、逻辑严谨的回复,那些专业术语和思路仿佛就刻在她的脑子里。“您担心的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问题,确实是情感计算领域的一大难点。但我们并非没有解决思路。”
她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为了提升模型在复杂情况下的表现,可以引入几种先进的训练策略。
比如对比学习可以帮助模型更好地学习区分不同情感状态下的细微特征差异,提升特征提取的有效性;引入对抗性训练则可以显著增强模型对于噪声、干扰以及恶意攻击的抵抗能力,让模型在‘逆境’中也能保持稳定。
另外,王哥他们这几天也在加紧构建专门针对车载场景的知识图谱和情感词典,为模型提供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和领域知识,帮助它更准确地理解特定场景下的用户意图和情绪。”
林静深一口气说完了这些,甚至还用上了几个在场许多人都略感陌生的专业术语,熟练得好像对算法知识了如指掌。她看到胡俊脸上的讥讽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错愕和难以置信,又补了下刀:“这些,胡工肯定比我这个行外人懂,对吧?”说完这句,林静深也不出声了,只是毫不遮拦地直直盯着胡俊,脸上却带着人畜无害的微笑,仿佛真的在征求意见。
软测组那边原本附和着窃窃私语的声音也停了下来,几个人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年纪轻轻的女项目经理,居然能说出这么一番有理有据、技术含量十足的话来。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随后,数据中台的一位负责人率先点头,出面缓和气氛:“静深考虑得很周全,技术路径也比较清晰。虽然挑战很大,但方向是值得尝试的,我们这边也会全力配合算法和软测。”
合规部的人也纷纷附和,表示对这个方案的信心,这下会议室里,泾渭分明的分成两派,而软测组显然成了被架在火上烤的那群人。
胡俊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看着林静深坦然而自信的目光,以及周围同事们隐隐的赞同之色,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脸色不太好看地重新靠回椅背上,不再作声,秉承着团队合作精神,他已经没有立场再反对林静深的方案。
林静深暗暗松了一口气,后背不知何时已经渗出了一层薄汗,幸好,自己这一关算是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她下意识地瞥了一眼俞雯,正对上俞雯投来的目光,那目光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和一丝欣慰的笑意。
俞雯朝她点了点头,朗声对她肯定道:“做得很好,那就这么定了。”
“啪啪啪,”她话音刚落,老王几个就带头鼓起掌,脸上是藏不住的欣赏,很快,掌声蔓延到会议室的角角落落,或许不够整齐和响亮,但那一刻,林静深已经觉得一切都值得。
她看着众人,弯腰深深地鞠了一躬,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更是因为自己刚才的表现。那些曾经让她焦虑的困难,那些在每个深夜让她苦苦思索的问题,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她最有力的武器,帮助她顶住了压力,赢得了尊重。
她重新挺直了腰板,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自信从容的微笑,继续推进会议的议程:“那么,既然大家对方案本身没有大的异议,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讨论一下各部门在后续开发和测试环节中的协同分工……”
她感觉自己仿佛也像这套“灵犀”系统一样,正在经历着某种蜕变和进化。
攻克了最难的那一关,剩下的事情显得格外顺利,无论会上众人心里有些什么不甘或者腹诽,但面上,林静深的专业能力都无可辩驳。
散会之后,俞雯和林静深都没有急着离开。
林静深刚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里抽离,眼睛涣散地盯着空气,还有些呆愣,俞雯看了她一眼,鼓励性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少见地露出温柔神色,“结束了,你做得很好,非常好。”
林静深如梦初醒,不好意思地朝她笑笑:“我刚刚大脑差点就宕机了,还是雯姐你在,给了我很多自信。”
俞雯却摇摇头,更正道:“不是我给你的,是你自己挣的,是那些苦思冥想的夜晚给你的奖励,静深,你很
棒,以后的路,你一个人才能走地更稳。”
林静深没听出她话里藏着的意思,觉得俞雯是想让她更加自信一些,于是乖巧地点点头,答应道:“雯姐,我会继续努力的。”
俞雯笑了笑,没有解释,只是点点头,也很快离开了,会议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林静深走到窗边,会议室里那股紧绷的空气仿佛还粘在皮肤上,沉甸甸的,她需要换口气,看看别的什么。
楼外,行道树的枝桠已显出几分疏朗,残存的叶子带着深浅不一的枯黄,点缀在灰色的路面上,透出一股秋日特有的萧索味道。本该是让人心里也跟着沉静下去的景象。
然而,头顶的天光却完全是另一回事,耀眼的阳光像是憋足了劲,猛地劈开了层叠的云,大片大片地倾泻下来,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热度。
这突如其来的明亮,让刚刚经历过唇枪舌战的林静深,眼底微微一涩。
光线落在那些本已失色的叶片上,竟给边缘勾勒出一圈近乎炫目的金色;落在冰冷的建筑线条上,也意外地晕染开一层柔和的暖意。
明明是走向沉寂的季节,却被这阳光硬生生地照出几分蓬勃的错觉,连空气中浮动的微尘,似乎都在这光柱里不安分地跳跃着,将那份潜在的萧瑟感粗暴地驱散了,只留下一种强烈反差下的、近乎不真实的温柔。
她拿出手机,拍下一张,发到朋友圈,【天气晴朗,好事发生,谢谢太阳先生。】
她想感谢很多人,但最想感谢自己。
“嗡嗡”,会议室里,男人感受到桌上的手机振动,迅速拿起来看了一眼,很快他便弯起眼睛,露出了好看的笑容。
“咳咳,邢宇,你继续说。”对面的主管也被他炫目的笑迷了几秒,但还是回过神来,出言提醒。
“抱歉,刚刚收到了很重要的消息,我继续。”
他身后,阳光洒下,带起温柔的呼吸。
作者的话
蓝鸽
作者
03-29
我怎么写那么多错别字啊一章章看过去,边看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