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585节
  后面一句是对维修师傅说的。
  杨士庭短短几句话和王尧说的一模一样,老板和维修师傅连点头都不会了。
  额滴个老天爷啊,举人老爷竟然是杨大人的师兄弟啊,怪不得人家小小年纪就是举人老爷,还能将这机器门道说的头头是道呢,原来是同一个师传!
  杨士庭带着王尧离开。
  王尧还在奇怪道:“这磕米机也太粗糙了,竟然还是二代热效应机,咱们不是已经攻克了‘极速高温不散’这个难题了吗?”
  杨士庭道:“民间用不到太高端机器,别看二代机用着麻烦笨拙,热能利用这一块换了最前端技术,能节省不少燃料,排放也降低不少,要不然,这北京城上空该乌云罩顶了。”
  王尧抬头望望有些灰蒙的天气,认同道:“北京的天空是不如福山的碧蓝。”抽了抽鼻子,评价道:“味儿也不好闻,又干又燥的。”
  杨士庭:“总比开封好吧?”
  王尧:“好吧,比开封强不少。”
  他才回原籍去考了秀才和举人,所以亲眼见过开封。现在的和小时候逃灾之前的记忆没有太大区别。
  也有可能是有区别的,但他离开时候年纪太小,记不太清了。
  将开封的印象丢开,王尧带着浓浓期待问道:“师兄,我能去拜访定王殿下不?”
  杨士庭看他一眼,问道:“干嘛?”
  王尧踢了踢平整的水泥路,实话实说:“我想去直隶修铁路。”
  杨士庭训斥道:“你想都别想!你老老实实给我考科举,等考上了再说其他。”
  王尧噘嘴:“那我要是考不上呢?人家都是苦读几十年圣贤书,我才读了几年,就要我来跟他们一起考,能考上才奇怪吧。”
  杨士庭张口,王尧抢先截口道:“就算我明算、明法考全分,八股也过不了!”
  杨士庭气的掐住他的后脖颈,就像是掐住小鸡仔的命脉,咬牙道:“你好歹也是寒窗苦读十年书,能不能不要灭自己威风?”
  王尧不服气:“我还有一半时间修数理化,还有一半时间去车间实习,再分一半时间练习骑射武术,剩下的一丁点时间,才是留给四书五经的。”他掐了一眯眯手指节给杨士庭看。
  杨士庭自豪道:“那也比整日读八股的强了。”
  王尧死鱼眼,他有充分的证据怀疑,他师兄的眼睛装滤镜了,还是很厚的底的那种。
  杨士庭笑安慰道:“我不是在自卖自夸,觉着咱们福山出来的就一定比别人强,而是今年浙江学子不参考,竞争标准一下子降下一大截,你考上的机率大大提高了。”
  王尧:“那还有江苏、福建这两省,还有直隶、山东的呢?这些省份都很会读书的。”
  杨士庭没好气道:“你怎么话这么多。我跟你说,你要是不考,信不信我腿给你打断?”
  王尧:“那我就去王妃那里告你虐待!”
  “嘿我说几年不见你胆儿肥了哈……”杨士庭说着就要动手,王尧身手敏捷的躲开,“哈哈”笑着向前跑去。
  杨士庭无语在后面喊道:“跑错方向了,城门在北边,你朝东跑个什么劲儿。”
  王尧只好又乖乖跑回来。
  杨士庭无奈又好笑道:“就你这路痴本性,还去修铁路呢,铁路不得被你修去西伯利亚?”
  王尧哼哼唧唧:“我图纸上又不是路痴。”
  杨士庭押着他进城:“光会画图纸那叫纸上谈兵……”
  第426章
  进了永定门, 就是进入南城了。
  一走进南城,入目就见香火缭绕,不知道的, 还以为进入了哪家寺庙呢。
  永定门内,各种寺庙众多,最大的祭祀场所,就是天坛和先农坛, 围绕着这两大皇家祭祀场所,建了很多诸如药王庙、清化寺、娘娘庙、月老庙等,供百姓们上香祈福。
  这会子,娘娘庙和月老庙香火最盛,杨士庭吓唬王尧,道:“你可得跟紧了我,要是被哪家抢去做了上门女婿,我可没脸去救你啊。”
  王尧撇撇嘴, 道:“他们也得抓得住我才行。”
  杨士庭忍俊不禁, 笑道:“是了,你打小就跟个猴儿似的, 不管是抢东西还是跑路,都没人比得过你的。”
  王尧随口道:“还是有一个人能比的过我的。”
  杨士庭:“……你是说,赵知仪?”
  王尧随着他走,看着沿街的景致,点头,道:“她现在应该长成大姑娘了, 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了。”
  杨士庭觑他一眼, 闲谈般问道:“你很想见她吗?”
  王尧莫名其妙看他一眼, 道:“她也算是旧识, 谈不上想不想见吧。好像我想见就能见的到一般。”
  赵知仪是小福和赵香艾的女儿,两口子当年奔着德亨去了庙屯,留下长子赵知新在京给纳喇氏养。在庙屯,两人生下了次女赵知仪。
  后来德亨回京指婚、大婚,去福山时候,就将赵知新一起带走,阖家在福山团圆。
  所以,赵知仪虽生在庙屯,但她长在福山,具体来说,是长在总督府和福山学院。
  像她这样大的孩子,除了家里和学校,还能去哪里?
  所以,她与年龄大了四岁但入学晚的王尧,成了同班同学。
  王尧是黄河决堤,逃灾被人口买卖卖去福山的,他虽然年龄上大了四岁,但和赵知仪站在一起,体格子上看起来更像弟弟。
  因为王尧功课优秀,没少受赵知仪贿赂威胁,贿赂给她做作业,威胁他不要告老师,告家长。
  嗯,赵知仪赵大小姐功课不咋地,但拳头挺硬,背景更硬,除了一天比一天出色的王尧,在学校都是没人敢惹躲着走的存在。
  而王尧之所以不怕她,靠的是在灾民里拼出来的狠劲儿。王尧小时候就是个狼崽子,落到杨士庭手里磨了很多年才磨出个样子出来。
  其实跟赵知仪相处一下就会知道,这只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丫头罢了,跟她平等交往,就很好搞定。
  王尧替赵知仪做文化课,赵知仪不爱吃的零食饭食就都进了王尧的肚子,两人算是很拿的出手的革命友情了。
  然后就是德亨回京,小福和赵香艾也带着儿女随着锦绣回京,自此七年,两人就断了联系了。
  七年里,除了肚子饿的时候,王尧基本想不起来赵知仪,只是到了京城,童年玩伴的影子就突然活了过来。
  也是新奇。
  杨士庭笑道:“她如今随王妃在南海子为万国会做准备工作,你要是想见,等考完试,去南海子行宫就能见到了。”
  王尧诧异道:“我以为她成亲了?她今年都及笄了吧,怎么没被指婚吗?”
  赵知仪是旗女,以她的身份,她可以参加大选,也可以参加小选。但看在定王面子上,她不是入宫为妃,就是做哪个王爷的嫡福晋吧。
  杨士庭:……
  他还以为青梅竹马多么情深呢,看来是他想多了。
  王尧看着街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脸上满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稀奇,惊叹道:“京里人发型种类真多。”
  是很多,都是这几年、尤其是近几个月才多起来的。
  雍正朝之前,具体来说,是康熙年间万国会之前,北京城内外都是统一的金钱鼠尾头。
  万国会之后,许多南洋民人入京,他们的发型就是头发全剃,然后留一寸长的发茬,说是这种发型在海上不容易得病。
  没有头发,就不容易长寄生虫、头皮闷痘和细菌感染,留一寸长发茬,是为了防晒,保护头皮。
  然后就到了雍正朝,海运更加发达,一些沿海诸岛比如海南岛,男子就流行头顶留长度不过耳的短发,脑后留长发,编辫子。
  留这种发型的基本上都是不出海的读书人和富家翁,因为天高皇帝远,他们留了短头发,既没有违抗朝廷的剃头令,也留了头发。
  属于折中的“偷奸耍滑”。
  然后就是庙屯、西伯利亚、漠北蒙古那边来的,他们有的在头顶留发,有的在脑侧留发,有的在脑后留发,其余全部剃光,留下的头发编辫子。
  但也很有一部分人,留全发,然后在头顶扎短马尾,或者发髻。
  全发在福山很常见,甚至在东洋、南洋、马六甲等诸多岛屿都很常见,只要不去□□、越这种有监察御史的地区,只要不登岸,谁都管不着你什么发型。
  当年佟佳氏打着端惠公主的名号出海去马六甲,曾有佟佳氏提出强制剃发的建议,当夜就被人丢进了海里。
  在海上,他们有自己的王,他们的王以前留什么发型,他们就留什么发型,其他人都管不着。
  到了天盛朝,这些“海外”的民人纷纷登岸,随着外国使臣来京参加万国会。
  他们已经做好了被强制剃头的打算,但入京之后,完全没有听到要剃头的动静,他们也就这样了。
  留一个好看的发型,能掩盖面貌上的缺点,彰显五官的优点,留头发可比剃头好看多了,嘻嘻。
  果然,还是他们的王当家做主日子过的舒服。
  男子发型种类多样,女子发型和服饰那就更是百花齐放了。
  大袖旗袍,对襟褙子撒花百褶裙,金步摇,钿子头,飞天髻、灵蛇髻、元宝髻、堕马髻……只要你想的出的花样,都可以梳出来,大方的走出去。
  若是引的众女模仿追捧,还会成为五聚阁的座上宾哦,五聚阁的新头饰和新衣裳,先让你穿了出来做“模特儿”,若是卖的好,还会给分红呢。
  在近来一段时间,女子梳妆,已经不是深宅大院的太太奶奶小姐们的专属了,它走入了千家万巷,成为大姑娘小媳妇也可以效仿的美。
  杨士庭道:“这里是南城,看着花样多些,进了内城,就是以剃发居多了。”
  王尧挠了挠自己已经长出头发的青头皮,捋了下脑后留了拳头大小头发却只能辫三个骨节的小辫儿,问道:“那我这样的是不是很奇怪?”
  杨士庭忍笑道:“没,你跟定王一个发型,没人会觉着奇怪。”
  王尧松口气,又得意道:“哇,我居然跟殿下留了同一个头啊,真是缘分。”
  杨士庭拍他一记:“缘分个球球,定王是嫌丑罢了,你看着吧,那什么剃头令,早晚得废。”
  王尧为难:“那不会留长发吧?我觉着剃光头挺省事儿的。”洗脸的时候顺便呼噜一下头,多么方便啊。
  杨士庭:……
  德亨正陪弘晖在五聚阁二楼近距离看风景呢,因有监察御史上奏,说京城近来多“奇装异服”,问皇帝要不要治理一下。
  弘晖好奇,就拉着德亨出来看个究竟。
  弘晖原本想上四楼观看,但德亨认为四楼太高了,没有什么好看的,就在二楼要了一个带露台的包厢,近距离观看这南城的繁华市景。
  德亨倚靠在栏杆上,笑吟吟看着对面街上一个梳可爱元宝髻、身穿宋时形制襦裙、脚蹬两寸高跟缎带小皮鞋的小姑娘,一手掐腰一手挥舞着锦鲤戏莲花团扇,指着丫鬟展开的一副泛了黄的古画,跟衣铺掌柜理论道:
  “你就说,我穿这一身,是不是画上的衣裳吧!”
  掌柜的不敢得罪这位姑奶奶,只得不住哀求道:“您这是独一份儿的,咱们要是打板做了出来,卖不出,小老儿岂不是要亏死了?”
  小姑娘财大气粗挥一挥团扇道:“亏了算我的,赚了算你的总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