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540节
雍正帝:…???
第394章
当初参加招商会的九大碓房, 包括消失许久的天顺局老板,都排排站的看着眼前的大家伙作业。
那出米口,原本丈长的盛米的长布袋也给剪了, 只留尺长,防止落下的米粒在钢铁出口四溅。
磕好的细米从布袋口流下,哗哗落入下方宽口木桶里,被所有人亲眼见证着。
这大家伙, 吞进去的是粗米,吐出来的,真的是白花花的细米。
通泰号的赵老板僵硬着身子站在机器轰隆声中,喃喃道:“得亏和定王签了合同,要不然,岂不是天要亡我。”
同样签订合约的宝兴号和天顺局也都心有余悸,其余诸如同兴号、厚德堂、信诚局等则是如丧考妣,只是心中还带着侥幸, 他们到底没有忤逆定王, 交了账簿和借据,应该、大概、有可能……
定王不会赶尽杀绝吧?
齐天泰悠悠走过来, 和他们站到了一起。
众人忙沉默行礼问好,嗐,现在就是说话,估计齐老总也听不到。
齐天泰看着一袋袋米送上去,又变成细米掉落下来,面上神色钦佩到几乎虔诚了。
这就是他的底气, 虽然他也是今天才知道、才看到。
众人正沉默且着迷的看着前面的一切看出米真的会上瘾就见禁军开道, 再定睛一看, 是御驾。
这是, 当今亲自来了?
在场众人都沉默的依礼见驾,雍正帝根本没看他们,而是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眼前如长龙的铁将军们,久久不语。
如今是两台大型机器和二十台小型机器同时开动,磕米的磕米,磨面的磨面,互不干扰。
德亨和允禩、弘晖、德隆、阿尔松阿等过来见礼,雍正帝摆摆手,让他们不要多礼,径直往前走,他要过去查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德亨也不拦,任由他看。
因为御驾到来,这一波机器工作满半个小时之后,就等候冷却,没有再给已经冷却好的机器点火。
不到两刻钟,等最后一台机器停歇后,雍正帝竟然一时间有些不习惯这样的安静。
他张了张口,张了好一会,才说出话来,问德亨道:“这是你的新碓房吗?建在城外?”
看着四面漏风的草棚子,私以为,太过简陋了。
德亨真没想到雍正帝竟然说出来这样的话,只结巴道:“这……我随意搭的,就用这几天,用完就拆了。”
雍正帝:……
弘晖忙道:“汗阿玛,您这边来看……”
让弘晖去和雍正帝解说,德亨揉了揉肚子,问允禩道:“您饿了吗?”
允禩:“早饿了。”
芳冰早预备着了,道:“爷,粥棚那边有用新磕的米熬的粥,还有大白馒头,您要不要尝尝?”
德亨眼睛一亮,道:“快上来,多备几碗,让皇上也一起尝尝。”
允禩微笑,道:“皇上一定会如尝珍馐一般品尝的。”
德亨:“嘿嘿……”
人群中,颜路久久看着不远处那个伟岸英俊的男人,最终,视线定格在齐天泰身上。
他原本想求讷尔特宜引荐,去为定王做事,但不管他怎么求,讷尔特宜都咬死不答应。
后来崇安被夺爵,康王府也被抄了一遍,他们这些幕僚、家下奴才等,也都各寻出路去了。
别的幕僚可以寻新的出路,颜路不行,不论是原太妃还是崇安,都离不开他。
这母子两个要将他强入奴籍,然后带他去黑龙江。
到底是宗室贵胄,一朝陷入泥潭,不是他想走就能走的。
颜路嘴上答应着,背地里谋算着怎么脱身。
其实,如果他去求其他王府、贝勒府的,可能会保下他,但这么多年下来,颜路知道这些人都是些什么货色,他不想做奴才。
如果不为定王做事,他宁愿远走高飞。
假死的法子他都想好了,只是,非必要,他不想丢掉他现有的身份,他也不想离开京城。
德亨露天摆了一张桌子,请雍正帝大冷天里就着咸菜吃粥、吃馒头,别说,滋味儿正经不错。
雍正帝让其他人都散了,齐天泰也请诸位老板们去用膳,吃的也是新米和新面,顺便透露一个消息:
凡是办理资格证书的碓房,都可以去采购新机器,升级自家碓房。
数量有限哦。
现在办理资格证,跟上个月不一样了,不是你拿着银子就能办理的了哦,需要经过严格审查哦,某些碓房的审查是一定不会通过哦
所以,人定亲王真不是霸道不讲理的土匪,人这么多年的活财神招牌越发鲜亮了呢。
于是,接下来四九城的热闹,就是这磕米机和磨面机了。
高效、节时的新磕米机器出现,给原本以为无细米可吃的八旗兵丁吃了一颗定心丸,有债务在身的兵丁们,也被告知,等本月甲米发放完成之后,去太平桥新开的银行处理自己的债务。
他们还不知道即将有更大的一个好消息在等着他们。
德亨将八种颜色、正面印着数字,背后印着满洲、蒙古、汉军的粮票拿给雍正帝看,道:
“这就是发给兵丁的粮票。凭此粮票,可以去本旗内开的食堂用餐德亨命人新近建的,就在各旗都统衙门内,去都统衙门、拥有资格证书的碓房、粮铺等处提细米。原本一季发一次、一年发三次的甲米,改为一月发一次粮票,数量不变。”
雍正帝放下粥碗,拿起五颜六色的粮票细看,提了两个问题:
“你如何保证,兵丁不会拿此粮票去倒卖、抵押继续借债、还之前欠下的债?一个步兵,一年的甲米是11石,你让他们去用这粮票提11石的细米,按照你给朕的出米率,不相当于朕给兵丁们涨了将近一倍的饷米吗?”
朕以前发的是粗米,你现在发的是细米,中间的米壳呢?
瞧瞧,雍正帝的脑子多灵啊,这都没人提醒,马上就想到其中的关键了。
德亨掰开一个暄软的大白馒头,一半给雍正帝,一半自己“啊呜”咬了一大口,一半馒头一下子消失掉三分之二。
剩下的一点零头沾了沾咸菜酱,也送入口中,边嚼嚼嚼边看着雍正帝笑。
跟一头正在惬意进食的猛虎似的。
雍正帝:……
允禩轻咳一声,弘晖忙用筷子夹了一个馒头,放在允禩面前的碗里。
允禩:……
我缺馒头吃吗?
雍正帝看着手里的半块馒头,让他像德亨那样豪放到两口不够塞的吃法,是不可能的。他斯文的撕下一小撮馒头,送入口中细嚼慢咽起来。
不得不说,这新磨出来的面粉蒸的大馒头,吃着就是香。
纯纯粮食最天然最质朴的甘甜美味。
弘晖给德亨倒上热茶,让他顺一顺,别噎着。
德亨没喝茶,只用舌头舔了舔牙缝,眯眼对雍正帝笑道:“皇上,自古以来,粮米就是硬通货,可以当做银钱使用,我将米换做粮票,就是给他们做钱使的。您看到这个小字了吗……”德亨指着正面印着‘壹斤’两个字的粮票,‘壹斤’两字下面还印着‘伍钱’两个小字,继续道:
“……粮票比米精确,使用起来更方便,能精简银子、铜钱的流通方式,这一张一斤的粮票,可以做五钱银子使用,携带方便不说,还没有火耗。”
“还有,这粮票我可是用橡胶、绢罗、特殊调料压制而成的,这种独特的质感,和统一的,五六年过去,还没有人能仿制出来。”
“所以,我不怕人使用,只怕人们不使用,使用的不够广,不够多。”
雍正帝咀嚼的动作一顿,看着德亨的眼睛瞳孔不受控制的一缩。
火耗!!
德亨还在道:“至于涨甲米…皇上,您不是很得意于编修‘养廉银’的对策吗?不如就从八旗兵丁开始?”
入关快一百年了都不给人家当兵卖命的涨工资,抠死你们算了!
允禩感慨道:“这粮票这么好,领俸禄的官员们可要眼红了。”
雍正帝一个眼色都没给他,只对德亨道:“等过完年,看看反响如何,再朝议要不要推行天下。”
德亨笑道:“推行天下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更倾向于温水煮青蛙,不过皇上说的对,先观察一个冬季再说。”
如果改变人的消费习惯那么容易的话,我干脆推行纸币好了,至于用粮票过度吗?
民以食为天,只要能将粮票通行下去,将“壹斤”改为“壹元”很难吗?
德亨道:“儿子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雍正帝拿着那半块馒头的手心在出火,他似乎已经感受到,先帝为什么这么喜欢德亨了。
他现在也挺喜欢、不,是挺舒心的。
雍正帝和煦问道:“你想说什么?”
德亨:“皇上,八旗人丁滋生日繁,需要编设新的佐领了,不如趁着冬日无事,将这件事给办了。”
所谓编设新的佐领,就是从现有佐领中,拆分出新的佐领来。
一个世袭佐领名下有89个兵丁,拖家带口,连老带少,少说有三五百口,十几年过去,人丁繁衍,小小子长大了,从预备役长成新的兵丁,小丫头也长成了大姑娘,嫁出去了,又娶进来了,继续繁衍新的丁口……
那这个佐领内,就算有死亡的,但死的少,生的多,人口总数可能过千甚至过一千五,那么,这个世袭佐领人口就过多了。
需要拆分出来,重新回到一个佐领89个兵丁的固定编制上来。
拆出来的,组成一个新的佐领,就是公中佐领,是完全属于皇帝的。
公中佐领不是世袭,而是由本佐领下的旗人共同推举公正、有贤德的长者担任,佐领去世后,也不是由他的儿孙和兄弟承继,而是重新推举新人担任。
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只要得人心,就能竞争上岗。
所以,拆分佐领,也是在削弱王公们的力量,亦是在削减奴隶制主仆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雍正帝勾唇笑道:“朕正有此意。”
德亨没说的是,本次清点借据当中,某些参领和佐领虽然逃脱了国法制裁,但坏习惯已经养成了,继续让他们做佐领,难免会故错重犯。
所以,德亨想趁着拆分佐领的机会,将这些老油子也给换了。
第394章
当初参加招商会的九大碓房, 包括消失许久的天顺局老板,都排排站的看着眼前的大家伙作业。
那出米口,原本丈长的盛米的长布袋也给剪了, 只留尺长,防止落下的米粒在钢铁出口四溅。
磕好的细米从布袋口流下,哗哗落入下方宽口木桶里,被所有人亲眼见证着。
这大家伙, 吞进去的是粗米,吐出来的,真的是白花花的细米。
通泰号的赵老板僵硬着身子站在机器轰隆声中,喃喃道:“得亏和定王签了合同,要不然,岂不是天要亡我。”
同样签订合约的宝兴号和天顺局也都心有余悸,其余诸如同兴号、厚德堂、信诚局等则是如丧考妣,只是心中还带着侥幸, 他们到底没有忤逆定王, 交了账簿和借据,应该、大概、有可能……
定王不会赶尽杀绝吧?
齐天泰悠悠走过来, 和他们站到了一起。
众人忙沉默行礼问好,嗐,现在就是说话,估计齐老总也听不到。
齐天泰看着一袋袋米送上去,又变成细米掉落下来,面上神色钦佩到几乎虔诚了。
这就是他的底气, 虽然他也是今天才知道、才看到。
众人正沉默且着迷的看着前面的一切看出米真的会上瘾就见禁军开道, 再定睛一看, 是御驾。
这是, 当今亲自来了?
在场众人都沉默的依礼见驾,雍正帝根本没看他们,而是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眼前如长龙的铁将军们,久久不语。
如今是两台大型机器和二十台小型机器同时开动,磕米的磕米,磨面的磨面,互不干扰。
德亨和允禩、弘晖、德隆、阿尔松阿等过来见礼,雍正帝摆摆手,让他们不要多礼,径直往前走,他要过去查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德亨也不拦,任由他看。
因为御驾到来,这一波机器工作满半个小时之后,就等候冷却,没有再给已经冷却好的机器点火。
不到两刻钟,等最后一台机器停歇后,雍正帝竟然一时间有些不习惯这样的安静。
他张了张口,张了好一会,才说出话来,问德亨道:“这是你的新碓房吗?建在城外?”
看着四面漏风的草棚子,私以为,太过简陋了。
德亨真没想到雍正帝竟然说出来这样的话,只结巴道:“这……我随意搭的,就用这几天,用完就拆了。”
雍正帝:……
弘晖忙道:“汗阿玛,您这边来看……”
让弘晖去和雍正帝解说,德亨揉了揉肚子,问允禩道:“您饿了吗?”
允禩:“早饿了。”
芳冰早预备着了,道:“爷,粥棚那边有用新磕的米熬的粥,还有大白馒头,您要不要尝尝?”
德亨眼睛一亮,道:“快上来,多备几碗,让皇上也一起尝尝。”
允禩微笑,道:“皇上一定会如尝珍馐一般品尝的。”
德亨:“嘿嘿……”
人群中,颜路久久看着不远处那个伟岸英俊的男人,最终,视线定格在齐天泰身上。
他原本想求讷尔特宜引荐,去为定王做事,但不管他怎么求,讷尔特宜都咬死不答应。
后来崇安被夺爵,康王府也被抄了一遍,他们这些幕僚、家下奴才等,也都各寻出路去了。
别的幕僚可以寻新的出路,颜路不行,不论是原太妃还是崇安,都离不开他。
这母子两个要将他强入奴籍,然后带他去黑龙江。
到底是宗室贵胄,一朝陷入泥潭,不是他想走就能走的。
颜路嘴上答应着,背地里谋算着怎么脱身。
其实,如果他去求其他王府、贝勒府的,可能会保下他,但这么多年下来,颜路知道这些人都是些什么货色,他不想做奴才。
如果不为定王做事,他宁愿远走高飞。
假死的法子他都想好了,只是,非必要,他不想丢掉他现有的身份,他也不想离开京城。
德亨露天摆了一张桌子,请雍正帝大冷天里就着咸菜吃粥、吃馒头,别说,滋味儿正经不错。
雍正帝让其他人都散了,齐天泰也请诸位老板们去用膳,吃的也是新米和新面,顺便透露一个消息:
凡是办理资格证书的碓房,都可以去采购新机器,升级自家碓房。
数量有限哦。
现在办理资格证,跟上个月不一样了,不是你拿着银子就能办理的了哦,需要经过严格审查哦,某些碓房的审查是一定不会通过哦
所以,人定亲王真不是霸道不讲理的土匪,人这么多年的活财神招牌越发鲜亮了呢。
于是,接下来四九城的热闹,就是这磕米机和磨面机了。
高效、节时的新磕米机器出现,给原本以为无细米可吃的八旗兵丁吃了一颗定心丸,有债务在身的兵丁们,也被告知,等本月甲米发放完成之后,去太平桥新开的银行处理自己的债务。
他们还不知道即将有更大的一个好消息在等着他们。
德亨将八种颜色、正面印着数字,背后印着满洲、蒙古、汉军的粮票拿给雍正帝看,道:
“这就是发给兵丁的粮票。凭此粮票,可以去本旗内开的食堂用餐德亨命人新近建的,就在各旗都统衙门内,去都统衙门、拥有资格证书的碓房、粮铺等处提细米。原本一季发一次、一年发三次的甲米,改为一月发一次粮票,数量不变。”
雍正帝放下粥碗,拿起五颜六色的粮票细看,提了两个问题:
“你如何保证,兵丁不会拿此粮票去倒卖、抵押继续借债、还之前欠下的债?一个步兵,一年的甲米是11石,你让他们去用这粮票提11石的细米,按照你给朕的出米率,不相当于朕给兵丁们涨了将近一倍的饷米吗?”
朕以前发的是粗米,你现在发的是细米,中间的米壳呢?
瞧瞧,雍正帝的脑子多灵啊,这都没人提醒,马上就想到其中的关键了。
德亨掰开一个暄软的大白馒头,一半给雍正帝,一半自己“啊呜”咬了一大口,一半馒头一下子消失掉三分之二。
剩下的一点零头沾了沾咸菜酱,也送入口中,边嚼嚼嚼边看着雍正帝笑。
跟一头正在惬意进食的猛虎似的。
雍正帝:……
允禩轻咳一声,弘晖忙用筷子夹了一个馒头,放在允禩面前的碗里。
允禩:……
我缺馒头吃吗?
雍正帝看着手里的半块馒头,让他像德亨那样豪放到两口不够塞的吃法,是不可能的。他斯文的撕下一小撮馒头,送入口中细嚼慢咽起来。
不得不说,这新磨出来的面粉蒸的大馒头,吃着就是香。
纯纯粮食最天然最质朴的甘甜美味。
弘晖给德亨倒上热茶,让他顺一顺,别噎着。
德亨没喝茶,只用舌头舔了舔牙缝,眯眼对雍正帝笑道:“皇上,自古以来,粮米就是硬通货,可以当做银钱使用,我将米换做粮票,就是给他们做钱使的。您看到这个小字了吗……”德亨指着正面印着‘壹斤’两个字的粮票,‘壹斤’两字下面还印着‘伍钱’两个小字,继续道:
“……粮票比米精确,使用起来更方便,能精简银子、铜钱的流通方式,这一张一斤的粮票,可以做五钱银子使用,携带方便不说,还没有火耗。”
“还有,这粮票我可是用橡胶、绢罗、特殊调料压制而成的,这种独特的质感,和统一的,五六年过去,还没有人能仿制出来。”
“所以,我不怕人使用,只怕人们不使用,使用的不够广,不够多。”
雍正帝咀嚼的动作一顿,看着德亨的眼睛瞳孔不受控制的一缩。
火耗!!
德亨还在道:“至于涨甲米…皇上,您不是很得意于编修‘养廉银’的对策吗?不如就从八旗兵丁开始?”
入关快一百年了都不给人家当兵卖命的涨工资,抠死你们算了!
允禩感慨道:“这粮票这么好,领俸禄的官员们可要眼红了。”
雍正帝一个眼色都没给他,只对德亨道:“等过完年,看看反响如何,再朝议要不要推行天下。”
德亨笑道:“推行天下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更倾向于温水煮青蛙,不过皇上说的对,先观察一个冬季再说。”
如果改变人的消费习惯那么容易的话,我干脆推行纸币好了,至于用粮票过度吗?
民以食为天,只要能将粮票通行下去,将“壹斤”改为“壹元”很难吗?
德亨道:“儿子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雍正帝拿着那半块馒头的手心在出火,他似乎已经感受到,先帝为什么这么喜欢德亨了。
他现在也挺喜欢、不,是挺舒心的。
雍正帝和煦问道:“你想说什么?”
德亨:“皇上,八旗人丁滋生日繁,需要编设新的佐领了,不如趁着冬日无事,将这件事给办了。”
所谓编设新的佐领,就是从现有佐领中,拆分出新的佐领来。
一个世袭佐领名下有89个兵丁,拖家带口,连老带少,少说有三五百口,十几年过去,人丁繁衍,小小子长大了,从预备役长成新的兵丁,小丫头也长成了大姑娘,嫁出去了,又娶进来了,继续繁衍新的丁口……
那这个佐领内,就算有死亡的,但死的少,生的多,人口总数可能过千甚至过一千五,那么,这个世袭佐领人口就过多了。
需要拆分出来,重新回到一个佐领89个兵丁的固定编制上来。
拆出来的,组成一个新的佐领,就是公中佐领,是完全属于皇帝的。
公中佐领不是世袭,而是由本佐领下的旗人共同推举公正、有贤德的长者担任,佐领去世后,也不是由他的儿孙和兄弟承继,而是重新推举新人担任。
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只要得人心,就能竞争上岗。
所以,拆分佐领,也是在削弱王公们的力量,亦是在削减奴隶制主仆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雍正帝勾唇笑道:“朕正有此意。”
德亨没说的是,本次清点借据当中,某些参领和佐领虽然逃脱了国法制裁,但坏习惯已经养成了,继续让他们做佐领,难免会故错重犯。
所以,德亨想趁着拆分佐领的机会,将这些老油子也给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