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496节
雍正帝垂眸看着手里捧着的茶碗良久,道:“你退下吧。”
允址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最可能做的,就是鼓动士子上请愿书。如果是德亨,德亨就这么做。
对此,德亨提出了两个应对方法。
一个应对眼下之法。多多刊印书籍,发下去,丰富士子们的眼睛见识,士子们看到了眼前的好处,对那个没影的、根本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图书馆也就不感兴趣了。
一个消弭图书馆带来影响的长远之法。将真正的惠民良方教给小民,收拢民心,自有小民替皇帝褒扬美名,就算读书人对皇帝有微词,也会看在民心的份上,说话不会太苛刻。
其实,德亨让徐元正整理的书目当中,有近一半的,都是此类农工医法科书籍,真正公之于众的,也是这些。
这两个方法,德亨是有针对性提的,也是真心实意提出来的。
如果是德亨来应对允址,他会借此搞一场舆论战,以碾压的态势将允址打入尘埃,让他在读书人中颜面尽失。
同时,宣扬新帝明德、亲民、至善的新朝底色。
图书馆建,要按照他的方法来建,不建,也要按照他的心意停滞。
图书馆可以不建,但建图书馆的初衷,可以通过另外的方法和途径实施,比如刊印书册丰富读书人的眼界,比如惠民富民开启民智……
以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这就是德亨的退让和妥协了。
但显然的,这两个方法并不合雍正帝的心意,所以,他没说要不要采纳实施,只是让德亨退下。
德亨行礼,退出了冰冷的昭仁殿。
德亨没有回头。
这座昭仁殿从此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不他知道,雍正帝的目光一直轻飘飘的放在他的背上。
随着德亨的背影消失在层层叠叠的汉白玉台阶之下,雍正帝收回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茶盏上。
苏培盛上了两盏茶,一盏是给他这个皇帝的,另一盏,是给德亨的。
他自己手里的这杯已是残茶,德亨的那盏还好好的。
雍正帝掀开茶盖,定定看着里面和自己一样的茶水,突然骂道:“狗奴才,你小爷惯常喝的是乌龙茶,你上的是什么茶?!”
苏培盛吓的一个哆嗦,“扑通”一声跪下,告饶道:“奴才知错,请皇上恕罪。”
雍正帝将茶盖摔在茶盏上,起身快速离开,苏培盛顾不得茶与罚,一骨碌爬起来跟上去。
……
德亨感觉身上黏腻腻的,想尽快洗洗,回国公府太远了,他就打算回位于牛角巷的老宅,那里离紫禁城更近。
走到棋盘街,从户部衙门门口路过,远远瞧见允祥在和谁说话。
若是没看到也就罢了,既然看见了,就得过去打个招呼,虽然允祥没有看到他。
走到近前了,允祥也发现了他,笑问道:“从宫里出来了?”
德亨笑道:“是。”
允祥问道:“你这是打算去哪里?”
德亨:“回老宅洗洗,昨儿一身泥土混着汗水回来,感觉身上都嗖了。”
允祥笑道:“这天气,也就你们小年轻静不下来,爱出汗。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李卫,户部郎中,难得能将户部事务说的头头是道井井有条的,我觉着,比侍郎还得用几分。”
李卫忙给德亨行礼,道:“下官见过定王爷,定王爷吉祥。”
又谦卑道:“十三爷过誉了,下官不过是熟稔手中事务罢了。”
允祥道:“难得就是你这份熟稔,多少官员尸位素餐,连自己职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分不清楚,钻营倒是一把好手,哼。”
嚯,大名鼎鼎的李卫啊!
德亨上下打量着这个唇上留须个头中等眉目清秀的中年汉子,笑道:“能得十三爷赞誉,可见你是有别人没有的可取之处的,无需太过自谦。”
李卫激动道:“定王爷这话,让下官无地自容了。”
德亨挑眉。
允祥笑调侃道:“你这活财神搂银子的本事,户部谁不钦佩,我看他们就差给你塑个金像,供在关二爷旁边了。”
德亨:“……着实不必如此,没有那么夸张。”
李卫恭维道:“您生财的本事,户部无不奉为圭臬,都盼着您什么时候来户部,传授一二,让咱们开开眼呢。”
德亨:“那就不必了。”对允祥道:“我这就走了,十三叔您忙,改天儿咱们再聚。”
允祥:“快去吧。”
目送德亨打马离开,李卫道:“定王爷如今已是亲王之身,不见坐轿,而是骑马,跟随的也只一内侍,真是不一样。”
允祥摇头:“他不一样的地方多着呢,你再跟我说说户部盐课……”
第358章
德亨自己说的, 光从“图书馆”这个名字,外人其实是不知道这个馆,到底是做什么的, 猜测大抵是跟书有关。
而朝廷修建的,跟“书”有关的部所衙门,例如武英殿国史阁,存放档案的皇史宬, 藏书阁文华殿等,都是皇宫禁地,“无关人等禁止出入”。
所以,德亨最后给雍正帝一个很光棍的建议,就是糊弄一下读书人,反正他们也不知道图书馆到底是做什么的。
但等德亨出宫后,没两天,芳冰就给他淘来一个小册子, 说是近日坊间最流行的小书, 德亨打开一看,赫然是“图书馆”的定义、建造规模、藏书品类、营业方式、面向主体等使用说明书。
非常的完整且明白, 让德亨自己出一本说明书,都没手里这本全面。
德亨稀奇问道:“查明是从何而来了吗?”
芳冰小声道:“只能查到是从翰林院流出来的,看这讲述如此分明,奴才猜测,应是徐大人亲手操刀。”
德亨笑了起来,也跟芳冰咬耳朵道:“没白瞎了我将奏本特地给他看一回。”
之前说了, 那本厚厚的题奏奏章, 只是一只问路的兔子, 在发往内阁之前, 德亨是提前做了准备的。
包括让徐元正先暗地里归拢图书名目,和给徐元正看一眼他写的奏折。
如果说,谁最能修建一所符合德亨心意的图书馆,那非徐元正莫属。
德亨跟徐元正正经交往并不多,君子之交淡如水嘛,但一二十年下来,他们之间,算是有了默契。
之前允址突然跳出来说图书馆的事,德亨就有所怀疑了,太巧了,他刚跟徐元正说“图书馆不修建了”,没两天允址就跳出来了。
现在连关于图书馆的小说明册子都出来了,这搅动暗流的手,似乎也有了些许眉目了。
思量一番,德亨吩咐道:“你让人盯着些,有那太过激进的,先使法子剔除出去,莫要让好事变作祸事,犯了大忌。”
芳冰应下,又问道:“要不要奴才去提点徐大人一番?”
德亨摇头,道:“既然他没来找我,我也没去找他,我们就当不相干,咱们遇到了就不露痕迹的帮一把,他是经年的老官场了,能应对好的。”
芳冰:“那,三王爷那边,咱们就看着了?”
德亨:“不看着还能怎么着?浑水好摸鱼,希望他能顶用一些。”
芳冰:“是。”
心下叹息。
他家主子明明给皇上扫清障碍了,那法子一个一个的使出来,多好,兵不血刃就给皇上收服了兄弟,如今却不得不希望剩下的这个搅的更大更乱一些,那之前做的那么多,图什么呢?
照以往的战绩来看,三王不如八王威力大,可惜八王已经归顺了,唉,当真可惜。
如果说一开始这小册子是在坊间偷偷的传抄,等后来,就是允址命印刷坊大量油印了,将京城内外散发的到处都是,虽然雍正帝有命隆科多进行查抄私禁,但这种小册子,都是越禁越多的。
而且,原本不当回事的,这一禁,反倒成了一个事儿了。
雍正帝没有再召德亨入宫,也没命他上朝,德亨连去奉先殿给先帝跪经都不去了,就窝在国公府里读书写字。
顺便给弘旦和狸奴收拾入宫读书的行礼。
狸奴,衍潢长子,已经被封了世子的,大名永玥,和弘旦同为康熙四十七年生人,不过,弘旦是六月的生日,他是十一月的生日。
两人虽然差着辈分,但年岁相同,平日里最能玩到一起去。
弘旦进宫给雍正帝谢恩时候,哀叹显王府正在给狸奴找教书先生,还以为自己能躲过去这茬,谁知道,他是躲过府里了,却没躲过皇上这里。
天真烂漫之语,听的雍正帝直发笑。
笑完心中一动,一个旨意就将狸奴也给召进宫中读书了。
衍潢见德亨同意弘旦在宫中读书,他也没有二话,领着狸奴进宫谢恩,小哥儿两个就成难兄难弟了。
狸奴嘟嘟囔囔的:“我们王府什么没有?我阿玛和额娘非要把我送你们府上,还一身换洗衣裳都没给我带,就小玉一个跟我来了,他们也能放心?平时也没这么抠门啊。”小玉是狸奴的贴身内侍。
弘旦指挥着人收拾自己的玩具,道:“这个我知道,我大哥从十岁上起就在上书房读书,知道在宫里读书的规矩。像我们这样的进宫呢,是不允许带太多私人东西的,最好就只穿一身衣裳去,等进了宫,宫里一应用度都会供给,不用咱们多操心的。”
狸奴:“那你还收拾这么多。”
弘旦:“我送去永华那里,他会帮我带进去。”
“你那些一个都带不进去。”德亨就知道弘旦这里不会听话,所以特地过来查看。
狸奴忙起身问好:“定王叔。”
德亨捏捏狸奴小肉脸,笑道:“你们进宫要带的东西我都给你们备好了,你们只要人去就行了。”
弘旦不高兴,一屁股坐榻上一蹬腿,抱臂扭头重重一声“哼”,噘嘴自个儿生闷气。
德亨哄道:“好啦,你要是能在府里能消消停停的,我也不会送你进宫。”
弘旦怒道:“那是我的错吗!”
德亨:“那是我的错,好吧?”
弘旦:“哼!本来就是你的错,他们都是奔着你来的!”
德亨:“是,是,都是奔着我来的,谁让我说话管用呢?话又说回来,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可是给你安排了文武师傅,你要是老老实实的在府上上课,不到处乱跑,不摆弄你那些纨绔行径,那些人也盯不上你。”
弘旦脸蛋都涨红了:“我要是能有你和二姐一半的脑子,我会不好好学吗?是我不想学吗?是我学不进去!背地里多少人笑话我是个蠢材,你当我想做蠢材!都怪阿玛额娘把我生的这么傻呜呜呜呜……”
说着说着,居然哭了起来,哭得人怪心疼的。
狸奴看他哭天抹泪的就劝道:“你哭什么,谁还不是蠢材了?我阿玛说了,我以后不用文,也不用武,只要和福晋们相亲相爱,多生孩子,能继承王府就行了。你也一样啊,你哥你姐都有爵位,国公府肯定就是你的,等你大婚,也和福晋们多生孩子。咱们孩子生的多了,总有一个能成材的,这样府上也就有指望了。做蠢材也有做蠢材的好处,有福不是?”
德亨:……
允址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最可能做的,就是鼓动士子上请愿书。如果是德亨,德亨就这么做。
对此,德亨提出了两个应对方法。
一个应对眼下之法。多多刊印书籍,发下去,丰富士子们的眼睛见识,士子们看到了眼前的好处,对那个没影的、根本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图书馆也就不感兴趣了。
一个消弭图书馆带来影响的长远之法。将真正的惠民良方教给小民,收拢民心,自有小民替皇帝褒扬美名,就算读书人对皇帝有微词,也会看在民心的份上,说话不会太苛刻。
其实,德亨让徐元正整理的书目当中,有近一半的,都是此类农工医法科书籍,真正公之于众的,也是这些。
这两个方法,德亨是有针对性提的,也是真心实意提出来的。
如果是德亨来应对允址,他会借此搞一场舆论战,以碾压的态势将允址打入尘埃,让他在读书人中颜面尽失。
同时,宣扬新帝明德、亲民、至善的新朝底色。
图书馆建,要按照他的方法来建,不建,也要按照他的心意停滞。
图书馆可以不建,但建图书馆的初衷,可以通过另外的方法和途径实施,比如刊印书册丰富读书人的眼界,比如惠民富民开启民智……
以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这就是德亨的退让和妥协了。
但显然的,这两个方法并不合雍正帝的心意,所以,他没说要不要采纳实施,只是让德亨退下。
德亨行礼,退出了冰冷的昭仁殿。
德亨没有回头。
这座昭仁殿从此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不他知道,雍正帝的目光一直轻飘飘的放在他的背上。
随着德亨的背影消失在层层叠叠的汉白玉台阶之下,雍正帝收回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茶盏上。
苏培盛上了两盏茶,一盏是给他这个皇帝的,另一盏,是给德亨的。
他自己手里的这杯已是残茶,德亨的那盏还好好的。
雍正帝掀开茶盖,定定看着里面和自己一样的茶水,突然骂道:“狗奴才,你小爷惯常喝的是乌龙茶,你上的是什么茶?!”
苏培盛吓的一个哆嗦,“扑通”一声跪下,告饶道:“奴才知错,请皇上恕罪。”
雍正帝将茶盖摔在茶盏上,起身快速离开,苏培盛顾不得茶与罚,一骨碌爬起来跟上去。
……
德亨感觉身上黏腻腻的,想尽快洗洗,回国公府太远了,他就打算回位于牛角巷的老宅,那里离紫禁城更近。
走到棋盘街,从户部衙门门口路过,远远瞧见允祥在和谁说话。
若是没看到也就罢了,既然看见了,就得过去打个招呼,虽然允祥没有看到他。
走到近前了,允祥也发现了他,笑问道:“从宫里出来了?”
德亨笑道:“是。”
允祥问道:“你这是打算去哪里?”
德亨:“回老宅洗洗,昨儿一身泥土混着汗水回来,感觉身上都嗖了。”
允祥笑道:“这天气,也就你们小年轻静不下来,爱出汗。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李卫,户部郎中,难得能将户部事务说的头头是道井井有条的,我觉着,比侍郎还得用几分。”
李卫忙给德亨行礼,道:“下官见过定王爷,定王爷吉祥。”
又谦卑道:“十三爷过誉了,下官不过是熟稔手中事务罢了。”
允祥道:“难得就是你这份熟稔,多少官员尸位素餐,连自己职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分不清楚,钻营倒是一把好手,哼。”
嚯,大名鼎鼎的李卫啊!
德亨上下打量着这个唇上留须个头中等眉目清秀的中年汉子,笑道:“能得十三爷赞誉,可见你是有别人没有的可取之处的,无需太过自谦。”
李卫激动道:“定王爷这话,让下官无地自容了。”
德亨挑眉。
允祥笑调侃道:“你这活财神搂银子的本事,户部谁不钦佩,我看他们就差给你塑个金像,供在关二爷旁边了。”
德亨:“……着实不必如此,没有那么夸张。”
李卫恭维道:“您生财的本事,户部无不奉为圭臬,都盼着您什么时候来户部,传授一二,让咱们开开眼呢。”
德亨:“那就不必了。”对允祥道:“我这就走了,十三叔您忙,改天儿咱们再聚。”
允祥:“快去吧。”
目送德亨打马离开,李卫道:“定王爷如今已是亲王之身,不见坐轿,而是骑马,跟随的也只一内侍,真是不一样。”
允祥摇头:“他不一样的地方多着呢,你再跟我说说户部盐课……”
第358章
德亨自己说的, 光从“图书馆”这个名字,外人其实是不知道这个馆,到底是做什么的, 猜测大抵是跟书有关。
而朝廷修建的,跟“书”有关的部所衙门,例如武英殿国史阁,存放档案的皇史宬, 藏书阁文华殿等,都是皇宫禁地,“无关人等禁止出入”。
所以,德亨最后给雍正帝一个很光棍的建议,就是糊弄一下读书人,反正他们也不知道图书馆到底是做什么的。
但等德亨出宫后,没两天,芳冰就给他淘来一个小册子, 说是近日坊间最流行的小书, 德亨打开一看,赫然是“图书馆”的定义、建造规模、藏书品类、营业方式、面向主体等使用说明书。
非常的完整且明白, 让德亨自己出一本说明书,都没手里这本全面。
德亨稀奇问道:“查明是从何而来了吗?”
芳冰小声道:“只能查到是从翰林院流出来的,看这讲述如此分明,奴才猜测,应是徐大人亲手操刀。”
德亨笑了起来,也跟芳冰咬耳朵道:“没白瞎了我将奏本特地给他看一回。”
之前说了, 那本厚厚的题奏奏章, 只是一只问路的兔子, 在发往内阁之前, 德亨是提前做了准备的。
包括让徐元正先暗地里归拢图书名目,和给徐元正看一眼他写的奏折。
如果说,谁最能修建一所符合德亨心意的图书馆,那非徐元正莫属。
德亨跟徐元正正经交往并不多,君子之交淡如水嘛,但一二十年下来,他们之间,算是有了默契。
之前允址突然跳出来说图书馆的事,德亨就有所怀疑了,太巧了,他刚跟徐元正说“图书馆不修建了”,没两天允址就跳出来了。
现在连关于图书馆的小说明册子都出来了,这搅动暗流的手,似乎也有了些许眉目了。
思量一番,德亨吩咐道:“你让人盯着些,有那太过激进的,先使法子剔除出去,莫要让好事变作祸事,犯了大忌。”
芳冰应下,又问道:“要不要奴才去提点徐大人一番?”
德亨摇头,道:“既然他没来找我,我也没去找他,我们就当不相干,咱们遇到了就不露痕迹的帮一把,他是经年的老官场了,能应对好的。”
芳冰:“那,三王爷那边,咱们就看着了?”
德亨:“不看着还能怎么着?浑水好摸鱼,希望他能顶用一些。”
芳冰:“是。”
心下叹息。
他家主子明明给皇上扫清障碍了,那法子一个一个的使出来,多好,兵不血刃就给皇上收服了兄弟,如今却不得不希望剩下的这个搅的更大更乱一些,那之前做的那么多,图什么呢?
照以往的战绩来看,三王不如八王威力大,可惜八王已经归顺了,唉,当真可惜。
如果说一开始这小册子是在坊间偷偷的传抄,等后来,就是允址命印刷坊大量油印了,将京城内外散发的到处都是,虽然雍正帝有命隆科多进行查抄私禁,但这种小册子,都是越禁越多的。
而且,原本不当回事的,这一禁,反倒成了一个事儿了。
雍正帝没有再召德亨入宫,也没命他上朝,德亨连去奉先殿给先帝跪经都不去了,就窝在国公府里读书写字。
顺便给弘旦和狸奴收拾入宫读书的行礼。
狸奴,衍潢长子,已经被封了世子的,大名永玥,和弘旦同为康熙四十七年生人,不过,弘旦是六月的生日,他是十一月的生日。
两人虽然差着辈分,但年岁相同,平日里最能玩到一起去。
弘旦进宫给雍正帝谢恩时候,哀叹显王府正在给狸奴找教书先生,还以为自己能躲过去这茬,谁知道,他是躲过府里了,却没躲过皇上这里。
天真烂漫之语,听的雍正帝直发笑。
笑完心中一动,一个旨意就将狸奴也给召进宫中读书了。
衍潢见德亨同意弘旦在宫中读书,他也没有二话,领着狸奴进宫谢恩,小哥儿两个就成难兄难弟了。
狸奴嘟嘟囔囔的:“我们王府什么没有?我阿玛和额娘非要把我送你们府上,还一身换洗衣裳都没给我带,就小玉一个跟我来了,他们也能放心?平时也没这么抠门啊。”小玉是狸奴的贴身内侍。
弘旦指挥着人收拾自己的玩具,道:“这个我知道,我大哥从十岁上起就在上书房读书,知道在宫里读书的规矩。像我们这样的进宫呢,是不允许带太多私人东西的,最好就只穿一身衣裳去,等进了宫,宫里一应用度都会供给,不用咱们多操心的。”
狸奴:“那你还收拾这么多。”
弘旦:“我送去永华那里,他会帮我带进去。”
“你那些一个都带不进去。”德亨就知道弘旦这里不会听话,所以特地过来查看。
狸奴忙起身问好:“定王叔。”
德亨捏捏狸奴小肉脸,笑道:“你们进宫要带的东西我都给你们备好了,你们只要人去就行了。”
弘旦不高兴,一屁股坐榻上一蹬腿,抱臂扭头重重一声“哼”,噘嘴自个儿生闷气。
德亨哄道:“好啦,你要是能在府里能消消停停的,我也不会送你进宫。”
弘旦怒道:“那是我的错吗!”
德亨:“那是我的错,好吧?”
弘旦:“哼!本来就是你的错,他们都是奔着你来的!”
德亨:“是,是,都是奔着我来的,谁让我说话管用呢?话又说回来,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可是给你安排了文武师傅,你要是老老实实的在府上上课,不到处乱跑,不摆弄你那些纨绔行径,那些人也盯不上你。”
弘旦脸蛋都涨红了:“我要是能有你和二姐一半的脑子,我会不好好学吗?是我不想学吗?是我学不进去!背地里多少人笑话我是个蠢材,你当我想做蠢材!都怪阿玛额娘把我生的这么傻呜呜呜呜……”
说着说着,居然哭了起来,哭得人怪心疼的。
狸奴看他哭天抹泪的就劝道:“你哭什么,谁还不是蠢材了?我阿玛说了,我以后不用文,也不用武,只要和福晋们相亲相爱,多生孩子,能继承王府就行了。你也一样啊,你哥你姐都有爵位,国公府肯定就是你的,等你大婚,也和福晋们多生孩子。咱们孩子生的多了,总有一个能成材的,这样府上也就有指望了。做蠢材也有做蠢材的好处,有福不是?”
德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