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99节
但不管怎么说,有了金鸡霜纳,至少短时间内不用害怕疟疾这种高强传染病了。
德亨还有很多话要跟利圣学说,车马就已经到了牛角湾胡同东口了。
利圣学下了车,对德亨道:“等礼物到了,我们再聊吧。”
德亨站在车辕上与他拥抱告别,并预祝他真能收到一两个基督徒,可以接受上帝的福音。
巴尔图奇怪问德亨道:“你们叽里咕噜的在说些什么呢?怎么他走的时候挺高兴的样子?”
德亨和利圣学全程都是用拉丁语交流,巴尔图那是一句话都没听懂。
德亨道:“就是祝他事情办的顺利……”
“臭小子,你还知道回家?!”一声爆喝从胡同口传来,吓的德亨打了一个大大的激灵。
德亨立即扬起灿烂的笑脸,跟个小炮弹似的冲向来人,抱住大腿甜甜蜜蜜唤道:“额娘,额娘,儿子可想死您了额娘”
胡同口看热闹的人哄然大笑,笑的纳喇氏的脸都板不起来了,搢着儿子的小耳朵笑骂道:“看回家老娘怎么收拾你!”
德亨“哎哟”“哎哟”的被亲娘纳喇氏给拧着耳朵提溜回家好一顿教训,让德亨说了许多允诺“以后不在外头玩疯了不想着回家”的话才放过他,却是只口没提大舅福顺的事儿。
德亨看着纳喇氏已经快七个月的肚子,心里猜测道,可能是怕她乱担心,家里人才没敢跟她多说吧?
德亨让巴图等跟着他的那些护军以及家丁先回自己家修整去,自己也好好洗漱了一番,等着阿玛叶勤回家。
第80章
差不多快天黑的时候, 叶勤和福顺一起回了牛角湾胡同。
近日康熙帝下旨,褒奖了家境殷实者在八门之外城郊施粥棚赈济灾民之举,只是, 有的人家粮足米好,有的人家粥薄米差,竟致使“施与未均”,趁机销赃谋利、灾民议论纷纷之事。
现派出镶黄旗国舅佟国维、正黄旗内大臣明珠、正白旗尚书马尔汉等主理赈灾之事, 其他五旗、著派大臣家计殷实者监赈,内务府大臣亦将内务府之人分为三处,“俱令殷实可托之人监赈。”
在这个督察院为州县粮仓之内粮谷霉烂之事忙的焦头烂额,各八旗衙门为赈灾之事费心耗情之时,一个小拨什库开了间胭脂铺子、建了座碓房舂米谋利之案被一个御史拿到了大朝堂上说了一嘴。
康熙帝盯着这个御史看了半天,在将这个御史盯的满头冷汗两股战战之时,康熙帝着督察院审理此案。
既然是督察院的御史参的,那就督察院审吧。
督察院左都御史立即出列推拒道:“丁香胡同的‘丽容斋’胭脂铺臣听说过一二, 是宗室辅国公德亨开的, 小拨什库福顺乃是德亨之娘舅,亦属八旗官兵, 这……督察院不便查理此案。”
被参之人连带宗室,咱们督察院可管不着呢,皇上您是不是被气糊涂了?
康熙帝道:“那就由宗人府协理。还有何事要奏?”
虽然没有将这么个小案子彻底推出去,但有宗人府协理,左都御史也很满意了。
先让宗人府去断,最后由他来核实最终案卷, 如果没有检查出硬伤和明显的漏洞, 他直接在上面签字盖大印就行了。
呵, 一听就知道那个小国公这是被人搞了, 神仙打架,他这个凡人就看戏围观就行了。
这么个小案子,宗人府这边审的很快,最后将审核结果报到了胤祹这里。
宗人令雅尔江阿和显亲王衍潢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就已经赶赴承德出公差去了,雅尔江阿不在,宗人府这边总不能停摆了吧。
康熙帝扒拉了一下自己能当差的儿子,将即将弱冠的十二阿哥胤祹给扔了过来,要他总理宗人府事务。
为什么不是更年长胤禟或者胤礻我呢?
康熙帝问过九儿子了,九儿子胤禟不想过来,他对处理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之事不感兴趣,也没那个耐心。
胤礻我?
康熙帝更不放心这个十儿子,思来想去,还是性子安顺为人和善的十二儿子更能用一些。
于是胤祹就不用再继续读书,每天去宗人府坐镇去了。
宗人府这边,除了胤祹坐镇,手底下还有四大主事,分别是出身安郡王府的华圯、出身显亲王府的成信、裕亲王保泰、恭王府的多罗贝勒海善。
在三月份之前,裕亲王保泰和多罗贝勒海善因为有父孝在身,非必要情况,两人都窝在家中守孝,出孝之前,是不用来宗人府当差的,一切事务都由华圯和成信两人代劳。
但在三月初的时候,华圯的亲叔叔已革郡王蕴端病故,华圯在家礼丧,所以,宗人府这边,就是胤祹坐镇,成信带领手底下的大小宗室们干活了。
比如处理处理分家分产这样的家务事,以及审理审理诸如宗室打死人、偷娶民女混淆皇族血脉这样的案子。
诸如福顺这样的,因为做生意太赚钱被御史参一本的,着实少见。
成信是衍潢的大哥,也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因为衍潢能耐,康熙帝大手一挥,不仅提前给成信封了个辅国公的爵位,衍潢前脚去承德,他后脚就得了一个宗人府主事的差事。
一看就是康熙帝补偿衍潢,让他不在京之时,显王府能有成年男子出面理事。
这才是帝王的恩宠。
之前说什么因为衍潢年纪小就只让他在家闭门读书,一大家子都在京城官场销声匿迹,纯粹就是人皇帝想削显王府的权了。
成信也才来宗人府,刚摸清宗人府的门朝哪开呢,就接手了这么一个“与民争利”的案子。
胤祹在上,成信在下,摆弄着福顺的案卷,啧啧叹道:“这案子不简单啊,谁不知道这个‘丽容斋’是皇上默许开的,算是给小德亨的赏赐,到底是谁这么大胆,敢当朝捋皇上的虎须?”
胤祹:“……我怎么知道?”
成信被噎了一下,继续道:“案子很简单,就是旗人不务正业,经营商贾,有违祖制之事,他们拟的判决是罚俸半年。”
哈哈,一看这个福顺就不是靠俸禄吃饭的,这罚俸半年,罚了跟没罚有什么两样?
自己人还是向着自己人的。
但是,到底是谁在搞事儿呢?
不将幕后之人给揪出来,他愧对亲王弟弟照顾人家的嘱托啊。
话说,那个叫德亨的才是衍潢的亲兄弟吧?
他们这些兄弟就跟白送的一般,在亲王兄弟眼中半点分量都没有呢。
胤祹很谦虚,问成信道:“这断的是轻了还是重了?拿到督察院去,人家会不会觉着咱们宗人府在包庇?”
成信:“您看那个左都御史当朝就想推了这个案子,想来是知道这里面的猫腻的,关键是咱们得弄清楚到底是谁在搞鬼,要不然,皇上问起来,您没话答可怎么办?”
胤祹:“那个御史可有什么异常?”
成信:“我也觉着那个御史可疑,让奴才去查了一下,您猜怎么着,这个御史要娶小妾了呢,带着大笔嫁妆的那种,日子都已经定下来了,嘿嘿,您说这个御史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了?”
胤祹笑道:“你全都说完吧。”
成信就嘿嘿笑道:“这个小妾就是一个普通的商贾民女,但她的生母可不普通,是皇商范氏的旁支女,您说这幕后之人,岂不是呼之欲出了?”
皇商范氏,山西巨贾,皇帝的心腹之奴才,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之时,以范氏为首的山西巨贾们,在军队粮草运输上提供了大便利。
在张家口和杀虎口两个边疆贸易市场,晋商范氏,就是当之无愧的“铁帽子王”。
胤祹嗤笑道:“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家就卖点子羊毛脂挣口饭吃,他们都要插一脚。”
成信也鄙夷道:“要不怎么说商人逐利呢,什么仁义道德,在这些人眼中,除了铜子儿,其他都不值一提。”
胤祹很公允评价道:“也不能这么说,范三拔、范毓馪(pin)父子两个还是很有品行的。”
成信:“范氏一百多男,范氏父子两个能管的过来几个呢?范三拔连侄子都管不了。”
胤祹:……
绕过这个话题,胤祹纳闷道:“范氏家大业大,就算看中了这羊毛之利,去找皇上讨生意,或者干脆和衍潢合作就行了,做什么非得要盯上德亨呢?据我所知,德亨那点子羊毛脂,连小半城的胭脂都做不了。”
成信也很疑惑,谏言道:“不如将福顺叫过来问一问,说不定他能知道点什么?”
胤祹:“也好。”
福顺来的很快,可谓是随叫随到。
他只是被御史参了,在上头没发话以及这个案子没结束之前,他还是该当差当差,该回家回家,没有受半点影响。
福顺行了个利索的千儿礼,就站在地上等着上头两人问话。
成信问福顺:“你知道是谁在故意搞你吗?”言语虽是有些粗俗,但态度足够亲近。
福顺还未答,有人来报:“奉国将军叶勤求见。”
成信看向上首的胤祹,胤祹点头,成信笑道:“快请。”
叶勤匆匆而来,还未躬身见礼,就听成信笑道:“我可是听说了,你们织染局是赈灾大户,你怎么有空来咱们宗人府了?”
在内务府诸多部门有司当中,织染局向来是肥的流油的衙门,门槛向来高着,自从有了羊毛布,织染局的门槛就更高了几分。
叶勤苦笑道:“妻舅今日之灾,全赖犬子之故,我这个做父亲的,亦有不教之责,如何能置身事外?”
成信道:“我们宗人府办事讲究一个公平公正,可不会为你徇私包庇的。”
叶勤忙道:“叶勤只是来听信儿,不敢扰乱宗人府办案。”
成信看了眼胤祹,意思是,这个叫叶勤的,这么忠厚老实的吗?
胤祹给了他一个眼色,要他继续问话,不要故意作弄人。
成信让仆从给叶勤搬了个椅子来,让他坐下,听他和胤祹问话福顺。
成信道:“福顺,刚才我问你的话,你继续回答。”
福顺道:“奴才以为,应该是奴才的族兄弟在故意使坏。”
成信奇怪:“不是皇商买通御史参你的?”
难道他们刚才猜错了?
那御史娶小妾只是偶然?
福顺:“买通御史的的确是皇商,这个皇商奴才大体也能猜的出来是哪家,但皇商只是明面上的挡箭牌,后头指使的,奴才猜,应该是奴才的族兄弟。”
成信:“你可有证据吗?”
福顺:“没有实据,但他们曾经对奴才流露出歹意。”
成信:“你的族兄弟是?”
福顺:“纳喇和宜与纳喇和锈。”
成信:“你说他们曾经对你流露出歹意,他们言语威胁你了?”
福顺:“是。”
成信:“具体说说?”
福顺:“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和宜和和锈两个曾经结伴来找过奴才,想要参与经营羊毛脂的生意,奴才以这生意不是奴才一个人说的算,且大老板没有要再添新人的意思给拒绝了。和锈就问奴才,可知道拒绝太子是什么后果……”
德亨还有很多话要跟利圣学说,车马就已经到了牛角湾胡同东口了。
利圣学下了车,对德亨道:“等礼物到了,我们再聊吧。”
德亨站在车辕上与他拥抱告别,并预祝他真能收到一两个基督徒,可以接受上帝的福音。
巴尔图奇怪问德亨道:“你们叽里咕噜的在说些什么呢?怎么他走的时候挺高兴的样子?”
德亨和利圣学全程都是用拉丁语交流,巴尔图那是一句话都没听懂。
德亨道:“就是祝他事情办的顺利……”
“臭小子,你还知道回家?!”一声爆喝从胡同口传来,吓的德亨打了一个大大的激灵。
德亨立即扬起灿烂的笑脸,跟个小炮弹似的冲向来人,抱住大腿甜甜蜜蜜唤道:“额娘,额娘,儿子可想死您了额娘”
胡同口看热闹的人哄然大笑,笑的纳喇氏的脸都板不起来了,搢着儿子的小耳朵笑骂道:“看回家老娘怎么收拾你!”
德亨“哎哟”“哎哟”的被亲娘纳喇氏给拧着耳朵提溜回家好一顿教训,让德亨说了许多允诺“以后不在外头玩疯了不想着回家”的话才放过他,却是只口没提大舅福顺的事儿。
德亨看着纳喇氏已经快七个月的肚子,心里猜测道,可能是怕她乱担心,家里人才没敢跟她多说吧?
德亨让巴图等跟着他的那些护军以及家丁先回自己家修整去,自己也好好洗漱了一番,等着阿玛叶勤回家。
第80章
差不多快天黑的时候, 叶勤和福顺一起回了牛角湾胡同。
近日康熙帝下旨,褒奖了家境殷实者在八门之外城郊施粥棚赈济灾民之举,只是, 有的人家粮足米好,有的人家粥薄米差,竟致使“施与未均”,趁机销赃谋利、灾民议论纷纷之事。
现派出镶黄旗国舅佟国维、正黄旗内大臣明珠、正白旗尚书马尔汉等主理赈灾之事, 其他五旗、著派大臣家计殷实者监赈,内务府大臣亦将内务府之人分为三处,“俱令殷实可托之人监赈。”
在这个督察院为州县粮仓之内粮谷霉烂之事忙的焦头烂额,各八旗衙门为赈灾之事费心耗情之时,一个小拨什库开了间胭脂铺子、建了座碓房舂米谋利之案被一个御史拿到了大朝堂上说了一嘴。
康熙帝盯着这个御史看了半天,在将这个御史盯的满头冷汗两股战战之时,康熙帝着督察院审理此案。
既然是督察院的御史参的,那就督察院审吧。
督察院左都御史立即出列推拒道:“丁香胡同的‘丽容斋’胭脂铺臣听说过一二, 是宗室辅国公德亨开的, 小拨什库福顺乃是德亨之娘舅,亦属八旗官兵, 这……督察院不便查理此案。”
被参之人连带宗室,咱们督察院可管不着呢,皇上您是不是被气糊涂了?
康熙帝道:“那就由宗人府协理。还有何事要奏?”
虽然没有将这么个小案子彻底推出去,但有宗人府协理,左都御史也很满意了。
先让宗人府去断,最后由他来核实最终案卷, 如果没有检查出硬伤和明显的漏洞, 他直接在上面签字盖大印就行了。
呵, 一听就知道那个小国公这是被人搞了, 神仙打架,他这个凡人就看戏围观就行了。
这么个小案子,宗人府这边审的很快,最后将审核结果报到了胤祹这里。
宗人令雅尔江阿和显亲王衍潢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就已经赶赴承德出公差去了,雅尔江阿不在,宗人府这边总不能停摆了吧。
康熙帝扒拉了一下自己能当差的儿子,将即将弱冠的十二阿哥胤祹给扔了过来,要他总理宗人府事务。
为什么不是更年长胤禟或者胤礻我呢?
康熙帝问过九儿子了,九儿子胤禟不想过来,他对处理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之事不感兴趣,也没那个耐心。
胤礻我?
康熙帝更不放心这个十儿子,思来想去,还是性子安顺为人和善的十二儿子更能用一些。
于是胤祹就不用再继续读书,每天去宗人府坐镇去了。
宗人府这边,除了胤祹坐镇,手底下还有四大主事,分别是出身安郡王府的华圯、出身显亲王府的成信、裕亲王保泰、恭王府的多罗贝勒海善。
在三月份之前,裕亲王保泰和多罗贝勒海善因为有父孝在身,非必要情况,两人都窝在家中守孝,出孝之前,是不用来宗人府当差的,一切事务都由华圯和成信两人代劳。
但在三月初的时候,华圯的亲叔叔已革郡王蕴端病故,华圯在家礼丧,所以,宗人府这边,就是胤祹坐镇,成信带领手底下的大小宗室们干活了。
比如处理处理分家分产这样的家务事,以及审理审理诸如宗室打死人、偷娶民女混淆皇族血脉这样的案子。
诸如福顺这样的,因为做生意太赚钱被御史参一本的,着实少见。
成信是衍潢的大哥,也才十六七岁的年纪,因为衍潢能耐,康熙帝大手一挥,不仅提前给成信封了个辅国公的爵位,衍潢前脚去承德,他后脚就得了一个宗人府主事的差事。
一看就是康熙帝补偿衍潢,让他不在京之时,显王府能有成年男子出面理事。
这才是帝王的恩宠。
之前说什么因为衍潢年纪小就只让他在家闭门读书,一大家子都在京城官场销声匿迹,纯粹就是人皇帝想削显王府的权了。
成信也才来宗人府,刚摸清宗人府的门朝哪开呢,就接手了这么一个“与民争利”的案子。
胤祹在上,成信在下,摆弄着福顺的案卷,啧啧叹道:“这案子不简单啊,谁不知道这个‘丽容斋’是皇上默许开的,算是给小德亨的赏赐,到底是谁这么大胆,敢当朝捋皇上的虎须?”
胤祹:“……我怎么知道?”
成信被噎了一下,继续道:“案子很简单,就是旗人不务正业,经营商贾,有违祖制之事,他们拟的判决是罚俸半年。”
哈哈,一看这个福顺就不是靠俸禄吃饭的,这罚俸半年,罚了跟没罚有什么两样?
自己人还是向着自己人的。
但是,到底是谁在搞事儿呢?
不将幕后之人给揪出来,他愧对亲王弟弟照顾人家的嘱托啊。
话说,那个叫德亨的才是衍潢的亲兄弟吧?
他们这些兄弟就跟白送的一般,在亲王兄弟眼中半点分量都没有呢。
胤祹很谦虚,问成信道:“这断的是轻了还是重了?拿到督察院去,人家会不会觉着咱们宗人府在包庇?”
成信:“您看那个左都御史当朝就想推了这个案子,想来是知道这里面的猫腻的,关键是咱们得弄清楚到底是谁在搞鬼,要不然,皇上问起来,您没话答可怎么办?”
胤祹:“那个御史可有什么异常?”
成信:“我也觉着那个御史可疑,让奴才去查了一下,您猜怎么着,这个御史要娶小妾了呢,带着大笔嫁妆的那种,日子都已经定下来了,嘿嘿,您说这个御史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了?”
胤祹笑道:“你全都说完吧。”
成信就嘿嘿笑道:“这个小妾就是一个普通的商贾民女,但她的生母可不普通,是皇商范氏的旁支女,您说这幕后之人,岂不是呼之欲出了?”
皇商范氏,山西巨贾,皇帝的心腹之奴才,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之时,以范氏为首的山西巨贾们,在军队粮草运输上提供了大便利。
在张家口和杀虎口两个边疆贸易市场,晋商范氏,就是当之无愧的“铁帽子王”。
胤祹嗤笑道:“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家就卖点子羊毛脂挣口饭吃,他们都要插一脚。”
成信也鄙夷道:“要不怎么说商人逐利呢,什么仁义道德,在这些人眼中,除了铜子儿,其他都不值一提。”
胤祹很公允评价道:“也不能这么说,范三拔、范毓馪(pin)父子两个还是很有品行的。”
成信:“范氏一百多男,范氏父子两个能管的过来几个呢?范三拔连侄子都管不了。”
胤祹:……
绕过这个话题,胤祹纳闷道:“范氏家大业大,就算看中了这羊毛之利,去找皇上讨生意,或者干脆和衍潢合作就行了,做什么非得要盯上德亨呢?据我所知,德亨那点子羊毛脂,连小半城的胭脂都做不了。”
成信也很疑惑,谏言道:“不如将福顺叫过来问一问,说不定他能知道点什么?”
胤祹:“也好。”
福顺来的很快,可谓是随叫随到。
他只是被御史参了,在上头没发话以及这个案子没结束之前,他还是该当差当差,该回家回家,没有受半点影响。
福顺行了个利索的千儿礼,就站在地上等着上头两人问话。
成信问福顺:“你知道是谁在故意搞你吗?”言语虽是有些粗俗,但态度足够亲近。
福顺还未答,有人来报:“奉国将军叶勤求见。”
成信看向上首的胤祹,胤祹点头,成信笑道:“快请。”
叶勤匆匆而来,还未躬身见礼,就听成信笑道:“我可是听说了,你们织染局是赈灾大户,你怎么有空来咱们宗人府了?”
在内务府诸多部门有司当中,织染局向来是肥的流油的衙门,门槛向来高着,自从有了羊毛布,织染局的门槛就更高了几分。
叶勤苦笑道:“妻舅今日之灾,全赖犬子之故,我这个做父亲的,亦有不教之责,如何能置身事外?”
成信道:“我们宗人府办事讲究一个公平公正,可不会为你徇私包庇的。”
叶勤忙道:“叶勤只是来听信儿,不敢扰乱宗人府办案。”
成信看了眼胤祹,意思是,这个叫叶勤的,这么忠厚老实的吗?
胤祹给了他一个眼色,要他继续问话,不要故意作弄人。
成信让仆从给叶勤搬了个椅子来,让他坐下,听他和胤祹问话福顺。
成信道:“福顺,刚才我问你的话,你继续回答。”
福顺道:“奴才以为,应该是奴才的族兄弟在故意使坏。”
成信奇怪:“不是皇商买通御史参你的?”
难道他们刚才猜错了?
那御史娶小妾只是偶然?
福顺:“买通御史的的确是皇商,这个皇商奴才大体也能猜的出来是哪家,但皇商只是明面上的挡箭牌,后头指使的,奴才猜,应该是奴才的族兄弟。”
成信:“你可有证据吗?”
福顺:“没有实据,但他们曾经对奴才流露出歹意。”
成信:“你的族兄弟是?”
福顺:“纳喇和宜与纳喇和锈。”
成信:“你说他们曾经对你流露出歹意,他们言语威胁你了?”
福顺:“是。”
成信:“具体说说?”
福顺:“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和宜和和锈两个曾经结伴来找过奴才,想要参与经营羊毛脂的生意,奴才以这生意不是奴才一个人说的算,且大老板没有要再添新人的意思给拒绝了。和锈就问奴才,可知道拒绝太子是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