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85节
“冬日漫漫,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岂能浪费?来,这是先生给你寻摸的字帖,你每日临摹了,让东家带给我,我抽空要批改的。”这是身兼数职仍旧尽职尽责给小学生布置功课的王先生。
还能怎么办呢?
德亨当然要听老师的话,每天都得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啦。
否则家长叶勤是真的会拍他屁股的哦。
跟邻居们说了一会话,雪不仅没停,还渐渐大了起来,德亨就吩咐陶牛牛去丁香胡同多叫些人来帮忙,趁雪下的更大以前,将他的家当给拉到城南新家去。
人多力量大,且德亨给叫来了足够的骡车,隔壁院子很快就空了下来,哈拉嬷嬷撑了伞,和纳喇氏相携着去隔壁看她们的新房子。
新房子乱糟糟的,到处都是凌乱的脚印和污糟的雪泥,纳喇氏半点不介意,用脚步将整个院子给丈量一遍,指着最西角那个地方,对儿子道:“在那里建牛棚,将咱们家的牛马骡子都牵那边去,这样咱们家就能空旷出小半个,也干净。”
德亨点头,道:“我让周大朗去东石河叫上些泥瓦匠来,先将两个院子连通,先将咱们家的牛马牵到这院子的马棚里,再搭新牛棚。”
周大朗是东石河屯那五十户民丁中选出来的代表,从第一日来见德亨,就被德亨留了下来,专门联络东石河的人。
纳喇氏点头,道:“从东石河现叫人有些费功夫,趁着土还没有冻死,让你大舅先找几个泥瓦匠来,早一日动工能少许多麻烦……”
只是打通两个院子的话,还是很简单的,拆出三米夯土墙就行了。
德亨看了一下隔壁的房间,整整十七间房,光大炕就有三个,能住上不少人。
而且,搭上茅草棚子,做好防雪防冻措施,就能做临时仓库了,德亨走礼要用的许多礼物,就都有地方放了。
为了看着这些东西,也是为了不让隔壁乱了套,哈拉嬷嬷硬是搬到了这里住,她要亲眼看着这些新来的人不要给她的小阿哥捣乱。
都是一个院子了,住哪里不是住,一应都是现成的,德亨将原本栋鄂太太的主卧给收拾收拾,烧好火炕,铺好铺盖,放好箱笼,当晚哈拉嬷嬷就带着小鸣晓住进去了。
如今陶二和刘佳氏两口子住在丁香胡同看店,小鸣晓就是哈拉嬷嬷带着了。
德亨列了一个单子出来,先从管领和东石河屯调了几户人家过来住着,男的跟着他出门、去丁香胡同做劳力,女的就收拾院子,帮衬着李氏做活。
以后李氏,德亨的乳母李阿妈、陶大家的,就是德亨家的第一管事娘子了。
刘佳氏、陶二家的,则是丁香胡同的外管事娘子。
纳喇氏就动动嘴皮子,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哈拉嬷嬷等精奇妈妈的陪伴下养胎。
德亨的第一任务,就是让她高兴。
据说心情美丽的孕妇生出来的宝宝更漂亮也更聪明呢,操心不差这一年半载的,现在让纳喇氏安心养胎才是最重要的。
眼看就要冬至了,冬至之前,人和物总算齐备了,德亨开始预备去各府上走礼。
叶勤很不放心让儿子自己去,打算跟内务府大臣请假,陪着儿子去给儿子壮胆。
德亨跟叶勤摆事实讲道理:“给我壮胆的人多的很,一个四喜儿,一个王府管领穆朗阿,这两人都是跟着衍潢走礼走惯了的,我不懂的他们都会教我;一个管领宋学清,备礼打千儿,他是行家;一个屯长那布图,他带着二十个壮丁轮班护卫,出门就跟着;我还有一个佐领巴音,不管他立场如何,他既然是我的佐领,他就得给我打头阵。”
“大舅还将大表哥放我身边做贴身护卫,哈拉嬷嬷和小福带着两个精奇嬷嬷去后宅请安,也错不了的。所以阿玛,您真的可以放心的。”
福顺的大儿子巴尔图夏天的时候跟着康熙帝去蒙古草原西巡,冬日这一次就没轮到他去,整日在家闲着没事,就被大舅踢来给大外甥做贴身护卫。
没什么可说的,万一真遇到危险,德亨身边这些人中,唯一真能拼命且有本事护他周全的,估计只有大表哥巴图尔了。
巴图尔也挺乐意的,不说这是亲表弟,还是小国公,就是随着表弟去王府见见世面,他就求之不得。
叶勤见儿子身边人员都齐备,越发临近冬至,他也是越发走不开身,无法,只能听儿子的了。
德亨先去胤祺的五贝勒府拜访,按他要求的,带了两大桶的羊毛脂给他做礼物,一桶是蒸好的纯羊毛脂,一桶是面霜半成品。
没错,德亨的面霜是用十斤装的玻璃桶送的,豪气吧。
送礼前,自然要先送拜帖,结果德亨带着一大堆人浩浩荡荡到的时候,八、九、十、十四四位皇阿哥都在等着他呢。
面对五双各有不同但都同样泛着精光的眸子,德亨笑容灿烂行书生礼道:“给贝勒爷请安,给阿哥爷请安。”
胤禟先道:“免礼,免礼,快过来烤烤火,路上冷着了吧?”
德亨:“做马车,不冷。”
胤祺让内侍带哈拉嬷嬷和小福她们去后院给福晋请安,他对德亨解释道:“昨儿我进宫去宁寿宫请安,说了你今天要来的事儿,不知道他们怎么都知道了,就来了。”
意思是这些兄弟可不是我叫来的,他们平日都不登我的门的。
德亨笑道:“能一次见到这么多皇阿哥,德亨三生有幸。”
胤禟就叽叽咕咕的怪笑起来,直说德亨这恭维也太假了些,笑的胤祺给了他一脚,他才老实了。
德亨已经知道胤禟是个什么性子了,对他笑他并不以为忤,转而对胤禩道:“我后儿就去八贝勒府拜访呢,可巧不用提前送帖子了,不知道后儿八贝勒有没有空?”
胤禩就笑道:“冬日无聊,我每天都有空的,咱们前后住着,不拘哪一天,你尽管去。”
胤禟也道:“明年我大婚,等分府了,我府上你也随意去,对了,明年我大婚,你可得给我送份厚礼,我可是听保泰说了,你花了三倍的价将你们邻居的房子买了下来,大手笔啊你!”
宜妃已经跟他说了,明年大选一定会有一个是他的福晋,现在宜妃已经在扒拉着打听了。
德亨顿时噘嘴,似真似假抱怨道:“保泰王爷真是个大嘴巴,我以后有什么事儿都不让他知道了。”
胤禟忙道:“别啊,他也就跟咱们这些人说说,你让他跟别人说,他还不乐意呢?”
但德亨也决定了,以后有什么事儿都避着保泰一些,没看衍潢知道他多少事儿,不还是一个都没往外说?
弘晖连亲爹胤禛都不说呢,这就是人和人的差别了。
胤祺也不满道:“我要是知道你是来跟人伸手要厚礼的,我就不让你进来了,你一个皇阿哥,也不嫌丢人。”
胤禟也不满道:“我有什么好丢人的,还是亲哥呢,你就不能有一回是想着弟弟我的?”
胤祺顿时黑了脸:“你还说,我要是不想着你,你能知道今天德亨要来?”
胤禟暴起:“我……”
眼看亲兄弟要打起来了,胤禩忙去劝架,胤礻我和胤禵兄弟两个悄摸摸的来到看热闹看的兴致盎然的德亨身边,一左一右将他给夹在中间,胤礻我笑道:“别管他们,他们一个额娘生的,性子南辕北辙,见面就没有不吵的时候,你带的羊毛脂呢?我听五哥说有一桶?”
胤禵也道:“你送弘晖的羊毛脂品质上乘,我额娘用着很不错,嘿嘿,嘿嘿嘿。”
德妃?
看来他送弘晖的那两桶羊毛脂已经有了去处,都上了德妃的梳妆台了。
这不,胤禵都变着法儿的来跟他讨了。
不过,德亨很好奇:“你们不是要每日读书的吗?怎么我感觉什么时候都能见着你们?”
胤礻我就道:“咱们是得读书啊,这不冬至了,又要娶媳妇了,汗阿玛就网开一面,让早上仍旧读书,下晌可以四处走动了。”
哦,原来如此,只是,你说娶媳妇怎么就跟说下午要吃饭一样,都不带羞的吗?
这会子胤禟也跟他哥吵完了,也凑过来道:“读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见你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见得着的,你手里还有多少羊毛脂,匀我一些,我的小格格脚指头上长了一个裂疮,太医说用这羊毛脂制成的药膏治这些疮啊纹啊的有奇效。”
德亨没问为什么胤禟的女儿康熙帝的皇孙女儿为什么会长裂疮,只是奇怪道:“只是抹疮而已,小格格就是天天抹,也用不了多少吧?”
胤禵扒他老底道:“是他养的那些格格们跟他要,你不用理他。”
此格格非彼格格,胤禵说的是胤禟的侍妾。
没错,还没大婚呢,胤禟已经有女儿了。
德亨摇头道:“冬天不好弄,我手里的羊毛脂都是有数儿的,分给你们,其他府上就少了。”
胤禟、胤礻我和胤禵兄弟三个对视一眼,胤禟先抱怨道:“你事儿不是这么办的啊,为什么五哥和八哥有,我们兄弟就没有呢,我们也是汗阿玛生的儿子啊?”
德亨好悬没笑出来,他道:“因为五贝勒和八贝勒都帮过我啊,过节给他们送礼不是应该的?”
胤禵道:“那四哥呢?你怎么还给他送?”
德亨:“我是给弘晖送的,而且我是让人给他送去的,没有亲自上府拜访的。”
胤禩说兄弟们道:“行了,你们别闹德亨了,他送我的那份子分给你们好了,对了,我有多少?”他问德亨。
德亨道:“跟五贝勒一样,都是十斤装的玻璃桶,一桶羊毛原脂,一桶调过的面脂。”
胤禟顿时幸福的捂住了心口,连连叹息道:“天呐天呐,你居然是用十斤的桶装的,还是两桶,我还以为就是那种小玻璃瓶小酒罐子的桶?”
又说胤祺:“五哥,你有两桶,今天你无论如何也得分我些。”
胤祺也有些懵,点头道:“我也不知道会有这么多,早知道有这么多,怎么说也得分你一碗两碗的,对了,快让人拿上来瞧瞧?”
胤禟怪叫:“一碗两碗?打发叫花子呢你?”
胤祺脸又黑了,胤禩忙拉住胤禟,不让兄弟两个再吵起来,他揽着胤禟的肩膀好笑道:“我府上人少,就你嫂子一个,用不了这么多,我多分你些啊,五哥还有太后和岳家呢,你多体谅,多体谅啊。对了,这羊毛脂是原料,咱们还得将之调制成更精美的胭脂才行,你知道哪里有调制胭脂的大匠吗?”
胤禟这才心气儿顺了,道:“还能哪里有,最好的胭脂匠就在内务府呢……”
第72章
康熙四十二年的冬日, 涂抹羊毛脂似乎成了上层贵族们的新风尚,秀女涂抹胭脂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种新膏脂的火热了,到了最后, 反倒是男子在引领连这种新潮流。
因为羊毛脂调制而成的护肤品,不仅防干燥风吹,它还防冻疮,防干裂, 用在某些地方,它还防撕裂更润滑,呃,最后一项可以划掉。
但总之,这羊毛脂,似乎更容易获得男子的青睐,女子用的胭脂可以有替代品,但羊毛脂, 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替代它的。
一时间, 这未加工以及加工过的半成品羊毛脂,一盒难求。
而这个盒, 居然是那种只比成年男人大拇指肚大一圈只有一个指甲盖深的迷你小盒子,德亨都不知道,清朝居然能有这样精致的可以陈列在博物馆里做展览的迷你小盒子,而且材质种类极其丰富:
玉质的、琉璃的、水晶的、檀香木的、沉香木的,甚至不知道是哪个瓷窑,居然加紧烧制了一大批腻白如玉的轻薄拇指盒, 颜色有石青的、天青的、粉红的、粉黄的、粉绿的、黑的、白的、月白的、花里胡哨几种颜色混合的……
你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你见不到的。
盒子都做成拇指大小了, 这价格上, 就很能让人接受了,就这么一小盒防冻膏,只卖一百文,省着用,一个人能用一个冬天哦,是不是很划算?
划算个屁啊!
德亨送人都是成桶成桶的送,结果你们卖就按拇指大小的卖,还卖这么贵,这也叫划算吗?
奸商,什么叫奸商,德亨算是见识到了。
而这羊毛脂,不是从德亨这里流出去的,也不是从衍潢那里流出去的,更不是从胤祺、胤禩这些他送过礼的阿哥们手里流出去的,他们也没这么多?
那这些商人,到底是从那里搞到的这羊毛脂原料呢?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是从兵部。
宫妃和胤禟这些皇子们为什么都来找德亨讨要这脂膏,是因为康熙帝下旨将这羊毛脂用在保养兵甲武器上,尤其是造价昂贵的火枪大炮上。
康熙帝着兵部来负责此事。
在护养兵甲武器都不足的情况下,后宫嫔妃的皮肤护养自然就要靠后站了,所以这些宫妃们想要获得羊毛脂,要么靠儿子孝敬,要么靠内务府孝敬。
内务府?
还能怎么办呢?
德亨当然要听老师的话,每天都得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啦。
否则家长叶勤是真的会拍他屁股的哦。
跟邻居们说了一会话,雪不仅没停,还渐渐大了起来,德亨就吩咐陶牛牛去丁香胡同多叫些人来帮忙,趁雪下的更大以前,将他的家当给拉到城南新家去。
人多力量大,且德亨给叫来了足够的骡车,隔壁院子很快就空了下来,哈拉嬷嬷撑了伞,和纳喇氏相携着去隔壁看她们的新房子。
新房子乱糟糟的,到处都是凌乱的脚印和污糟的雪泥,纳喇氏半点不介意,用脚步将整个院子给丈量一遍,指着最西角那个地方,对儿子道:“在那里建牛棚,将咱们家的牛马骡子都牵那边去,这样咱们家就能空旷出小半个,也干净。”
德亨点头,道:“我让周大朗去东石河叫上些泥瓦匠来,先将两个院子连通,先将咱们家的牛马牵到这院子的马棚里,再搭新牛棚。”
周大朗是东石河屯那五十户民丁中选出来的代表,从第一日来见德亨,就被德亨留了下来,专门联络东石河的人。
纳喇氏点头,道:“从东石河现叫人有些费功夫,趁着土还没有冻死,让你大舅先找几个泥瓦匠来,早一日动工能少许多麻烦……”
只是打通两个院子的话,还是很简单的,拆出三米夯土墙就行了。
德亨看了一下隔壁的房间,整整十七间房,光大炕就有三个,能住上不少人。
而且,搭上茅草棚子,做好防雪防冻措施,就能做临时仓库了,德亨走礼要用的许多礼物,就都有地方放了。
为了看着这些东西,也是为了不让隔壁乱了套,哈拉嬷嬷硬是搬到了这里住,她要亲眼看着这些新来的人不要给她的小阿哥捣乱。
都是一个院子了,住哪里不是住,一应都是现成的,德亨将原本栋鄂太太的主卧给收拾收拾,烧好火炕,铺好铺盖,放好箱笼,当晚哈拉嬷嬷就带着小鸣晓住进去了。
如今陶二和刘佳氏两口子住在丁香胡同看店,小鸣晓就是哈拉嬷嬷带着了。
德亨列了一个单子出来,先从管领和东石河屯调了几户人家过来住着,男的跟着他出门、去丁香胡同做劳力,女的就收拾院子,帮衬着李氏做活。
以后李氏,德亨的乳母李阿妈、陶大家的,就是德亨家的第一管事娘子了。
刘佳氏、陶二家的,则是丁香胡同的外管事娘子。
纳喇氏就动动嘴皮子,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哈拉嬷嬷等精奇妈妈的陪伴下养胎。
德亨的第一任务,就是让她高兴。
据说心情美丽的孕妇生出来的宝宝更漂亮也更聪明呢,操心不差这一年半载的,现在让纳喇氏安心养胎才是最重要的。
眼看就要冬至了,冬至之前,人和物总算齐备了,德亨开始预备去各府上走礼。
叶勤很不放心让儿子自己去,打算跟内务府大臣请假,陪着儿子去给儿子壮胆。
德亨跟叶勤摆事实讲道理:“给我壮胆的人多的很,一个四喜儿,一个王府管领穆朗阿,这两人都是跟着衍潢走礼走惯了的,我不懂的他们都会教我;一个管领宋学清,备礼打千儿,他是行家;一个屯长那布图,他带着二十个壮丁轮班护卫,出门就跟着;我还有一个佐领巴音,不管他立场如何,他既然是我的佐领,他就得给我打头阵。”
“大舅还将大表哥放我身边做贴身护卫,哈拉嬷嬷和小福带着两个精奇嬷嬷去后宅请安,也错不了的。所以阿玛,您真的可以放心的。”
福顺的大儿子巴尔图夏天的时候跟着康熙帝去蒙古草原西巡,冬日这一次就没轮到他去,整日在家闲着没事,就被大舅踢来给大外甥做贴身护卫。
没什么可说的,万一真遇到危险,德亨身边这些人中,唯一真能拼命且有本事护他周全的,估计只有大表哥巴图尔了。
巴图尔也挺乐意的,不说这是亲表弟,还是小国公,就是随着表弟去王府见见世面,他就求之不得。
叶勤见儿子身边人员都齐备,越发临近冬至,他也是越发走不开身,无法,只能听儿子的了。
德亨先去胤祺的五贝勒府拜访,按他要求的,带了两大桶的羊毛脂给他做礼物,一桶是蒸好的纯羊毛脂,一桶是面霜半成品。
没错,德亨的面霜是用十斤装的玻璃桶送的,豪气吧。
送礼前,自然要先送拜帖,结果德亨带着一大堆人浩浩荡荡到的时候,八、九、十、十四四位皇阿哥都在等着他呢。
面对五双各有不同但都同样泛着精光的眸子,德亨笑容灿烂行书生礼道:“给贝勒爷请安,给阿哥爷请安。”
胤禟先道:“免礼,免礼,快过来烤烤火,路上冷着了吧?”
德亨:“做马车,不冷。”
胤祺让内侍带哈拉嬷嬷和小福她们去后院给福晋请安,他对德亨解释道:“昨儿我进宫去宁寿宫请安,说了你今天要来的事儿,不知道他们怎么都知道了,就来了。”
意思是这些兄弟可不是我叫来的,他们平日都不登我的门的。
德亨笑道:“能一次见到这么多皇阿哥,德亨三生有幸。”
胤禟就叽叽咕咕的怪笑起来,直说德亨这恭维也太假了些,笑的胤祺给了他一脚,他才老实了。
德亨已经知道胤禟是个什么性子了,对他笑他并不以为忤,转而对胤禩道:“我后儿就去八贝勒府拜访呢,可巧不用提前送帖子了,不知道后儿八贝勒有没有空?”
胤禩就笑道:“冬日无聊,我每天都有空的,咱们前后住着,不拘哪一天,你尽管去。”
胤禟也道:“明年我大婚,等分府了,我府上你也随意去,对了,明年我大婚,你可得给我送份厚礼,我可是听保泰说了,你花了三倍的价将你们邻居的房子买了下来,大手笔啊你!”
宜妃已经跟他说了,明年大选一定会有一个是他的福晋,现在宜妃已经在扒拉着打听了。
德亨顿时噘嘴,似真似假抱怨道:“保泰王爷真是个大嘴巴,我以后有什么事儿都不让他知道了。”
胤禟忙道:“别啊,他也就跟咱们这些人说说,你让他跟别人说,他还不乐意呢?”
但德亨也决定了,以后有什么事儿都避着保泰一些,没看衍潢知道他多少事儿,不还是一个都没往外说?
弘晖连亲爹胤禛都不说呢,这就是人和人的差别了。
胤祺也不满道:“我要是知道你是来跟人伸手要厚礼的,我就不让你进来了,你一个皇阿哥,也不嫌丢人。”
胤禟也不满道:“我有什么好丢人的,还是亲哥呢,你就不能有一回是想着弟弟我的?”
胤祺顿时黑了脸:“你还说,我要是不想着你,你能知道今天德亨要来?”
胤禟暴起:“我……”
眼看亲兄弟要打起来了,胤禩忙去劝架,胤礻我和胤禵兄弟两个悄摸摸的来到看热闹看的兴致盎然的德亨身边,一左一右将他给夹在中间,胤礻我笑道:“别管他们,他们一个额娘生的,性子南辕北辙,见面就没有不吵的时候,你带的羊毛脂呢?我听五哥说有一桶?”
胤禵也道:“你送弘晖的羊毛脂品质上乘,我额娘用着很不错,嘿嘿,嘿嘿嘿。”
德妃?
看来他送弘晖的那两桶羊毛脂已经有了去处,都上了德妃的梳妆台了。
这不,胤禵都变着法儿的来跟他讨了。
不过,德亨很好奇:“你们不是要每日读书的吗?怎么我感觉什么时候都能见着你们?”
胤礻我就道:“咱们是得读书啊,这不冬至了,又要娶媳妇了,汗阿玛就网开一面,让早上仍旧读书,下晌可以四处走动了。”
哦,原来如此,只是,你说娶媳妇怎么就跟说下午要吃饭一样,都不带羞的吗?
这会子胤禟也跟他哥吵完了,也凑过来道:“读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见你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见得着的,你手里还有多少羊毛脂,匀我一些,我的小格格脚指头上长了一个裂疮,太医说用这羊毛脂制成的药膏治这些疮啊纹啊的有奇效。”
德亨没问为什么胤禟的女儿康熙帝的皇孙女儿为什么会长裂疮,只是奇怪道:“只是抹疮而已,小格格就是天天抹,也用不了多少吧?”
胤禵扒他老底道:“是他养的那些格格们跟他要,你不用理他。”
此格格非彼格格,胤禵说的是胤禟的侍妾。
没错,还没大婚呢,胤禟已经有女儿了。
德亨摇头道:“冬天不好弄,我手里的羊毛脂都是有数儿的,分给你们,其他府上就少了。”
胤禟、胤礻我和胤禵兄弟三个对视一眼,胤禟先抱怨道:“你事儿不是这么办的啊,为什么五哥和八哥有,我们兄弟就没有呢,我们也是汗阿玛生的儿子啊?”
德亨好悬没笑出来,他道:“因为五贝勒和八贝勒都帮过我啊,过节给他们送礼不是应该的?”
胤禵道:“那四哥呢?你怎么还给他送?”
德亨:“我是给弘晖送的,而且我是让人给他送去的,没有亲自上府拜访的。”
胤禩说兄弟们道:“行了,你们别闹德亨了,他送我的那份子分给你们好了,对了,我有多少?”他问德亨。
德亨道:“跟五贝勒一样,都是十斤装的玻璃桶,一桶羊毛原脂,一桶调过的面脂。”
胤禟顿时幸福的捂住了心口,连连叹息道:“天呐天呐,你居然是用十斤的桶装的,还是两桶,我还以为就是那种小玻璃瓶小酒罐子的桶?”
又说胤祺:“五哥,你有两桶,今天你无论如何也得分我些。”
胤祺也有些懵,点头道:“我也不知道会有这么多,早知道有这么多,怎么说也得分你一碗两碗的,对了,快让人拿上来瞧瞧?”
胤禟怪叫:“一碗两碗?打发叫花子呢你?”
胤祺脸又黑了,胤禩忙拉住胤禟,不让兄弟两个再吵起来,他揽着胤禟的肩膀好笑道:“我府上人少,就你嫂子一个,用不了这么多,我多分你些啊,五哥还有太后和岳家呢,你多体谅,多体谅啊。对了,这羊毛脂是原料,咱们还得将之调制成更精美的胭脂才行,你知道哪里有调制胭脂的大匠吗?”
胤禟这才心气儿顺了,道:“还能哪里有,最好的胭脂匠就在内务府呢……”
第72章
康熙四十二年的冬日, 涂抹羊毛脂似乎成了上层贵族们的新风尚,秀女涂抹胭脂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种新膏脂的火热了,到了最后, 反倒是男子在引领连这种新潮流。
因为羊毛脂调制而成的护肤品,不仅防干燥风吹,它还防冻疮,防干裂, 用在某些地方,它还防撕裂更润滑,呃,最后一项可以划掉。
但总之,这羊毛脂,似乎更容易获得男子的青睐,女子用的胭脂可以有替代品,但羊毛脂, 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替代它的。
一时间, 这未加工以及加工过的半成品羊毛脂,一盒难求。
而这个盒, 居然是那种只比成年男人大拇指肚大一圈只有一个指甲盖深的迷你小盒子,德亨都不知道,清朝居然能有这样精致的可以陈列在博物馆里做展览的迷你小盒子,而且材质种类极其丰富:
玉质的、琉璃的、水晶的、檀香木的、沉香木的,甚至不知道是哪个瓷窑,居然加紧烧制了一大批腻白如玉的轻薄拇指盒, 颜色有石青的、天青的、粉红的、粉黄的、粉绿的、黑的、白的、月白的、花里胡哨几种颜色混合的……
你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你见不到的。
盒子都做成拇指大小了, 这价格上, 就很能让人接受了,就这么一小盒防冻膏,只卖一百文,省着用,一个人能用一个冬天哦,是不是很划算?
划算个屁啊!
德亨送人都是成桶成桶的送,结果你们卖就按拇指大小的卖,还卖这么贵,这也叫划算吗?
奸商,什么叫奸商,德亨算是见识到了。
而这羊毛脂,不是从德亨这里流出去的,也不是从衍潢那里流出去的,更不是从胤祺、胤禩这些他送过礼的阿哥们手里流出去的,他们也没这么多?
那这些商人,到底是从那里搞到的这羊毛脂原料呢?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是从兵部。
宫妃和胤禟这些皇子们为什么都来找德亨讨要这脂膏,是因为康熙帝下旨将这羊毛脂用在保养兵甲武器上,尤其是造价昂贵的火枪大炮上。
康熙帝着兵部来负责此事。
在护养兵甲武器都不足的情况下,后宫嫔妃的皮肤护养自然就要靠后站了,所以这些宫妃们想要获得羊毛脂,要么靠儿子孝敬,要么靠内务府孝敬。
内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