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82节
简王府那边德亨不打算亲自去,一直和雅尔江阿交往的是叶勤,德亨就拜托阿玛向雅尔江阿表达他的敬谢之意,然后送上谢礼。
这三家王府搞定了,其他的,德亨就都听大人安排了,毕竟他现在还是个才上小学的宝宝呢。
这第二条章程,就是给自己和自家挑选侍从。
就像之前叶勤说的,德亨受封国公之后,首要的一个就是见人,现在他国公大印已经拿到手了,是该见一见他的那个蒙古佐领和内府管领,以及那二十户丁勇了。
如今,德亨已经将隶属于他的丁册拿到手了,翻开丁册,上面清楚的记录着:
正白旗蒙古第四参领第十一佐领巴音下领前锋二名庆格尔泰、阿木尔,亲军二名三十八、巴图,护军十七名……共八十九名。
翻开另一页,记录着佐领巴音祖、父、妻、子等人口名字年龄样貌特征及住宅地址和财产,下一页是庆格尔泰,再下一页是阿木尔……
一整本名册上,共记录了这个佐领内一共六百二十三名人口。
这六百余人口,上到八十齿摇老妪,下到尚未出生的小小胎儿,就都是他这个新封辅国公的属民了。
放下这本红皮的蒙古佐领名册,拿起了那个白皮的管领名册。
这个管领名册就要轻薄多了,上面记录了管领宋学清管理的十二户六十九口人,具体到全家人口情况和财产情况,以及,有没有种痘。
在个人信息的最后一行,不仅记录了是否种痘,因何没有种痘,甚至还记录了种痘者当年种痘时的具体出痘情况,以此来判定这个人天花传染免疫力强大还是弱小。
德亨让小福将这本管领册子拿去给纳喇氏看。如今纳喇氏妊娠状态一日比一日明显了,孩子出生前和出生后的乳母、保姆、婢女、跑腿等一套班子现在就可以从这里面选出来了。
庄园三个半,都是皇庄,一个半在京畿附近,一个在盛京,一个在黑龙江,一个比一个远,希望他们能在十一月份到京吧。
最后,就是那二十户人丁了。
所谓的人丁,就是能够服兵役的壮丁,不仅年龄正值壮年,身体素质也得够好,会骑射,会说满语、写满字。
当然不包括老弱病残。
这才是清朝标准一丁。
这一丁是指壮年男人,这个壮年男人的家属,包括父母妻儿兄弟姐妹等等,都是他的附属,不合成丁标准,是不在丁册之上的。
所以,说是二十户丁,其实人口将近过百了。
以上说的是旗人。
这二十户丁册上,竟然还包括了五十户民丁,作为附属补充册。
民丁,顾名思义,就是非八旗壮劳力,全部都是汉人。
这五十户民丁,一共是二百余人口,与旗人加起来,三百人出头。
以后就都是德亨的附属了。
对了,这二十户丁不居住在城内,而是在城南京畿辅东石河屯,也就是说,这一整个屯,包括山川、土地、土地之上的房屋、牲畜等,德亨拥有优先使用权。
换句话说,这二十户丁除了要听他的安排来护卫他的国公府之外,还要向他缴税,如果德亨横征暴敛不做人的话,他们有理都没处说去。
除非德亨闹出人命来,并且让御史参到了康熙案头,德亨才有可能受到相应的处罚。
但如果德亨得康熙帝的宠爱,康熙帝也只会轻拿轻放,顶多口头上警告德亨一番,就这么放过了。
所以,这次封爵,康熙帝是真的大手笔啊。
光人口所得,就超千数了。
窥一斑而知全貌,从德亨这次封爵所得可以预算出,一个成年皇子在分府的时候,他能从皇帝老爹那里分走多少人口和财产。
这还不算,上三旗不够分的,那就从下五旗搂,从户部民丁身上搂,总能搂的让所有人都满意。
也可以想见,康熙末年皇子内斗将会有多么激烈。
因为,这些皇子手中,是真的握有真刀真枪真人去血拼战斗的。
每一页历史书上,都沾满了斑斑血迹。
第70章
在十月末, 德亨就见完了佐领巴音、管领宋学清、屯领那布图、顺天庄头塞达慕和田也多,并且从管领里面选了两个年长妇人做精奇妈妈、四个已经留了头的小丫鬟在身边服侍。
另外还有两个身怀六甲的孕妇,等她们的孩子生了之后, 正好可以给新生儿做乳母,她们的孩子就是新生儿的奶兄和奶姐了,可以陪伴新生儿一起长大。
佐领巴音在知道主母纳喇氏有孕之后,也推荐了自己佐领内的生身嬷嬷和有孕妇人, 但被纳喇氏佐领人不比家人,可以驱使奴役给婉拒了。
在儿子未封爵之前,叶勤和纳喇氏曾一度觉着丁香胡同的那十五间房买多了,因为在等装修的这一段空闲时间内,夫妻两个每每为经营什么生意而发愁、捉摸不定。
等德亨弄出羊毛脂,两口子才松了口气,决定就卖面脂和胭脂,打货架和摆台面都是往阔绰里面弄, 因为有十五间房呢, 连库房都算在内,也根本都用不完。
等儿子封爵之后, 一件件事情办下来,纳喇氏就日日跟叶勤唠叨,当初房子买少了,应该将一整条胡同都买下来的。
这口气大的,让偶然听到的大舅福顺不住摇头,觉着妹妹自从遇喜之后, 就飘了。
飘到长白山云巅去了都!
还一整条胡同, 四座王府排一起, 也才占了一整条胡同呢。
纳喇氏为什么会发这种感慨呢?
是位于顺天府的那一条半皇庄内的出产已经整理出来了, 庄头塞达慕和田也多向主母纳喇氏请示:“野物儿和粮、草、猪、鸭、蔬、果、布匹、柴、炭、煤等甚多,需运往何处呢?”
运往何处?
纳喇氏怎么会知道运往何处?
他们家的新公府还乱糟糟的呢。
纳喇氏搂着儿子镇定微笑:“可有名目?”
两个庄头送上名目,小福接过,纳喇氏吩咐道:“陶大家的,带两位庄头去西厢喝茶。”
从德亨正式受封国公爵开始,纳喇氏就不再叫李氏姓名,改口叫他陶大家的,刘佳氏则是陶二家的,因为老公府就是这么叫唤奴仆的,纳喇氏现学现用起来。
目送两个庄头去了西厢,纳喇氏将名目册子塞给德亨,泄气道:“额娘也看不懂这个,那可是一个半一等皇庄的出产,怕不得堆的山高,可要放哪里去呢?”
德亨见纳喇氏这样发愁,就笑道:“每岁皇庄要交纳多少粮草都是有规定的,一等皇庄缴纳250石,半分庄缴纳60石,草整庄不用交,只半庄交1000束,秫秸140束即可,另外可能还有红白黏米、我看一下册子……在这里,有红白黏米20石,也是半庄交的。”
“盛京和黑龙江的那两个三等庄子,一庄交粮190石,两庄就是380石,这样算起来,这三个半庄子粮食应是710石,咱们丁香胡同不是有房间吗,就将粮食存放在那里,两三个房间就能堆满了。”
纳喇氏想了一下,惊叹道:“阿弥陀佛,三大间的粮食啊,还说不多?这不就跟堆山似的高吗?”
德亨:“您不是见过大舅家碓房里堆的粮食了?比这多多了,咱们这也算多吗?”
纳喇氏拧了儿子的小肉脸一下,咬牙道:“你大舅那里堆的都是别人家的漕粮,咱们这个全都是自己家的,还是上等皇粮,那能比吗?啊?”
德亨忙将自己的腮帮子救出来,嘟囔道:“那以后还会更多呢,额娘要早点习惯才行。”
纳喇氏喜道:“行行,习惯,以后额娘会习惯的。”又抱着儿子的大脑门狠狠‘叭’了一口。
德亨:啧,额娘的脾气越来越阴晴不定了。
德亨跟纳喇氏商议道:“这册子上还记录了一些活物,有大黑猪、梅花鹿、狍子、鹌鹑、鸟雀、鸭子,还有一只鹰,咱们又没地方养,不如就送人吧?”
纳喇氏有些舍不得,但也没法子,家里就这么点地方,确实养不了,就道:“只得送人了,你不是还要去贝勒府走礼吗,正好带去,不寒碜,那鹰你要是喜欢的话,就养在家里吧。”
德亨点头应下,道:“那这些腊肉、蘑菇干、腌菜、油、醋等干货,就摆在铺子里卖吧?”
纳喇氏再次叹气,道:“只得如此了。”
德亨:“这些都好弄,草和秫秸整整十二大车呢,胡同那里是再堆不下了。”
纳喇氏发愁:“要不,放你大舅那里去?”
德亨:“要是大舅能用的话,就是白送也可,但大舅家也没养马,放他那里不是白占地方吗?而且,这草放久了就霉烂了,白瞎了。”
纳喇氏烦躁道:“那你说怎么办?等你阿玛回家让他处理吧。”
德亨:……
纳喇氏突然反应过来:“你是不是有主意了?这是你自己的东西,你处理好了。”
德亨:“不如送给衍潢吧,他们家养了好些战马,需要这些马草和秫秸。”
纳喇氏无所谓道:“这有什么,你想送就送好了。”
德亨哼哼:“这不是跟您说一声吗?”
纳喇氏嘲讽:“哈,额娘可挣不了这些,你要是会听额娘的,咱们家也没今天了。”
德亨立即求饶道:“好的,额娘,额娘说的都对,小福,快去请那两个庄头过来,额娘有话吩咐。”
小福憋笑去请人,留纳喇氏好笑的戳儿子的脑门。
德亨在家计划的挺好,但等真运进城之后,看到哼哼个不停的大黑猪和笼子里蔫蔫一点精神都没有的梅花鹿他就傻眼了,这些活物,亟需修养,而他是不能将这些大部队留在牛角湾胡同和丁香胡同的。
牛角湾胡同要住人,丁香胡同要做生意,还要放粮食和干货,根本没有地方再养活物。
德亨立即让孙来旺去找大舅福顺,除了东便门外的养鸭地,德亨想不到其他地方养这些活物了。
但牛角湾胡同西口这边也已经围了好多人看热闹了,显王府就离不远,早就有人第一时间将德亨遇到的困难报给了衍潢,在福顺到来之前,衍潢就亲自骑马过来了。
德亨见着衍潢,奇怪问道:“你不是忙的不见人影吗,怎么这个时间有空过来?”
“估计是听说你这里来了好些个牲畜,过来讨要了吧?”
德亨和衍潢循声看去,原来是新袭爵的和硕裕亲王保泰。
保泰调侃道:“我府上奴才来报,说王府后门拉来好大的大黑猪,我这不是怕这黑猪乱窜,再撞进王府去,就亲自来瞧瞧了?”
衍潢闷笑两声,德亨却是一下子脸都红了,跟保泰理论道:“我的大黑猪温顺的很,才不会冲进你们王府去呢!”
只是,他话音未落,就有一头大黑猪愤怒的“嗷”的咆哮了一声,四肢蹄子开始乱蹬乱跳起来,试图挣脱绳索,冲向人群。
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真不是什么温顺的物种,尤其是未曾阉割过的公猪。
人群乌乌怏怏的往后退,一边退还一边对着这头大黑公猪指指点点,对着德亨嘻嘻哈哈,惹的大黑猪更加暴躁了。
德亨被那“嗷”的一嗓子给猛的吓了一大跳,被保泰一把抱住往后退了几步,离这大黑猪远了些。
衍潢命令牵猪的打牲人道:“快,让它安静下来,别挣脱了。”
一个打牲人一边试图给大黑猪套黑麻布,一边跟衍潢道:“人太多了,这些猪里面,就数这头最野,爷,您让这些人别看热闹了。”
衍潢对他身边的一个护卫点了下头,这个护卫去驱赶人群,但这些人都是住在这周边胡同里的旗人,如何是这个护卫能驱赶的了的,只能徒劳了。
衍潢对德亨道:“放这里不是个事儿,不如先将这些活物送去我府上养着?”
没等德亨说话,保泰就先道:“这头大黑猪归我了,要银还是要物,小德亨,你说个数吧。”
这三家王府搞定了,其他的,德亨就都听大人安排了,毕竟他现在还是个才上小学的宝宝呢。
这第二条章程,就是给自己和自家挑选侍从。
就像之前叶勤说的,德亨受封国公之后,首要的一个就是见人,现在他国公大印已经拿到手了,是该见一见他的那个蒙古佐领和内府管领,以及那二十户丁勇了。
如今,德亨已经将隶属于他的丁册拿到手了,翻开丁册,上面清楚的记录着:
正白旗蒙古第四参领第十一佐领巴音下领前锋二名庆格尔泰、阿木尔,亲军二名三十八、巴图,护军十七名……共八十九名。
翻开另一页,记录着佐领巴音祖、父、妻、子等人口名字年龄样貌特征及住宅地址和财产,下一页是庆格尔泰,再下一页是阿木尔……
一整本名册上,共记录了这个佐领内一共六百二十三名人口。
这六百余人口,上到八十齿摇老妪,下到尚未出生的小小胎儿,就都是他这个新封辅国公的属民了。
放下这本红皮的蒙古佐领名册,拿起了那个白皮的管领名册。
这个管领名册就要轻薄多了,上面记录了管领宋学清管理的十二户六十九口人,具体到全家人口情况和财产情况,以及,有没有种痘。
在个人信息的最后一行,不仅记录了是否种痘,因何没有种痘,甚至还记录了种痘者当年种痘时的具体出痘情况,以此来判定这个人天花传染免疫力强大还是弱小。
德亨让小福将这本管领册子拿去给纳喇氏看。如今纳喇氏妊娠状态一日比一日明显了,孩子出生前和出生后的乳母、保姆、婢女、跑腿等一套班子现在就可以从这里面选出来了。
庄园三个半,都是皇庄,一个半在京畿附近,一个在盛京,一个在黑龙江,一个比一个远,希望他们能在十一月份到京吧。
最后,就是那二十户人丁了。
所谓的人丁,就是能够服兵役的壮丁,不仅年龄正值壮年,身体素质也得够好,会骑射,会说满语、写满字。
当然不包括老弱病残。
这才是清朝标准一丁。
这一丁是指壮年男人,这个壮年男人的家属,包括父母妻儿兄弟姐妹等等,都是他的附属,不合成丁标准,是不在丁册之上的。
所以,说是二十户丁,其实人口将近过百了。
以上说的是旗人。
这二十户丁册上,竟然还包括了五十户民丁,作为附属补充册。
民丁,顾名思义,就是非八旗壮劳力,全部都是汉人。
这五十户民丁,一共是二百余人口,与旗人加起来,三百人出头。
以后就都是德亨的附属了。
对了,这二十户丁不居住在城内,而是在城南京畿辅东石河屯,也就是说,这一整个屯,包括山川、土地、土地之上的房屋、牲畜等,德亨拥有优先使用权。
换句话说,这二十户丁除了要听他的安排来护卫他的国公府之外,还要向他缴税,如果德亨横征暴敛不做人的话,他们有理都没处说去。
除非德亨闹出人命来,并且让御史参到了康熙案头,德亨才有可能受到相应的处罚。
但如果德亨得康熙帝的宠爱,康熙帝也只会轻拿轻放,顶多口头上警告德亨一番,就这么放过了。
所以,这次封爵,康熙帝是真的大手笔啊。
光人口所得,就超千数了。
窥一斑而知全貌,从德亨这次封爵所得可以预算出,一个成年皇子在分府的时候,他能从皇帝老爹那里分走多少人口和财产。
这还不算,上三旗不够分的,那就从下五旗搂,从户部民丁身上搂,总能搂的让所有人都满意。
也可以想见,康熙末年皇子内斗将会有多么激烈。
因为,这些皇子手中,是真的握有真刀真枪真人去血拼战斗的。
每一页历史书上,都沾满了斑斑血迹。
第70章
在十月末, 德亨就见完了佐领巴音、管领宋学清、屯领那布图、顺天庄头塞达慕和田也多,并且从管领里面选了两个年长妇人做精奇妈妈、四个已经留了头的小丫鬟在身边服侍。
另外还有两个身怀六甲的孕妇,等她们的孩子生了之后, 正好可以给新生儿做乳母,她们的孩子就是新生儿的奶兄和奶姐了,可以陪伴新生儿一起长大。
佐领巴音在知道主母纳喇氏有孕之后,也推荐了自己佐领内的生身嬷嬷和有孕妇人, 但被纳喇氏佐领人不比家人,可以驱使奴役给婉拒了。
在儿子未封爵之前,叶勤和纳喇氏曾一度觉着丁香胡同的那十五间房买多了,因为在等装修的这一段空闲时间内,夫妻两个每每为经营什么生意而发愁、捉摸不定。
等德亨弄出羊毛脂,两口子才松了口气,决定就卖面脂和胭脂,打货架和摆台面都是往阔绰里面弄, 因为有十五间房呢, 连库房都算在内,也根本都用不完。
等儿子封爵之后, 一件件事情办下来,纳喇氏就日日跟叶勤唠叨,当初房子买少了,应该将一整条胡同都买下来的。
这口气大的,让偶然听到的大舅福顺不住摇头,觉着妹妹自从遇喜之后, 就飘了。
飘到长白山云巅去了都!
还一整条胡同, 四座王府排一起, 也才占了一整条胡同呢。
纳喇氏为什么会发这种感慨呢?
是位于顺天府的那一条半皇庄内的出产已经整理出来了, 庄头塞达慕和田也多向主母纳喇氏请示:“野物儿和粮、草、猪、鸭、蔬、果、布匹、柴、炭、煤等甚多,需运往何处呢?”
运往何处?
纳喇氏怎么会知道运往何处?
他们家的新公府还乱糟糟的呢。
纳喇氏搂着儿子镇定微笑:“可有名目?”
两个庄头送上名目,小福接过,纳喇氏吩咐道:“陶大家的,带两位庄头去西厢喝茶。”
从德亨正式受封国公爵开始,纳喇氏就不再叫李氏姓名,改口叫他陶大家的,刘佳氏则是陶二家的,因为老公府就是这么叫唤奴仆的,纳喇氏现学现用起来。
目送两个庄头去了西厢,纳喇氏将名目册子塞给德亨,泄气道:“额娘也看不懂这个,那可是一个半一等皇庄的出产,怕不得堆的山高,可要放哪里去呢?”
德亨见纳喇氏这样发愁,就笑道:“每岁皇庄要交纳多少粮草都是有规定的,一等皇庄缴纳250石,半分庄缴纳60石,草整庄不用交,只半庄交1000束,秫秸140束即可,另外可能还有红白黏米、我看一下册子……在这里,有红白黏米20石,也是半庄交的。”
“盛京和黑龙江的那两个三等庄子,一庄交粮190石,两庄就是380石,这样算起来,这三个半庄子粮食应是710石,咱们丁香胡同不是有房间吗,就将粮食存放在那里,两三个房间就能堆满了。”
纳喇氏想了一下,惊叹道:“阿弥陀佛,三大间的粮食啊,还说不多?这不就跟堆山似的高吗?”
德亨:“您不是见过大舅家碓房里堆的粮食了?比这多多了,咱们这也算多吗?”
纳喇氏拧了儿子的小肉脸一下,咬牙道:“你大舅那里堆的都是别人家的漕粮,咱们这个全都是自己家的,还是上等皇粮,那能比吗?啊?”
德亨忙将自己的腮帮子救出来,嘟囔道:“那以后还会更多呢,额娘要早点习惯才行。”
纳喇氏喜道:“行行,习惯,以后额娘会习惯的。”又抱着儿子的大脑门狠狠‘叭’了一口。
德亨:啧,额娘的脾气越来越阴晴不定了。
德亨跟纳喇氏商议道:“这册子上还记录了一些活物,有大黑猪、梅花鹿、狍子、鹌鹑、鸟雀、鸭子,还有一只鹰,咱们又没地方养,不如就送人吧?”
纳喇氏有些舍不得,但也没法子,家里就这么点地方,确实养不了,就道:“只得送人了,你不是还要去贝勒府走礼吗,正好带去,不寒碜,那鹰你要是喜欢的话,就养在家里吧。”
德亨点头应下,道:“那这些腊肉、蘑菇干、腌菜、油、醋等干货,就摆在铺子里卖吧?”
纳喇氏再次叹气,道:“只得如此了。”
德亨:“这些都好弄,草和秫秸整整十二大车呢,胡同那里是再堆不下了。”
纳喇氏发愁:“要不,放你大舅那里去?”
德亨:“要是大舅能用的话,就是白送也可,但大舅家也没养马,放他那里不是白占地方吗?而且,这草放久了就霉烂了,白瞎了。”
纳喇氏烦躁道:“那你说怎么办?等你阿玛回家让他处理吧。”
德亨:……
纳喇氏突然反应过来:“你是不是有主意了?这是你自己的东西,你处理好了。”
德亨:“不如送给衍潢吧,他们家养了好些战马,需要这些马草和秫秸。”
纳喇氏无所谓道:“这有什么,你想送就送好了。”
德亨哼哼:“这不是跟您说一声吗?”
纳喇氏嘲讽:“哈,额娘可挣不了这些,你要是会听额娘的,咱们家也没今天了。”
德亨立即求饶道:“好的,额娘,额娘说的都对,小福,快去请那两个庄头过来,额娘有话吩咐。”
小福憋笑去请人,留纳喇氏好笑的戳儿子的脑门。
德亨在家计划的挺好,但等真运进城之后,看到哼哼个不停的大黑猪和笼子里蔫蔫一点精神都没有的梅花鹿他就傻眼了,这些活物,亟需修养,而他是不能将这些大部队留在牛角湾胡同和丁香胡同的。
牛角湾胡同要住人,丁香胡同要做生意,还要放粮食和干货,根本没有地方再养活物。
德亨立即让孙来旺去找大舅福顺,除了东便门外的养鸭地,德亨想不到其他地方养这些活物了。
但牛角湾胡同西口这边也已经围了好多人看热闹了,显王府就离不远,早就有人第一时间将德亨遇到的困难报给了衍潢,在福顺到来之前,衍潢就亲自骑马过来了。
德亨见着衍潢,奇怪问道:“你不是忙的不见人影吗,怎么这个时间有空过来?”
“估计是听说你这里来了好些个牲畜,过来讨要了吧?”
德亨和衍潢循声看去,原来是新袭爵的和硕裕亲王保泰。
保泰调侃道:“我府上奴才来报,说王府后门拉来好大的大黑猪,我这不是怕这黑猪乱窜,再撞进王府去,就亲自来瞧瞧了?”
衍潢闷笑两声,德亨却是一下子脸都红了,跟保泰理论道:“我的大黑猪温顺的很,才不会冲进你们王府去呢!”
只是,他话音未落,就有一头大黑猪愤怒的“嗷”的咆哮了一声,四肢蹄子开始乱蹬乱跳起来,试图挣脱绳索,冲向人群。
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真不是什么温顺的物种,尤其是未曾阉割过的公猪。
人群乌乌怏怏的往后退,一边退还一边对着这头大黑公猪指指点点,对着德亨嘻嘻哈哈,惹的大黑猪更加暴躁了。
德亨被那“嗷”的一嗓子给猛的吓了一大跳,被保泰一把抱住往后退了几步,离这大黑猪远了些。
衍潢命令牵猪的打牲人道:“快,让它安静下来,别挣脱了。”
一个打牲人一边试图给大黑猪套黑麻布,一边跟衍潢道:“人太多了,这些猪里面,就数这头最野,爷,您让这些人别看热闹了。”
衍潢对他身边的一个护卫点了下头,这个护卫去驱赶人群,但这些人都是住在这周边胡同里的旗人,如何是这个护卫能驱赶的了的,只能徒劳了。
衍潢对德亨道:“放这里不是个事儿,不如先将这些活物送去我府上养着?”
没等德亨说话,保泰就先道:“这头大黑猪归我了,要银还是要物,小德亨,你说个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