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16节
她还是皇太后的亲戚,因为皇太后只说蒙古语,所以在后宫中,太后和这个小博尔吉特氏关系亲近,于情于理,被皇太后养大的胤祺都得想着她。
胤祺平时少有和兄弟们相聚,即便不得不聚在一起,也是寡言少语,这次他却是一再出声,可见这个风扇,实在是得他的心意。
胤禟就更积极了,不止想着母妃宜妃,他还从这个风扇上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他都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构思如何赚钱了,若只供皇上一个人用,那他还怎么赚钱啊?
背着汗阿玛里赚黑钱吗?
那多没意思。
胤的生母温僖贵妃已去世,倒是没有母妃需要孝敬,但他自己就不需要了吗?他还有很多显贵的母家亲戚呢。
胤祉见所有弟弟们都“殷殷”看着他,以他马首是瞻的样子,心下升起奇异的满足感,他轻咳一声,道:“那好吧,哥哥我就给汗阿玛上封折子说明这风扇的事。只是,内务府那边如何造,造多少,你们自己商议吧。”
胤禟和胤立即去看胤禩,胤禩勾了勾唇角,道:“我给嘎达混说一声,让他准备些好点的木料就是了,至于造办处工匠那里,弟弟就力有不怠了。”
胤禩嘴上说着力有不怠,但眼睛却是看着胤禛的。
胤禛呷了口茶,道:“造办处那里,我叫人给满达礼送个信儿,让他出两个有手上功夫的先造来看看。”满达礼是造办处总管郎中之一,更是德妃的一个堂弟。
德妃乌雅氏包衣出身,父祖都曾在内务府当差,祖父额参更是做到了正一品内大臣。如今德妃这一支的兄弟都有了外朝差事,但一些旁支子弟还在内务府继续干着祖辈的活计呢。
所以要论内务府的人脉深广,胤禩拍马赶不上胤禛,只是平时人四爷不显山不露水罢了。
而且,胤禛说的是出两个手上功夫好的,意思是让满达礼选两个有真本事的师傅,带着他手下的一众小工们去造风扇,要不然,光皇阿哥就这么多人,两个人得造到猴年马月去?
胤祺当先拍手道:“再好不过了,兄弟们就等着了。”反正风扇造出来第一个他是要拿去永寿宫献宝的。
看弟弟胤禟这么兴头,翊坤宫那里就交给他吧。
众位皇阿哥们分工合作分派任务去造这风扇的时候,叶勤就在旁安静听着,没一会,恭亲王常宁第三子海善来请众位皇阿哥,说是祭礼开始,需要众位阿哥们到位了。
叶勤这才随着皇阿哥们出了偏殿,跟随大溜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磕头哭灵。
一直忙到太阳落西了,叶勤才在胤禩的邀请下,一起结伴回牛角湾胡同。
回到家后,叶勤换了身衣裳,开始跟妻子儿子说起今日恭亲王府之行。
叶勤先是感叹:“咱们早上的时候还在家说呢,不知道这风扇到底花落谁家。嗨,等去了,就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这群皇阿哥们聚在一起相处融洽的很,并没有什么争抢的举动,反倒你一言,我一语的,将那个风扇到底是怎么扇风的给说了个七七八八。我反正是没听懂,但听着很有道理的样子,啧啧,这群皇阿哥们,真正是学富五车,博学多才,唉,这宫里的教书先生就是有本事,唉。”
叶勤一句三叹,叹完,又可惜又可怜的看了眼自家儿子,心下更是复杂难言了。
他的儿子,才六岁,学识上就看着不比那些皇阿哥们差呢。
德亨听叶勤说起这些传说中的皇阿哥们也稀奇的很,不过他对叶勤说这些皇阿哥兄友弟恭有些不敢苟同。
现在才是康熙四十二年,离一废太子还好几年,估计太子跟康熙爷俩的父子关系也还融洽,当然就没这群皇阿哥什么事了。
等到一废、二废太子之后,你看这些皇阿哥们还相处融洽吧,不打出狗脑子来才怪。
纳喇氏问道:“这风扇就只有皇阿哥们见了?没让其他王爷贝勒的见到吗?”
叶勤道:“见了,怎么没见到?我是先拿去给皇阿哥们看了,后来诸如裕亲王府、惠亲王府的这些王公们也都来看了,一些朝中众臣也见到了,但他们只是看看,也没说什么,就算了。”
纳喇氏惊讶:“就这么算了?那你今日不是白去了?咱们的风扇也没拿回来,岂不是亏大了?”
叶勤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的。”
叶勤将胤祉会给皇上上书的事仔细说了一遍,又道:“刚才回家的路上,八贝勒跟我透了个底儿,说可能皇上会给名誉上的褒奖,但他会帮着运筹,给我争取一些实际的好处,不会让我吃亏的。”
又对着德亨真心称赞道:“怪道你大舅对八贝勒赞不绝口,这位八爷,真真不知道该让人怎么赞他才好,确实是位难得的妙人。”
啊,又是胤禩啊。
也难怪,他们两家住的近,早上他们一路去的王府,晚上又是一路回来的,叶勤心理上,天然的就跟这位八爷更亲近了。
纳喇氏问道:“那八贝勒说的实际上的好处,会有什么呢?”她这人务实的很,那些名啊誉啊的固然好,但能拿在手里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得她心意。
叶勤猜测道:“左不过就是些金子银子的好处吧?”出了金银,叶勤想象力有限,见识上也短缺,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其他的好处了。
德亨道:“金子银子也很好啊,这样咱们就有钱盘下几间店,出租也好,雇人做些买卖也好,也是家中有了长久的进项了。”
纳喇氏高兴道:“这个好,南面丁香胡同的靠街那几间房子我早相中了,正苦于手头紧不敢跟人谈价呢。”
纳喇氏说的丁香胡同是靠近东大街的那个胡同,更靠近崇文门,若是在那里开间铺子,定会是旺铺中的旺铺。
叶勤也心下火热道:“等银子一到手,你就去盘下来,八贝勒应该不会让我等太久的。”
德亨有些无语,原来,他的阿玛额娘的心就这样小,这样容易满足的吗?
一□□一无二的风扇,就只想着要点子金银就算了?
当然不会一点子金银就算了的,对这台风扇,叶勤另有真正没说出口的打算。
叶勤拿出了一个令牌和玉佩出来给德亨,道:“这是四贝勒府的令牌,你要是有什么信件啊、东西啊要给弘晖阿哥送的,让你两个爹拿着这令牌去就行了,门房不会拦。这个玉佩是四贝勒爷赏给你的。”
说到这里,又有些摸不准道:“四贝勒只跟我说是赏你的,其他就没话了,这位四贝勒看着十分的有气势,我想多问一句,愣是没敢开口。总不能是因为你跟弘晖阿哥写了两封信,他就赏你块玉佩吧?”
德亨看着手里这块镂空雕蝙蝠的温润玉佩,随口道:“阿玛你忘了我是怎么跟弘晖相识的?他甩开跟着他的哈哈珠子和丫鬟偷跑了出来,那天恭亲王府人那样多那样乱,他一个小阿哥,保不齐就要出点什么事,他跟我遇见了,咱们在一块儿说话,还是我让王府姑姑们去通知的四福晋将他给带回去呢。”
叶勤笑道:“那这玉佩,就是奖赏了。行,今日能得了这令牌和玉佩,也不算你阿玛我白跑一趟。”
纳喇氏迟疑道:“你是说?”
叶勤点头:“原本,我是想看着话头能不能提一下咱们德亨读书的事,若是有哪位皇阿哥或者王公的接了话,我也好去打听一番,送咱们德亨去哪家府上读书。谁知,还没等我开口呢,四贝勒就给了令牌和玉佩。”
“四贝勒府固然高贵难言,但咱们德亨也不是上赶着非他不可的。之前没这风扇,四贝勒府就是咱们能遇到的最好的,现在我也算是进了众位皇阿哥的眼了,该咱们好好挑了。”
纳喇氏却道:“四贝勒那里你也不能怠慢了。德亨跟弘晖阿哥处的好,这是难得的缘分,总比去个陌生府里看人脸色的好。”
纳喇氏是更想送德亨去四贝勒府跟弘晖一起读书的,别的不说,这四贝勒府的奴才有规矩的很,她觉着送儿子去不会看人白眼。
遭罪。
叶勤也点头道:“行,等我再好好打听贝勒府的情况,再看要不要送德亨去读书。”
昨儿个他还在暗自恼怒自己对兄弟务尔登言语不当或许会惹让四贝勒挑理呢,今天他反倒要衡量四贝勒府适不适合他儿子,这可真是
十年,不对,是一朝河东一朝河西啊!
叶勤就跟吃了人参果儿似的,整个人都飘飘然了,德亨把玩着玉佩,问道:“阿玛,今天二叔没去王府帮忙吗?”
叶勤哼笑一声,道:“怎么没去?我们前后脚到的,不过我跟皇阿哥们在一处,他跟王府的人在另一处,咱们两个只打了个照面,没说上几句话就散了。”
德亨提醒道:“阿玛,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叫上大舅和二叔一起,也好给您壮个声势。”不管是财还是势,都很容易招人眼,叶勤身后没个帮手可不成。
叶勤撇嘴,应道:“知道了,不会忘了他的。”又开始畅想道:“哎你说儿子,让你大舅操持着,咱们开个风扇铺子专门卖风扇怎么样,满京城独一家,那不得赚翻了……”
第22章
头一天晚上还在说大舅福顺和二叔务尔登呢, 第二日早饭之后,福顺和务尔登就几乎同时上门了。
两人在大门口相遇,福顺皮笑肉不笑的给务尔登打了个千礼:“小拨什库福顺给佐领请安。”
务尔登将他扶起来, 客气道:“你我并不在一个佐领,无需客气。”
福顺:“您是长官,规矩如此,不得不遵从。”
务尔登点头道:“谨言慎行, 你很好。别在门口站着了,快进门吧。”说罢,对来开门的陶二点一点头,当先抬脚进门去了。
福顺心里骂骂咧咧,面上就带出来些,陶二看到了,忙对他摇头,然后耳语一番, 将若有所思的福顺给请进门去。
叶勤正在家和纳喇氏盘点家当, 见务尔登来了,就指着一个记得乱七八糟的账簿讽刺道:“你们府上的奴才也太坑人了, 我就要了那么二十亩地,你看看,这上面的出产,还不如他大舅东(便)门外河沿子里鸭子下的蛋多,感情那是块荒地,除了石头什么都不长是不是?”
当初分家的时候, 除了这牛角湾的一处四合院, 分给叶勤的还有一顷地, 不过, 这一顷地在沈阳那边,叶勤连京城都出不去,他信的着的奴才更少,一顷地给他,就跟打了水漂一样,一年到头还不知道能见到几个收成,偏他又不能去亲自监管,所以,分家的时候,他弃了沈阳的地,要了京城近郊的地。
但这京城近郊的地,每一寸都是有主的,国公府传下来的也就这么一点,分出去可真就没有了,于是当年瓜尔佳氏给拒绝了。她的原话是:要么要沈阳的地,要么要银子,你自己选吧。
叶勤选了银子,一千两白银。
看着很多,但安家的话,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
还是务尔登实在看不下去,硬是顶着瓜尔佳氏的压力给了京城西郊的二十亩良田,他总不能让庶兄一家饿死吧?
给了田,那就是给了粮食,省的别人在后头戳他脊梁骨。
叶勤也很满意这京郊的二十亩田地,他将韦氏的墓设在这二十亩地里,这样,他就有理由每年清明、中元、元旦等时节带着妻儿来祭扫了,也算是放风。
叶勤当初放弃了沈阳的那一顷地,要求在京郊划给他一些地,就是打着偶尔出游的目的啊。
这二十亩地在京城二十里范围之内,背靠山前临水,等他手头宽裕了,完全可以在这里建一个小庄子,要是京城住腻烦了,就能偶尔搬到小庄子上住,多么惬意。
德亨也很满意这二十亩地。
为啥呢?
因为这二十亩地就在瓮山脚下,毗邻宫廷养马的草料场,和一座荒废的寺庙做邻居。
这样说的话可能让人泛迷糊,觉着这就不是一个荒郊野岭吗?
但若是告诉你,东北十里之处就是畅春园,等再过个二十年,北面的圆明园将会拔地而起,再过个几十年,乾隆帝会在这里为母后建造一座清华园(后改名颐和园)呢?
而这二十亩地背靠的瓮山,也会被乾隆帝改名为万寿山,这样说的话,这二十亩地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就很清晰明了了?
这二十亩地,就是皇家园林的原始状态,怎么能不让德亨满意呢?
当然,土地的原始状态和美轮美奂的皇家苑林还是有天上地下的差距的,但这不妨碍德亨做一做坐拥颐和园的美梦啊。
看吧,开国祖宗再没落,手里也是有好东西的。
不过呢,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了,眼前的情况是,叶勤被坑了。
叶勤手底下除了从国公府分出来的哈拉嬷嬷一家,他自己也是有奴才的,比如他的奶母一家,还有他的两个小厮一家,以及,他的母家韦氏一家。
除了韦氏一家,叶勤出钱在这二十亩地上,也就是韦氏的坟头附近建了一座宅子,让奶母一家住进去,给他看地看坟,后来两个小厮也成家,京城之内的四合院内实在住不下,叶勤自觉哈拉嬷嬷一家够用了,就再次出钱建了宅子,将小厮一家也打发去“庄子”上给他种地去了。
但十五年过去,估计这些奴才都看不到跟着叶勤的希望了,慢慢的,就心靠国公府了。
叶勤对此无能为力,生了几场气后,想着他也并不靠这二十亩地吃饭,就对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不见心不烦了。
毕竟是个奶了他一场,跟了他一场的人,就这么地吧。
但如今,这不是眼看着要发达了吗。他就又想起了这二十亩地,想着他梦想里的小庄子是该规划起来,等手头有了余钱,就可以着手开建了。
在计划着如何建庄子的空档,他突然想起了他还有三房奴才在他的“庄子”上呢,就翻出来不知道多少年没看过的账本来,打算先了解了解情况。
这一看,直接给气笑了。
正好务尔登来了,叶勤将账本扔务尔登鼻子底下,让他自己看。
务尔登自然是知道叶勤的“庄子”是怎么一回事的,他合上账本,道:“他们不是每秋都给你送粮食送鸡鸭鱼猪吗?你没收到?”
胤祺平时少有和兄弟们相聚,即便不得不聚在一起,也是寡言少语,这次他却是一再出声,可见这个风扇,实在是得他的心意。
胤禟就更积极了,不止想着母妃宜妃,他还从这个风扇上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他都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构思如何赚钱了,若只供皇上一个人用,那他还怎么赚钱啊?
背着汗阿玛里赚黑钱吗?
那多没意思。
胤的生母温僖贵妃已去世,倒是没有母妃需要孝敬,但他自己就不需要了吗?他还有很多显贵的母家亲戚呢。
胤祉见所有弟弟们都“殷殷”看着他,以他马首是瞻的样子,心下升起奇异的满足感,他轻咳一声,道:“那好吧,哥哥我就给汗阿玛上封折子说明这风扇的事。只是,内务府那边如何造,造多少,你们自己商议吧。”
胤禟和胤立即去看胤禩,胤禩勾了勾唇角,道:“我给嘎达混说一声,让他准备些好点的木料就是了,至于造办处工匠那里,弟弟就力有不怠了。”
胤禩嘴上说着力有不怠,但眼睛却是看着胤禛的。
胤禛呷了口茶,道:“造办处那里,我叫人给满达礼送个信儿,让他出两个有手上功夫的先造来看看。”满达礼是造办处总管郎中之一,更是德妃的一个堂弟。
德妃乌雅氏包衣出身,父祖都曾在内务府当差,祖父额参更是做到了正一品内大臣。如今德妃这一支的兄弟都有了外朝差事,但一些旁支子弟还在内务府继续干着祖辈的活计呢。
所以要论内务府的人脉深广,胤禩拍马赶不上胤禛,只是平时人四爷不显山不露水罢了。
而且,胤禛说的是出两个手上功夫好的,意思是让满达礼选两个有真本事的师傅,带着他手下的一众小工们去造风扇,要不然,光皇阿哥就这么多人,两个人得造到猴年马月去?
胤祺当先拍手道:“再好不过了,兄弟们就等着了。”反正风扇造出来第一个他是要拿去永寿宫献宝的。
看弟弟胤禟这么兴头,翊坤宫那里就交给他吧。
众位皇阿哥们分工合作分派任务去造这风扇的时候,叶勤就在旁安静听着,没一会,恭亲王常宁第三子海善来请众位皇阿哥,说是祭礼开始,需要众位阿哥们到位了。
叶勤这才随着皇阿哥们出了偏殿,跟随大溜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磕头哭灵。
一直忙到太阳落西了,叶勤才在胤禩的邀请下,一起结伴回牛角湾胡同。
回到家后,叶勤换了身衣裳,开始跟妻子儿子说起今日恭亲王府之行。
叶勤先是感叹:“咱们早上的时候还在家说呢,不知道这风扇到底花落谁家。嗨,等去了,就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这群皇阿哥们聚在一起相处融洽的很,并没有什么争抢的举动,反倒你一言,我一语的,将那个风扇到底是怎么扇风的给说了个七七八八。我反正是没听懂,但听着很有道理的样子,啧啧,这群皇阿哥们,真正是学富五车,博学多才,唉,这宫里的教书先生就是有本事,唉。”
叶勤一句三叹,叹完,又可惜又可怜的看了眼自家儿子,心下更是复杂难言了。
他的儿子,才六岁,学识上就看着不比那些皇阿哥们差呢。
德亨听叶勤说起这些传说中的皇阿哥们也稀奇的很,不过他对叶勤说这些皇阿哥兄友弟恭有些不敢苟同。
现在才是康熙四十二年,离一废太子还好几年,估计太子跟康熙爷俩的父子关系也还融洽,当然就没这群皇阿哥什么事了。
等到一废、二废太子之后,你看这些皇阿哥们还相处融洽吧,不打出狗脑子来才怪。
纳喇氏问道:“这风扇就只有皇阿哥们见了?没让其他王爷贝勒的见到吗?”
叶勤道:“见了,怎么没见到?我是先拿去给皇阿哥们看了,后来诸如裕亲王府、惠亲王府的这些王公们也都来看了,一些朝中众臣也见到了,但他们只是看看,也没说什么,就算了。”
纳喇氏惊讶:“就这么算了?那你今日不是白去了?咱们的风扇也没拿回来,岂不是亏大了?”
叶勤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的。”
叶勤将胤祉会给皇上上书的事仔细说了一遍,又道:“刚才回家的路上,八贝勒跟我透了个底儿,说可能皇上会给名誉上的褒奖,但他会帮着运筹,给我争取一些实际的好处,不会让我吃亏的。”
又对着德亨真心称赞道:“怪道你大舅对八贝勒赞不绝口,这位八爷,真真不知道该让人怎么赞他才好,确实是位难得的妙人。”
啊,又是胤禩啊。
也难怪,他们两家住的近,早上他们一路去的王府,晚上又是一路回来的,叶勤心理上,天然的就跟这位八爷更亲近了。
纳喇氏问道:“那八贝勒说的实际上的好处,会有什么呢?”她这人务实的很,那些名啊誉啊的固然好,但能拿在手里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得她心意。
叶勤猜测道:“左不过就是些金子银子的好处吧?”出了金银,叶勤想象力有限,见识上也短缺,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其他的好处了。
德亨道:“金子银子也很好啊,这样咱们就有钱盘下几间店,出租也好,雇人做些买卖也好,也是家中有了长久的进项了。”
纳喇氏高兴道:“这个好,南面丁香胡同的靠街那几间房子我早相中了,正苦于手头紧不敢跟人谈价呢。”
纳喇氏说的丁香胡同是靠近东大街的那个胡同,更靠近崇文门,若是在那里开间铺子,定会是旺铺中的旺铺。
叶勤也心下火热道:“等银子一到手,你就去盘下来,八贝勒应该不会让我等太久的。”
德亨有些无语,原来,他的阿玛额娘的心就这样小,这样容易满足的吗?
一□□一无二的风扇,就只想着要点子金银就算了?
当然不会一点子金银就算了的,对这台风扇,叶勤另有真正没说出口的打算。
叶勤拿出了一个令牌和玉佩出来给德亨,道:“这是四贝勒府的令牌,你要是有什么信件啊、东西啊要给弘晖阿哥送的,让你两个爹拿着这令牌去就行了,门房不会拦。这个玉佩是四贝勒爷赏给你的。”
说到这里,又有些摸不准道:“四贝勒只跟我说是赏你的,其他就没话了,这位四贝勒看着十分的有气势,我想多问一句,愣是没敢开口。总不能是因为你跟弘晖阿哥写了两封信,他就赏你块玉佩吧?”
德亨看着手里这块镂空雕蝙蝠的温润玉佩,随口道:“阿玛你忘了我是怎么跟弘晖相识的?他甩开跟着他的哈哈珠子和丫鬟偷跑了出来,那天恭亲王府人那样多那样乱,他一个小阿哥,保不齐就要出点什么事,他跟我遇见了,咱们在一块儿说话,还是我让王府姑姑们去通知的四福晋将他给带回去呢。”
叶勤笑道:“那这玉佩,就是奖赏了。行,今日能得了这令牌和玉佩,也不算你阿玛我白跑一趟。”
纳喇氏迟疑道:“你是说?”
叶勤点头:“原本,我是想看着话头能不能提一下咱们德亨读书的事,若是有哪位皇阿哥或者王公的接了话,我也好去打听一番,送咱们德亨去哪家府上读书。谁知,还没等我开口呢,四贝勒就给了令牌和玉佩。”
“四贝勒府固然高贵难言,但咱们德亨也不是上赶着非他不可的。之前没这风扇,四贝勒府就是咱们能遇到的最好的,现在我也算是进了众位皇阿哥的眼了,该咱们好好挑了。”
纳喇氏却道:“四贝勒那里你也不能怠慢了。德亨跟弘晖阿哥处的好,这是难得的缘分,总比去个陌生府里看人脸色的好。”
纳喇氏是更想送德亨去四贝勒府跟弘晖一起读书的,别的不说,这四贝勒府的奴才有规矩的很,她觉着送儿子去不会看人白眼。
遭罪。
叶勤也点头道:“行,等我再好好打听贝勒府的情况,再看要不要送德亨去读书。”
昨儿个他还在暗自恼怒自己对兄弟务尔登言语不当或许会惹让四贝勒挑理呢,今天他反倒要衡量四贝勒府适不适合他儿子,这可真是
十年,不对,是一朝河东一朝河西啊!
叶勤就跟吃了人参果儿似的,整个人都飘飘然了,德亨把玩着玉佩,问道:“阿玛,今天二叔没去王府帮忙吗?”
叶勤哼笑一声,道:“怎么没去?我们前后脚到的,不过我跟皇阿哥们在一处,他跟王府的人在另一处,咱们两个只打了个照面,没说上几句话就散了。”
德亨提醒道:“阿玛,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叫上大舅和二叔一起,也好给您壮个声势。”不管是财还是势,都很容易招人眼,叶勤身后没个帮手可不成。
叶勤撇嘴,应道:“知道了,不会忘了他的。”又开始畅想道:“哎你说儿子,让你大舅操持着,咱们开个风扇铺子专门卖风扇怎么样,满京城独一家,那不得赚翻了……”
第22章
头一天晚上还在说大舅福顺和二叔务尔登呢, 第二日早饭之后,福顺和务尔登就几乎同时上门了。
两人在大门口相遇,福顺皮笑肉不笑的给务尔登打了个千礼:“小拨什库福顺给佐领请安。”
务尔登将他扶起来, 客气道:“你我并不在一个佐领,无需客气。”
福顺:“您是长官,规矩如此,不得不遵从。”
务尔登点头道:“谨言慎行, 你很好。别在门口站着了,快进门吧。”说罢,对来开门的陶二点一点头,当先抬脚进门去了。
福顺心里骂骂咧咧,面上就带出来些,陶二看到了,忙对他摇头,然后耳语一番, 将若有所思的福顺给请进门去。
叶勤正在家和纳喇氏盘点家当, 见务尔登来了,就指着一个记得乱七八糟的账簿讽刺道:“你们府上的奴才也太坑人了, 我就要了那么二十亩地,你看看,这上面的出产,还不如他大舅东(便)门外河沿子里鸭子下的蛋多,感情那是块荒地,除了石头什么都不长是不是?”
当初分家的时候, 除了这牛角湾的一处四合院, 分给叶勤的还有一顷地, 不过, 这一顷地在沈阳那边,叶勤连京城都出不去,他信的着的奴才更少,一顷地给他,就跟打了水漂一样,一年到头还不知道能见到几个收成,偏他又不能去亲自监管,所以,分家的时候,他弃了沈阳的地,要了京城近郊的地。
但这京城近郊的地,每一寸都是有主的,国公府传下来的也就这么一点,分出去可真就没有了,于是当年瓜尔佳氏给拒绝了。她的原话是:要么要沈阳的地,要么要银子,你自己选吧。
叶勤选了银子,一千两白银。
看着很多,但安家的话,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
还是务尔登实在看不下去,硬是顶着瓜尔佳氏的压力给了京城西郊的二十亩良田,他总不能让庶兄一家饿死吧?
给了田,那就是给了粮食,省的别人在后头戳他脊梁骨。
叶勤也很满意这京郊的二十亩田地,他将韦氏的墓设在这二十亩地里,这样,他就有理由每年清明、中元、元旦等时节带着妻儿来祭扫了,也算是放风。
叶勤当初放弃了沈阳的那一顷地,要求在京郊划给他一些地,就是打着偶尔出游的目的啊。
这二十亩地在京城二十里范围之内,背靠山前临水,等他手头宽裕了,完全可以在这里建一个小庄子,要是京城住腻烦了,就能偶尔搬到小庄子上住,多么惬意。
德亨也很满意这二十亩地。
为啥呢?
因为这二十亩地就在瓮山脚下,毗邻宫廷养马的草料场,和一座荒废的寺庙做邻居。
这样说的话可能让人泛迷糊,觉着这就不是一个荒郊野岭吗?
但若是告诉你,东北十里之处就是畅春园,等再过个二十年,北面的圆明园将会拔地而起,再过个几十年,乾隆帝会在这里为母后建造一座清华园(后改名颐和园)呢?
而这二十亩地背靠的瓮山,也会被乾隆帝改名为万寿山,这样说的话,这二十亩地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就很清晰明了了?
这二十亩地,就是皇家园林的原始状态,怎么能不让德亨满意呢?
当然,土地的原始状态和美轮美奂的皇家苑林还是有天上地下的差距的,但这不妨碍德亨做一做坐拥颐和园的美梦啊。
看吧,开国祖宗再没落,手里也是有好东西的。
不过呢,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了,眼前的情况是,叶勤被坑了。
叶勤手底下除了从国公府分出来的哈拉嬷嬷一家,他自己也是有奴才的,比如他的奶母一家,还有他的两个小厮一家,以及,他的母家韦氏一家。
除了韦氏一家,叶勤出钱在这二十亩地上,也就是韦氏的坟头附近建了一座宅子,让奶母一家住进去,给他看地看坟,后来两个小厮也成家,京城之内的四合院内实在住不下,叶勤自觉哈拉嬷嬷一家够用了,就再次出钱建了宅子,将小厮一家也打发去“庄子”上给他种地去了。
但十五年过去,估计这些奴才都看不到跟着叶勤的希望了,慢慢的,就心靠国公府了。
叶勤对此无能为力,生了几场气后,想着他也并不靠这二十亩地吃饭,就对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不见心不烦了。
毕竟是个奶了他一场,跟了他一场的人,就这么地吧。
但如今,这不是眼看着要发达了吗。他就又想起了这二十亩地,想着他梦想里的小庄子是该规划起来,等手头有了余钱,就可以着手开建了。
在计划着如何建庄子的空档,他突然想起了他还有三房奴才在他的“庄子”上呢,就翻出来不知道多少年没看过的账本来,打算先了解了解情况。
这一看,直接给气笑了。
正好务尔登来了,叶勤将账本扔务尔登鼻子底下,让他自己看。
务尔登自然是知道叶勤的“庄子”是怎么一回事的,他合上账本,道:“他们不是每秋都给你送粮食送鸡鸭鱼猪吗?你没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