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查缺补漏得越早,后期越不容易踩坑陷入被动的境地。
施工图上到处勾画了新的标记,她像一只机敏而沉稳的母豹一样仔细检阅着自己的领地。
红日西沉,繁华的都市华灯初上,程心巡视完毕,也饥肠辘辘,身心都在想念妈妈和热腾腾的饭菜,心满意足地准备离开。
她稍微收拾了一下拆旧师傅没清理干净的碎石碎砖,装了两个塑料袋,一手一个,准备顺路带下楼丢完回家。
拐了半个小区,一路上闻着家家户户飘出的馋人的饭菜香,好不容易走到小区建筑垃圾集中存放点,她仰头看了看高耸的住宅楼里一扇扇亮起灯火的窗户,把沉甸甸的袋子,往堆积成山的石块上用力一丢。
丢掉陈旧,与过去告别。
迎接新的生活。
她正斗志昂扬地拍打着手上脏兮兮的尘土,裤袋里的手机突然“叮”一声震了震。
来短信了,但她没在意,以为是什么垃圾广告推销,但没两秒,手机又响了一声。
做新闻的职业病让她养成了有消息就要点开看看的习惯,忍不了“未读”两个字,她一边抽湿巾擦手,一边从裤袋里掏出手机。
她在万家灯火中怔住了。
陌生的001(201)开头的境外号码,熟悉的问句。
“吃饭了吗?吃药了吗?”
然后他好像也觉得这样机械的重复很傻气。
第一次,在他们分开后第一次,发来了新的叮嘱。
“阿姨做完手术快满一年了,你也是,一年大复查很重要,胸ct加骨窗记得提早点约,别忙忘了。”
她被夜色里明亮刺眼的手机屏幕晃花了眼睛,晃出了泪珠,不知道梁肇元怎么能这么淡定地接受被她拉黑微信的事,这么淡定地一如既往地发来叮嘱,好像她的一切拒绝和漠视在他那儿都不起作用一样。
他就像这周而复始的夏天,肆意温热的夏风,不知疲倦地吹来,日复一日地提醒她:
“你的新生活里,不要丢下我啊。”
作者的话
灶儿暖
作者
07-30
明天就要迎来大结局啦!非常!超级!无比!感激宝子们一路以来的陪伴!!!从开赛至今,99天,99章,是宝子们的喜爱、陪伴和支持,在每一个日日夜夜支撑着我走到今天~刚参赛时只有九万字存稿,但在宝子们的目光下,竟然走到了36万字!这本书不仅是属于我的第一本小说,更是属于所有追读至今的宝子的故事,感谢大家对心心梁总的爱护和期待,明天,就让我们一起祝福这对爱人走进幸福大门吧~让我们一起期待甜甜的番外吧~希望这本书里有温暖,有感动,有力量,能够带给宝子们这个夏天美好的回忆
第99章☆、99命运慷慨,阳光普照
又是一年叶黄时。
但银杏树下没有他了。
新家已经装修完毕,顾晓英欢喜得不行,都要等不及通风散气,每天都在家里叨叨着啥时能入住啊。
但是梁肇元还是没有回来。
秋去冬来,仁衡医药正式宣布,其投资十亿美元,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全新旗舰基地正式启用。
但是梁肇元还是没有回来。
新春佳节,程心把做非遗采访时求问来的一点秘方用在了厨房,采购了二十余种海陆山珍,用老母鸡、老鸭、排骨、金华火腿六小时慢炖吊出金汤,再放入鲍鱼、海参、鱼翅、干贝、瑶柱、鸽蛋、蹄筋、花菇、鹌鹑蛋、冬笋一同入坛煨炖八小时,精心烹制了一坛家庭版的荣城名菜“佛跳墙”。
唯独没放入经典配方中的花胶,她们要避免一切雌激素含量过高的食物,要好好保护自己。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顾晓英赞不绝口,感叹她总算有一道拿手菜了。
但是梁肇元还是没有回来。
梧桐吐绿,莺初解语,顾晓英的花园阳台萌出春意。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作出最终书面决定,宣
布奥罗德的“207”专利全部权利无效。
至此,仁衡在这场专利保卫战中大获全胜,股价起飞,一日大涨8%。
她的资历和薪资也在上涨。
灼知开辟了新栏目《人物志》,聚焦大时代背景下的行业故事和先进人物。
她负责的一篇对话非遗古法制药技艺传承人的“中华工匠”特稿评上了上海新闻奖一等奖,借着这个契机,徐良风跟她聊起晋升的事,给了她两条路径选择,一是升首席记者,新闻行业一线采编人员的天花板,二是转管理岗位,晋升主编。
前者负责深度报道、高端访谈、行业分析等重要新闻内容的采写,后者更要求具备社会导向意识和团队管理能力。
对于29岁的年龄来说,晋升主编属实年轻,承担的责任太大,风险也大,对她来说,继续留在采编一线更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也更容易出成绩。
程心考虑了很久很久,还是决定用力踮一踮脚。
她想试一试,站到管理的岗位上是什么感觉,什么视角,什么眼界,就像梁肇元一样,也像徐良风、孙明宇、李贺年一样。
但是梁肇元还是没有回来。
四月天的尾声,春色弥深,夏风轻悄,新的季度特稿专题飞至案头。
一连十数天,程心都在忙着采写“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的政策解读和行业分析。
工信部、商务部、卫健委、医保局、数据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医药研发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7年前全国要建成100个以上数智药械工厂,2030年前全国所有大型药企都要完成数智化转型。
未来五年,整个医药行业从研发端,到生产端,再到流通环节,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ai将打破医药行业“双十定律”的魔咒,在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临床试验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改写药物研发的底层逻辑,研发周期可以缩短近40%,一款救命药不再需要耗费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就能更快地应用临床,走向大众。
随着百家数智药械工厂建成,数字化车间、ai质检系统、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将推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精准管控药品质量,实现药品流通全链条追踪,一颗药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将透明可查。
做政策分析离不开专家解读,程心远程电话采访了信通院的专家,也通过企业公关部联系到两家头部药企的研发中心负责人。
有意绕过了仁衡。
其实她知道,如果联系仁衡,甚至直接致电梁希龄,以他欠她的,不仅不会拒绝,还会很妥帖地安排好合适的采访人选,沟通效率也会很高,能为她省下大把前期沟通、协调时间、修改提纲的精力。
但程心不想再和仁衡有任何瓜葛。
医药行业不止有仁衡一家企业,如无必要,她不会把仁衡放在采写对象的首位,如有必要,她也会尽量把选题分给同事或下属,用更客观的视角去报道。
梁肇元持续了一年零两个月的“吃药闹钟”突然停了。
毫无征兆地停了,在人间四月天的尾声,停了。
程心心惊胆战了三天,还怕他有什么不测,但仁衡风平浪静。
她猛然想,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他从分离的痛苦中痊愈了,她也要痊愈了。
四月的最后一天,“医药数智化”的特稿终于定稿,发出,重任完成,她一身轻松,下班后又去鞍山路捎了顾晓英爱吃的咸水鸭,挤10号线地铁回徐汇的新家喜迎五一假期。
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她接到了梁希龄的电话。
“程记者,我刚刚看了你关于医药数智化的报道……”他的声音还和一年前一样和蔼,带着淡淡的笑意,“仁衡也正在建设数智药械工厂,不知道程记者有没有兴趣到我们的车间参观参观。”
这通来电太突然,程心站在人流如织的地铁站,恍然三秒,“不好意思梁董,这篇稿子已经完成,发布,暂时没有采访的需要了。”
她终于有机会硬气地拒绝他了,语气冷淡,傲气,甚至一点都不礼貌。
梁希龄却笑起来,笑音里含着深深的歉疚,“globaltone那篇专利诉讼的英文报道,我逐字逐句地认真看过,程记者这一年多里写作的报道,我也一直在关注,一直都很专业,精彩,有力度!我必须承认,是我年纪老了,老花眼了,有时候看事,看人,变得有些狭隘,短浅,梁伯伯曾经说过的那些话,多有错处,请你原谅,希望你不要太放在心上。”
“嗯……”她鼻子一酸,泪水和回忆一起咽下,只淡淡应了声,“我早就忘了。”
听筒里面,七旬老人长叹了口气,再次诚恳地邀请她:“深耕医疗行业的记者,这么出类拔萃的记者,怎么能不参观一下中国的biobay,我会在苏州的产业园等你。”
施工图上到处勾画了新的标记,她像一只机敏而沉稳的母豹一样仔细检阅着自己的领地。
红日西沉,繁华的都市华灯初上,程心巡视完毕,也饥肠辘辘,身心都在想念妈妈和热腾腾的饭菜,心满意足地准备离开。
她稍微收拾了一下拆旧师傅没清理干净的碎石碎砖,装了两个塑料袋,一手一个,准备顺路带下楼丢完回家。
拐了半个小区,一路上闻着家家户户飘出的馋人的饭菜香,好不容易走到小区建筑垃圾集中存放点,她仰头看了看高耸的住宅楼里一扇扇亮起灯火的窗户,把沉甸甸的袋子,往堆积成山的石块上用力一丢。
丢掉陈旧,与过去告别。
迎接新的生活。
她正斗志昂扬地拍打着手上脏兮兮的尘土,裤袋里的手机突然“叮”一声震了震。
来短信了,但她没在意,以为是什么垃圾广告推销,但没两秒,手机又响了一声。
做新闻的职业病让她养成了有消息就要点开看看的习惯,忍不了“未读”两个字,她一边抽湿巾擦手,一边从裤袋里掏出手机。
她在万家灯火中怔住了。
陌生的001(201)开头的境外号码,熟悉的问句。
“吃饭了吗?吃药了吗?”
然后他好像也觉得这样机械的重复很傻气。
第一次,在他们分开后第一次,发来了新的叮嘱。
“阿姨做完手术快满一年了,你也是,一年大复查很重要,胸ct加骨窗记得提早点约,别忙忘了。”
她被夜色里明亮刺眼的手机屏幕晃花了眼睛,晃出了泪珠,不知道梁肇元怎么能这么淡定地接受被她拉黑微信的事,这么淡定地一如既往地发来叮嘱,好像她的一切拒绝和漠视在他那儿都不起作用一样。
他就像这周而复始的夏天,肆意温热的夏风,不知疲倦地吹来,日复一日地提醒她:
“你的新生活里,不要丢下我啊。”
作者的话
灶儿暖
作者
07-30
明天就要迎来大结局啦!非常!超级!无比!感激宝子们一路以来的陪伴!!!从开赛至今,99天,99章,是宝子们的喜爱、陪伴和支持,在每一个日日夜夜支撑着我走到今天~刚参赛时只有九万字存稿,但在宝子们的目光下,竟然走到了36万字!这本书不仅是属于我的第一本小说,更是属于所有追读至今的宝子的故事,感谢大家对心心梁总的爱护和期待,明天,就让我们一起祝福这对爱人走进幸福大门吧~让我们一起期待甜甜的番外吧~希望这本书里有温暖,有感动,有力量,能够带给宝子们这个夏天美好的回忆
第99章☆、99命运慷慨,阳光普照
又是一年叶黄时。
但银杏树下没有他了。
新家已经装修完毕,顾晓英欢喜得不行,都要等不及通风散气,每天都在家里叨叨着啥时能入住啊。
但是梁肇元还是没有回来。
秋去冬来,仁衡医药正式宣布,其投资十亿美元,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全新旗舰基地正式启用。
但是梁肇元还是没有回来。
新春佳节,程心把做非遗采访时求问来的一点秘方用在了厨房,采购了二十余种海陆山珍,用老母鸡、老鸭、排骨、金华火腿六小时慢炖吊出金汤,再放入鲍鱼、海参、鱼翅、干贝、瑶柱、鸽蛋、蹄筋、花菇、鹌鹑蛋、冬笋一同入坛煨炖八小时,精心烹制了一坛家庭版的荣城名菜“佛跳墙”。
唯独没放入经典配方中的花胶,她们要避免一切雌激素含量过高的食物,要好好保护自己。
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顾晓英赞不绝口,感叹她总算有一道拿手菜了。
但是梁肇元还是没有回来。
梧桐吐绿,莺初解语,顾晓英的花园阳台萌出春意。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作出最终书面决定,宣
布奥罗德的“207”专利全部权利无效。
至此,仁衡在这场专利保卫战中大获全胜,股价起飞,一日大涨8%。
她的资历和薪资也在上涨。
灼知开辟了新栏目《人物志》,聚焦大时代背景下的行业故事和先进人物。
她负责的一篇对话非遗古法制药技艺传承人的“中华工匠”特稿评上了上海新闻奖一等奖,借着这个契机,徐良风跟她聊起晋升的事,给了她两条路径选择,一是升首席记者,新闻行业一线采编人员的天花板,二是转管理岗位,晋升主编。
前者负责深度报道、高端访谈、行业分析等重要新闻内容的采写,后者更要求具备社会导向意识和团队管理能力。
对于29岁的年龄来说,晋升主编属实年轻,承担的责任太大,风险也大,对她来说,继续留在采编一线更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也更容易出成绩。
程心考虑了很久很久,还是决定用力踮一踮脚。
她想试一试,站到管理的岗位上是什么感觉,什么视角,什么眼界,就像梁肇元一样,也像徐良风、孙明宇、李贺年一样。
但是梁肇元还是没有回来。
四月天的尾声,春色弥深,夏风轻悄,新的季度特稿专题飞至案头。
一连十数天,程心都在忙着采写“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的政策解读和行业分析。
工信部、商务部、卫健委、医保局、数据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医药研发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7年前全国要建成100个以上数智药械工厂,2030年前全国所有大型药企都要完成数智化转型。
未来五年,整个医药行业从研发端,到生产端,再到流通环节,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ai将打破医药行业“双十定律”的魔咒,在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临床试验等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改写药物研发的底层逻辑,研发周期可以缩短近40%,一款救命药不再需要耗费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就能更快地应用临床,走向大众。
随着百家数智药械工厂建成,数字化车间、ai质检系统、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将推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精准管控药品质量,实现药品流通全链条追踪,一颗药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将透明可查。
做政策分析离不开专家解读,程心远程电话采访了信通院的专家,也通过企业公关部联系到两家头部药企的研发中心负责人。
有意绕过了仁衡。
其实她知道,如果联系仁衡,甚至直接致电梁希龄,以他欠她的,不仅不会拒绝,还会很妥帖地安排好合适的采访人选,沟通效率也会很高,能为她省下大把前期沟通、协调时间、修改提纲的精力。
但程心不想再和仁衡有任何瓜葛。
医药行业不止有仁衡一家企业,如无必要,她不会把仁衡放在采写对象的首位,如有必要,她也会尽量把选题分给同事或下属,用更客观的视角去报道。
梁肇元持续了一年零两个月的“吃药闹钟”突然停了。
毫无征兆地停了,在人间四月天的尾声,停了。
程心心惊胆战了三天,还怕他有什么不测,但仁衡风平浪静。
她猛然想,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他从分离的痛苦中痊愈了,她也要痊愈了。
四月的最后一天,“医药数智化”的特稿终于定稿,发出,重任完成,她一身轻松,下班后又去鞍山路捎了顾晓英爱吃的咸水鸭,挤10号线地铁回徐汇的新家喜迎五一假期。
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她接到了梁希龄的电话。
“程记者,我刚刚看了你关于医药数智化的报道……”他的声音还和一年前一样和蔼,带着淡淡的笑意,“仁衡也正在建设数智药械工厂,不知道程记者有没有兴趣到我们的车间参观参观。”
这通来电太突然,程心站在人流如织的地铁站,恍然三秒,“不好意思梁董,这篇稿子已经完成,发布,暂时没有采访的需要了。”
她终于有机会硬气地拒绝他了,语气冷淡,傲气,甚至一点都不礼貌。
梁希龄却笑起来,笑音里含着深深的歉疚,“globaltone那篇专利诉讼的英文报道,我逐字逐句地认真看过,程记者这一年多里写作的报道,我也一直在关注,一直都很专业,精彩,有力度!我必须承认,是我年纪老了,老花眼了,有时候看事,看人,变得有些狭隘,短浅,梁伯伯曾经说过的那些话,多有错处,请你原谅,希望你不要太放在心上。”
“嗯……”她鼻子一酸,泪水和回忆一起咽下,只淡淡应了声,“我早就忘了。”
听筒里面,七旬老人长叹了口气,再次诚恳地邀请她:“深耕医疗行业的记者,这么出类拔萃的记者,怎么能不参观一下中国的biobay,我会在苏州的产业园等你。”